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译者群体行为探索

2024-08-10 00:00李青黛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2期

苏轼是北宋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他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豪放派词风。数十位译者曾将苏轼的词作翻译成英文。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聚焦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将这些译者视作一个群体,并从中挑选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英文译本,分别出自英美译者华兹生、本土译者许渊冲以及林语堂。研究发现,这三位代表译者既有相似之处,又因文化身份和翻译观念的不同而在译文内外表现出各自特点。

0 引言

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贵遗产,至今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在不断变迁的时代中展现出持久的魅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财富。宋词如同盛唐之诗一般,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是词这一文学艺术的巅峰代表。辜正坤先生曾言:“宋词称得上是中国诗中最美的诗。[1]”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文学内涵而著称,其英译作品更是对传播中华文化有着意义深远的贡献。

苏轼,宋代文学巨匠,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壮阔之作,又有清新婉约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笔墨悠远空灵,意境神奇瑰丽,将现实主义与浪漫色彩融汇,展现了他豪放词风的独特魅力。在创作这首词时,苏轼身处官场低谷,与弟弟苏辙相隔千里。中秋之夜,仰望明月,他借酒消愁,尽情挥洒诗人的浪漫情怀,将天上与人间、月与情、空间与时间交织融合,抒发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者行为研究作为热点学术话题备受关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研究已获得学界认可,关于“群体译者行为”的研究也有着显著进展,众多学者如李正栓、吕欣(2024),王军平、张宁(2023),滕梅、杨君宜(2023)、杨彬(2023)、蔡芳园(2021)、李敏(2021)皆有重要贡献[2]。尽管宋词翻译的起步较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逐渐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宋词译者。然而,对于这些译者群体的深入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拓展。

苏轼的词作被广泛传播,且有众多译者涉足其中,因此对其译者群体的行为进行批评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研究对象,结合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探讨不同译者的差异,旨在为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促进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交流。

1 苏轼词译者群体

研究译者群体行为必须首先将译者划分为不同类别,同时在群体研究中也要关注译者的个体特征[3]。研究显示,苏轼文学作品英译译者大概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本土译者,如林语堂、许渊冲、施蛰存、杨宪益、戴乃迭、陈寅恪、王国维等;二是英美汉学家,如白芝(Cyril Birch)、华兹生(Burton Watson)、艾郎诺(Ronald Egan)、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等。

2 苏轼诗词译者群体译外行为

根据周领顺的观点,译者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或改造原文意义的行为即为译外行为,该行为主要关注影响译者选择的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以及译文与现实社会的关系[4]。下文将以华兹生、许渊冲和林语堂为例,分析苏轼译者群体在身份、翻译目的、观念等方面的显著特征。

2.1 译者身份

英美译者中翻译苏轼诗词最多的是美国著名汉学翻译家华兹生,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汉学家之一[5]。华兹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和日文,后来在中国和日本度过了数年时间,深入研究了东亚文化和文学。翻译了广泛的中国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他的翻译风格准确而优美,保留了原作的意境和情感。

他于1994年出版了《苏东坡诗选》,其中包含苏轼的105首诗、8首词和3篇文,成为目前西方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苏轼作品英译之一。他的翻译成就卓越,其译作广泛传播,尤其是苏轼作品部分,成功搭建了中国古典文学与英语世界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

本土苏轼诗词译者不仅具备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底蕴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致力于文学和翻译事业,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许渊冲是国内苏轼诗词翻译的杰出代表。他的“三美”“三化”“三之”文学翻译理论独树一帜,引领了本土翻译理论的发展[6]。同时,许渊冲在翻译诗词方面的成就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他精通中国古典文学,拥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这使得他的译作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又能够以目标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特别是在翻译苏轼的诗词方面,他的译作不仅传达了苏轼作品的美感和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译文处理的精湛技巧。总而言之,许渊冲在翻译诗词领域的成就被广泛认可,并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语堂是著名的中国作家兼翻译家,他在跨文化交流和文学翻译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翻译诗词方面,林语堂以其独特的文学理解和精湛的语言功底闻名。他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时,不仅注重对原著的准确理解和表达,还注重在英文中保留诗词的韵味和美感。林语堂的译作通常具有流畅优美的语言风格,能够生动地再现原作的意境和情感,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翻译作品中包括了多篇精选的苏轼诗词,这些译作不仅传播了苏轼诗词的文学价值,也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搭建了桥梁。总而言之,林语堂在翻译苏轼诗词方面的成就不仅在于其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更在于其对词作深刻的理解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2.2 翻译目的与翻译观念

