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七到二十九,道口古镇上都要举办为期三天的火神庙会,各项传统节目在古镇上轮番上演,是一次大型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彼时,这座中原古镇,将吸引全国各地的民俗爱好者汇聚此地,火神庙会举办期间,到处人山人海,军庄秧歌、背阁、抬阁、河西高跷、竹马等传统节目轮番上演,共同欢庆着豫北大地正月里的最后一场庙会。
1 道口古会简述
道口古会,因兴盛于河南省滑县道口镇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金朝时期,黄河流经道口,因此处为黄河左岸金堤上的一个渡口,最早系一李姓人家在此摆渡为生,故称李家道口,至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在清朝乾隆年间,道口开始每日都有集市活动。到了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水路更加畅通,上接百泉下抵天津[1],道口在不到5公里的卫河河段上设立了10多个码头和渡口。1906年建成的道清铁路(浚县道口镇至博爱县清化镇)又大大方便了水陆交通,使道口成为商贾云集、人流如织的“水旱码头”,被誉为“小天津卫”。然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驻军为防止日军侵入中原拆除了铁路路轨,导致铁路被毁。后因卫河上游水源吃紧和公路不发达等原因,使得道口这座历史上的繁华名镇逐渐走向衰落。1950年,道口镇从浚县划入滑县,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中州十大名镇”“中国烧鸡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而今,这座历史名镇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火神庙会在道口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00多年。从元末明初开始规模逐渐扩大,明嘉靖年间至民国初年是发展高峰,日本入侵后火神庙会消失。到了1949年至1965年,又迎来新的高潮。在元朝初期,道口已是有影响力的集镇,那时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室内装饰多用木质、纸质、布质,夜间照明常用油灯、蜡烛,做饭常用柴火,火灾隐患较大。为规避火灾风险,当地建立了火神庙(位于河西村),供奉火神,人们通过祭祀火神,表达驱除灾难、祈祥纳福的心愿。道口商家主要由晋商、冀商、津商组成,这些商家最担心的是火灾,因此他们商议,决定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举行火神庙会。选定这一时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据说正月二十九日是“火神爷”生日,供奉神灵更加恰当。二是商人们的生意正月时处在冷清时段,他们有充足的休闲时间,因此选择此时举办火神庙会。活动期间,商家、民众都准备纸箔、香烛、供品,在火神庙或火神像前燃香供奉。同时,三关六铺会组织文会和武会表演,以此来向火神祈求保佑。
2 道口古会上的主要表演形式
道口火神庙会涵盖了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十分多样,影响范围覆盖晋、冀、鲁、豫、津等区域。在民间一向有着“东南西北都看遍,不如道口古会转一转”的说法。火神庙会最初以文会为主,包括演花车、花船、秧歌等节目,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渐增加了武术表演。在庙会上,各个地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例如,大东关的青狮武术、头铺的大狮会、二铺的龙灯,还有军庄的秧歌、河西高跷等。三关六铺举办的庙会表演,各具特色,吸引了周边上百里范围内的百姓前来观赏,道口镇到处人山人海。以下介绍和讨论在道口庙会中较为常见、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表演形式。
2.1 背阁
背阁不仅是集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于一身的传统游艺,而且还融合了绘画、戏曲、彩绘、杂技等艺术元素,是中原地区民间社火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背阁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半部分被称为“上装”,由8岁以下的儿童扮演戏曲中的角色。这些小演员严格按照戏曲程式化妆装扮,身着绚丽服饰,在风中翩翩起舞,衣袂飘飘,宛如仙子降临凡间。中间部分被称为“中节”,由捆在青壮年背上的一套铁制背架和用于固定上面儿童的支架组成[2]。这些铁架子,被巧妙地隐藏在那些符合故事情节的道具之中,例如,伞、树枝、花篮、帽檐等。下半部分由青壮年男性扮演,被称为“下装”。他们同样身着戏服、画着脸谱,装扮成与“上装”角色相对应的人物。例如,“上装”是青蛇、白蛇,“下装”是许仙,“中节”是一把张开的伞,寓意“断桥·借伞”一折。
被高高托举在空中的背阁小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服装随风起舞,如神仙降临一般,被人们视为天地沟通的桥梁,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祝福。
2.2 高跷
高跷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艺性表演,南北朝时期便有踩着高跷表演的画作,唐以前称长跷伎,宋叫踏跷,清以后称高跷。高跷通常以舞队形式表演,舞者人数不等,多扮演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服饰常仿效戏曲服装,常用道具包括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分为“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包括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男女对舞,边舞边唱。“高跷”表演还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侧重扭踩和情节表演,而“武跷”则注重炫技功夫[3]。
在滑县道口镇共有三家进行高跷表演,分别是河西村、大集街和头铺。其中最独具一格的是河西村,因其与其他两家相比高跷的高度最为突出而闻名。河西村是道口高跷的发源地,而大集街和头铺的高跷队伍则是由河西高跷队的老队员回乡组建的。河西的高跷队规模庞大,演员超过40人,除了传统角色外,随着时代的变迁,还不断引入新角色。每个角色都具有独特的特点,独特的妆容、动作和表演道具,甚至连表情都经过精心雕琢,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高跷表演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形式,文场注重平和的鼓点,演员强调踩和扭动,而武场则以激情四溢的鼓点和特技表演为主。
