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教学思想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启示

2024-08-07 00:00:00侯淑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0期

[摘 要] 《学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概括了先秦儒家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经验,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它阐释了“教是为了不教”和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分析了众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原则、巩固性原则、预防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和长善救失原则,以及列举了讲授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这些教学思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 《学记》;核心素养;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0-0033-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学习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其融入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战国时期儒家思孟学派编写的《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育理论家和演说家昆体良编著的《雄辩术原理》一书,还早300多年。全文虽然仅有千余字,但是一部理论性和实操性极强的教育论著,它系统概述了教育的作用、课程设置、教学原则和方法、师生关系、学校教育制度等,对我国及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及专家学者基于人本主义思想,兼顾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的共同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注重理性认识和感性经验的融合。它以“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自主发展、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三个领域,具体划分为六种素养,这六个方面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体现了教育目的的根本价值取向,即在发展独立个性的人的基础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一个中心”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依据我国的现实条件,选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它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以及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也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

(二)强化“三个领域”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个领域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方面体现了学生和谐或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文化基础重视掌握人文和科学知识、技能,追求人生的意义;自主发展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参与更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妥善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构建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学生的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

(三)发展“六个素养”

将“全面发展”作为切入点,学生发展的六项素养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中关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更多体现学生在获取和运用人文、科学知识等方面形成的基本素养;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主要是指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方法、合理规划人生等方面的集中体现;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等方面关系时形成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能力,这些素养指标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智力性和非智力性因素的有机融合。

二、《学记》中教学目的的启示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任务的社会历史现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关系”。《学记》将教育对象看成是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教学目的,蕴含着教育的基本规律。作为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的指南,核心素养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2]《学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一词,但在阐释教学思想时,指出“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学而信其道……”,它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揭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规律,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亲近师长,并善于交友,再将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巩固学习成果,倘若离开了师友,学业也不会荒废,更不会违背所学习的道理。

(一)“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诠释了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即由“教”变为“导”,他的作用在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与领悟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智能、品德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学记》中指出“亲其师,信其道”,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更愿意亲近教师,更乐于听取教师的教诲,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综合运用知识,达到触类旁通,产生学科知识的迁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学习的本质意义,通过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外部未知世界,在未来生活中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安其学”;同时,要注重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离开课堂,学生还能一如既往地继续学习,发展他们的对策思维能力。

(二)乐学善学,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维度的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它强调学生在掌握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以培养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是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学记》中“乐其学”体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性,学生能将学习的求知欲内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落实在学习的行动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将学生学习的潜在求知欲的状态尽可能转化为行动状态,可以根据教学既定任务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与分析,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策略,同时,学生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知识内化,形成固有的认知结构,最终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期达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学记》中教学原则的启示

教学原则是在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基础上,依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制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学记》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原则,它是古代教育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出来的,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基本符合当下的教育价值取向。《学记》中的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相长原则、巩固性原则、预防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和长善救失原则。合理运用这些教学原则,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和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一种共同进行的双边互动活动,通过认真学习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教诲他人之后才能明白有不通之处。明白自己有不足,就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就会勉励自己奋发图强。教人学习,能获得自己学习的一半效果,实现教学相长。原意指教师的学与教,现在更多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

教与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表明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发挥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为性,教师的教构成教的外因,学生的学是教的内因,学生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质量。因此,要营造“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乐学善学,学会学习,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

(二)巩固性原则

《学记》指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有教养的人在先掌握了已学的知识后,再修习未知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累积,熟练地运用知识,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得心应手。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并对其进行思想熏陶。《学记》中这一原则揭示了教学中已知与未知的辩证关系。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学习和理解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人类已知的基本成果,它包含在各种形式的学科中,构成了宽厚的文化基础素养,学习间接经验要以实际活动锻炼,即以未知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使知识在记忆中强化,通过做中学,在运用知识过程中积极巩固,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

(三)预防性原则

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教育情境的变化,通过细致观察学生外显行为的改变,防患于未然,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之前就注意预防。《学记》中“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揭示了在教师指导下,教育者要利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第三个领域即为社会参与,它重点培育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品德是个体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个体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3]。在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积极预防学生思想出现偏差,掌握每个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具备团队和法治意识,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行为习惯,在生活中能够求善、知善和行善,成为道德主体。

