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思维特点和行为习惯呈现出新特征、新趋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挑战。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视角,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文章剖析融媒体时代基于全面培养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功能定位,指出基于全面培养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其具备批判性选择、分析、评价、传播、创造媒介及信息,运用媒介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全面素质的一个系统性过程,具体可概括为具备自觉规范媒介接触行为和心理的能力,媒介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判断的能力,认知、甄别和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利用媒介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文章从培养机制、培养平台和培养模式等维度构建基于全面培养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旨在充分发挥媒介的教化功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关键词:媒介素养;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全面培养;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9-001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XKS02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2]。当前,高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3]。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以10~2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28.4%[4]。当下,互联网已深入大学生的学生、生活。将基于全面培养的育人实践作为第一视角,深度融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建设更具活力和更加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是一次极富意义的尝试和创新。
(一)媒介素养教育是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全面培养的必然要求
自20世纪后半叶起,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极速增长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走向普及化教育。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深刻影响着他们在国家与社会地位中的自我认知。信息传播方式的嬗变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媒介素养教育是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全面培养的核心环节
置身于数字化与网络化、移动化与智能化相融合的媒介生态,良好的用网习惯和正确的网络信息观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地位愈发凸显。高校应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全过程,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他们的媒介认知能力,应将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坚持品德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协同推进。
基于全面培养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其具备批判性选择、分析、评价、传播、创造媒介及信息,运用媒介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全面素质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这个过程将媒介素养视为大学生媒介接触时在生理、心理、品德等方面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具体可概括为四层能力体系,四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一)基于身心健康素质的媒介素养
身心健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基础,涵盖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包含个体体质和健康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的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5]。网络环境纷繁驳杂,扁平化的传播方式促使大学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媒介接触行为和媒介认知心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心理学家奈塞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信息的接收、编码、存储、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6]。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角度出发,大学生的心理大多处于半成熟期,其对偏激的网络信息缺乏客观、全面的判断,极易引发网络暴力等问题。
(二)基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媒介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较稳定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7]。融媒体时代,网络等新媒介的普及营造出匿名的、开放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大学生在拟态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存在较大差别。媒介对现实环境的符号化呈现,以及媒介讯息所蕴含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极易直接或间接地误导大学生的现实感知力,弱化道德准则的约束力。基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在接触、了解、使用媒介信息时所体现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质。
(三)基于科学文化素质的媒介素养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在长期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文化素质是人文领域的知识、精神、思维和方法,是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状态的综合表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大学生可以借助媒介及时获取并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
(四)基于专业创新素质的媒介素养
专业创新素质是人在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基于媒介素养的大学生专业创新素质培养主要包括媒介资源利用、创新性技能提升和创新性思维锻炼。媒介资源利用是前提,掌握足够的信息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进行创新的基础[9];创新性技能提升是关键,通过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技能的训练,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形成创新性的解决办法;创新性思维锻炼是核心,大学生可以借助媒介促使创新性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散,表现出多向性、开放性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媒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从培养机制、培养平台和培养模式等维度构建基于全面培养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基于新媒体实践构建大学生全面培养机制
1.健全新媒体实践的组织体系
一是筑牢学习教育主阵地,围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要求,构建“校—院—班”三级分层分类、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新媒体组织体系。二是创新服务学生主推手,大力向网络新媒体进军,增强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引领力,注重借助新媒体开展学生品牌活动。
2.建立新媒体实践的培养体系
一是创新新媒体实践的培养方式。探索运用访谈教学、论坛教学、行动学习等教学方法,大力开展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讲授相结合的培训,通过仪式教育、实践教育等形式增强学生媒体素养。二是健全新媒体实践的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第三方测评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新媒体工作全过程,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制度[11]。
(二)基于新媒体实践搭建大学生全面培养平台
1.建立网络文化专业工作室
高校应畅通传播渠道,发挥团学组织紧贴学生的优势,让传播主流声音的网络文化作品迅速传播扩散;建好师资队伍,聘任校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等担任顾问和指导教师;注重学生培养,培养规模、人员稳定的本硕博学生运营团队。
2.健全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号传播矩阵
高校应积极打造团属官方微信公众号,覆盖全校青年,汇聚校友、教师、学生等多方资源,激发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注重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作品和活动中,以服务学生为切入点,转变话语体系,让网络文化作品紧贴热点、亲近学生,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2]。
(三)基于新媒体实践健全大学生全面培养模式
1.加强德育,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
一是讲好学校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校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形成教育系统和网络系统合力[13]。二是讲好青年故事,整合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等宣传资源,精心设计德育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大力宣传学生先进事迹,同时加强对负面舆论的监督和引导。
2.加强智育,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搭建平台,汇聚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力量参与,运用网络直播新形式,强化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教育[14]。二是强化培育,常态化开放创客空间和学生创业基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赛事培育和实训,形成竞赛牵引、实训培育、项目孵化的“以赛促创”模式。
3.加强体育,在强化身心健康上下功夫
一是创新体育模式。依托学生体育社团,将课堂体育延伸到课外体育、线上体育、社会体育,依托新媒体平台举办体育文化品牌活动。二是完善体育机制。探索建立众创众评的体育项目化开展机制,立项社团重大重点项目支持体育锻炼类项目,利用新媒体平台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4.加强美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下功夫
一是建强校园文化队伍。培育成立专业艺术表演队伍和文艺类学生社团,实现高水平学生艺术团队整体布局,线上线下举办青春巡礼报告会和合唱、民乐、管弦等专场演出等。二是创作文化艺术精品。制作原创歌曲、MV、舞台剧、川剧、话剧等文化产品并广泛传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5.加强劳育,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一是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实现校内外联动。充分利用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广泛组织学生参与重要赛会志愿服务。二是深化社会实践内涵。探索暑期社会实践、寒假社会实践、日常社会实践全年贯通模式,建设实践基地,加大宣传力度和场域资源共享,促进劳动精神的实践养成。
融媒体时代,构建基于全面培养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既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措施。高校要以新媒体实践为切入点,将媒介素养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本报评论员.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8-09-14(1).
[2]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2.
[3] 续梅.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N].人民日报,2023-06-04(6).
[4]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03-22.
[5] 俞国良,靳娟娟.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22(1):136.
[6] 胡凯.认知心理学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01.
[7] 成黎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3(1):83.
[8]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04-17]. https:// 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25/content_5620813.htm.
[9] 傅莉.对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175-177.
[10]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
[11] 梁庆婷,包娜.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困境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56-64.
[12] 樊家军.“生命线”理论发展之辨析: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4):5-9.
[13] 吕林海.“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大学“金课”:历史逻辑、考量标准与实现路径之审思[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51.
[14] 黄河.网络虚拟道德的内在理路及其论域[J].理论导刊,2018(9):75-80.
作者简介 刘庆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与新媒体。 包晗,讲师,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 何燕君,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