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旧址承载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精神、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红色文物是新时期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生动素材。依托桥儿沟旧址,延安文艺纪念馆于2020年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馆藏文物资源丰富,尤其延安文艺史方面文物藏品数量巨大,是研究延安文艺史的一座宝库,同时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高地。挖掘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是做好新时期让文物活起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挖掘桥儿沟旧址馆藏三件重要文物背后的故事,为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好旧址故事、讲好延安的故事提供支撑,同时为提升旧址思政育人功能提供素材和依据。
1 冼星海送给林渊的定音叉、指挥棒
保存在馆里的这两件文物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赠送给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音乐系三期学员林渊的结业礼物。当年冼星海送给林渊的物品一共是两件:一件是定音叉,一件是拉杆式的指挥棒(后辗转到冼星海之女冼妮娜手中),这两件物品放在一个丝毛织物的口袋里被林渊精心地保存在家中将近80载。
林渊后改名胡斌武。林渊的大哥是河南潢川县的一位烈士,林渊从小受大哥进步思想影响,后来奔赴延安。在他上高中时,因时局纷乱,学校关闭,被迫停学在家,此时接到了在延安抗大学习的二姐来信,信中盛赞延安是中国光明的未来,并说延安的抗大、鲁艺正在招收学员,动员他也去延安学习。收到二姐的信后,他义无反顾地向延安出发,带着干粮,随着逃难的人群步行千里来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建议他去山西前线直接参与文艺宣传活动。于是,他改变了行程计划,跟随在“八办”集合的20多人的队伍,在牺盟会带领下,夜渡黄河,晚上行进,白天隐蔽,冒着危险,步行一千多里地,穿过了几道封锁线,来到了晋西南濕县,后来被分配到牺盟会的一个队伍中。之后组织调他去筹建了著名的吕梁剧社,专门为前线军民演出和宣传。
1939年11月,在王震将军的帮助下,吕梁剧社团员们来到了延安学习,住在桥儿沟后沟老乡的窑洞里。吕梁剧社到延安后,林渊进入鲁艺音乐系三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结业考试时,尽管指挥学考试很难,但林渊却取得了非常好的考试成绩,冼星海老师很欣慰。林渊返回前线前去和冼星海告别时,冼星海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小口袋递给他,说:“马上就要分别了,也没什么东西送给你,就把这个送给你,一是对你学习成绩的奖励;二是临别留作纪念吧。[1]”口袋里是一个拉杆式的指挥棒、一个音叉,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冼星海写给林渊的临别赠言,大意是鼓励林渊沿着音乐这条道路继续努力,做出成绩,服务人民。林渊一直随身携带这个小口袋,临别赠言则放在了一个箱子里,这个箱子里存放着林渊自己的书信和作品、曲谱手稿等物件,之后这个箱子和里面物品在转移中丢失,成为终身遗憾。庆幸的是这支定音叉和指挥棒保存了下来,这两件曾经见证世界名曲《黄河大合唱》诞生的珍贵文物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回到了它们的出发地——延安鲁艺(桥儿沟旧址)。
1940年4月,林渊随吕梁剧社重返山西太行前线,5月份冼星海出国执行任务,这一别却是最后一别,伟大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再也没能踏上故国的土地。时局纷乱加上贫病交加,阻断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归国之路,他最终客死他乡,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在异国他乡的5年,冼星海时刻没有忘记音乐报国与音乐救国理想,期间,他创作了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宝库。同时,在那艰苦的5年中,他辗转苏联各地,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1945年,在克里姆林宫的医院中,冼星海在弥留之际,还向前来看望的同志们说:“我多么希望再活三十年,我还有三十年创作计划需要完成啊![2]”
林渊继承冼星海遗志,用音乐救国。在之后的岁月中,定音叉和指挥棒没有在林渊的手中停止过鸣响和挥舞,他继承老师冼星海遗志,用音乐、用艺术的方式延续着那份拳拳报国之心。这两件文物见证了世界名曲《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与诞生的全过程,并且是冼星海在排演《黄河大合唱》时使用过的物品,是伟大爱国音乐家冼星海用这两件礼物勉励他的优秀学子们继续在音乐救国道路上奋进的最有力诠释。
2 街头小诗里蕴含着家仇国恨
这套珍贵文物是馆藏三级文物,2016年延安文艺史研究专家孙国林的亲属王增辉将它捐赠给桥儿沟旧址。这套文物为抗大“九·一八”诗传单,一共8页,含封面页1页,内有见方不超过10厘米的散页7页,上面记录了八首街头诗:《儿歌》《九月里》《四万万人八万万双手》《高粱叶》《故乡失了七年》等。
街头诗有效发挥宣传作用。街头诗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岩头诗、打油诗等。顾名思义,这些诗写出来后,或在街头、岩石上张贴,或印成传单散发,是一种紧密配合时局,可以比较直接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街头小诗。1938年延安兴起了街头诗运动,主要在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民主根据地里流行。
