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快时代”的对冲,“慢就业”日渐兴起。主要应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应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形成原因。选取186名毕业生为样本数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在就业意图预测方面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行为控制和就业意图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据此从个人、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以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对提高就业质量,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慢就业;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态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0-0085-04
一、引言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人社部统计,2023年应届毕业生突破1158万人[1],再创历史新高。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现,最近5年,毕业当年仍未就业的应届生比例逐年增加,“慢就业”现象日渐兴起。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内唯一开设图书档案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档案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小众专业,历来就业形势良好,但在就业内卷的现实下,“慢就业”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就业难的一个主要诱因。为了方便收集研究数据,本文以笔者教学的图书档案管理专业为例。
计划行为理论[2](TPB;Ajzen,1991)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营销、就业、消费等领域,用来预测人类的各种意志行为。该理论认为,个体有目的、有计划的理性行为受其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的支配和影响。而行为意向受到三个相关的独立结构的影响:个体对该行为的有利或不利评价(即行为态度),个体对该行为的感知社会压力(即主观规范),以及个体对自己成功执行该行为的能力的信心(即感知行为控制)。Ajzen认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在行为意向预测中的相对重要性预计会随着行为和情境的不同而不同”,而关于求职或职业选择的规划研究一般支持三个核心结构作为意向预测因子(Arnold等,2006;Caska,1998)[3]。本文尝试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探究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因素,据此有计划分步骤探索缓解应届生回避就业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一)研究假设
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甚至经过周密考量的理性行为,根据前面的理论基础可知,这种理性行为可以应用TPB理论进行检验。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行为态度与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假设2:主观规范与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假设3:感知行为控制与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二)数据来源
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问卷的方式开展研究活动。研究范围覆盖了2020—2023届的186名应届毕业生,一共发放问卷186份,4届毕业生中女生有177人,男生有9人,年龄从21岁到25岁不等。
(三)分析方法
Ajzen(2006)指出,TPB测量没有标准格式,因为测量项目必须针对不同的行为或不同的人群。但是意图、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4个结构的所有度量标准必须以完全相同的行为要素来定义和度量。因此,本文采用Ajzen提供的4个结构的格式项目,并根据本研究的目标行为(即就业意愿)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4个潜变量和15个观测变量(表1),所有测量均采用likert 7分量表完成,范围从1代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
(四)数据分析
1.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能8038857e1369c9e45053431ce1e6174a够反映量表中设置的各个问题是否测试同一主题,即15个测试项目是否均与就业意向高度相关,通常用Cronbach α (CR)系数来衡量。表2列出了意图、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4个分量表的平均值(Average,AVE)、标准方差(Standard Deviations,SD)、Cronbach α(CR)系数、测量的T值和标准化因子载荷。根据SPSS 22对数据的计算,4个分量表的CR系数均在0.75以上,说明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效度的检验主要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来评估措施的收敛性和判别有效性。根据AMOS 23.0对数据的计算,除了主观规范的平均值小于0.5,其他潜变量的平均值范围介于0.512~0.756之间,均超过标准的最小值0.50;四个潜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介于0.670~0.871之间,均大于标准的最小值0.60;所有潜变量对应因素载荷的T值介于7.347~19.918之间,较P小于0.001,显著性明显。说明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2.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
本研究使用AMOS 23.0中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的具体拟合度指数如表3所示,各拟合指标均符合对应的标准,表明测量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良好。
3.假设检验
结构方程模型的标准化路径分析可以用来检验变量之间的显著关系。根据数据计算得知,模型中潜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及对应的T值如表4所示:行为态度(ATT)和主观规范(SN)两个潜变量对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应届生的就业意愿(INT)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故假设1和假设2成立;感知行为控制(PBC)对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应届生的就业意愿(INT)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故假设3不成立。
三、应届生慢就业的影响因素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与应届生的就业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个人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和评估是主观就业障碍的焦点。一方面,个人可能会夸大或低估这些因素;另一方面,这些因素对个人的思维、情绪和决策产生影响。个人受主观就业障碍的影响,做出与就业意愿相关的决定,这些决定有可能会限制个人的就业选择,也可能会激励个人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据此分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观念首先来源于他们的主观态度和心理因素。
(一)自负心态
大学毕业生在学历、名校等优越感的加持下,对就业前景总是盲目的自信和乐观。大学生进入学校没有尽早进行职业规划,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盲目地选择环境好、压力小、金钱多的工作,不愿接受高强度或低收入的工作,典型的“眼高手低”[4]。
(二)自我心态
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习惯从自我需求出发,盲目地要求自己的职位与专业相匹配,对与专业无关的职业和岗位熟视无睹,认为所学即所用,囿于一隅;另一方面,他们缺乏专业背景或能力,又不愿继续深造或提升,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慢就业群体的一员。
(三)自闭心态
00后大学生很多是家中独子,父母关注度高,从小到大听命于父母的安排,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缺乏理性思考,一味逃避。他们躲在父母身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什么事情都是父母操办。这些学生假装对就业信息视而不见,被动地等待就业。他们是慢就业群体中的主导力量,亟须调整心理。
(四)客观因素
1.国家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供需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源于经济社会的供需矛盾。只有当经济增长时,社会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学生才容易找到工作。目前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紧张,大学毕业生规模快速增长与经济发展不足和地区失衡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现今经济形势下,在对未来市场环境预测不利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为了生存,无奈采用裁员的方式削减成本压力[5],缩减校招名额。同时随着高考不断扩招,获得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大量留学生回流以及前两年的延迟就业人群,就业压力不言而喻。
2.社会因素:人才培养政策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逐渐由重视学历转向重视能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应用,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支撑,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学术型不专,技能型不强。而高校的持续扩招政策,一方面毕业生存量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专业设置只增不减,新兴专业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成为“慢就业”的一员。
