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传播对策研究

2024-08-10 00:00朱菁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2期

我国丰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民族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些英明决策为新时代保护和传承非遗指明了方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核心构成要素,承载着深厚且独特的文化价值内涵。其丰富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核,在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音乐美学及历史文化智慧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然而,尽管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价值无可替代,但在实际的教学与传播过程中,非遗音乐文化却遭遇了多维度的挑战与困境。本文系统探讨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审视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难题,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播对策,旨在强化非遗音乐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与创新发展,助力培育兼具深厚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国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思想及其指示精神,致力于弘扬非遗的时代价值、展现非遗的时代风采,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擘画出一幅生动鲜活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壮丽图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核心构成要素,承载着深厚且独特的文化价值内涵。其丰富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核,在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音乐美学及历史文化智慧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然而,尽管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价值无可替代,但在实际的教学与传播过程中,非遗音乐文化却遭遇了多维度的挑战与困境。

1 非遗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智慧创造的、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习俗、庆典节日、知识与实践技艺等形式传播的文化遗产。而非遗音乐,大多是指代代相传的音乐艺术形式、乐器制作技艺、演奏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部分。非遗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部分,是人类音乐文化的载体,记录和承载着民风、民俗以及民族音乐文化传统[1]。

1.1 非遗音乐的特点

非遗音乐,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其特性深深植根于人类文明的土壤之中,承载着丰富的人类智慧和情感表达。通过对非遗音乐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明确揭示出其特有且鲜明的属性。

1.1.1 传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非遗音乐文化蕴含了我国各民族、地域,以及各类社会习俗所孕育的多样音乐形态和表现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这类音乐遗产,涵盖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曲艺、戏曲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如古琴音乐、琵琶演奏、京剧、黄梅戏等。古琴因其深邃的文化底蕴与优雅音质,在独奏与伴奏中,彰显其独特魅力。琵琶则凭借其悦耳动听的音色和灵活多变的演奏技法,活跃于民间音乐和曲艺舞台。京剧和黄梅戏,作为戏剧音乐的代表,分别以其丰富的情节编排和精湛的表演技艺,以及婉转悠扬的唱腔和生动多样的表演手法,在宫廷和民间广受欢迎。由此可见,每一项非遗音乐形式,均是特定文化背景下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这有力推动了中华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广泛传承。

1.1.2 固守与演进并重的传承活性

非遗音乐文化的特质,在于它既坚守传统的技艺传承,又展现出现代化的适应与发展能力。在传承过程中,非遗音乐尤其重视对传统音乐技艺、演奏范式和经典曲目的保全和传授,确保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性。与此同时,非遗音乐积极吸纳现代音乐理念与演奏技术,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生成新颖的音乐表达形式和风格,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

1.1.3 跨代传播与社会共融性

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模式,表现为典型的跨代传授机制,主要借助师徒相授、家族传承等方式,确保音乐技能和相关传统知识在世代间的连续性,具有世代相传的谱系性。此外,非遗音乐还具备强烈的社会融合性,被视为民族、地区乃至全社会共享的文化资产,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并在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强化文化认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非遗音乐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展示了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深远影响。它不仅通过丰富多元的传统音乐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博大精深,更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互交融。这种跨越时空的传承方式,及其在社会各层面的深度渗透,使得非遗音乐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个体与集体、本土与全球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对于维护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强化社会文化认同,以及推进文化创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非遗音乐传播的作用

非遗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性,以及跨代传承与社会融合的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其独特而深远的影响。这些特点,不仅勾勒出非遗音乐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绵延不断和空间范畴内的广泛分布,也凸显了其在文化生态系统中顽强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正是这些特点,奠定了非遗音乐文化在社会发展、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建构等方面不可忽视的作用。

1.2.1 成为历史载体与情感联结

非遗音乐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脉络与民族精神象征意义。以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为例,其旋律与歌词既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民众生活情感的真实写照,又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将其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体验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从而达到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目标,强化集体记忆与个体情感的深度联结。

1.2.2 提升审美教育与文化传承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非遗音乐,可在教育层面上极大地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与传统文化认同感。比如,将侗族大歌等世界非遗名录中的音乐形式纳入课程体系,可使学生开阔本土音乐认知视野,学会欣赏和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进而培育他们对本土音乐艺术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力地推动其民族精神建构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

1.2.3 增强社会凝聚力,实现社会和谐共建

非遗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社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交流与和谐共生。例如,组织各地学生参与江南丝竹音乐会或藏族锅庄舞庆典等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非遗音乐的认识,而且通过此类活动,使不同社群之间的文化对话得以加强,情感纽带得到深化,营造了包容、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和社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整体的文化繁荣与发展。

2 非遗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传播现状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文化数字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推动“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2]。《意见》为非遗音乐数字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政策支持,指明了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发展方向,为传播和发展非遗音乐开辟了新的路径。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要在小学阶段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3]。

可见,如何衔接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思考,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但现如今,非遗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传播状况,面临着显著的挑战与难题,这一现状反映出我们在保护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瑰宝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 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碎片化

