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逻辑

2024-08-07 00:00:00虞崇胜
党政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继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命题之后又一次关于现代化与政治关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从“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命题到“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部署,形成了一个以“最大的政治”为轴心的相对完整的、既有现代政治普遍特征又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现代政治逻辑链,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政治、大局政治和民心政治三重逻辑。从提出到部署“最大的政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把握,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内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形态。这是一个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中华民族复兴为目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要求的新型政治体系,其中各方面的内容和要素交叉重合,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支撑,共同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鲜明特点,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最大的政治”;习近平;邓小平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4-0061-09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1〕,要求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党中央作出“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战略部署,可谓抓住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然而,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会成为“最大的政治”?为什么要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特别的政治意义? 如何按照“最大的政治”的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简简单单的问题,需要从“最大的政治”角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逻辑。

关于什么是政治,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直是理论界和思想界热烈讨论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正是在什么是政治的问题上犯了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从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灾难。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2〕命题,就具有正本清源、回归常识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深刻洞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战略部署,准确理解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首先必须理解“最大的政治”的要旨,把握 “最大的政治”的内在逻辑。从“最大的政治”角度理解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发现有三重政治逻辑贯穿其中,这就是经济政治逻辑、大局政治逻辑和民心政治逻辑。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政治逻辑:奠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

什么是政治?不同时代思想家有不同的解释,但似乎都承认政治与经济不可分离。如果严格按照政治与经济关系来说,所谓政治,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各种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也就是说,政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利益关系的集中表现。同时,政治通常以争取、获得和巩固政权为根本和核心,并利用政权以实现特定的目标和利益。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同时又给予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过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3〕如果从国家治理来说,所谓政治,是指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内容、形式和任务,处理各阶级和各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世界政治学界普遍关注到政治合法性问题,并提出通过协商方式以弥补选举政治的不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前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2012-2013)Mansbridge教授提出,政治科学的现代使命在于为人类社会的自我治理提供关键洞见与实用指导。她呼吁学者们更加关注如何创造和合理运用合法强制力这一关键领域,并倡导加强对协商作为合法化国家强制力源泉的学术探究,从而助力塑造一个既能解决集体行动难题又能保障个体权利的理想社会秩序,达成真正的“善治”。〔4〕

党中央作出“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战略部署,核心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所有经济发展问题都与政治问题密切相关。在通常情况下,经济不会自动发展,只有政治问题解决了,摆正了发展航向,经济才会真正发展起来。正如阿西莫克鲁和罗宾逊指出的“实现繁荣依赖于解决某些的政治问题”〔5〕。

党中央作出“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战略部署,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问题。严格来说,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的制度形式,它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先进和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然而,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都是通过革命之后建立在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之上,这就带来了革命胜利后如何改革旧的经济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问题。

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问题,列宁领导苏俄在十月革命以后,首先实施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在特殊的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农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损失,经济的凋敝使得广大群众的生活十分艰难,人们不满的情绪日益滋长,工农联盟也面临着破裂的危险。针对当时的紧急情况,以列宁为首的俄共采取了果断的措施,转变了发展战略。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了由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转变。应该肯定,新经济政策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一次大胆突破,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它所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发展规律。新经济政策着力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种形式的经营,活跃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一定限度内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过渡,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立足于多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其他非社会主义的和非资本主义的合作与共存。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这一基本规律,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但是,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于1927年后改变了这一政策,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社会主义工业化、农村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实行不久就被废除,固然有当时苏俄特殊的原因,包括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教条理解,但从认识论上看,新经济政策本身并非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例如对过渡时期的估计仍然偏短,对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的理解偏于简单;在解决市场同国家关系问题上和国家对经济生活实行监督等方面,都没有超越已有的思想藩篱。此外,列宁仍然没有能够解放思想,把商品、货币、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从而使新经济政策成为权宜之计,而没有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结果形势一变化,新经济政策就随之被废除。

对于苏俄废除新经济政策,邓小平感到十分惋惜。他在1985年8月28日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曾有过一次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6〕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充分认识到发展生产力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性。本来,国家政权建设是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但是任何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能否实现长治久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能否尽快地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政权就失去稳固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个道理,邓小平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力。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他反复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国家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7〕只有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提高,才能使人民拥护社会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牢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8〕他以一些国家反复出现政治动荡的教训为例,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经济不发展,国家政权不可能长治久安。因此,他强调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9〕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比较古今中外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后得出的普遍真理。邓小平晚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他甚至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求全党一定要扭住不放。而发展的具体标志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样就形成了“发展是硬道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就成为了“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命题最经典的目标取向和行动指南。

