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黄河三角洲省级武术文化研究

2024-08-02 00:00霍怡帆李博文刘彤袁珊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2期

摘 要:黄河三角洲传统武术是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梳理出黄河三角洲省级武术类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从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分析传统武术在传承地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弘扬黄河流域特色武术文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传统武术;省级非遗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2.040

黄河三角洲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具特色、文化内涵深厚,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在安邦定国、抵御外辱、捍卫民族尊严、反抗压迫、维护一方治安、强身健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绽放着其应有的和不可代替的功能和价值”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武术却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窘境。本文通过梳理黄河三角洲省级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厘清其历史源流、形成原因、现状困惑,并对其可持续传承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弘扬黄河地域特色文化提供参考。

1 黄河三角洲省级武术类非遗历史源流

山东省自2006年评选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来,又先后于2009年、2013年、2016年、2021年公布了4批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扩展项目名录),共计697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共计71项,这其中包括传统武术63项,占比为88.7%。就黄河三角洲区域而言,省级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共计6项,分别为燕青拳、程派高氏八卦掌、地弓拳、吴钟八卦掌、梢头棍和大洪拳。为便于更清晰地理解,兹将其情况列表如下:

通过表1可知,黄河三角洲省级武术类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黄河北部的滨城、庆云、乐陵,而黄河南部仅广饶一县有分布。其中,滨城区就有燕青拳、程派高氏八卦掌、大洪拳3项非遗,占黄河三角洲省级武术类非遗项目的半壁江山,足可见该区尚武之风盛行,武术底蕴深厚。

燕青拳,又称“猊猔拳”“秘宗拳”“弥祖拳”“秘踪拳”“迷路拳”“迷踪艺”等,是黄河三角洲第一个入选省级武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燕青拳是清朝乾隆年间泰安人孙通所创,孙通曾游历各地,在山东青州、河北沧县、天津静海等地教授燕青拳,其中尤以沧县燕青拳发展最为突出。燕青拳在沧县的流传自孙通后分为五支,分别以陈万善、吕铜锤、霍旭武、智元住持、余氏为代表。在滨州流传的燕青拳是陈万善所传②。陈万善又称陈善,是燕青拳发展中的著名拳师,以猊猔艺和刀技而闻名著称,有“赛胜英”之誉。陈万善将毕生所学传其子陈光治,陈光治又收郭仲三等徒弟,而郭仲三则是在滨州传授燕青拳的第一人。郭仲三本是河北沧州人,精通燕青拳、摔快跤等武术,七·七事变后,为避难举家迁至山东北镇,即今滨城区,在此开始收徒授艺,并将其所学传授其子郭玉芬,后郭玉芬又传其侄子郭宝申,即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程派高氏八卦掌是高义盛在恩师程廷华传授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而创造的八卦掌流派。高义盛是山东无棣人,早年学习过大洪拳和形意拳,后拜在八卦掌名师程廷华门下,专门攻练八卦掌。1909年至1935年间,高义盛往来于天津武清、山东无棣县传授八卦掌,授徒甚众③。1935年,高义盛在天津正式设立武场,传授八卦掌,当时有徐明乔、刘凤彩、高文才等24名弟子正式拜师。特别是无棣人刘凤彩全面继承了高义盛八卦掌精髓,并广收弟子传授所学。1983年12月,肖军拜刘凤彩为师,系统学习程派高氏八卦掌,肖军现为程派高氏八卦掌省级非遗传承人。

地弓拳是流行于广饶东北西村一带的武术拳种,其确切起源说法已不可考,据该村李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李氏先祖由河北枣强迁至此地立村,结合已有功夫创立了地弓拳④。据地弓拳第14代传人李金顺介绍,有史料记载的地弓拳拳师是第9代掌门人李楠,清末民初时著名拳师有李元成、李洪传、李文彬、李元成等,1949年后,著名拳师有李中道、李元龙、李新春、李可木等。其中,李金顺师承第13代拳师李云龙,李云龙师承第12代拳师李洪传,再往上由于史料缺失暂不可考,现李金顺已将地弓拳传授给李金伟、李连功等第15代弟子。