非遗音乐的课堂传播,首先面临的障碍,在于课程体系的不完备,以及教学内容的零散化。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以西方音乐理论和作品为核心,而非遗音乐在其间占比较小且呈现碎片化状态。这使得非遗音乐文化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受损,活态传承的连续性与互动性难以有效体现。比如,在京剧、曲艺等非遗音乐的教学中,如果仅停留在单向的口传心授层面,忽略引导学生参与实地体验、角色扮演等活态传承环节,则难以激活学生对非遗音乐文化生命力的理解与感知,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形成连贯的知识脉络,进而影响非遗音乐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传播。

2.2 师资力量不足与教学方法单一化

非遗音乐在课堂传播中的另一重大瓶颈,源于师资力量的欠缺以及教学方法的传统固化。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虽拥有基本的音乐教育背景,但对于非遗音乐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相对匮乏。这在口传心授等非遗音乐特有的传承方式上表现尤为突出。教师们在教学中,往往以讲解示范为主,而对学生亲身参与和深度体验非遗音乐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例如,在京剧演唱课程中,虽然延续了师徒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但这种方式在现代教学环境下,若不结合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手段,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将难以实现对非遗音乐的深度理解和个性化表达。

2.3 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与评价体系落后

非遗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播,还深受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以应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制约。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中小学阶段的非遗音乐教材极其有限,缺乏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非遗音乐教材及配套资源,使教师难以实施涵盖实践活动、现场观摩等多种元素的活态教学方案。此外,现行教育评价体系过分关注学生成绩,非遗音乐因其非标准化的特点,往往出现教师无法及时反馈,并提供有效评价的问题。这不利于激发师生对非遗音乐的主动学习和广泛传播的热情。因此,如何打破既有框架,构建既能保持非遗音乐活态性,又能适应学校教育体制的教学与评价模式,成为推动非遗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有效传播的关键课题。

3 非遗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对策

非遗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非遗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3.1 非遗音乐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非遗音乐文化的系统性传播和发展,应当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建立非遗音乐的课程模块,形成系统性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理环境,设计严谨而全面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方位接触和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非遗音乐遗产。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来设计不同的音乐教学方案。逐步逐层地提高学生对非遗音乐训练的难度,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音乐能力和对非物质文化的掌握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将闽南南音、西藏藏戏、广东粤剧以及昆曲等传统音乐戏剧形式纳入课程。通过持续深化课程内容,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深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对非遗音乐文化的深刻认知。

3.2 师资队伍建设

非遗音乐的教学质量保障,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音乐教师在非遗音乐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通过研讨会、工作坊、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师对非遗音乐的理论掌握与实践教学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参加有关非遗音乐传承人举办的讲座与技艺演示活动,加深教师对非遗音乐独特风格、表演技艺,及其背后文化意义的理解,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3.3 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相关部门须联合专家团队,研发专门针对中小学阶段的非遗音乐教材和配套教学资源,充分展现非遗音乐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教材应涵盖广泛而典型的非遗音乐类别,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中国戏曲曲艺、民间歌曲、仪式音乐等,并辅以多媒体资料、纪录片、数字资源库等载体,以便教师开展生动、立体的教学活动。以福建省寿宁县的茶歌为例,可通过集成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资源,将非遗音乐与当地生活习俗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3.4 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非遗音乐智能传播

笔者目前尝试利用人工智能、音乐信息检索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非遗音乐智能识别与推荐系统,实现非遗音乐的数字化记录、分析和普及推广。构建非遗音乐作品数据库,自动识别并匹配上传的音乐片段,对学生的学习历程进行跟踪。根据他们的听觉偏好,智能推荐不同类型的非遗音乐。同时,通过在线互动社区平台,鼓励学生分享非遗音乐学习心得、探讨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跨地域交流。以期利用智能化手段,再现非遗音乐原始的生态环境,并通过个性化推荐和互动交流,增强学生对非遗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有力地推动非遗音乐在校园内的有效传播与传承。

4 结语

非遗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传播研究中,突显了其传承价值与现存难题[4]。非遗音乐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深厚的历史积淀、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跨代传递的活态特征。然而,受限于公众认知不足、地域文化断裂、教育体系碎片化等现状,非遗音乐在课堂传播中面临严峻挑战[5]。为此,本文提出系统构建非遗音乐课程体系、倡导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化、强化师资专业培训,以及优化教材资源建设等对策。同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数字化手段再现非遗音乐生态环境,实现智能传播与个性化推荐,增强学生兴趣与参与度。通过上述措施,旨在破解非遗音乐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的传播难题,强化其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从而激活年轻一代对非遗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文化认同。

引用

[1] 宋彦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传承的瓶颈问题研究[J].中国音乐,2018(5):170-175+182.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N/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22-05-22)https://www.gov.cn/xinwen/ 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 [N/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1-02-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4] 钟莹,刘伟辉.非遗音乐的教育功能及其实践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6):110-111.

[5] 王鑫.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6(2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