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学课堂的阅读导学单设计

2024-08-11 00:00:00刘丽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导学课文思维

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学习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他认为:学习者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会对自己的学习实践感到满意;如果在无准备的情况下,他们则会对学习活动有明显的抵触,甚至产生被强制的苦恼。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语文立学课堂,需要每一位教师用心设计阅读导学单,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活动,提升他们学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图说课文,情趣共生

当下数字化阅读的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的阅读行为。在这样的“读图时代”,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偏好出发,设计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学任务单,激发他们阅读、探究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表达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的表达思路,呈现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导学任务,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他们捕捉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跳水》一课时,笔者在导学单上印制了一幅帆船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将课文传递的相关信息标注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的阅读任务,赋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性,他们采用图文结合、高度概括的表达方式,让课文跌宕起伏的情节得到再一次呈现,文本内容在他们的个性化解读中变得扣人心弦。有的学生在桅杆的各个部分,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标注猴子和孩子的行动轨迹;有的学生则从“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方面,以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还有的学生通过梳理课文中人物所处的位置、他们之间的关系,再现整个故事环环相扣的画面。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抽象的流程图将学生内隐的思维得以外显,帮助学生将文本从厚读薄。比如,《西门豹治邺》的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兴修水利,简要复述课文”,《小英雄雨来》的课后练习“仿照例子列出其他五个部分的小标题”,都是很好的初读导学任务。在设计阅读导学单时,教师可以从梳理文本信息的角度,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内容,精准把握核心信息。比如,教学《挑山工》一课,笔者设计了“从左往右,转身换肩——( )——( )”的填空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叙述的思路,讲述的主要内容。在预习、思考、完成这道题时,学生关注的对象不同,给出的答案也是多角度的。有的学生从挑山工的视角进行思考,填的是“‘悄然超越,走到前面’‘一心一意,不懈攀登’;有的学生则从游人的视角进行思考,填的是“‘尽情游览,被甩身后’‘明白原因,得到启示’”。学生既抓住了人物的神态特点,又表现出高度概括信息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提升能力

从文学审美与鉴赏的角度看,入选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着自己的文学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导学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品悟、内化和迁移。比如,《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无论是从其文学性还是思维方式、管理模式,都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教学时,我们从语文的角度也能发掘出详略得当、人物特点鲜明、设计悬念巧妙、叙述条理清晰等亮点,引导学生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然而,根据该单元聚焦“思维方法”的教学要求,我们就不能将其所有的文学价值与学生全盘分享,而要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笔者在导学单中搭建了问题支架:孙膑帮助田忌赢得比赛的方法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够胸有成竹地向田忌保证“按照他的主意一定能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展开思辨活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在思维碰撞、互相质疑、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中,锻炼了表达能力。

又如,本单元的《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叙述的事件背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也相差甚远,尤其作为当时战场上重要的兵器的矛和盾,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陌生。因此,在设计导学单时,笔者以图示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矛和盾的图片并进行简要的说明,让学生思考用矛刺盾可能会有哪些结果,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结果呈现出来。在导学任务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矛刺破盾且完好、矛未能刺破盾、矛断盾破”等可能出现的情况,在交流、展示环节侃侃而谈,思维与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拓展阅读,拓宽视野

一份完整的导学单,应该兼顾学生的预习准备、课中思考、课后拓展延伸,而不应随着学生语文实践的结束,就完成它的引导使命。比如,教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学任务:“王葆在复述奶奶给他讲的张三、李四、王五得到宝葫芦并且过上了好日子的故事时,内容并不具体,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把它讲得更加具体、有趣吗?”“王葆终于得到了一只神奇的宝葫芦,可是,拥有了超能力的他,却陷入了深深的烦恼当中,这是为什么呢?相信等你读完了这本书,就会恍然大悟了!”如此一来,学生从课内转向课外,从读一篇课文到读整本的书,拓展了阅读范围,锻炼了阅读能力。

在一些课文后面的练习中,教材编者往往安排了与本篇课文甚至本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阅读链接”,给学生呈现相关的片段甚至完整的文章,供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对比思考。对于这样的阅读指导,我们也可以通过导学单来引领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比如,丰子恺《白鹅》这篇课文的后面,链接了叶·诺索夫《白公鹅》中的一段文字,意在让学生在阅读对比中进一步感知“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学任务供学生阅读探究:“在叶·诺索夫的笔下,白公鹅有着怎样的表现?将记录这些表现的文字画出来,然后与丰子恺描写白鹅行为的文字进行比较阅读,说说这些文字有哪些共同的写法。”如此清晰的导学任务,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他们的认知和体验都会更加深刻。

总之,教师精心设计指向学生阅读过程的导学单,可以让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助力他们从认知最近发展区出发,在思维引领、支架助力下,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和提升关键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导学课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