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实现中华文明现代转型,必须树立高度的文明自觉,遵循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扩大社会交往关系、建立民主法治规范为基本要素的人类现代文明普遍规定,同时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沃土,巩固我们的文明自信。通过总结和运用文化建设规律,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谱写中华文明当代华章,是推进文明复兴的生动实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还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美美与共,既形成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对推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在文明立场、文明追求、文明境界、文明启示多个方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超越。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使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4-0070-09
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特征,具有文化人类学的标定性,凝结着人类社会的智慧精华和发展成果。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各领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整体转型,进而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形态跃迁。正是这种社会形态的接续演进,凝结为相应的文明形态,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文明”在中华文化里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尚书·舜典》有曰:“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其中,“文”代表经天纬地的大智慧,“明”具有照临四方的高远之意。也正如《易传》所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两句话直接表达出文明的“人化”本质,其强调以主体的能动性反思达成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使对智慧的感悟、道德的追求和外部世界的体认上升为文化的积淀、文明的养成。中华文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从文明的自觉自信到实现文明的复兴共生,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内在依循着宏大的叙事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自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具有丰富时空内涵的全新命题,具有重大的原创性和时代性,反映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系统深邃的文明视野,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一全新命题意指两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性对象,即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其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指的是自西欧文艺复兴以来逐渐形成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成果,这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开端,代表着人类现代文明的西方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沃土,代表着现代文明新的民族形态,彰显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价值超越意义。
一、文明自觉:遵循人类现代文明的普遍规定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东方形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野蛮状态进入使用石器作为劳动工具的文明时代,关键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升级。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为标志,人类社会由此拉开了现代文明的新幕。现代文明相对于传统文明而言,核心在于以工业革命为标志,具有工业化、城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社会民主化法制化等突出特征和必备要素。从普遍性上理解并遵循人类现代文明的基本规定,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自觉。
(一)现代文明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文明具有先进生产力的内在属性,尊重科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价值。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始终起推动作用的力量,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成为衡量一种文明形态是否先进的重要尺度,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刻影响。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西欧各国相继推进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人类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从那时起,现代文明在西方社会得以形塑和发展,资本主义文明成为人类现代文明之光。马克思曾分析指出,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工业化“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2〕。社会生产力基于其强大的历史杠杆作用,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开拓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人类现代化进程,“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推动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向。西方现代文明正是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率先确立的优势地位,广泛延伸、影响到全世界,为其他民族国家带来了现代文明火种,但也给世界上许多国家造成一种错误认知,即认为现代文明只能在西方社会产生和发展,人类的现代化只能效仿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模式,形成“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现代文明就是西方文明”的迷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同时注重“以我为主”,立足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需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领域,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人类现代文明的崭新样态。
(二)现代文明有赖于社会交往不断扩大
社会交往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互通有无,有助于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人类的文明史一直都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史,特别是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方式日益丰富。原先同落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孤立、封闭、隔绝状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交流、交往、开放日益同先进生产力相适应并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鲜明特征。诚如马克思所说:“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4〕同时,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入,作为交往主体的人的本质也得以彰显。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充分宣扬人本身的主体权利,推动西方社会摆脱了中世纪的杂质,真正瓦解了宗教神秘大厦和神权统治色彩,形成了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现代国度。黑格尔对此指出,“主体自由的权利,是划分古代和现代的转折点和中心点”〔5〕。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时代,人的现代思想由此萌生和滋长,人的自我意识也随之被唤醒,对个体独立人格的追求上升成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主体本质终于正大光明地在世俗社会中得以确立。恩格斯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6〕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一步肯定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动作用,主张各民族之间友好往来、互学互鉴,推动社会关系更加平等和谐。
(三)现代文明依托于民主制度和法治规范
民主和法治是政治运行的保障。以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观之,政治制度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紧密相连,人类现代文明的确立标志着经济结构、社会秩序、文化观念等全方位的调整,现代社会关系必然需要现代政治制度予以保障。一方面,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弘扬民主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本政治诉求。社会民主化程度是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照,因为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进步就是从反抗封建专制统治开始的。另一方面,现代法治规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构建稳定、有序、高效的社会运行秩序,必须着力发挥法治在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复杂矛盾、维护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为代表的现代政治文明源于对君权专制的批判,在反封建、反专制的民主革命运动中,契约法治精神取代了封建制度下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步建立起民主立宪制度和代议机构,强调民主的意志表达以及权力行使。马克思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7〕民主和法治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先进理念,自然为后发民族国家所借鉴。只不过在西方长期民主实践中,资本操控往往遮掩了民主的本质,造成民主效果差强人意;加之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潮流中,通过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所效仿的一系列西方民主制度,均以失败告终。这就告诉我们,现代民主制度没有固定的“标准版本”,践行民主和法治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唯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优选择。正是依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才保障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团结统一。
