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更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一个崭新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充分借助融媒体的力量,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融媒体作为现代传媒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是在传播手段和方法,还是在传播渠道和格局上,都具有强大的传播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必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传播优势。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仅契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目标,还能够发挥传播效能,以更好地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共识,也能增强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力影响力。从现实际遇出发审视,推动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既有前期建设和政策支持积累带来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应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内容生产和人才供给不足带来的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在新形势下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应当加强内容生产,将高质量内容与融媒体传播深度融合;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融媒体人才;加强各方主体的重视引导支持,构建融媒体传播合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进而才能更好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局面。
关键词:融媒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容生产;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9-0072-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新发展阶段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LLMLC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10-11。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来说,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应当担负起的文化使命,也是重大宣传主题和传播任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新兴媒体渗透、分有乃至抢占传统媒体传播空间的态势显著,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建设融媒体已是大势所趋。融媒体传播兼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不仅是传播正能量、壮大主流舆论的重要凭借,还是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背景下,发挥融媒体传播作用,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对此,应明确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契合性,同时结合其现实际遇,提出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进而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力量提供参考借鉴。
融媒体作为由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生成的新型信息传播载体与传媒形式,在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上具有独特优势,在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大有可为。
(一)融媒体发展趋势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追求一致
媒体融合是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2]。相较于传统媒体,融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实质是传统媒体在面对市场化与全球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移动化与智能化的冲击挑战时所开展的媒体融合实践形态[3]。融媒体表现为传媒发展的主流形态。一定的文明是一定社会形态基础的表现,现代文明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决定的文明形态,要建设现代文明,在传播方面就必然依靠具有现代特点的传媒。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而言,发挥融媒体传播的作用,既符合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现代传媒方式的要求,也能推动传播媒介现代化,还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目标的题中之义。
(二)融媒体传播有利于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共识
“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4],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归根到底要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实践。因此,必须首先依靠人民群众建立起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文化使命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316。融媒体传播不仅兼具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还能够发挥新兴媒体分众化、差异化、纵深化的传播效能优势,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以人民群众触手可及、喜闻乐见的形式,直通直达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高效、广泛地传播主流舆论。这不仅能够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共识,还能够巩固担负文化使命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三)融媒体传播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崇尚和平发展、和而不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我国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6]312。这使得国际社会中部分人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及其建设实践存在疑虑和误解。融媒体传播具有即时、全面等优势,在内容方面,能够更好地打造高质量作品,全面展现当代中国和中华文明的良好形象,传播权威、真实的中国声音;在形式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中心化主导,更加适应国外受众阅读习惯,从而提升传播效能,达到跨越偏见、澄清误解的效果,进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7]。可见,利用融媒体传播优势有利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塑造当代中国和中华文明良好的国际形象,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融媒体传播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有契合性,但从现实际遇出发审视,推动融媒体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面临一些挑战。
(一)融媒体传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客观上看,我国融媒体发展布局早、政策支持力度大、理论实践准备较为充分。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以来[6]106,融媒体建设历经数十年,在传播形式上,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和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以“中央厨房”和融媒体中心为代表的媒体深度融合机制已见成效;在传播布局上,以中央媒体为引领、省级媒体为骨干,在基层由县级融媒体中心走好“最后一公里”的融合传播布局也已初具规模。
目前,融媒体传播在基础设施、覆盖受众、体制机制、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已拥有平台基础、技术底蕴、环境支持。然而,尽管融媒体获得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但在实践中,融媒体有效服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的应有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融媒体传播深、广、快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相关规则机制尚属空白,有关单位利用融媒体传播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仍显不足。对此,要运用融媒体传播深入广泛的特点,全方位引导、支持和保障融媒体传播发挥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作用。
(二)融媒体传播的内容生产仍存在匹配性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时,强调要“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5]317,就是指传统媒体不能只是简单同新兴媒体相加,而是要融合起来,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然而,很大程度上,传统大众媒介机构对于融媒体的尝试,是在转型的理念和愿望推动下开始自己的征程[8]。一些主流媒体的融媒体传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复制传统媒体时代的技术路径,没能真正理解信息革命对传媒方式的颠覆性变革和互联网时代大众对传媒的需求,只开设“两微一端”、线上平台了事,在内容上“换汤不换药”,把新媒体当作传统广电纸媒的转载台、复印机,实质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仍然“你是你、我是我”,这与融媒体传播的内容需求存在匹配性矛盾。