译者的译介行为策略源自其不同的翻译目的和预期,研究这些目的对于批评其译介工作至关重要[7]。外国译者对苏轼诗词进行翻译多出于学术研究目的和对中国文化的文化兴趣,本土译者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主要目标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他们努力在满足目标语言文化读者的阅读期待和认同的同时,展现诗词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格。译者们独特的翻译理念在诗词翻译中的各种创新和追求中体现出来。

华兹生的翻译观念在宋词翻译领域独具特色,他注重通过语言的选择和表达方式,尽可能地保持原诗词的情感色彩、韵味和美感,力求在英文中再现原诗词的韵味和节奏感,使得译文更容易被英语读者理解和欣赏。

许渊冲认为求真低于求美,文学翻译艺术主要在于求美。许渊冲在宋词译介中对用韵的执着体现了他的文化自觉,也是他个人性格的体现。他强调翻译作品应当保持原作的美感、意境深远和文学艺术性。在诗词翻译中,他注重通过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塑造,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音韵美感和诗意,强调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应该实现原作情感和精神的传达。他常常采用意译、象征性翻译等手法,以实现对原作意境和情感的更好传达。

林语堂的翻译观念在诗词翻译方面独具特色,他的译作以自由、流畅的语言风格闻名。他注重在诗词翻译中保持译文的通顺和易读性,同时充分发挥英文的表达优势,使译文在语言上更贴近当代英语读者的习惯和口味。林语堂在诗词翻译中善于运用各种翻译手法,包括自由译、意译等,以实现对原作情感、意境和音韵的最佳传达。他力求使译作具有艺术性和独特的文学价值。注重自由流畅的语言表达、创新和个性化的翻译手法、跨文化的审美追求等,这些特点使得他的译作在诗词翻译领域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喜爱。

3 苏轼诗词译者群体的译内行为

译内行为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进行的与原文语言和文化内部相关的行为[8]。这些行为主要包括对原文语言的理解、分析和转换,以及对原文文化背景、习惯用语等的处理,旨在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保持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种行为常常涉及语言的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的调整和转换,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下文以三位译者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部分译文为例,对其译内行为进行对比研究。

3.1 小序翻译

翻译小序可以为读者提供额外的上下文,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林语堂未翻译该词小序,因此本文分析另外两位译者的译文,从译者行为的角度来看,华兹生的翻译非常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细节。他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陌生感,提供了更多解释和背景信息。他将“丙辰中秋”准确地翻译为“the year bing-chen (1076)”[9],并解释了年份,这对于不了解中国干支纪年的西方读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他将“兼怀子由”用“thinking longingly of Ziyou”表示,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longingly”一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念之情。他的翻译很直接,详尽描述了醉酒状态和思念之情,适合那些对细节和文化背景有兴趣的读者。

许渊冲的翻译也忠实于原文,但在细节处理上更加简洁明了。他直接将“丙辰中秋”翻译为“the night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f 1076”,去掉了对干支纪年的解释,直接指出年份。

他使用了“in my cups”这样的表达来翻译“大醉”,这是一个具有文学性的短语,增添了译文的韵味,同时更为凝练。具有文学性的表达的使用,增添了译文的美感。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以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和翻译目标。

