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促醒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08-13 00:00白佳佳
大医生 2024年14期

【摘要】昏迷是指一种机体完全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的严重的医学状态,需及时进行医疗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促醒治疗是中医药临床治疗“神昏”“昏厥”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帮助患者从睡眠或昏迷状态中恢复神志。现对中医药促醒治疗的背景与意义、昏迷的病因病机、中医药促醒治疗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在促醒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促醒治疗;昏迷

【中图分类号】R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4.0014.05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4.005

神经生理学认为昏迷意味着大脑的觉醒机制受到严重损害,致使大脑皮质和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产生障碍,易导致患者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出现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应尽早干预,减轻患者脑部损伤的程度,降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昏迷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临床不仅借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MRI、 CT等,能精准地判断昏迷的病因和损伤部位,还可通过脑电图(EEG)、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检测手段,进一步评估患者大脑的功能状态。在治疗方面,除支持治疗(如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控制感染等)外,中医促醒治疗作为一种补充和综合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关注。中医学中昏迷归属 “昏厥”“昏聩”“昏蒙”“神昏”等范畴,多由以下病因所致:情志过激,如大怒、大喜,导致气血上冲或逆乱;或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失血过多等致使元气大亏、气随血脱;或暑热、痰浊等邪气蒙蔽心窍等[1]。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中医药促醒治疗的研究进展,现作如下综述。

1 中医药促醒治疗的背景与意义

《黄帝内经》中记载“暴露不知人”,是首次论及到神识障碍,为后世中医药促醒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中首次提出“谵语”症名,并给出治疗昏迷、昏厥的方法和方剂,如使用四逆汤治疗阳气暴脱所致的昏迷患者;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也包含了应对突发昏迷的急救方法;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使得对热闭心包导致的昏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提出“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对温热病所致的神志昏迷采用清热开窍、凉血解毒等治法,包括使用安宫牛黄丸等开窍剂进行治疗[2]。中医理论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认为神志与心、脑、肝、肾等脏腑及气血、经络密切相关,通过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可调整阴阳平衡,进而逐渐改善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如经络学说、气血理论等,常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针灸、中药内服、推拿、穴位贴敷等,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整体调理患者的身体状态,以达到醒脑开窍的目的[3-4]。

2 昏迷的病因病机

发生严重昏迷时,人体处于意识障碍状态,机体神经、血管、免疫等系统功能受损,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增加致残、致死的发生风险[5-6]。中医辨证论治认为,昏厥有虚实之分:实证昏厥多因气火上逆,或痰浊、暑邪阻闭气机所致,表现为突然昏倒,牙关紧闭,面赤唇紫,呼吸急促等;虚证昏厥则多因元气虚弱,血不上承引起,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如雨等。中医药促醒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脉象和舌象等进行综合判断,区分昏厥的虚实、寒热等不同证型,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郑国庆[7]研究结果表明,本病与中风、厥证等多种病证有一定联系。《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指出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脏腑协调、气血畅达、机窍通畅[8]。中医学认为昏迷属于心脑之证,心主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均与其有关,而脑为清灵之窍,在受到痰、瘀、热、毒等病因侵扰时会出现清窍阻闭、神明失守、窍肢失用等表现[9-10]。因此,昏迷的病因病机主要涉及以下方面:⑴腑实痰热中阻,气血阴阳运行逆乱,脑神失养,肝气上逆,闭阻清窍;⑵脑络受阻,毒邪蓄积脑络,上扰心脑,引起脑神失用;⑶大量出血、出汗导致血瘀窍闭,津液亏虚,脑海失养,则窍络阻闭,神明失守;⑷多有浊痰,痰随气逆,或脏腑气机闭塞,机体津液代谢失常,生浊痰,则蒙蔽脑窍[11]。

3 中医药的促醒治疗

痰、热、瘀等病理因素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患者清窍失养,出现神志不清。醒脑开窍法旨在直接刺激神志、恢复神志,适用于昏迷程度较深、神志不清的情况;化痰开窍法针对痰浊阻窍的病因,通过祛痰化浊,清窍开通;活血祛瘀法用于消除瘀血阻滞,恢复气血的通畅,从而改善患者神志状态。在治疗手段上,内服药物能够从内部调理身体的机能,单味药物如麝香、冰片等具有较强的开窍醒神作用,复方则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目的[12];针灸、艾灸、推拿、药熨等体外治疗手段则从外部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起到直接或辅助促醒作用[13]。