2.3 秧歌
道口庙会中最具特色的表演当属军庄秧歌,与其他地方秧歌的不同之处,在于参加演出的演员大多为男性,秧歌舞蹈中的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这在全国的秧歌舞蹈中并不多见。军庄秧歌最显著的特点是热情奔放、豪放洒脱。不论是步伐、奔跑、蹲伏、跳跃、挥舞、拍打,动作都十分夸张激烈、大开大合。尤其是伴随着锣鼓喧天的武场,仿佛在搏斗的战场上,气势宏伟、令人振奋。军庄秧歌的另一个特点是,表演者塑造的角色动作各异、个性鲜明。比如,二门鞑迈八字步,挥舞鞭刀,挺胸昂首,展示威武气概。二公子展现“跟进步”的风采,轻松自如地挥动衣袖,洒脱豪放。二棒手应节击打,轻盈中透露力量。二鼓手舞动锤子,灵活中带有威严。花旦、青衣则在娇柔中展示潇洒风姿。岔小子则展现朴实直率中的机智。
3 传统节目的现状
目前,道口庙会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艺人老龄化严重、表演资金短缺、外来文化冲击加剧、年轻一代接班人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些难题涉及主客观因素、历史遗留和现实情况,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艺人老龄化
道口庙会表演形式的主要传承者大多年长,因身体原因已不再亲自参与表演,尤其是像背阁人,对于这种对身体素质有着极高要求的演出形式,他们更是有心无力。而年轻人则缺乏学习兴趣或时间,热情不高,导致技艺流失。此外,年轻人表演水平普遍较低,多数传承者仅因参与过演出而担负传承责任,缺乏师承和刻苦学习经历。他们学历偏低,疲于应对生计压力,更是无法潜心学习。他们还缺乏一定的研究精神,参与不主动、组织较困难,没有老一辈艺人的热情和高超技艺,对艺术缺乏坚持和追求。
另外,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参加庙会节目的表演人员,真正学习表演技巧的时间也是十分短暂的。以军庄秧歌为例,表演人员大部分都是从过完年之后,大约是正月初五开始学习,到正月二十七正式表演,总共也不过二十多天时间。并且,只是由往年参加过的人员进行教授,动作舞姿也仅仅只能学到一些皮毛,使表演所呈现出来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3.2 资金短缺
过去,社火演出的经费,主要来自庙田收入或生产队的积蓄,这算是有一定的固定基础资金来源。然而,现代社火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缺乏政府专项拨款支持,二是民众的捐助意愿不高。然而,不论是服装、器具、道具、乐器,还是演出场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即便是组织一个十几人的社火演出队[4],光是吃喝的费用就已经不菲,更别提其他方面的费用了。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社火的规模和质量每年都难以保持稳定。近些年开始,社火队伍开始在庙会预热的时候,接一些当地商铺的广告,在游行的时候举牌,并在每年年关组织当地村民集资,大体上能保持收支平衡,还稍有盈余,但仍旧无法支撑艺人们全职表演。但如若不能使艺人们全职从事表演工作,其演出质量势必会大打折扣。
3.3 现代化冲击
现代化对于传统艺术的冲击,最早可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与挨打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束缚了人们的思维,使人们的斗志麻痹,导致了中国的落后和挨打[5]。于是便开始了对传统文化长时间的否定,使多数人在心中留下了传统文化是落后、封建和愚昧的象征的印象。尤其是,像庙会这种与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文化形式,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到了禁止。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思潮涌入,更是加剧了许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封建和愚昧的想法。
另外,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他们有了更多选择,包括电影、游戏、社交媒体等新型娱乐方式。这使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下降。庙会形式的传承,往往依赖于传统的表演形式和文化活动,但这些活动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这些新型娱乐上,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生活方式,而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保守和陈旧的象征,因此缺乏吸引力,这也是道口庙会在传承问题上面临的一大难题。
4 结论
道口正月火神庙会的兴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文化创造和社会现象,它承载着人们对火的敬畏、对平安的祈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道口古会这一载歌载舞的盛会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与传承的珍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道口庙会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发明显。艺人老龄化、资金短缺、现代化冲击等问题,无不考验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唯有加强传承与保护,激发年轻一代的参与热情,才能让这一历史悠久的庙会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我们文化传统的生动载体,为后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引用
[1] 李京,秦加福.背阁脊背上演出的乡村童话[J].旅游纵览,2013(1):60-61.
[2] 安帅,王秀峰.民俗文化的瑰宝——浚县正月古庙会[J].现代装饰(理论),2013(10):212.
[3] 秦瑞瑞.原生态体育非物质文化探析——以鹤壁淇河天然太极图流域武术文化研究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2):14-15.
[4] 王岁孝.西府社火民俗及旅游开发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55-59.
[5] 丁永祥.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3):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