3.2 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特殊文化含义或者文化象征意义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承载着特定文化的历史、习俗或者象征意义,对于那些不熟悉该文化的人来说,可能需要额外的解释或者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其含义[10]。接下来,本文就这一方面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三人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华兹生对“酒”的翻译强调了诗中人物与天空的对话,使用了 “wine”表达“酒”的意境,这里的“wine”虽然是直译,但在中国文化中, “酒” 有深刻内涵,是重要意象,直接翻译成“wine”,可能失去内涵。

林语堂使用了 “With cup in the hand”,更贴合中国文化中常见的“酒杯”,但没有用 “wine”这一文化负载词。而许渊冲翻译的是 “Wine cup in hand”,这里 “wine”是指酒,而“cup” 则是酒杯的意思。这样的翻译更加贴近原文的意境,描绘了作者举杯对着天空抒发心情的场景。这种翻译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和文化内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许渊冲和林语堂更加注重保留原诗中的文化特色和情感内涵,选择了更能传达作者原意的词语,而华兹生则更偏向于直译和在翻译中添加西方文化的语境。这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了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和处理的差异。

3.3 修辞翻译

从修辞翻译角度来对比三位译者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一句的译文而言,华兹生使用了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使用“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来翻译“共婵娟”。“graceful moonlight”意象清晰,传达了月亮的美丽。他的翻译偏向意译,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并解释了“婵娟”指的是月光。通过“even though miles apart”传达了距离感,但整体情感表达相对平淡。

许渊冲使用了更加诗意的表达,开头的“So let us wish”增加了祝愿的语气,“that man will live long as he can”忠实传达了原文的意愿。“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清晰地表达了千里共婵娟的意境。结合直译和意译,翻译整体上较为忠实原文,同时通过使用“she”来指代月亮,使用拟人修辞使月亮具有人性化特点。

林语堂的翻译偏向意译,通过引入抽象的灵魂飞升意象,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虽然偏离了原文的具体意象,但增强了译文的哲理深度。他的译文中使用了“pray our life be long”来表达“但愿人长久”,“And our souls together heavenward fly”则是一种更加抽象和精神层面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灵魂共鸣的期望。

每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目标读者群体需求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体现了他们翻译过程中的不同取舍和行为[11]。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苏轼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翻译进行分析,结合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探讨了译者之间的异同。首先,对苏轼词译者群体进行了概述,包括本土译者和英美汉学家,分析了他们在翻译实践中的特点和贡献。其次,从译外行为和译内行为两个方面对译者的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译者的身份、翻译理念和目的等方面的显著特征。最后,通过对三位译者的译文进行对比,从小序翻译、文化负载词和修辞翻译三个角度探讨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同策略和风格。

总的来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宋词的英译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何进行英译至关重要。译者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而且要做到音美、形美、意美,具有可读性和艺术性。本文旨在为中国古诗词的外译实践提供指导,促进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交流。通过对译者行为的深入分析,帮助更好地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考和决策,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同时,本文也为宋词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推动宋词翻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引用

[1]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29+383.

[2] 康顺理.苏轼《水调歌头》英译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 2012(4):198+200.

[3] 王军平,张宁.学派构成性特征参照下的译者行为研究:发展与反思[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3(6):89-97.

[4] 周领顺,彭秀银,张思语,等.译者群体行为研究思路——主体以江苏籍翻译家群体翻译行为研究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4):101-104.

[5] 林嘉新,陈琳.诗学征用与文学变异:美国汉学家华兹生英译苏轼诗词研究[J].外语学刊,2019(4):120-126.

[6] 韩富淑.从许渊冲“三美”理论来看林语堂《水调歌头》的译本[J].青年文学家,2021(5):63-64.

[7] 杨彬.辛弃疾词作译者群体行为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23,44(2):103-115.

[8] 李敏.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视域下苏轼诗词译者群体行为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1.

[9] Watson Burton. Selections from a Sung Dynasty Poet, SuTung-p'o[M].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5:86.

[10] 滕梅,杨君宜.国内自译群体译者行为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45(4):51-65.

[11] 蔡芳园.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现状和改进策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