(四)循序渐进原则

德育和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主要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学记》中“禁于未发”主要属于德育范畴,而“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则属于智育范围。

在教学时,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要系统而连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学生认识外部世界是一个逐步深化、连续发展的过程,个体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心理顺序逐步开展,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主要矛盾,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发展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理论探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为了培育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教师应将教学的系统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让学生多维度、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启发性原则

《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一原则不仅继承了孔子启发性教学的精神内涵,而且发展了这一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要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教师的“道”“强”“开”作为首发,表明他是教学的主体。[4]学生此时作为学习的主体,这两个主体并不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

启发性教学原则反对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它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善于提问激疑,通过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者和设计者角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要靠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究和反思有效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获取新知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提出:“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人们在学习的时候存在不同的过失,有的贪多,有的求少,有的浅尝辄止,有的半途而废。教师要了解学生不同的思想情况,找到其“善”,用于弥补他们的不足之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任务,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立德树人。[5]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教师要善于用鼓励取代批评,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发扬学生的优点,用于克服和抑制他的缺点,引导学生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同时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确定自我奋斗的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学记》中教学方法的启示

教学方法,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由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统一而构成。冯杰先生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两化”思想。[6]《学记》系统总结了讲授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我们应该古为今用,付诸教育实践活动中,优化课堂教学。

(一)讲授式教学法

讲授法是现代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传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形成新知识的表象,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学记》中“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意指有些教师教学时照本宣科,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效果不佳。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活动。它既要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考虑教学节奏,又要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教师讲授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教学内容和进度应该适合于学生既有的发展水平,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正如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师的引导或帮助下,学生能够达到的解决疑难问题的水平。文化基础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首要维度,它强调学生对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驾驭,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概念和原理,这一任务的实现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完成。

(二)问答式教学法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学记》运用自然类比的方式,将人类学习和日常生活做横向比较,指出教学中善于提问的教师,就好像砍伐坚硬的木头,先砍较容易的部位,再砍较难的结节部位,经过一段时间,结节就会迎刃而解。提问的时候先易后难,问题就会容易解决,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问答式教学法,也可称为谈话式教学法,它借助师生问答、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师生的一种互动关系。学会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点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通过问答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已有认知工具,探究和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探讨和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

(三)讨论式教学法

《学记》指出的“相观而善谓之摩”,强调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讨论,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揭示了学生独自学习、故步自封而没有朋友,就会变得目光短浅、孤陋寡闻,再勤苦用功也很难获得成就。《学记》从反面间接论证了教学过程中生生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法主要体现生生之间的一种动态关系,它强调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围绕某个学科问题而展开探讨,并加以分析,相互帮助,以期获得真知,锻炼思维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二个维度是自主发展,自主性、自为性和能动性是人自主发展的根本属性,通过讨论、争辩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群体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逐步理解和内化,形成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法

教学方法从理论走向实践,体现了我国古典教育的主要特点。实践创新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领域的第二个层面内容。《学记》指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美好的食物,但如果自己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如果有至深的道理,不经过学习探究,也不会理解其中的奥秘。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教育的作用,还强调受教育者个人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调动个体学习的自觉性,才能领会到教育的真谛。

实践教学法反映了教学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实践”强调学生做中学,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特殊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和领悟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好学与用的关系。社会参与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第三个维度,体现人的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融合,教育的本体价值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立足实践,让每个学生认同社会的政治理念,拥有社会责任感,承担社会职责,完成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从而为优化社会秩序服务。

五、结束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是当前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明确化,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举措。《学记》中具有丰富的教学思想,其是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实践的理论升华,反映了教育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它对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应继承它的精髓,实事求是地对待文化遗产,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原则,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其付诸教学实践,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合理存在的国家公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2] 刘丽.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把握好的“三个关键”[J].教学与管理,2017(21):84-86.

[3]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59.

[4] 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37.

[5] 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6] 孙杰.化教育思想为教育理论:以《学记》研究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2):103-109.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