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话教学有效方法探究

2024-08-08 00:00:00肖素萍
教育界·A 2024年18期

【摘要】为了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训练,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可基于课堂教学实际,将递进式写话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和以评促学式教学法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架构表达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话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写话;写话;口语交际;书面表达;评价

作者简介:肖素萍(1979—),女,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让低年级学生打好语言应用基础,学会运用语言有效地表情达意,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的低年级写话教学在说、读、写、用方面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培养,其教学效果欠佳。有效的写话教学方法应以正面激励为主,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为抓手,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和学习主体性,科学设置支架和运用评价,帮助学生增强表达信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口语交际。

一、递进式写话教学法

(一)先说后写,增强信心,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生应对写话感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1]。可见,积累语言经验本身不是语文课学习的目的,识字写字是为阅读和写作做准备,而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正确表达。写话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教师应围绕“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展开写话教学,让学生敢于说话,从而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善于运用想象来辅助表达,并养成乐于动笔的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敢说话的情形。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事物陌生,没有经过仔细观察,不知道从何说起。二是学生词汇量匮乏,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首先,造句训练。教师让学生用不同词语进行造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其次,提高词汇量。教师可以运用扩句、连词成句的方式训练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扩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然后在主干词语前添加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最后,图画联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观察到思考,再到想象,逐步解读图画内容,说出图画所表达的含义。通过系统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提升,并为进行口语表达做好心理准备。

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上,教师应从简单的句式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应用能力。想象应以实物为依托,教师应关注对实物的功能、属性、特点等方面的介绍,以便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二)先读后写,积累语言要素,了解写话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读和写密不可分。读是写话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读文章。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书籍,丰富知识面,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其中,让学生写读后感,可以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意识。二是读图画。低年级学生积累的词汇还比较少,识字数量也有限,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的书籍多是“图画+文字”的形式。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幅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由此,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共同的基础文本,再由学生根据图画去发挥和创造,形成各具特色的写话。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每周读一两本课外书,并在课余时间进行读书分享会。一是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书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出来,推荐给其他同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二是让学生将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分享出来,并说明自己积累这些词句的原因。通过相互分享读书收获和体会,学生能够积累词句、丰富表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先仿后写,熟读教材范文,提升写话能力

仿写是提升写话能力的一种实用方式。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仿写具有直观性、便捷性等优势。仿写可将教材中的课文作为母本。一方面,学生对教材课文比较熟悉,理解也更透彻,模仿起来更容易。另一方面,教材所选取的文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浅显易懂,能激发学生仿写的兴趣。仿写时,可让学生先仿写句子,再仿写一段话,然后仿写小故事,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潜能。

例如,在教授《坐井观天》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仿写一个寓言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身边选取素材,表现“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寓意。由于寓言故事情节简单且有趣味,又能够引起联想,学生在仿写的时候就不会有畏难情绪,在积极动笔的同时,体会到写话的成就感。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书中或者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进行仿写。通过仿写,学生提升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先写后用,丰富写话内容,熟练写话运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能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写话不只是为了应对语文考试,更重要的是,在生活的场景里准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使他人能够通过阅读写话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生活中,写话的适用场景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工具型写话有留言条、请假条等,常见的应用型写话有信息、祝福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进一步树立表达信心,形成良好的语言经验和语言直觉,进而学会有效地表情达意。

二、巧设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具有提示、建议、触发、指导的功能。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巧妙设置不同类型的支架,帮助学生架构表达思路,优化教学效果。

1.助说支架

说是写的基础,低年级写话的训练重点为口头表达(口语交际)。为了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师应设立助说支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厘清表达思路。其中,助说支架可以在教材原文中提取,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曹冲称象》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熟读第四自然段,把“曹冲称象”的过程说出来。教师将助说支架设在第四自然段,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在学生表达之前,教师要先运用设计的支架进行提示,再进行纠正,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表达形式。教师通过设置支架,使学生由会说过渡到会写,学生写话便由困难逐步变得简单。

2.导学支架

所谓“导学”就是引导、铺垫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教学要点,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做好教学引导,落实每一篇课文知识点的分析和解读,为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如此,既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此外,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教和学实现自然过渡。比如,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导学支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信息,理解文章内容。其次,教师可以把关键词、图片和颜色等链接起来,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的层级,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以此增强学生表达的条理意识,从而让学生在说话或写话时遵循一定顺序,保证其语言表达的条理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在导学支架的设计上,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从字词到句段,再到全文;从积累入手,再到实际运用。

以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 “写话”为例。教师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说说画面的内容。教师针对图画内容设问,引导学生说出跷跷板是怎样做出来的,以及小蚂蚁、花蝴蝶、毛毛虫玩跷跷板时的样子,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情景描述出来。而后,教师与学生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要素,让学生按要素整理第一幅图的内容。其中,画中角色的思想、语言、动作、感受都会在学生大胆新奇的想象中被补充、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语言词汇的运用,鼓励学生合理展开多角度的想象,并充分发挥导学支架的引导和铺垫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后续的写话。

三、以评促学式教学法

依据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低年级的想象类写话教学可以组织得“简单”一点,目标少一点、精准一些,过程的梯度感明显一点,其评价一定要围绕目标来进行[2]。教师应实现精准对标,剖析典型,以激励为主,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写话能力的提高。

(一)尊重差异,让学生在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

低年级写话教学中,适当、及时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激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教师可以设定“低起点”“小台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现状为其学习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方案,做到既尊重个性化成长,又符合常规化教学需要,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二)纵向对比,突出“我”的进步

在激励评价中,以学生个体的前后变化进行比较,能够让其产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学生将以往的写话样本同现在的写话样本进行对比,体会前后变化,找出自己的闪光点,逐步提升自信心。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生动力。

(三)评价分析的步骤和方式

第一学段的评价要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可采用“二轮评价法”:先出示随机抽取的一个写话样本,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明确评价标准。然后同桌或小组之间互评,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评价时尽可能以正面评价为主。对于一个相对准确的词语,或是一个大胆新奇的想象,教师应给予赞赏和鼓励,以保护学生乐于写话、敢于表达、大胆想象的积极性。

学生在获得第一轮评价后,教师应要求他们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写话作业进行修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写话的总体框架,补充遗漏的内容,删去重复的部分,还要检查是否按顺序写、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发挥想象让人物动起来、有没有用到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帮助学生联系读过的语段,让学生化用所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丰富自己的写话。第二轮评价在原有评价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围绕修改完善前后写话的变化谈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提炼写话方法、掌握规律性认识。

以评促学既能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又能有效反映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充分利用评价机制,可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想象动力和表达的

信心。

结语

低年级写话在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训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向高年级的写作过渡。有效的写话教学方法,是写话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写话兴趣,找准切入点,不断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通过说、读、写、用四个方面的相互促进作用,以及教学支架的巧妙运用,帮助学生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写话的方法;应采用以评促学式教学法,消除学生消极的情绪和心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借助想象,说想说的话,写想写的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雪梅.“教—学—评一致性”在低年级“看图写话”中的运用:以二年级下册《想象写故事》为例[J].知识文库,2020(2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