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科学元素的融合策略

2024-08-10 00:00:00皮桂璐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2期

近年来教育领域不断改革出新,幼儿园教学活动也日益丰富起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学习生活应当更加多姿多彩。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场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关于美的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升幼儿的道德情操,都是美育的内容。而美育的主要课程就是艺术教育。传统的艺术教育实践方法仅仅局限在艺术教学领域,而在各个学科创新融合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教学融入科学元素,也是一众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教学过程中如何在艺术教育中融入科学元素,让幼儿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和生活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掌握科学知识,灵活动脑思考,积极愉悦学习,获得全面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1 艺术教育融合科学元素的可行性分析

从古至今,科学与艺术的发展都展现了人类智慧的两个方面,即情感方面和理智方面。艺术创作环节往往都会潜藏人的某些情感或者埋藏在潜意识中的诉求。而科学是对客观自然环境的理解,对客观规律的掌握,是一种既准确又抽象的活动。而在科学的活动中,科学家们的抽象概念越是简单,对其实践的验证往往就越准确,各类活动的流传度就越广、应用范围也越宽。在这之中,科学和艺术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是关于追求真理的两种活动,最终目的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1]。

千百年来科学的进步都能够推动艺术的改革,而艺术也能够启迪思维,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在现代乃至未来,科学和艺术的融合都是必然趋势。如果说科学是追求宇宙的真理,那么艺术就是追寻人类情感的真相。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最高尚的活动,是人类传承千百年来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艺术承认并强调疑惑以及认知的缺陷,科学是剖析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目前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这也为未来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人才培养活动中既要让人才有理性的思考,也要有感性的感知。要达成这个目标,既要做好科学教育,也要做好艺术教育。在过去的教育活动中,艺术教育一直作为教学活动的短板不被重视。现阶段应当改正错误,意识到艺术教育的作用,从现在开始,不断补齐短板,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2]。

2 国内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现状

2.1 幼儿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单一

截至目前,我国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研究理论,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不尽如人意,研究的方法也比较单一。尤其是对艺术教育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依旧集中在传统的几大领域,如绘画、手工等。对于一些优秀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发掘程度还不够,例如戏曲、剪纸、水墨画等。这不利于发掘幼儿的艺术天赋[3]。

另外,在幼儿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往往局限于访谈法、观察法等定性的研究方法。这类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效果,但是由于研究对象是幼儿,本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单一的研究方式也会导致一些有关数据无法被统计,影响其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

2.2 幼儿教师观念陈旧脱离时代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艺术发展过程中,新的课堂改革教育目标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永远是推动教学改革的中流砥柱,是整个课堂教学绕不开、避不过的人物。一个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深入与否,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高低。然而在现阶段,一些幼儿教师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陈旧观念上,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更愿意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耳提面命地向幼儿传递知识。这种情况一般是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相关的教师对于艺术教育并不重视,更认识不到艺术教育的巨大价值,甚至觉得艺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要想解决这类问题,教育体制改革就必须下猛药,倒逼教师革新自己,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幼儿各类教学活动的互补性,使幼儿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生活等科学、艺术领域中快乐地学习,灵活地开动大脑,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2.3 幼儿教育缺乏正确教育目标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幼儿的美术舞蹈功底、锻炼幼儿的音乐技巧等。在一些教师的语言里,这是十分具有专业性的。也就是说,这类教学的目标往往更加倾向于技能化,艺术教育好像就是奔着让幼儿学会、领悟、掌握去的。然而实际上,对于幼儿的艺术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这是许多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容易忽视的重点。教师将教学目标设置得太高,过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显性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隐性知识,以至于当幼儿达不到艺术教育的目标时,教师就直接选择了放弃[4]。

2.4 艺术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思考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新的一代人,迟早是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向前奋斗的。目前,各个国家对于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甚至不惜花费重金,来建设幼儿园艺术课程。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开始关注艺术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新课标明确强调,艺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艺术教育必须贴合实际,将其与人文和科学相结合,让艺术教育综合化,贴近学生的生活。

