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这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教育指明了方向。古诗文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结构独特,又有着优美的韵律与意境,是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内容涵盖广泛,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丰富的美育教育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校园教学环境无趣、班级审美氛围低迷,许多教师不够重视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元素,以及学生自身审美意识较为薄弱、态度不端正等均是古诗文教学中美育渗透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梳理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在教学中,通过咬文嚼字、发挥联想、创设情境、知人论世、群文阅读等方法策略,让学生体会古诗文用字的精妙、意境的优美,感受诗人情怀,聆听时代最强音,带领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魅力。
1 校园教学环境无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校园环境已经是学校的共识。当前许多学校都在有意识地改善校园教学环境,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校园,这必定对语文古诗文教学产生积极作用。但是根据相关数据可知,许多学校在具体改善设计上缺乏新意,没有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例如,在校园内设置电子诗文廊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校园教学环境的优化,但是不够新颖,很难长久吸引师生兴趣。改善校园教学环境,提高校园环境的趣味性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2 班级审美氛围低迷
班级是教学的前沿阵地,班级氛围会影响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初中古诗文美育教学需要良好的审美氛围,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班级审美氛围低迷是普遍现象。很多学生欠缺审美意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古诗文仅仅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出发,仅仅为了应对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针对这一现象,许多学校正在采取措施营造审美环境,改善班级审美氛围低迷现状,加强环境熏陶作用。只有摒弃老套陈旧、缺乏新意的想法,采取契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的措施,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审美氛围,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3 教师审美能力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审美修养都会吸引学生模仿学习。教师的审美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班级审美走向的变化。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审美能力、学生理解能力、课时、成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仍旧采取“识字辨义会翻译”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向师性”影响下,导致学生审美意识无法显著提高,课堂审美氛围低迷,整体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4 学生审美意识薄弱
很多初中生认为古诗文课堂缺趣少美,共鸣的缺失导致古诗文课堂互动性差,学生很难体悟到古诗文的美感,这就导致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每一次教学都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古诗文美育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不断提升审美能力,还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自觉培植审美观念、增强审美意识。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核心素养方面就审美创造给出了具体的内涵阐释,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是既定目标,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需要教师在明确当下教学弊病的基础上,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文,在情境中品味古诗文用字的精妙,体味古诗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古代文学家独特的人格魅力,营造审美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魅力。
4.1 咬文嚼字,于文字中体会精妙文笔
现阶段,古诗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十分流行,通过一些独特的设计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之美。但此种方法也较容易让学生忽视古诗文文字的美。要知道,古代文字本身就有精练之美。古诗文中的文字大多经过诗人的反复推敲,用字极为讲究,所以,咬文嚼字是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赏析诗文时,可通过分析词义让学生直观感受作者精妙的文笔。在《次北固山下》的教学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就十分值得分析。学生通过分析高高悬挂的帆,推测出“正”是刚刚好的意思。而这刚刚好,又包含着顺风、和风这样丰富的内涵。分析后,学生不得不惊呼,原来一个“正”字有这样深的内涵。
除了分析,采用换字的方式也能帮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字的用心。在《次北固山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中的“行舟”可否改为“乘舟”,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两个字虽然意思相近,却感受到“行”字更具动态美,更与该句诗中的从“青山外”到“绿水前”相照应,也真正体会到作者的用心。
文字是构成诗文最重要的基石。在任何诗文的教学中,用字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词语含义,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4.2 发挥联想,于画面中品味优美意境
善于借助意象营造意境,是古诗文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分析意象,发挥联想,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更有利于学生感受作品中优美的意境。
元曲《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借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沉的夕阳、在天涯的断肠人这11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日画面,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让这些意象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在笔头上落实对画面的描述,更容易帮助学生体会到作品凄清的意境,从而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凄苦。
很多类似的诗文作品都大量使用意象,发挥联想,形成画面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用意,从而走进作者内心。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体味到的不仅是景物情境,还有诗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整首诗。
4.3 创设情境,于体验中提高想象能力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诗文虽然简短,但情感色彩丰富,表现力十分充足。一首诗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美妙的图画。品味诗文的含蓄美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较难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创设具体情境、沉浸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参与感。
学习《咏雪》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咏雪现场”还原比赛,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还原太傅与家中小辈观雪取乐的场景。在表演“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情节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当中,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现古人争辩名场面,并派出小记者采访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古文魅力,寥寥数句,情志尽显。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的古诗文教学情境,使古诗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又能培养学生想象力,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蕴含在古诗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4 知人论世,于经历中感受诗人情怀
在特殊时代,诗人的特殊经历使得作品更具有痛彻心扉的力量。对于这类作品,了解作者的经历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清照的《渔家傲》写于作者晚年南渡之后,作者经历航行之险、国家破败、丈夫去世,饱尝生活的心酸,故而感叹“路长”“日暮”,但是作者不甘于此,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恰好道出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若是对李清照的生平缺乏了解,学生便不能体会到此种情况下,李清照内心的渴望,更难感受到婉约派作家内心的豪放。
还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课,通过分析“可怜白发生”,能知道作者内心的遗憾。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北伐,在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然而遭人弹劾,赋闲在家,这样一位始终胸怀国家,始终想要收复失地的爱国将领,练就一身本领却始终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储备,再想到词人梦里醉中都在练兵打仗,都在盼望了却国家大事,然而头发斑白都未能实现这样的理想,似乎更能感受到烈士迟暮、壮志难酬的失意。窦桂梅老师曾说,要“站在作者的立场,尽量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并努力剥茧抽丝、取其精华”。对于本首词的学习,复原重建作者的境遇,更能帮助学生站在作者的立场,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能领悟到文字中蕴含的美。
了解作者生平经历,考察作品的写作背景,能让学生近距离地与作者对话,体会到文章强大的力量。
4.5 群文阅读,于拓展中聆听时代强音
群文阅读也就是多文本阅读,它打破了教学中单文本阅读的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对比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或是同一时代下题材类似的作品,联系当时的背景,能更好地体会到古诗文的魅力。
同样是南宋作家,辛弃疾醉梦中还在练兵,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最后大喊三声杀敌遗憾离世。陆游一生志在收复失地,死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被俘拒绝高官俸禄,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示忠心。这三首诗文,单拿出来都有很重的分量,但放在一起,学生便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悲哀。由于当政者的苟且偷安,使得一大批仁人志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最终含恨而终。这不是一个人的感慨,而是时代的声音。对比之中,学生更能体会到在这样的时代中,作家的渺小与无奈,对作家的心情更能感同身受,对作家的情怀更会由衷赞叹!
群文阅读,使得学生更能感受时代的力量,倾听时代的声音,走进作者的内心。
5 总结
总之,古诗文中蕴含着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情怀美,学习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带领学生发现美、学习美、传承美的过程。教师采用适当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古诗文学习的大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诗文的美,才能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古诗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引用
[1] 张颖敏.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