3.1 中药促醒治疗

3.1.1 通窍活血药

通窍活血药可帮助患者清除体内淤积的湿气、瘀血,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的通路和机制,改善气血的运行,达到促醒的效果。通窍活血药也可改善各部位的血液供应和营养输送,药物中的活血成分可促进血液的循环,加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张淑芹等[14]研究选取10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体质调理、对症康复疗法、感官刺激),治疗组患者接受通窍活血汤联合醒神开窍针,1次/d、5次/周。结果表明醒神开窍针联合通窍活血汤可通过有效提高脑血流量、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提高脑神经电活动,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进而帮助患者促醒。通窍活血汤组方为参皮、白芍、川芎、当归、冰片、茯苓、麝香,方中参皮具有开窍醒脑、清热解毒之功效;白芍具有安神定志、补血止血之功效;川芎具备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等功效;当归在调经活血、补血养血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冰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药药材,具备醒脑开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茯苓具备安神定志、利水渗湿之功能;麝香具备舒筋活血、温通络脉、宣通心脑等多种功效。以上药物合用可快速缓解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提升脑氧供应量,改善脑细胞的代谢功能,有利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起到激活脑神经功能的效果,还可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刺激,利于受损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神志[15]。各种药材通过合理的配伍,起到协同作用,以此达到促醒治疗的效果[16]。

3.1.2 活血化瘀药

现代药理学理论认为,活血化瘀药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流动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有效缓解局部瘀滞、疼痛等症状,还可调节血液的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活血化瘀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等多种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17]。莫贤伦等[18]针对临床常见促醒药物进行分析,中药包括活血化瘀、化痰、息风止痉等类药物,并指出活血化瘀药组方中常见药材包括川芎、丹参、红花、赤芍、桃仁等。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川芎、丹参合用有利于改善脑血管功能,缓解脑部供氧供血的情况,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加快脑细胞新陈代谢[19];红花多糖是菊科植物红花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等药理活性[20];赤芍中的赤芍总苷,有利于舒张主动脉内皮,进而对脑部压力进行减负[21];桃仁可恢复脑部微循环,快速改善脑缺氧状态[22]。因此,活血化瘀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有助于恢复受损脑组织的功能,从而对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产生积极影响[23]。

3.1.3 化痰开窍药

化痰开窍药具有化痰、开窍、祛痰、清热等功效,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清除痰浊邪气,激发体内的阳气;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醒神开窍的作用。万小雪[24]研究选取42例脑梗死植物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窍方治疗。结果表明化痰通窍方联合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植物状态的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意识,促进其恢复。化痰通窍方组成为半夏、茯苓、天麻、合欢皮、白芍、川芎、柴胡、茯苓:半夏可起到舒缓呼吸系统,促使痰液排出的作用[25];茯苓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三萜类和多糖类化合物,有利于将患者机体内水分排出[26];天麻可舒缓患者神经系统的紧张程度,也可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进而帮助昏迷患者逐渐恢复意识[27];合欢皮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进行合理的调节,进而缓解昏迷症状[28];白芍对血液循环及疼痛改善具有促进作用[29];柴胡可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有助于减少昏迷患者醒后躁动[30]。诸药合用,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脑部氧气供应量,有利于昏迷患者脑组织的快速恢复和修复,同时还能排除昏迷患者体内毒素,有助于患者意识的逐渐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3.2 针灸促醒治疗

3.2.1 醒脑开窍法

传统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施行针刺刺激,推动经络气血运行,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的原理可从神经调控的角度分析,施行针灸时针刺刺激穴位,通过神经传导作用,刺激身体内部的神经元,从而调动机体的神经系统,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兴奋性,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31]。针灸治疗还可通过刺激穴位,保持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平衡,调节体液的分泌和循环,改善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32]。常用促醒穴位包括人中、合谷、中冲和百会穴位:人中穴位于人体上唇中央,对其进行针刺可对脑神经进行刺激,促进血液循环,也有助于患者意识的恢复,且针刺该穴位还可改善患者身体免疫力[33];合谷穴是位于人体手背的一个穴位,针刺该穴位可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加快昏迷患者恢复进程[34];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针刺该穴位利于对脑部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也可提高脑细胞的供氧量[35]。中冲穴位于中指指端正中,通过针刺该穴位可对昏迷患者的缺血情况进行改善,从而达到促醒的效果。