二、文明自信:植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沃土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至今而未曾中断的悠久文明,要继续传承下去,必须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习近平指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整体特征,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8〕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华夏大地上生生不息,使中华文明自身得以世代传承和赓续绵延,形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禀赋和历史基础。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将悠远的历史和现实的境遇连接起来,深刻蕴含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强大的精神力量、厚重的人文底蕴,真正把文明自信钤印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史册上。
(一)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国家之魂,文以铸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9〕从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开始,诸子百家的智慧就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一方面,中华民族在经年累月中所积淀下来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完整的价值体系,确保中华文脉薪火相传。其中,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杼困疏难、尊老孝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孕育着社会向上向善的积极因素,使“从善如登”“从善如流”成为中国人民的道德航标;文物古迹、诗词歌赋、汉字书法、国画艺术、节日习俗、民族服饰等标志性文化元素,已成为象征中华文明的一件件珍品遗产,内在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提供了有力印证。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相互成就,将持久深远地影响并融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华文明传承千年而绵延不绝,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从来不固步自封,而是在生生不息中日新又新,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民族九州共贯、多元一体,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倡导自信大度的交往互通,尊重文明差异,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主张协和万邦,具有突出的和平性。这些突出特性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禀赋,赋予现代文明一脉相承的文化内里和民族特色。
(二)中华文明在传承中积蓄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10〕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蕴藏着文明发生发展的本源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智慧和勇毅,凝结着华夏大地上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其以深沉的民族情感带给我们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江山如此多娇”的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囊括着中国历史变迁的文明精髓,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最具生命力和最具适用性的内容,其以强大的文化主体性维系着中华民族互嵌共生、团结一心的局面,使我们在漫长时空中依然认得清自己的民族身份。其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创造了伟大的革命文化,包含着崇高的革命信仰、坚定的革命立场和顽强的革命精神,铸就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始终激励全体中华儿女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引领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11〕,有效统筹了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和发展大局。
(三)中华文明在传承中丰富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文明的意义在于耳濡目染中实现以文化人。“盖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12〕人文底蕴是文明内核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代表着知识、信仰、美学观念、生活方式等综合系统,传递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华文明在传承中一直延续着中华民族重视正心诚意和修身立德的文化品性,把对美好德行、君子人格、高尚操守的追求内化为鲜活的人文气质,使中华文明润物无声、引人入胜。比如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强调“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第十三章》);在人格修养方面,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的君子志趣,重视“克己复礼”的修身准则;在理想追求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倡导修齐治平的家国责任。除此之外,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也具有丰富的形象载体,能够真正激发人们的灵魂感悟和情感共鸣。比如,史书典籍中的诗词歌赋以文学之美沉淀心灵,至今读来仍令人回味无穷、余韵悠长;千年传承的工艺戏曲以精湛之美赏心悦目,凭借纯熟的手工技巧和高超的舞台表演让人们拍手赞叹;琴棋书画的中国元素以艺术之美陶冶情操,成为文人墨客普遍推崇的风雅;民俗节日的传统魅力以丰富多彩的仪式之美进一步涵养着人们的民族认同,提升了社会凝聚力。总之,中华文明隽永绵长,始终是中国人精神品质的养成之地和形塑之所,驱使着人们以丰盈的主体感悟从内心深处反思生命奥义和真谛、主动探寻人生存在的终极价值,推动人们普遍树立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将人生选择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三、文明复兴: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
回望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千古传颂的人文故事和历久弥新的先贤智慧一直滋养着华夏大地。但自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文明蒙尘的惨痛教训迫使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文明出路,引发中华民族的文明追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必须以文化创新和文明复兴为先导。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将创造新文明作为文化使命,在探索实践中揭示了文化建设的规律。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理论指导,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相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一)充分总结并运用科学的文化规律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反映出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和内在规律。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目标,强调“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为中华民族能够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而努力探索。毛泽东同志始终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向。邓小平同志从精神文明的高度出发,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4〕。江泽民同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纳入“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5〕。胡锦涛同志把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同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相结合,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将中华文明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和“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些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以守正创新的精神书写文明华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要以强烈的思想和文化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此拓宽文化创新空间,继续书写中华文明当代华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16〕首先,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使其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理论传入中国,需要与中华文明的内在价值观念产生碰撞与融通,才能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出硕果。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改造世界的实践品格契合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华文明现代转型提供科学理论武装。