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网络时代的演变与实践

2024-08-10 00:00汪晓妍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2期

网络时代以其开放性、平等性、快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及演变的回顾,探讨网络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播、认同、创新实践以及跨文化视角下的发展。

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主要内容及演变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起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文化理论。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关于文化的一系列论断。他们认为,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在这一阶段,文化被视为阶级斗争的一个领域,反映了特定经济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们的意识是在他们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一过程首先是物质生活的过程。

进入20世纪,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他们将文化看作是阶级斗争的重要领域,强调无产阶级文化的领导地位。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人民的、大众的文化,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更加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和群众性。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其独特之处。毛泽东同志强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密切相关的[1],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文化多元化发展。同时,他也强调,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服务人民。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既强调文化的群众性,又强调文化的导向性。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显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亦展现出新的面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葛兰西等开始关注文化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如何构成社会关系和个体认同。他们强调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文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提出,文化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更加强调文化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到了后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继续扩展其理论边界。哈贝马斯、詹姆逊等学者将文化研究的视野扩展到语言、符号以及传媒等领域,探讨了在高度商品化的社会中文化如何被纳入生产和消费的逻辑中去。这些理论家还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全球化等因素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身份、差异性和多元文化共存等现象。

2 网络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播与认同

“任何一个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2]”在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结合新媒体特性,制定适应时代的策略,推动文化观传播,增强文化认同。

2.1 网络信息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

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包括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这种认同,不仅是学术性理解,更是对其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网络信息时代为分析数字文化提供了新方法。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获取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推动了以网络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扩张,形成了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兴文化形态,如网络文学。这一切影响了公众价值观和审美。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需关注数字文化如何反映并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正革命性地改变文化生产和消费模式。个性化推荐算法,可能加剧意识形态分裂和社会群体隔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醒人们审视技术理性的过度膨胀及对人的异化,引发了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解放之间关系的讨论。网络信息时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播、资源共享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发展,对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网络信息时代下,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同,还表现为重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权利。网络推动全球文化对话与融合,助力全球文化平等互尊。马克思主义主张文化民主化和普及化,反对文化霸权。全球化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2.2 数字化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

数字时代以数据、算法和网络为特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推动生产力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生产力的发展观点相符。

数字化时代信息泛滥和网络虚拟化,分散了人们对理论和文化传统的关注,同时资本主义市场逻辑和消费主义在数字空间强化,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念,也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带来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传承马克思主义文化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如通过网络平台,生动呈现其理论精髓,提供在线教育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现实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探讨劳动价值论的新时代适用性,用自然观分析环境危机,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此外,培养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理解,通过数字教育工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观念,对文化传承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认识到网络文化的价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网络时代传承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3 网络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实践

3.1 开展网络文化活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时,以人民为中心,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内容。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内容和形式创新。内容上,坚持问题导向,结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社会问题,提高网民辨识力和批判能力,以新颖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核心理念。形式上,利用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让网民沉浸式体验历史事件、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脉络,为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内容提供新的展现形式,使其更吸引年轻人的注意。通过开发相关应用程序、提供思维导图等自主学习工具,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互动性上,鼓励网民参与讨论,建立在线社区,促进网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跨文化交流方面,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机构或学者进行交流,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实践。

3.2 建设网络文化平台,发挥网络媒体影响力

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平台如同一个强大的发动机,推动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实现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统一的新空间,也对发挥网络媒体影响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首先要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深刻理解与现代诠释。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的人民性、先进性和开放性,这为网络文化平台的内容建设和功能定位,提供了根本遵循。网络文化平台应当致力于提供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同时鼓励网民参与和创造,形成良性互动的网络文化生态。

发挥网络媒体影响力,则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数据分析、算法优化等手段,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和有效传播。网络媒体,不仅要及时反映社会现实,更要引领公共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在此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在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的同时,网络媒体不能放弃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捍卫。同时,还需提高专业和技术水平,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政策制定者、内容创作者和广大网民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文化建设新格局。

4 跨文化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4.1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视角下,全球化被视为资本扩张和文化传播,引发复杂的文化交流。跨国公司和资本流动,推动经济全球一体化,带来文化广泛传播,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全球推广,呈现“同质化”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全球渗透。虽然西方文化具有强大影响力,但本国传统文化并未消失。许多国家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入本土元素,形成独特的混合文化。文化交流不是单向度的文化霸权或文化侵略,而是不同文化之间基于平等尊重的互相借鉴发展。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多元化,也加剧了不平等问题。全球化导致财富集中,使工人阶级面临工资下降和工作不稳定等压力。各种抗议和政治运动成为工人阶级和边缘群体表达不满的方式。文化,不仅是过去的产物,也是未来的种子。在全球化时代,应审视现存文化局限,探索新文化实践,构建公正包容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呈现出复杂的多维景象。它要求人们既要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也要关注文化背后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结构,更要积极参与到创造新文化的实践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平等互鉴原则,不断推动文化发展和人类进步。

4.2 跨文化视角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出路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不同的维度——“关键性”(key),“探索”(search)与“速度”(speed)去探究其新的出路,不仅是一种理论的深化,更是对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刻反思。

维度一,以“关键性”为切入点,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要素。关键性意味着人们需要识别和强调那些定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核心的元素。在跨文化视角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兴起极大地影响了文化的生成、传播和接受方式。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关键应在于如何理解并揭示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机制。这不仅包括传统的物质文化产品,也包括了数字内容、网络互动等新兴形态。

维度二,从“探索”的角度出发,审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适用性。这涉及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探寻的过程,例如,考虑全球化、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如何影响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这意味着人们不能止步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阐释,而应积极探索其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供了分析当代文化问题的方法。例如,通过揭示文化现象背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超越单一文化视角的全球文化共生路径。

维度三,以“速度”为尺度,反映时代变迁对文化观念的影响。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文化传播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络化的。马克思曾预见到技术进步对社会结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在当今时代,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仅加速了全球文化流动,也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必须迅速响应社会变化,保持理论连贯性和深度。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构建一种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及时吸收新的文化现象,批判性地反思和超越现有文化框架。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出路在于把握住关键性的理论基础,不断进行探索性的实践,与时俱进地适应快速的文化变迁,实现文化共生共荣,引导人们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不断探索人类社会更加公正、和谐的发展方向。

引用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5.

[2] 王仕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