【摘要】目的 探讨通脱法针灸联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通脱法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通脱法针刺联合理筋正骨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腿痛、腿膝乏力、畏寒肢冷、精神状态的中医证候积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脱法针刺联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腰腿痛、腿膝乏力等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通脱法针灸;理筋正骨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4.0102.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4.03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 “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其病程较长,易迁延不愈,患者易出现肌肉萎缩麻木、下肢麻痹等症状,与外伤、劳损、肾虚或外感六淫等有关[1]。临床常采用推拿、针刺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虚实兼治为主要理念,可达补益肝肾、舒畅气血、标本兼治、调和情志之功[2]。其中,理筋正骨法为中医骨伤科常用外治法,可标本兼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现活血通络、理气散瘀之功效,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较好[3]。而通脱法是一种以标本根结理论为指导,将循经远道取穴、规范针刺局部取穴、针刺补泻法进行结合,在治疗面瘫、头痛、颈肩腰腿痛等方面均已获取良好的临床效果[4]。但目前尚无通脱法针刺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通脱法针灸联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2.17±8.02)岁;病程6~27个月,平均病程(17.96±5.29)个月;疾病类型:根肩型22例,根腋型19例,其他4例;病变部位L3/L4 5例, L4/L5 21例,L5/S1 16例,其他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2~57岁,平均年龄(42.56±7.63)岁;病程5~26个月,平均病程(18.37±5.62)个月;疾病类型:根肩型20例,根腋型19例,其他6例;病变部位L3/L4 4例, L4/L5 24例, L5/S1 13例,其他4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西医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5]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且经腰椎X线平片、磁共振、 CT等检查确诊旁侧型突出(伴腰部慢性损伤史,腰部局限性压痛阳性,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膝腱干涉反射、跟腱反射异常);⑵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中肝肾亏虚证的诊断标准(主证:腰酸痛、腿膝乏力等。次证:手足不温,全身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畏寒肢冷,或妇女带下清稀,或男性存在阳痿、早泄;舌质淡,脉沉细);⑶年龄≥18岁;⑷近2个月内未行同类方法治疗。排除标准:⑴中央型、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⑵合并精神疾病者;⑶合并骨质疏松、腰椎结核及严重腰椎管狭窄、椎弓狭部裂、腰椎滑脱者;⑷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卧硬板床休息、腰背肌锻炼、0e76d5ec3ff727871351063ccc85fa7c急性期甘露醇脱水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通脱法针刺治疗:⑴发病时间<14 d者,采取先“通”后“脱”针刺法,远道取穴。患病第1天,取人中穴,采用一次性不锈钢针具(0.30 mm×75 mm)行针刺治疗,针刺后叮嘱患者可在床上进行翻身、伸腿等简单活动,待疼痛缓解后可在家属陪同下下床行走活动, 15 min后取委中穴针刺。第2天起,依据上述方法针刺活动后,近选患侧腰部阿是穴,远道取患侧阳陵泉、环跳、三阴交及委中穴,采用一次性不锈钢针具行泻法针刺治疗。⑵发病时间≥14 d者,遵循先“脱”后“通”原则,于局部邻近取穴,先选患侧腰椎两侧阿是穴,再循经远道选穴,针用补法。以产生放射样针感为宜,留针30 min/次,可适当辅以红外线治疗, 1次/d,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⑴患者取俯卧位,医师以双手紧贴患者腰部压痛处,缓慢旋转按摩2~3 min。采用推㨰手法从上到下按摩患侧竖脊肌,取患侧涌泉、足三里、委中、承扶、环跳、肾俞等穴位按压,1~2 min/穴。穴位按压后,提拿腰部诸肌,医师以双手指腹对合用力,此过程中确保提拿方向与肌腹垂直,以腰椎第1节段为起点,按照由上而下、先健侧后患侧、先轻后重原则开展,直至腰骶部臀大肌,反复进行2~3 min。⑵医师以一手大拇指按压患者腰椎棘突痛部,另一手抱托痛侧大腿、膝部,采用拔伸法,自斜(或正)后方旋转或扳拉大腿,持续3~4次;其后医师一手固定患者腰部,一手环抱其双大腿,行后伸、旋转环绕等动作,持续3~4次。⑶采用俯卧推髋扳肩法,医师两手分别行推髋固定、扳起一侧肩外上方,使患者腰部后伸,达到最大程度后推扳2~3次,后以相同手法处理另一侧。⑷采用侧卧推髋扳肩法,医师两手分别扶患者肩部、向前推髂部,自相反方向,两手斜扳2~3次,以相同手法处理另一侧。⑸医师双手握住患者双踝牵拉震抖,持续3~4次,并从上到下轻揉、轻按、轻扣患者腰背臀部,持续3~4 min。每隔1 d治疗1次,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痊愈:腰腿痛、腿膝乏力等症状消失,腰椎功能正常,直腿可抬高>70°;显效:腰腿痛、腿膝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腰椎功能明显改善,直腿可抬高>50 °~70 °;有效:痊愈为腰腿痛、腿膝乏力等症状有所缓解,关节功能好转,直腿可抬高>10 °~50 °;无效:临床症状、腰椎功能均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⑵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腰腿痛、腿膝乏力、畏寒肢冷、精神状态,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 3、 6、 9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越好。⑶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8]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9]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其中, JOA主要包括日常活动受限度(14分)、主要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膀胱功能(-6~0分)等方面,总分最高29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轻。 ODI评分包括疼痛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社会生活、旅游、性生活等10个方面的评估内容,每个方面0~5分,总分5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腿痛、腿膝乏力、畏寒肢冷、精神状态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 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OD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位在关节、神经根、椎间盘、椎管等局部部位,与患者肝、肾整体功能密切相关[10]。