3.其他因素:大学生理性择业意识的觉醒
除了上述消极因素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积极选择“慢就业”的群体也在逐渐增多,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经济压力较小,他们的父母有能力为短期“啃老”买单[6];另一方面,“00后”家庭一般子女较少,当代父母越来越重视子女精神世界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的“慢就业”选择很少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或阻碍,或许还能得到一些精神支持[7]。
四、解决应届生慢就业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充分支持青年就业,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支持和帮助他们迈出步伐。”“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就业。
(一)个人层面:从内心出发,态度决定一切
首先,理性面对是克服“慢就业”的先决条件。把兴趣发展成职业是最高级的就业。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如果能把所思结合所学进一步发展,酝酿出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新型职业不失为一种就业捷径,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指日可待。
其次,根据自身需要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至关重要。把这个计划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且符合他们真正的能力。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一步一步实现。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计划,而且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也有好处。
最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走出舒适圈的勇气是进步的必要条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认识不同的人,锻炼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交际圈,而且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二)学校层面:知行合一,行动胜于心动
1.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
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进行心理干预,规划指导。一是动员全体教师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学联系起来,设计课程与体验性就业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能力。正确的择业观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二是着眼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建立覆盖就业和创业全过程的体系。根据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心理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另一方面,家长应鼓励学生积极准备,提早行动。事先规划职业生涯,积极参与招聘活动。建议大学生在毕业前一年的秋季招聘会时就开始准备,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准确定位,以自己的能力在基层创造一个世界。
2.实习实践提高就业竞争力
实习实践被视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种积极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改善个人职业生涯决策的自我效能感,并能从中获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技能。基于此,高校应该创造机会,全心全意地支持学生参与实习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新建或者共建校内实训场所,模拟现实工作环境开展实践教学;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馆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开发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企业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加见习实习。通过这种体验式预览就业,迫使学生发现工作动机,理解组织承诺,认清工作能力,以便在毕业临近能够“快就业”。
3.分享交流激发择业主动性
第一,可以邀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为在校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参考。大学生更愿意聆听同龄人的经验之谈而非教师的“纸上谈兵”。第二,可以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竞赛,促进学生学习,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导向,把握择业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第三,可以在创业启蒙教育方面做好适当的工作。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和创业”竞赛,各种比赛是大学生联系项目孵化就业渠道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三)国家层面:政策发力,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慢就业”的出现与“快时代”格格不入,却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为促进大学生尤其是应届生就业,国家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就业方案和就业政策。“三支一扶”“选调生选拔”“特岗教师”“应征入伍”“人才引进”“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政策在应届生群体中受到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应届毕业生下沉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到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工作,在劳动报酬和职业发展方面给予充分物质支持和精神奖励,鼓励他们帮助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需要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教育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应充当好“大家长”的角色,组织协调各高校和用人单位进行就业市场调研和规划,科学预测专业人才需求,合理确定招生规模;专业结构调整应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学科[8],重点开发涉及民生、信息的就业新领域;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践行“1+X”证书制度,确保课程的实用性和专业设置的先进性,发展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市场中具有重要的竞争力。
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快时代”下的“慢就业”不是偶然现象,是个人、社会和国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慢就业”可以为毕业生提供一个缓冲期,充分调整他们的人生轨迹,为他们适当的工作状态做好准备,但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也不一定是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最佳选择。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用好学校这个平台,为个人理性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破解“慢就业”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 人社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EB/OL].(2023-03-02)[2024-04-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247465286101123&wfr=spider&for=pc.
[2] 李彬彬,孙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旅游专业学生行业内就业意向研究[J].职教论坛,2015(20):27-33.
[3] Arnold J,Loan-Clarke J,Coombs C,et al. How well ca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ccount for occupation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6,
69(3):374-390.
[4]郭悦.“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就业观背后的考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6):16-17.
[5] 袁雨潇.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探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3):13-18.
[6] 杨书超.新时代下大学生“慢就业”的辩证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4):50-54.
[7] 蒋利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解读及治理[J].当代青年研究,2020(6):70-76.
[8] 李章星.浅析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及其解决路径[J].青春岁月,2017(23):205-207.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