用街头诗抒发故土沦丧、家园失陷之痛,凝聚磅礴抗争力量。从1931年9月18日起,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的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家园失陷,故土沦丧,长期的奴役与殖民统治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屈沦为奴隶的东北儿女,也随之进行了14年的抵抗,艺术家笔下的《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就是他们对故土无限眷恋和誓死抵抗的诠释。随着国共二次合作的建立,革命圣地延安汇聚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和文艺人才,其中有很多即是从东北奔赴而来,他们汇聚于宝塔山下、延河之滨,集中在抗大、陕公(陕北公学)、鲁艺等,以笔为枪,结成了最坚固的文艺战线。
街头诗的宣传动员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更具力量。1938年8月,以柯仲平、林山为代表的“战歌社”,与田间、邵子南为代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号召诗歌走向群众,走向战斗与生活。他们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出诗歌墙报,四处张贴散发油印诗歌传单。一时间,延安的土墙上、门窗边、石壁上、树干上、庭院里、敌机轰炸过的残垣上,到处都是诗。这些诗有的是用大排笔像标语一样刷出来,有的是用粉笔、黑木炭写的,还有的是用树枝写在沙地上。这些街头诗,三言两语,短小精悍,又耐读易记,用大众语言、大众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动员性。
这套“九·一八”诗传单就是在“九·一八”7周年之际,抗大师生为纪念、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巩固统一战线而作。诗歌篇幅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情绪热烈饱满,便于在普通百姓中传唱。例如:《四万万人八万万双手》中这样写道:“九一八的老账;七年了呀!三千万的东北同胞,死伤在鬼子的刀下。杀人的刀子从不放下,而今快要杀到了俺家。逃亡不是办法,寻死便是傻瓜。”诗歌将日军暴行和东北人民饱受磨难的情景描写出来,引发人们共鸣;继而将鬼子的凶残与贪婪揭露出来,号召人们奋起反击,激励军民团结;最后表达出团结御辱必将取得胜利的美好愿景。该诗成为1938年陕甘宁边区诗歌运动的推手与助力者。虽是街头小诗,却将家仇国恨刻画得淋漓尽致,唤起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斗争意识,为宣传、动员与组织军民发挥了重要力量。“街头诗并不是延安诗人们的独创,它是有一定的渊源的,但是却在延安诗人的手中得到了最好的利用,而且真正汇聚成一场巨大的运动并影响到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馆藏的这套街头诗是当年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街头诗运动的最好物证,它也向人们表明蕴藏在千万普通大众中的无限力量。
3 鲁艺音乐系学习壁
这件文物将延安时期鲁艺的文艺教学情况充分展示出来,是研究延安时期鲁艺教育教学的珍贵史料。这部珍藏在文艺纪念馆里、表面泛黄的老报纸距今已有将近80年的历史。它字迹工整、文采飞扬、字里行间流露出人们高昂的情绪,看着这一页页流淌的文字,仿佛让人听到:在那个真理愈辩愈明的时代,人们是如何为自己的信仰而斗争。2019年,《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之际,原东北鲁艺学员、90岁高龄的王其珩将产生于延安的这部鲁艺音乐系学习壁报捐回故土。这部壁报创办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后。
鲁艺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文艺高等学府,为民族解放斗争培养了大批优秀文艺人才,这所学校培养的文艺家是新中国文艺的扛鼎之材,形成的延安作风,也是新时期弘扬和学习的典范。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正式成立,1940年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后又更名为“鲁迅文艺学院”,简称“鲁艺”。这部壁报介绍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鲁艺音乐部关于音乐教育问题的四次讨论,讨论会的组织者有吕骥和向隅,发言者有杜矢甲、瞿维、麦新等,会议的最后还对四天以来的讨论作出总结并对会议的优缺点进行民主评议。这四期的壁报均是由鲁艺音乐系教员张贞黻毛笔手抄而成,字体隽秀,令观者赏心悦目。
从壁报讨论中可见当时音乐人才培养的方向较为明确。在第一期的讨论中张贞黻也作了发言,他自谦不算专家,认为在音乐方面技术上有了10年的锻炼,音乐史、和声学、指挥学都修满了两三年才够资格称为专家。在鲁艺这所云集众多音乐人才的地方,专业修养和政治修养是并重的。吕骥在回忆延安鲁艺音乐教学的文章中认为,“要培养这样的干部,首先要从思想上破除过去广泛流行的‘音乐天才论’,要用新的音乐是感情的产物,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新思想代替旧的观念;要使同学们理解音乐也是群众斗争的一种武器,可以团结大家、鼓舞大家对敌人进行斗争。”由此可见,鲁艺对文艺人才的培养方向是比较明朗的。
这部壁报是迄今为止发现并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完整的鲁艺壁报,尤为珍贵。它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当年鲁艺音乐部的学习创作情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及研究价值,也大大填补了桥儿沟旧址馆藏空白。
除上述文物外,桥儿沟旧址还有数量巨大的珍贵红色文物,其内涵丰富,教育意义深远,文物背后的故事有待进一步挖掘。桥儿沟旧址的独特之处也在于其是一个红色文艺气息浓重的旧址,是一座红色文化的基因库。当下只有潜心挖掘,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好桥儿沟旧址的故事、讲好延安的故事,才能在新时期让沉睡在馆中的文物活起来,真正实现旧址思政育人的社会功用。
引用
[1] 冼妮娜.黄河大合唱[M].新世纪出版社,2017,102.
[2] 刘妮.鲁艺记忆[C].人民出版社,202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