其次,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生命更新的文化母体。传统与现代是前后相继的有机体,现代文明只有基于传统文明才会生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空中楼阁,不可能凭空出现,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中促成新的文化生命体,由此激活中华文明的一池春水。最后,要坚守社会主义的性质方向,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社会主义道路为基石的社会主义文明。”〔17〕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华文明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三)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8〕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彼此映照。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19〕很显然,中华文明的文化深蕴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被唤醒和运用,通过直接面向实践需要,进一步肯定自身注重践履、知行合一的积极内容,由此实现现代化实践与中华文明的相得益彰,推动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在中华文明的给养中,吸收浸润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色和禀赋品性,使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突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而且重视崇高的精神修养和道德规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当代中国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文明呈现上达成了现代化方向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协同关联。其中,在物质文明领域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政治文明领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精神文明领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文明领域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领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现代化实践具有高度的统合性和全面性,构成了“五位一体”协调并进的文明发展格局,使中国这样一个现代化后发国家实现了同人类现代化进程“跟跑—并跑—领跑”的伟大跨越,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顺应了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趋势。
四、文明共生: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美美与共
置身于浩瀚的人类文明长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翻版,也不是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再版,而是在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国度里充分汲取中华文明的智慧精华,又与时俱进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晶。马克思说过,“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20〕。中华民族这种独立自主的文明发展之路传递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必须不断巩固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主体性,积极深化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一)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21〕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就是因为这一文明形态从发端初成到积累发展始终具有原生的性质。“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22〕这些文化基因又在长期实践中得到嬗变演化而更具主体性,成为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鲜明特质和标识,由此保障了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不曾断裂、屡遭冲击而不失底色、开放包容又多元一体。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肯定。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与发展,我们绝不能割裂或脱离中华民族本来的历史文化积淀,“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3〕;我们还要开展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世界各国认识、研究中华文明提供更确凿的证据和深厚的学理支撑,推动中华文明实现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的交融互动,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二)积极深化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推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气度,展露出跨越国界的风采。习近平在首届“良渚论坛”的贺信中指出:“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24〕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加快,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不同的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社会制度只代表地域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共同汇聚成人类文明的璀璨星河。因此,一方面要在思想认识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积极顺应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客观规律。要理性看待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异质性,彼此尊重各自文明的独特性,不断化解文明冲突、凝聚思想共识;要深系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眼光,深刻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性和共享性,在交往互鉴中增进互信、深化友谊;要把文明本身看作是动态演进的历史过程,积极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及时补充新鲜文化内容和重要经验,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补益、相互成就,以现代文明成果有效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人类社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因文明差异而引起的冲突和对抗始终存在,甚至愈演愈烈。这就促使我们必须超越意识形态之争,自觉同世界各国开展多层次、有深度的文化交流,让世界读懂中国、让中国拥抱世界。通过整合不同国家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价值理念、技术手段和行动方案,实现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制度、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相融合,实现了“中华文明的换羽新生、社会主义文明的创新发展、西方现代文明的突破超越”〔25〕,标志着中华民族正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6〕中国共产党坚持广阔深邃的文明视野、胸怀崇高的文明抱负,始终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统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争取为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一方面,中华民族既要始终立足文化本源和民族正当,又要融汇古今、贯通中外,推动形成这个东方古老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崭新文明形态,继续为其他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成功思路、积累宝贵经验;同时在综合中华民族整体文明进程及其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辩证审视西方世界的“文明三要素”(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为新的文明社会标准制定出更科学严谨的“中国方案”,显著提高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涵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等内容,充分发挥其广泛的世界意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文明动力。比如,要积极落实好我国相继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政策主张,使其成为推进国际合作、增进文明互信的国际公共产品,有效凝聚世界各国的文明共识。
五、文明价值: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超越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力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引导我们形成对人类文明本身的多元化理解,彰显了中华民族“阐旧邦以辅新命”的文明追求,使中华文明获得了自我主张、自我表达、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27〕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价值超越,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志气的自强、有骨气的自励、有底气的自信。
(一)文明立场的超越
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唯物史观的科学立场,深刻把握了文化传承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跃迁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8〕实现文明的现代转型必须辩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坚持古为今用、与古为新的原则,走出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相互取舍、相互替代的“二元对立”思维,超越了西方文明的线性历史观。