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部位处于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治宜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而针刺腰部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等穴位,可达疏经活络、散瘀止痛之功效;理筋正骨手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有利于舒经解肌、调节气血[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腿痛、腿膝乏力、畏寒肢冷、精神状态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通脱法针刺联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为,通脱法针刺的理论基础符合经络的“根结标本”等理论,按Z9l2BAhzYSimI+gGwJ1mqyA3q351wQ+QL3+SvfaFdpE=照循经远取为主,局部取穴为辅的理念,能实现腧穴治疗效果,可解除病邪,平衡阴阳,调补气血。陈章妹等[12]研究显示,通脱法针刺治疗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2.2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较短,病情较轻,采用疏通经络的方法,即先“通”后“脱”,先根据循经远取原则,选择水沟、阳陵泉、委中、环跳等穴位,再选择局部邻近疼痛点为辅,可达疏散局部病邪之效;若腰痛为主症,循经近取阿是穴,远取委中穴,可疏导局部经络气血、通经止痛;若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循经远取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局部近取阿是穴,可补益气血、疏调脏腑[13]。
理筋正骨法属于中医骨伤科常用外治法,其理筋为弱刺激手法,属于轻按摩直线移动法,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改善压迫情况;多种痛区手法综合运用,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14]。通脱法及理筋正骨法二者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兼顾标本,理气散瘀以缓解疼痛、减轻病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JOA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OD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通脱法针刺联合理筋正骨法有利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分析原因为,理筋正骨法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自主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作用,同时辅以通脱法针刺,能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组织血液中细胞炎症因子吸收,减轻水肿粘连症状,发挥止痛及改善腰椎功能作用[15]。汤杰杰等[16]采用针刺联合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结果显示疗效良好,可兼顾标本,能有效缓解疼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脱法针刺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腰腿痛、腿膝乏力等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缺陷,如为确保研究的顺利实施,受到时间限制纳入样本量较少,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仍需要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的研究继续探讨通脱法针灸联合理筋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王银浩,王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4): 401-406.
牛朝阳,李鹏超,孟庆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思路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20, 47(9): 37-40.
陈扬声,赵晓,姚乃捷,等.针刺结合理筋正骨法治疗单纯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17, 44(6): 1278-1280.
刘杨,刘化峰,董秀坤.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自拟活血通痹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7): 168-169.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康复学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 2020, 40(8): 477-48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214-21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356-360.
KOBAYASHI H, SEKIGUCHI M, YONEMOTO K, et al. Reference values of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back pai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terioration of QOL: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iagnosis support tool:DISTO project[J].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 2019, 24(4): 584-589.
程继伟,王振林,刘伟,等.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改良及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 27(3): 235-241.
谢焕新,姜劲挺,郑吉元,等.基于“颈腰同治”理论探讨正骨手法联合冲击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1(2): 335-341.
齐保玉,王旭,杨克新,等.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世界中医药, 2023, 18(21): 3026-3030.
陈章妹,王辉.“通脱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J].中国针灸, 2016, 36(1): 69-70.
郑涵,张建明,吴辛甜,等.“通脱法”理论指导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21, 41(12): 1313-1316.
牟成林,沈向楠,李革飞,等.中医正骨手法联合中药外敷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曲度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20, 31(5): 1179-1183.
任超,鞠露,陈士炯,等.中医正骨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2(6): 82-84.
汤杰杰,陈乃宗,黄斌,等.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及对疼痛和下肢感觉障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38(10): 2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