在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命题四十余年后,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作出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战略部署。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两个提法十分重要:一个是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一个是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就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这个基本模式不仅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总要求,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方针。

由“发展是硬道理”到“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从“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到“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既一脉相承又有重大发展,贯穿其中的有一条清晰的政治逻辑——经济政治逻辑,或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逻辑。提出“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不仅旗帜鲜明地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线没有变,而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告别传统发展模式,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的递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是“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的深化,而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经济与政治关系特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最大的经济,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两者构成新时代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主轴。而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最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为此,必须在经济上一心一意谋高质量发展,全面准确完整理解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政治上积极推进人口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

由上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战略部署,不仅解决了自列宁新经济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且也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基础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统一的双飞跃,从而构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政治逻辑。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政治逻辑:着力解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问题

什么是大局? 要理解大局,首先有必要先了解大局与全局的关系。大局和全局有密切联系,但还是略有区别的。“全局”通常指的是事物的整体和全部,涵盖了各个要素和部分的总和,强调的是做事情想问题要胸怀全局,要考虑到事物的各个方面。而“大局”,往往更强调“全局”中最重要、最突出、最需要解决的方面,而且是其他方面都必须服从的那一个方面。直白一点说,“全局”的潜台词是“要全面解决问题”;“大局”的潜台词是“要抓住最关键的问题”。

当然,大局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随着时间、地点、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大局可能涉及政治、理想、利益等方面内容。在组织或团体中,大局可能指的是组织的整体目标、中心任务或成员的共同利益。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大局就是指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利益、安全稳定、经济发展等关键问题。由于国家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因此一个国家无论其政治上如何发展,但作为其经济基础的大局问题都是如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如果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的经济基础就不会牢固,进而影响到国家的政治发展。

历史的教训必须时刻汲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紧紧围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大局,依靠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且及时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但是,后来受“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理论的影响,偏离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战略决策,从而重新拨正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航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得益于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把握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

早在1975年3月,邓小平在题为《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 就是到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多次强调必须抓住四个现代化之个大局不放,认为只有实现四个现代化,才能最终解决好其他问题。 1979年3月30日,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所作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1〕1980年2月29日,他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发表的《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的讲话进而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许多问题,不搞四个现代化解决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国防相应地得到巩固和加强,都要靠四个现代化。” 〔12〕由此可见,邓小平当年提出“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命题,决不是什么即兴的随意之论,而且严格依据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要求的,是坚持大局政治逻辑的典范。换句话说,将四个现代化定位为“最大的政治”,既是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如上所述,对于政治内涵,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解释。但大凡政治问题,往往都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问题。宋代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在《灵乌赋》中曾经用“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来区别过不同的思维格局。意思是说,对于国家政治问题有两种不同认知格局,这就是从一己私利的角度考虑问题,与从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不同。

古往今来,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是善于抓大局、抓关键的行家。清人陈澹然在《迁都建藩议》有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为国家进行长远谋划,一时的聪明则是短视的、微不足道的;不能从全局和大局的角度去谋划,即使治理好小片的区域也是片面的,微不足道的。这句话强调了如果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如果想做好具体一个方面,就得从全局出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而且善于把握政治大局,显示出高超的掌控国际风云和国内局面的政治定力。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13〕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体现了战略思维所要求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前瞻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步步掷地有声的重大战略部署,都是从国内外大势和全局出发,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政治大判断和政治大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才伟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谓大局,概括起来说,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人民幸福,这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于是,能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成为统领党和国家各种工作的重要抓手,成为了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从而也就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政治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围绕讲政治的问题说了一段极为重要的话:“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15〕这段话深刻阐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什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哪些方面提升政治能力、如何提升政治能力、怎样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等重大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既有内在要求,又有鲜明指向。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必须深刻把握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时代背景、基本要求和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在识大事谋大局上下功夫。他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6〕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容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条件就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使古老的中国焕发青春,能够在世界大变局引领时代风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和党员要心怀“国之大者”。他特别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17〕而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人民来说,所谓“国之大者”就是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清楚地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所有政治问题中的大局地位。而之所以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也主要是由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大局地位决定的。作出“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部署,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工作,从而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增添了新的内涵——大局政治的内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只有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紧紧把握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我们才能党民同心,上下同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闯出一片新天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民心政治逻辑:代表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性利益

什么是“最大的政治”?所谓“最大的政治”,是对不同政治要素的地位和重要性的一种表述。简单来说,“最大的政治”就是最重要的政治、最根本的政治。最先作出“最大的政治”诊断的是邓小平。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者,他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了突出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多次使用“最大的政治”的表述。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在改革开放时代,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的利益就是摆脱贫困,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全面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提出的“最大的政治”命题因应了人民的普遍愿望,从而成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心一意搞“四化”的行动指南。而且,仅从字面上理解,“最大的政治”是相对于“一般的政治”而言的,是从经济基础、国家和民族大局、人民利益与愿望这些根本性问题来定位四个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的。

