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4-08-08 00:00:00许传钊
教育界·A 2024年18期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与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相关的概念,讨论了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五方面价值,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开展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时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可视化技术辅助阅读、加强全过程管理的策略,希望给语文教师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智慧阅读平台赋能‘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ZDJ2023B34)的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许传钊(1982—),男,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甘蔗中心小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更具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阅读中成长。为此,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新型教学工具,并思考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

一、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概述

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实际上是以整本书阅读为主要手段的项目式学习。

在新课标背景下,项目式学习法这类聚焦学科本质、突显学生主体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许多教师青睐[1]。

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形态完整、内容饱满、思想深邃的书本,让学生积累丰富知识,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并体会到阅读的魅力。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认知水平提升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发展提供支持。

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则是让学生以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由于整本书阅读和项目式学习在教学目标上高度契合,二者均指向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发展,而且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因此将二者结合可谓水到渠成。

二、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价值

(一)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当前背景下,合理运用各种技术,让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可以更加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智慧阅读平台辅助学生阅读和学习,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在技术的支持下自主、深入学习。

(二)丰富学生学习渠道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确保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时获得丰富的资源支持,而且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有关内容,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项目任务。与此同时,这样的学习活动也会给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整本书阅读体验[2]。

(三)保障学生阅读质量与效率

小学生的阅读基础较薄弱,这会导致他们在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时面临诸多挑战,还可能影响他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在技术赋能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具辅助学生阅读,指导学生以更简单、有效的方式推进项目任务,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深化教授、学习和评价的相互作用,进而增强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同时推动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技术赋能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了解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情况,学生则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随时与教师交流,从教师那里获得支持与帮助。因此,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也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五)助力学生深度阅读与个性化发展

在新型教学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收集资料,更加从容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阅读,也更容易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从而逐步通过整本书阅读实现个性化发展[3]。

三、技术赋能视角下指导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策略

(一)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了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4]。

1.利用丰富教学资源的思路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大量优质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微信公众号文章、教学游戏等。教师在收集教学资源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确保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支持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分析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自动化、智能化地分享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不同阶段都能轻松地获取合适的教学资源。

最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需求,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2.教学案例

教师在教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后,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作者张秋生创作的《小巴掌童话》,并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小巴掌童话》是张秋生创作的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儿童文学作品,虽然这本书语言平淡,但读者会感觉读起来亲切、自然。为了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与作者张秋生及《小巴掌童话》这本书有关的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可以在阅读时便捷地获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充分体会这本书的魅力,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学习项目。

(二)借助可视化技术辅助阅读

可视化技术同样可以帮助小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

1.利用可视化技术的思路

可视化技术能将复杂的数据和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形和图像(如地图、思维导图、时间轴等),通过可视化技术,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加深理解程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时,容易因为丧失阅读兴趣或者阅读整本书的耐心不够而难以坚持完成阅读整本书的任务;也可能因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难以理解整本书的内容,从而无法从整本书阅读中受益;还可能因为整本书内容过多而在阅读过程中忘记前文内容,难以有效梳理整本书的结构,无法充分理解书中人物的想法,从而无法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效果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可视化技术让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并以便捷的方式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确保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自己之前阅读的内容。

2.教学案例

教师在教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剃头大师》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作者秦文君创作的儿童文学《调皮的日子》。《调皮的日子》是以朱多星和表弟小沙这两个捣蛋鬼为主角,以幽默幻想为作品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由于这本书包含很多小故事,学生很容易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忘掉自己此前读过的内容,也可能受限于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难以充分理解这本书中妙趣横生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中的可视化技术辅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调皮的日子》这本书中的小故事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展示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将故事内容串联起来的思维导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阅读整本书的难度。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调皮的日子》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故事寄托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可视化技术自行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科学梳理阅读内容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分析习惯。

(三)加强全过程管理

为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成果,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

1.加强全过程管理的思路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网站等教学平台发布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具体任务和指南,然后借助微信、QQ等通信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保障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的实际效果。

2.教学案例

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后,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文章,并据此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世说新语》这本书是用文言写成的,成书于南朝,对小学生而言,直接阅读整本书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全过程管理,以辅助学生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包括翻译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互动游戏在内的丰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阅读和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阅读《世说新语》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微信、QQ等通信工具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讨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在独立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书籍内容。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因为遇到困难而失去阅读信心,则要及时鼓励学生,并通过与学生讨论《世说新语》中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继续读下去。

结语

项目式学习法是十分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教师应当尝试将多种新型教学工具融入语文教学,构建更加现代化、高水平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顺利通过整本书阅读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汤美林.搭建大数据评价“云梯” 助力整本书阅读力建构[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3(12):9-14.

[2]谢莉莎.“八桂教学通”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例谈[J].广西教育,2023(28):97-99,111.

[3]谢娟.实行“整本书阅读”模式下云上作业设计研究:以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J].新教育,2023(增刊2):268-269.

[4]彭慧琴.“互联网+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盒子”课程体系建构[J].湖南教育(B版),2023(9):32-35.

[5]尤灵芝.数据驱动的“导·读·评”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