3.2.2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利用电流刺激穴位,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气血是维持身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中医药促醒治疗通过调理气血运行,促进经络畅通,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电针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电针刺激患者产生镇痛、抗炎、抗痉等作用,同时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通过电流刺激进而达到促醒治疗效果[36]。临床常电刺激百会穴、风池穴,起到开窍醒神、疏通脑络、消散风邪、疏通气血的功能。叶记锌等[37]选取30例颅脑创伤后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促醒治疗,正中神经针灸电刺激(简称电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电针治疗,正中神经经皮电刺激(MNS)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MNS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正中神经针灸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积极的促醒作用,且对意识水平改善情况优于正中神经经皮电刺激。分析原因为,电针治疗电流刺激可有效激活脑部神经元的活动,也可提高脑血流量,对脑供血不足情况进行改善。同时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有利于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提升大脑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和反应,加快昏迷患者的恢复进程[38]。因此,电针疗法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激活大脑的神经通路,调节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氧供应,其有助于受损脑细胞的修复和功能恢复,加速患者苏醒过程,以达到促醒效果。

3.3 推拿促醒治疗

推拿是一种中医特色的疗法,通过对人体穴位和经络进行按摩,从而调节血液循环,起到促醒的作用。推拿是指通过推、拉、拿、揉、点、击等多种手法,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手法、力道的组合,对其身体的各个部分进行治疗。推法是用手心对腧穴进行推拿,有利于血液的流通,使气血畅通;揉法是用手、指、掌对腧穴进行转动、揉捏,帮助排除瘀血、畅通经脉;捏法是用指捏穴,通过刺激腧穴来提高疗效;拍、击法是在腧穴上轻轻拍打,以刺激腧穴,帮助提高神经的传输速率,加快全身的能量流通,进而调整体内的血液循环,缓解紧绷的肌肉,疏通瘀堵的经脉。促醒治疗时,常用推拿腧穴为风府穴、百会穴、承泣穴、涌泉等。风府位于人的头部,是治疗昏迷及无知觉状态的重要腧穴;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可提高脑部的机能以提高灵敏度;承泣穴位于眼球下方,有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涌泉位于人体足部,是人体所有经脉的起始之地,通过推拿可使血液循环顺畅,从而改善患者全身血流循环[39]。

3.4 穴位贴敷促醒治疗

中医穴位贴敷法可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传导作用,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调控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穴位贴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供应,加快组织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消除炎症、消肿止痛。此外,穴位贴敷还可通过经络系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体内的气血畅通。在穴位贴敷促醒治疗过程中,常选取百会穴、风府穴、巨阙穴等,百会位于头顶正中,为促醒治疗的重要腧穴,对其进行贴敷可提高脑部的活性;风府穴位于头部两侧,贴敷穴位可使大脑血液流通顺畅,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巨阙穴位于胸腹交接处的凹陷处,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加快供氧的功效[40]。穴位贴敷治疗时,应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选用适当的贴敷方法,在适当的位置使用一些温敷的药物或热敷贴敷在穴位上,贴敷期间同时对敷料处进行柔和的推拿,以利于药物的渗入,对腧穴进行刺激,进而起到促醒作用。

4 结语

中医药在昏迷促醒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中医学认为昏迷的发生多与邪气闭阻、气血逆乱、神明失用等有关,并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多种手段,在改善昏迷患者病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中药治疗方面,根据昏迷的病因病机,采用开窍醒神、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等治法,运用合理组方,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达到醒神开窍的作用;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推动经络气血运行;推拿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穴位贴敷巧妙地融合了方药、腧穴、推拿,可进一步提高促醒效果。未来,中医药促醒治疗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⑴深入研究作用机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如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深入探究中医药促醒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⑵优化治疗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临床研究,优化中医药促醒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的配伍、针灸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方式等,提高治疗效果。⑶中西医结合:加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结合西医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形成更加综合、个性化的促醒治疗体系。⑷创新研究方法: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遵循国际标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⑸药物研发:基于中药有效成分,研发新型的促醒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周丹,蒋健,赵文芳.脑、脑病与郁证的关系[J].世界中医药, 2021, 16(8): 1258-1263.

余柳燕,雷娜,郭沛鑫,等.中医药促醒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 31(22): 69-72.