在谈到为什么要将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原因时,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8〕这也就是说,“最大的政治”命题有着明确且一贯的价值取向——“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最大的政治”命题所秉持的重要依据就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关系、人民群众意志表达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中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主题。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都与现代化的能力和前景密切相关。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华民族探求现代化之路的历史。近两个世纪来,中华儿女求索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回答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新世界,如何以符合自身国情的方式实现现代化。这个历史进程的大方向,凝结为中国人民最大的民心、最大的共识,也成为评判一切工作好坏的最终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最大的民心?答案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真正把中国带上了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找到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为这个根本问题提供了科学可行的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视倾听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的意愿、汇聚人民力量,形成了鲜明的民心政治逻辑。2016年1月,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作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19〕的重要论断。之后,他在各地视察时多次强调了这一论断。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论断写入其中。“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契合“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规律,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实践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就是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聚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中央经济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这实际上就明确了下一步各方面工作中最大的指挥棒。“最大的政治”意味着各方面都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当中来。一方面“最大的政治”意味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最大的政治”要求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民心政治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满足人民的普遍需求,实现人民的美好愿望,从而使人民从内心拥护党和国家的决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历了近代以来积弱积贫的广大中国人民,最迫切要求摆脱贫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当前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规定了我国现实工作中心和未来发展方向。

民心政治是一个内在的逻辑体系,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总体布局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始终坚定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立场就是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初就把“人民”二字写在旗帜上,始终从人民立场出发想问题、搞研究,作决策、办事情。坚定人民立场,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评判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百余年来,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就在于始终坚持并践行人民立场,不忘初心、矢志奋斗。其二,始终厚植人民情怀。如何把坚定的人民立场内化为深厚的人民情怀,这是留给每一位党员的必答题。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建设改革时期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无数共产党人为了人民之“大我”不惜牺牲自身之“小我”。延安时期,毛泽东在为纪念张思德而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共产党人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新中国成立后,他特别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2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各项工作的准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领全党和亿万人民为幸福生活共同拼搏奋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早已深深融入红色血脉,积淀为更加深厚的红色基因,汇集成了强大的国家向心力和澎湃的复兴力量。其三,始终尊重人民智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不否认杰出人物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但同时指出,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从民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毛泽东曾深刻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21〕回顾历史,每一次认识实践领域的突破和发展,每一种先进经验的创造和积累,都以民众的实践和智慧为源头活水。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事业就会发展,社会就会进步。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方可汇聚磅礴力量,创造历史伟业。

民心政治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价值、政治方向、政治内涵和政治保证。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必然带有不同于早发现代化国家和资源型国家现代化的不同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样的新型现代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有其独特的政治意蕴,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代表广大人民最大的利益和最根本的利益的民心政治逻辑。民心政治逻辑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新的政治内涵,从而使“最大的政治”真正落实到国家与社会的主体——人民上来,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客体地位。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充分体现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最根本的利益,注重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保障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由此可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从价值原则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合法性,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要求和实质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基本原理在国家政治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理论延伸,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最坚实的政治价值基础。

综上所述,从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命题,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部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既有现代政治普遍特征又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现代政治逻辑链,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政治、大局政治和民心政治三重逻辑。从提出“最大的政治”命题到作出“最大的政治”部署,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升为最大的政治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和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关系的深度把握,突破了以往就经济谈经济和就政治论政治的理论窠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内涵,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形态。这是一个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中华民族复兴为目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要求的新型政治体系,各方面的内容和要素交叉重合,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支撑,共同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鲜明特点,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3-12-13.

〔2〕〔8〕〔10〕〔11〕〔12〕〔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4,86,4,162,276,163.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43.

〔4〕Mansbridge, Jane. What Is Political Science For?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vol. 12,no. 1,2014,pp. 8–17.

〔5〕〔美〕德隆.阿西莫克鲁,詹姆斯.A.罗宾逊.国家为什么失败〔M〕.李增刚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48.

〔6〕〔7〕〔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9,202,178.

〔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5.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大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9.

〔15〕加强政治建设 提高政治能力 坚守人民情怀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N〕.人民日报,2020-12-26.

〔16〕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9-05-23.

〔17〕习近平.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J〕.求是,2022,(16).

〔19〕习近平.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

〔2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5.

〔2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

【责任编辑:刘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