3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科学元素的融合策略

3.1 利用科学知识展开艺术表演

艺术教育中融入科学元素,可以从实际的艺术表演开始。进行教育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科学知识引导儿童的艺术表演,这样既能巩固儿童的知识学习,也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艺术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进行艺术教学,本身的乐趣比较大,他们也更愿意参与其中。无论是绘画、舞蹈、书法还是音乐,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体验到更强的参与感。因此,在这些活动中加入科学知识,融入科学元素,能够让幼儿在艺术表演时提高对科学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在编排一些艺术舞蹈过程中,可以渗透一些科学知识。例如教师想让幼儿了解太空知识,就可以编排一个宇航员的舞蹈,或者是行星之间的舞蹈,让幼儿扮演一些行星。比如,让块头较大的幼儿扮演土星或木星,个头相对较小的幼儿扮演水星或金星。老师可以扮演太阳,并引导幼儿扮演的各种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穿插行星的相关知识,寓教于乐,将科学知识融入艺术表演。在这段舞蹈中,幼儿既能明白行星之间的大小质量关系,也能够了解到这些行星都是围绕一颗恒星做运动的。

通过这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幼儿既能体会到艺术教育的乐趣,又能够学习到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果让幼儿去识记“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着太阳转”,幼儿从理解到背会可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如今,经过舞蹈表演,幼儿很容易就能想到当初自己扮演的行星,围着教师扮演的恒星转圈跑的情形,这种科学知识就十分让人印象深刻。

3.2 用审美教育融合艺术与科学

在教学活动中,关于艺术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学也不是十分容易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想要再融入科学元素,难度更大。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创新,积极找寻教育方向,开展好艺术教育融入科学元素活动。教师可以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推动艺术教育融入科学元素。艺术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在其教育范畴之内。

例如,教师想要在艺术教育中融入有关兔子的教学知识时,可以设置一些能够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教学栏目。在课堂上开展审美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教学目标,例如认识小兔子,随后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或者手工创作,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把他们内心所想象出的小兔子的形象,或画下来,或用橡皮泥捏出来,抑或用折纸折出来。一般情况下,幼儿们的想象力都是十分丰富的,他们的小兔子可能在各种场合、有各种形状颜色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一些审美方面的知识,如如何配色、如何协调身体比例等。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儿童的行为。当然,教师也可以适时给儿童讲一些有关小兔子的知识,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

3.3 在艺术教育课堂中渗透科学知识

在教师对幼儿进行艺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融合教学方法,给幼儿渗透相关的科学知识。在实际的艺术教学环节,让幼儿真正感悟到科学知识的意义。艺术教育是具有体验感的教育,也是最具实践性的教育。在这个阶段的艺术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有趣的。例如,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部分幼儿学习唱诵一些有关科学的童谣,或者给幼儿讲解童谣中的一些科学知识。例如,最简单的童谣《小白兔白又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说一下小兔子的颜色,介绍一下小白兔的习性。这样一来,幼儿们又学会了唱歌,也对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艺术教育课堂中渗透科学元素,能够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3.4 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艺术教育中的科学元素融合

教师在进行艺术教育活动中,可以采取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方式,促进科学元素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推动幼儿的多元化发展。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逆向思维训练、发散性思维训练两种。这也是比较主流的思维训练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本身的好奇心理,运用逆向思维,设置相关的艺术情景,通过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打破固有思路,让幼儿主动寻找目标对象的差异性。例如,绘本《小蓝和小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独特的构图方式,让幼儿观察书中的形状变化、颜色对比,通过简单有趣的画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小蓝和小黄》,使幼儿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也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这是将科学元素融入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4 结论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能够直接传授幼儿的知识,一般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也是比较容易记住的。但是幼儿学习不能只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还需要自己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在课堂上,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接触各类知识。通过实践,探索助推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科学元素融合,从而把艺术学习和科学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引用

[1] 白振宇.论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9):45-46.

[2] 邵晓婷.幼儿艺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教育[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19-20.

[3] 朱慧珺.构建大班幼儿生态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3(32):17-19.

[4] 李依函.幼儿艺术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23(1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