胡恕艳,甘业静,黄华苓,等.中药点舌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中脏腑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 2021, 13(33): 63-65.

张新普,邸富荣,赵奕,等.通脑调神针刺法联合序贯情景促醒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 2021, 40(10): 1172-1176.

崔国胜,郝有志,马占峰,等.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J].世界中医药, 2020, 15(19): 2968-2972.

陈之兴,彭永,刘新春,等.电针辅助治疗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 33(2): 289-295.

郑国庆.脑主神明与意识障碍促醒[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3, 37(S1): 76.

孙成力,张超,高建东,等.中医古代心肺脑复苏术的特色解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 26(10): 1503-1504, 1541.

王月华,王维峰,薛聆,等.王维峰主任医师“心脑从神”学术观点发微[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16(5): 861-867.

张陆娥,刘红权.通窍法论治脑病[J].河南中医, 2021, 41(5): 676-678.

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221.

胡逸君,张伦忠,周虹,等.麝香四黄汤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痰热血瘀型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 2022, 50(11): 73-77.

张勇,吴晓,顾应江,等.针刺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醒作用的系统评价[J/CD].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9, 8(4): 160-164.

张淑芹,李彦杰,秦合伟,等.醒神开窍针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J].中医学报, 2023, 38(1): 175-180.

刘小路,高婷婷,张克冉,等.通窍活血汤联合高压氧治疗瘀血阻窍型脑外伤后综合征[J].光明中医, 2024, 39(11): 2250-2252.

尹鹏林,姜萌萌,朱亚萍,等.中药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 28(12): 134-139.

雷蕾,李小阳,刘骏,等.化学功效组学:中药现代研究的新方向:以止血药和活血化瘀药核心成分群研究为例[J].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24): 6803-6809.

莫贤伦,魏风,胡北泉,等.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治疗的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 2019, 57(29): 165-168.

刘明月,杨玉梅,郑延泽.川芎-丹参药对主要药理成分的网络药理学和指纹图谱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15): 98-103.

业康,朱韵辰,蔡犇,等.红花多糖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21, 27(8): 115-119.

赵雪莹,何世宇.赤芍总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7): 4-9.

许海燕,王珊,彭修娟,等.龙生蛭胶囊中“桃仁-红花-川芎”药组治疗脑卒中网络药理学研究[J].中国药业, 2022, 31(3): 36-41.

刘磊,闫东升.针药并用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研究[J].中医研究, 2019, 32(5): 21-23.

万小雪,贾建真,李红妮,等.化痰通窍方联合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植物状态患者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1): 120-121.

石琨群,熊玥,钱香,等.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的半夏炮制前后差异性物质基础及功效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0(2): 45-58.

邓桃妹,彭代银,俞年军,等.茯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草药, 2020, 51(10): 2703-2717.

那丽莎,栗昭生,郑帅,等.浅析天麻的鉴定、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20): 129-130.

杨磊,李棣华.合欢皮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及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 25(6): 1061-1064.

崔红倩,迟宇昊,申远.白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4, 41(3): 291-297.

王海强,周千瑶,李冰琪,等.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 2024, 44(1): 96-100.

姚路路,杜鑫,付渊博,等.针灸调控神经可塑性作用机制初探[J].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0):1-5.

杨馥铭,徐枝芳,郭义.针灸的免疫调节机制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前景和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 36(6): 3434-3437.

李泓涛,李晶,叶旸真,等.近十年人中穴(GV26)临床应用概述[J].辽宁中医杂志, 2023, 50(11): 238-241.

李晓陵,孙旭晨,张秦宏,等.生理及病理状态下针刺合谷穴的BOLD-fMRI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 21(3): 327-330.

张金来.百会穴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 2022, 30(13): 95-98.

赵东毅,王超万,刘定林.电针对脑出血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作用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 2024, 33(6): 1038-1040.

叶记锌,汪庆华,柯晓毅,等.正中神经针灸电刺激与正中神经经皮电刺激促醒疗效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23, 19(12): 111-115.

沈录峰,孙艳群,黄小蓉,等.持续太冲穴电刺激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16): 95-97.

钟慧,许立国,黄根胜,等.中风后意识障碍的中医康复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 2021, 13(20): 126-129.

徐秀敏,刘双凤,王水,等.中医特色促醒疗法与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J].新中医, 2018, 50(1): 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