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复杂,教师的主导权威日益弱化,教育的渠道与途径日渐多元,这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困惑和挑战。积极心理学打破了长久以来心理教育仅针对心理问题采取指导措施的消极模式,将其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基于此,高校与心理教育工作者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依托,探索并践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以利用新媒体信息资源、打通新媒体施教渠道、凭借新媒体技术手段为方向,实现以积极体验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构建以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创设以积极品质为宗旨的教育环境,以此助力大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和体现价值。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视角,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惑,阐述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指出新媒体视域下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参考,助力高校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新媒体;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9-0157-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从湘籍党史人物中汲取精神力量培育大学生党员政治忠诚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F37
积极心理学提倡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人的积极品质,强调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挖掘个人潜能和发挥个人优势使其进行自我发展并获得幸福感。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固化性和滞后性,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实现了新媒体信息资源优势和技术手段优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复杂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逐渐被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裹挟,新闻、广告、娱乐等各类信息的传播呈现出速度快、范围广、类型杂等特征[1]。不同的学生会以不同的视角接收信息,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新媒体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程度[2]。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全面普及,大学生的信息交互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逐渐由现实世界迁移至虚拟场域,在提升信息交互实效性和拓展人际交往范围的同时,容易使大学生陷入“信息茧房”的恶性循环,产生“佛系”、消极的“避世”心态,从而引发各类心理问题。
(二)教师的主导权威日益弱化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和领路人,教师凭借在施教活动中的话语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平台、渠道及方式日益丰富,教师在知识传播、思想塑造及价值引领方面的唯一性不复存在,师生的关系范式被颠覆,教师的主导权威日益弱化,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超过了教师[3]。然而,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普遍有待提升,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和侵蚀,若缺乏教育者的引领和指导,必然容易在纷繁复杂的虚拟场域迷失方向,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和思想误区。在心理疏导和思想规正方面缺乏正向的引导力,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教育的渠道与途径日渐多元
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途径,依托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渠道,大学生可以依据自身需要和个人喜好获取有用的信息内容;通过即时聊天可以向朋友倾诉,以宣泄情绪[4];通过浏览短视频、观看直播可以舒缓心理压力、缓解思想负担;通过关注优质心理学博主可以自学心理学知识,初步掌握调节情绪、疏导心理的小技巧[5]。因此,传统且固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和教育需求,也难以有效解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处世心态。
(一)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人性的消极面为问题导向,聚焦于研究具体心理问题的防治和心理创伤的修复。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属于隐性教育方式,强调个人潜能的挖掘和个人积极品质的培育,主张实现大学生心态的自我管理和心理的自我建设,使大学生在追求积极体验、积极思维和积极品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解决各类心理问题[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复杂,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疏导和心态建设方面往往捉襟见肘,而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通过发掘大学生的潜在建设力量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实现防治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目标。
(二)有益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协同育人为核心导向,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的融入与渗透,主张全面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育人主体与利益相关者的资源优势,以协同联动和深度配合的形式助力大学生心理建设水平日益提升[7]。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共享性,并可以为各方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提供有效的平台及渠道[8]。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发挥新媒体渠道的功能和优势,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得以实施的有力载体,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三)有利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和心理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对教育方式的要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元化的趋势[9]。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预防代替治疗,以培育积极品质解决心理问题,同时提倡“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参与者”的施教理念,主张在平等的师生关系范式下以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0]。因此,积极心理学为发挥新媒体优势提供了理念支撑和方法指导,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媒体的赋能下实现了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有效满足了大学生的受教育需求。
(一)利用新媒体信息资源,实现以积极体验为导向的教育目标
积极的主观体验会激发大学生追求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个人潜能,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的乐观态度,并使其获得幸福感、提升希望感为教育目标[11]。
对此,高校与教育者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以豁达精神和乐观主义为主题的素材融入施教内容,使大学生在优秀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中积极地释怀过往并展望未来,学会合理归因,以乐观的视角看待学习与生活中的挫折,进而具备更强的抗压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12]。
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新媒体场域的多元文化冲突和各类观念的相互裹挟,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自主批判能力,指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接收正能量的信息内容,并能够通过浏览短视频、观看直播等方式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明确幸福的真正定义,学会感受并分享幸福;同时要帮助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并在践行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体会个人价值实现的充实感和希望感,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发展自我。
(二)打通新媒体施教渠道,构建以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高校与教育者要利用新媒体的渠道功能构建协同育人模式,依托家校合作、校企联合等机制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多维度、立体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实习等过程中以积极的思考方式探索人生的真谛和前进的道路[13]。
教育者要借助新媒体渠道将心理健康的理论素材、经典案例、教学视频等内容上传到线上平台,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关于心理学的实效性内容和趣味性素材,使大学生掌握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开展选择性的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究和自我完善中有效塑造积极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14]。同时,高校要在新媒体的赋能下将心理咨询迁移至线上,使大学生可以凭借虚拟的身份相互讨论各自的心理问题,进行情绪宣泄,也为教育者探寻教育的突破口做好铺垫,使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实施个性化开导和差异化疏导,帮助学生看到事物发展的积极面,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凭借新媒体技术手段,创设以积极品质为宗旨的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主张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与教育者为大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助力大学生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新媒体的赋能下实施分层式、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和完成任务的喜悦感,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情绪和消极感受,为积极品质的塑造夯实基础[15]。
同时,高校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功能创设拓展校园文化与建立虚拟空间,并在新媒体场域大力宣传积极、正面的校园建设内容和治学理念,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摆脱不良心态的困扰,促进人格健康发展[16]。教育者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竞赛中,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品格,使其在竞争中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兼具系统性与专业性的育人工程,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先进性,可以为高校全面发挥育人功能夯实基础。高校与教育者利用新媒体并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心由防治心理障碍转变为引导学生发挥自我潜能和实现自我发展,能够有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塑造和价值引领功能,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融合,为大学生实现自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丽.思政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6):86.
[2] 傅其林.论苏佩克的新马克思主义心理学阐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6):149-159.
[3] 洪云涛,夏棕正.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4):100.
[4] 杨可楹.基于新媒体传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报业,2023(14):136-137.
[5] 尚瑞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发展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5):801-802.
[6] 俞国良.发挥朋辈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23(10):42-45.
[7] 李炳全,徐嘉骏.高觉敷与中国式心理学[J].心理学探新,2023,43(2):102-106.
[8] 张丽.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探究[J].中国报业,2022(24):84-86.
[9] 吴善亮.积极心理学视域特教学校思政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7):106.
[10] 韦杰.积极心理学视域思政教育价值实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6):108.
[11] 齐道喜,李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问题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8):112-116.
[12] 刘明娟.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1):50-52.
[13] 赵敏,杨玲玲.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J].济宁医学院学报,2022,45(2):140-143.
[14] 张旭.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形式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3):80-82.
[15] 王诗彧,孙仪.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途径探究[J].中国报业,2020(20):91-93.
[16] 司忠勋,朱静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4):250.
作者简介 张汉聪,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