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4-08-10 00:00孙美燕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2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时传递语言知识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变成了教育界的一个核心议题。英语这一国际交流通用语言对我国基础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本国文化的了解和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初中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与了解西方文化最主要的窗口,也同样是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之魂,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不应仅仅满足于语言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文化素养的培育。通过对课本中文化元素的发掘,并将传统节庆、历史故事和民间艺术融入其中,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进而激发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于此,本文剖析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初中英语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探究初中英语传统文化继承发扬新路径。

1 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

语言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它体现着人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在不同地域及文化背景中,语言在结构、词汇及表达方式等方面会存在明显区别。比如在东方文化当中,人与人之间往往会进行委婉含蓄的沟通,这种沟通也会反映到语言当中,比如中文当中丰富的成语和俗语就包含着很深的文化底蕴。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直接、清晰地表现出来,它的语言风格相对来说比较直白。文化还不断形塑并影响语言发展。随着新的文化趋势和社会的演变,经常可以看到新的词汇和表达形式的出现。例如,随着网络文化的崛起,“网红”和“直播”这样的词汇随之出现,这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文化特色和审美倾向[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表现为跨文化交流。当今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语言自身的同时,也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唯其如此,才能建立起各种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并减少误解与矛盾。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为文化之镜像,而文化为语言之土壤。深入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初中英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弘扬传播传统文化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与人生哲理。借助英语教学这一国际化平台,能够向全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和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例如,通过深入学习《论语》中的经典句子,并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传播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这种教学方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能继承文化精髓,实是一种共赢。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当今全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促进其国际交流传播能力。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使学生对英语语境中的交际规则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掌握。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并与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相比,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习俗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2]。

3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3.1 经典文本融入课堂,英语课堂传递古韵

将经典文本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学生人文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双方面发展。依托于《论语》《弟子规》《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展开的一系列经典诵读活动,这些文化瑰宝可以通向更深的文化认知之门。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古代先人留下的宝贵财产,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探索者的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吸取精华,以实现“古为今用”,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当代社会青少年“洋范”的错误理念,尽可能减少“洋垃圾”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例如:在英语课前,教师可以预留5分钟,选择《论语》里的经典句子作为授课材料。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则名言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准备这则名言的英译版,即“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上课时,教师先指导学生使用中文进行背诵,了解其背后的含义,再过渡至英文版本背诵。为使学生加深理解与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要求学生讨论传统文化思想在当前社会的运用以及实践路径。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探索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温、良、恭、谦、让”等品质,并将其与日常的英语活动相融合,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怀。如,在讲解关于“乐器”英语章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尝试演奏二胡、琵琶、古筝等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艺术色彩的乐器,在扩大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古典乐器文化的兴趣。

3.2 中西节日对比教学,跨文化理解增趣味

中西文化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通过对中西方各种节日的由来、风俗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区别。中西方节日比较教学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进其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形成。在全球化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发展学生跨文化理解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中西方节日进行比较,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而学会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

例如,在讨论西方的重要节日“圣诞节”(Christmas)时,教师可以将其与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等我国传统文化节日进行对比,先引导学生认识圣诞节的由来、庆祝方式及文化内涵,例如,圣诞树上的点缀、圣诞老人的传奇故事及家庭聚会的风俗等等。之后,带领学生回忆春节期间贴春联、放鞭炮和吃团圆饭的传统风俗,探究两大节日的庆祝方式、家庭观念和文化内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这种比较,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有关节日的英文词汇及表达方式,比如“firecracker”(鞭炮)、“reunion dinner”(团圆饭),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西文化各自特有的魅力,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等我国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节日,并讲解一些关于各类传统文化节日的历史传说、风俗习惯,如中秋节的“吴刚斫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元宵节的“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灯的传说”等,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节日,从其起源、风俗、演变、传说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并用英语写成一篇文章,在英语活动期间组织“文化演讲”活动,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从学习中掌握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3.3 艺术鉴赏融入英语,传统美学与语言并习

把艺术鉴赏和英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是在语言教学上的革新,也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深入。通过该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美学所特有的魅力,同时提高英语能力。英语课堂中,教师呈现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并指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描述、分析与评价,不仅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其艺术鉴赏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充实了英语教学内容,而且让英语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达到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共赢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中国传统艺术”,选取多幅有代表性的中国山水画进行授课。上课时,教师先用英语给学生介绍山水画的基本特征以及历史背景,如王维(唐).《千岩万壑图》(局部)、董源(五代).《龙宿郊民图》、巨然(五代).《寒鸦图》等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从“landscape painting”(山水画)的由来入手,介绍“ink and wash”(水墨)手法的应用。接着,教师出示一幅大师的山水画,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画中“mountains”(山峦)、“rivers”(河流)、“clouds”(云雾)等要素。

3.4 注重传统文化拓展,丰富学生文化认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国家悠久历史中的一种积累,毫无疑问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模式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正在成长中的初中生而言,这种影响是深入到骨髓里的。鉴于此,如果教师xU+OWJYofZK9R34UwmK45A==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将文化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那么不仅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授更为生动有趣,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3]。

以《一项偶然的发明》(《An Accidental Invention》)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阅读、学习有关英文书籍、专业杂志或者网络信息,以深度发掘我国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性,如茶文化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茶道精神,并且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课堂上的发现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神农尝遍百草”这一古老传说中探究、认识茶的来历,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陆羽的《茶经》(“The Classic of Tea”by Lu Yu)。这本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能帮助学生对茶文化有更全面和系统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茶叶的详细分类,例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并对每一类茶叶所特有的制作工艺及口味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茶艺表演中的高超艺术,感受沏茶、赏茶、闻茶、喝茶的方法及精神内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咏茶叶》 王心鉴、《七碗茶》卢仝等有关于茶文化的诗词,或是从茶文化的历史性、时代性、地区性、国际性等诸多方面进行剖析,了解茶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英语实践活动期间,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敬茶礼仪”交流大会,引导学生从叩指礼、伸掌礼、执杯礼、无茶色、先老后少、先客后主、及时续茶、新客换茶、客人选茶、温杯洁具、响杯擦盘、及时换茶、倒茶七分、茶三酒四、头冲脚惜等方面,感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礼貌待客之道。

4 结语

进入新时期之后,初中英语课堂上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英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立足于实际,探索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点,以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引用

[1] 黄巧.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四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124-126.

[2] 钟艳.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79-81.

[3] 王寒星.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J].校园英语,2022(49):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