融媒体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高质量的内容生产供给,而在内容生产供给质量不高的情况下,融媒体传播不仅起不到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作用,还可能反过来降低传播效能。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克服传统媒体的路径依赖和形式主义,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求以高质量的内容生产、通过融媒体传播形态表现出来。
(三)融媒体传播人才供给不足
生产传媒内容的是人,归根到底需要人才。推动融媒体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完成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需要大量的融媒体传播人才。从融媒体建设历程来看,政策体制机制的供给相对来说较为充足充分,但在人才队伍,特别是地方和基层人才供给上仍面临不足。
近年来就有调查研究指出县级融媒体中心未能建成的一个最大阻力就是“人才储备有限”[9],不少针对地方和基层融媒体平台建设困境的研究中,也反复提及人才供给不足这一问题,其中不仅包括业务人员的不足,也包括相关熟悉融媒体的干部的不足。人才供给的满足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培养周期,而当前主流媒体不少业务人员和负责干部还是广电时代甚至是纸媒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变化接受有快有慢,有些时候可能无法摆脱思维定式,以传统媒体的思维应对融媒体传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完成文化使命的本质要求,要在其中发挥融媒体传播的作用,就需要一批方向正确、有互联网思维、有理论功底的人才。因此,一方面,应当保证相关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要改变思维,加强学习,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以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6]29。
在充分把握融媒体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契合性与现实际遇的基础上,还应该探寻推动融媒体传播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进路。
(一)加强相关内容生产,推进高质量内容与融媒体传播深度融合
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融媒体传播的作用,首先要加强融媒体传播的相关内容生产。在互联网时代,虽然渠道和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对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来说,内容始终是根本。因为在传播实践中,内容生产永远处于整个传媒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上游位置,掌握了内容优势地位的媒体,往往能够凭借优质内容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0]。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意义深远的重大命题,要坚持导向为先、“内容为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宣传阐释,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和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故事;同时,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容与融媒体传播形式相适应、相融合,把相关内容整合进融媒体传播当中,在短时空载体中说准确、在长时空载体中讲明白中华文明的故事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义内涵。不能因为新兴媒体传播在形式上的去中心化和非正式性而降低对内容质量的重视,而是要做到精准传播,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11]。其次,要根据融媒体各平台的具体情况和目标受众对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做到“从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偏好、媒介消费习惯等出发调整内容生产、传播策略,加强分众化新闻生产,并通过特定的渠道抵达目标受众”[12]。例如,在门户网站和客户端上更注重深度和严谨性,在微博、微信等内容推送平台上更注重易读性和时效性,在短视频等平台上更注重生动性和感染力,等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融媒体传播融合生产机制,探索建设如“中央厨房”、全媒体协作平台这样基于优质内容的融媒体宣发工作模式,深度融合各传媒形式讲好中华文明故事,集中力量推出一批够典型、能“破圈”的好案例好作品。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新风貌和新风尚阐释好宣传好[13],构筑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提高社会文明素质,更好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融媒体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14]。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前提,是要有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可靠的融媒体传播工作队伍。要打造这支高素质的队伍,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造就中国现代文明的高度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觉研究运用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同时,要加强技术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15]。相关工作人员要熟悉低延迟网络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技术,以及基于其产生的直播、短视频、个性化推荐内容等新传播形式以及业态,提升运用融媒体传播主流舆论的技术能力。同时,有关单位要加强人才储备队伍建设,在尊重人才培育周期的同时,要尽早规划人才配置需求,增强人才选拔招聘的针对性,做好人才激励和留存工作,尽快打造、充实一批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自觉且善于运用融媒体的人才队伍,从而深入推进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三)加强重视引导支持,构建融媒体传播合力
要发挥融媒体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作用,还要加大各方主体重视引导支持力度,构建融媒体传播合力。各级党委要发挥协调领导作用,搞好规划设计,推出一些有力举措,释放正向信号,推动形成通过融媒体传播在各方面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氛围;同时,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16],管理、引导、支持和鼓励互联网媒体特别是自媒体自觉承担起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保障的作用,带头重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机制,出台相关的政策办法,加大财政支持投入力度,以缓解一些地方在融媒体设施平台建设上的困难,并通过项目招投标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挖掘资源,特别是鼓励新兴媒体的技术渠道资源参与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来。对于主流媒体来说,要从根本上引起重视,不能把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当作应付指标,搞个公众号、发几篇网文了事,而是要专门专项支持投入融媒体转型,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6]31。另外,要发动社会力量支持保障的作用,运用融媒体传播深入广泛的特点引导社会舆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参与融媒体传播的协同效应。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当代中国新的文化使命。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大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对于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而言,重任在肩。在今天的传媒格局和业态下,发挥融媒体传播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既是对融媒体建设的守正创新,也是在传媒视域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希望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不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2] 马浩冉.融媒体视域下讲好中国共产党人信仰故事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0):181-183.
[3] 李玮.跨媒体·全媒体·融媒体:媒体融合相关概念变迁与实践演进[J].新闻与写作,2017(6):38-4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6-317.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106,29,31.
[7]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8.
[8] 黄旦.试说“融媒体”:历史的视角[J].新闻记者,2019(3):20-26.
[9] 谢新洲,朱垚颖,宋琢谢.县级媒体融合的现状、路径与问题研究:基于全国问卷调查和四县融媒体中心实地调研[J].新闻记者,2019(3):56-71.
[10] 邹海涛.对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思考[J].今传媒,2017,25(11):150-151.
[11] 吴林龙,肖一笑.新型主流媒体价值引领的理蕴探究与建构路径[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75-81.
[12] 新华通讯社课题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229.
[13] 吴林龙.推动凝心铸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职责[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6):37-42.
[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3.
[15] 新华社.推动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N].人民日报,2014-08-21(4).
[16]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83.
作者简介 王洪鹏,研究方向:媒体传播与政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