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人民至上的人民立场,其形成、发展始终都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又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由此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文明进步的渴望,真正使中华文明能够成为满足人民需要、反映人民意志的先进文化形态,超越了西方现代文明的个人主义和资本逻辑之弊。
最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还牢牢坚守中华民族的立场,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29〕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扎根中华大地、切合中国实际、适应时代要求的文明形态,有力保证了中国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确保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观念更为牢固、团结意志更为坚实,有效规避了西方世界混乱、割裂的无序状态。
(二)文明追求的超越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反映着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本质,切实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向度,争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明追求。
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想,核心体现就是每个人都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0〕。在文化领域,全体人民要共同享有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知识、文明成果及其他一切精神产品,不断满足自身更多方面、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运行体系下,广大无产阶级作为现代文明的创造者,却不是这些现代文明的享有者,同时西方社会在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也导致人们普遍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精神虚无等问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批判,摒弃了西方社会冰冷的物质崇拜和人的单向度,强调既要实现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要实现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充实,把精神文明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争取社会发展进步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被赋予独特的精神意义,有效弥补了西方价值素被推崇的工具理性的缺陷。通过强调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增强了精神主动。
(三)文明境界的超越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深远的历史眼光,既重视文化同国本、国运的紧密关联,又深系全人类长远福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与文化使命的交织共进,呈现出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大胸怀大格局。
一方面,盛世修文、存史启智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兴则国运兴,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史册典籍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深邃智慧,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繁盛的宝贵滋养。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文化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必须要把“盛世修文”这件大事办好。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当前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基础上,更加需要传承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充分培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沃土,争取文明传承和民族复兴相互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基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同中华文化精华相结合,才确保了这个古老民族在赓续中华文脉中立根铸魂、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正本清源,争取实现国家繁荣和文化兴盛相得益彰,展现出“文明以止”的大国风采。
另一方面,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始终如一的文明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还坚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综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坚决摒弃两极分化、竭泽而渔、侵略扩张等传统发展模式。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各国人民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造福世界的文明,主张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纠正了传统工业文明导致的人与自然对立状态,打破了西方世界历来所奉行的“国强必霸”“你输我赢”等霸权文明观,有效避免了“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31〕的文明悖论,指明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展现出胸怀天下的大国气度。
(四)文明启示的超越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力证实了西方文明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唯一模式,各国依据自身的国情实际和历史文化特点,都会形成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形态。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32〕中国式现代化寄寓着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多灾多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通过立足中国国情实际、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3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伟大文明结晶,充实并丰富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意义。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所谓“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的做法只能自我封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于“和而不同”的理念、秉持兼收并蓄的精神,切实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不搞模式输出和意识形态之争,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的观念之篱,有力突破了“西方文明中心主义”的阐释框架;有利于向世界展现出自信开放、文明友好、活力向上的大国形象,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世界东方巍然屹立,为人类现代文明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版本。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类文明新进展,推动人类文明更加绚丽多姿、更加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19〕〔21〕〔26〕〔32〕〔3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0,7,8,12,7,6.
〔2〕〔3〕〔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9,36,470-4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9.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6-127.
〔6〕〔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7,18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8〕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N〕.人民日报,2023-10-08.
〔9〕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求是,2022,(14).
〔10〕〔2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16,211.
〔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3.
〔12〕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5.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
〔1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18.
〔16〕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J〕.求是,2023,(20).
〔17〕张凤莲.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2023-10-27.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5.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7.
〔2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82.
〔2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11.
〔24〕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N〕.人民日报,2023-12-04.
〔25〕李潘,林伯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关系的辩证思考〔J〕.党政研究,2023,(3).
〔27〕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81.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471.
〔29〕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3-03-16.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7.
【责任编辑:董史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