吴钟八极拳又称吴氏开门八极拳,为清朝中期庆云人吴钟所创。据史料记载,吴钟祖父吴玉书、父亲吴天顺都擅长武术且身手不凡。吴钟天性聪颖,自幼喜爱武术,在其父悉心教授之下,吴钟武艺日益精进。乾隆年间,吴钟先后师从马胜标、志辉、赖魁元等多位大师,汇通百家之长,后曾在康熙十四子胤禵府中传授武艺。吴钟返回故里后,主要在其家族中传授武艺,其女吴荣、世孙吴钟毓、世曾孙吴溁皆跟随他学习武艺。乾隆五十五年(1790),吴溁奉师命始撰第一部八极拳谱《武术》,正式定名为八极拳,标志着八极拳创立正式完成⑤。自此之后,八极拳开始分派传播,现庆云流行的八极拳主要是吴溁一支,吴溁传吴凯,吴凯传吴会清,吴会清传吴秀峰,吴秀峰传丁玉林,丁玉林传马英亮,马英亮传常庆祝。常庆祝现为中国吴钟八极拳研究会会长、庆云县吴钟八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梢头棍是流行于乐陵市郑店镇赵梳头村一带的特有武术,因使用的棍棒武器一端带有梢头而得名。“梢头棍”由一长、一短的两个棍子组成,中间用铁环连接,长棍称为“主棍”,短棍则为“梢棍”,其中主棍长约5尺,梢棍长约1.2尺(1尺约合0.33米)。关于梢头棍的起源众说不一:一是梢头棍起源于宋代,相传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普通双节棍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二是起源于清代,相传嘉庆年间该地吏治腐败,匪盗横行,民不聊生。后村中来了一位化缘的和尚,传授给村里人武术,以保卫家园,当时他们使用的武器便是梢头棍⑥。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具体传承谱系不详,现梢头棍传承人主要为赵元国、赵福田。

大洪拳又名六步架、三晃膀,是一种主要流传于苏豫鲁皖周边地区的独特拳种。今流传于滨州地区的大洪拳,相传为明末清初道姑玄女传艺于菏泽西北李庄李先明⑦,李先明先师有九大著名弟子,其中郜震卿武技较为突出,后传艺于李北斗;李北斗又传艺于李泰(又名李征);李泰传艺于张监;张监艺传八大弟子,其中李兴美最为著名,后艺传邓洪先、邓洪友等十三弟子。邓洪先武功精湛,享誉武林,曾任民国时期山东省武术队教练多年,衣钵传人主要有李厚亮、邓宪文、王传芝、张秀华等人。张秀华为滨州市滨城区瓦屋张村人,少年时拜本村著名拳师张庆秀练拳,后到济南考入渤海武术学校,先后拜师少林寺还俗高僧惠源大师及邓洪先老师入洪拳门,先后学习了小洪拳、大洪拳、猴拳、螳螂拳及各种兵器、对练、散手等,毕业后任济南渤海武术学校总教练。后回老家钻研拳术,开班教徒,主要嫡传弟子有刘炳国、刘士君、张太平、张俊国、刘建华、宗继文等。现刘炳国为滨州洪拳研究会会长、滨州洪拳第九代传人。

2 黄河三角洲武术文化形成的原因探析

“千里殊风,百里异俗,地为之也;相沿成风,相习为俗,人为之也”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造就了不同的文化风貌与历史传统。地处渤海之滨、黄河尾闾的黄河三角洲,自古受渤海海岸线变迁和黄河改道的影响,加之不同的民风民俗,故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武术自然也不例外,其形成就是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结果。

黄河三角洲地处鲁北平原,渤海湾西南岸,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域内河网密布,水系纵横。沃野千里的平坦地形,有利于群体性、大范围武术活动的开展,域内流行的武术种类同样具有幅度大、动作多的特点,尤以擅长腾空和力量跳跃为区域特色。如燕青拳在练习时就讲究“闪展腾挪,灵活多变,左右开弓,四隅逢源”。除此之外,四季分明的温带季风气候,使黄河三角洲武术拳种运动表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点,使武术拳种运动随季节而变,形成了多种气候型武术拳种运动⑨。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以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使武术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地域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⑩。黄河三角洲自古受齐国尚武风俗的影响,习武之风盛行,至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各州县武馆、拳房遍及各处,武术活动非常活跃,如民国初年惠民县建立了民众教育馆,开设了武术馆并开设常家、河东高两处分馆,组织教授武术、摔跤等民间体育活动。练习武术除强身健体外,更能抵御侵略,如流行于乐陵的梢头棍最初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保卫家园。

除此之外,不同武术之间的交流切磋也丰富了本区武术文化的内涵,如惠民县的徐延贵,因精通拳术,24岁去天津供职于海关道署。约四载,赴北京从师李存义、刘德宽学“形意八卦掌”。武术益精,充德州某哨营官。1928年,在唐敬师部下为队长。晚年居家授徒。本县通武术者,多其弟子k。

3 黄河三角洲武术类非遗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华夏悠久的农业社会,来自民间,扎根在民间,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民间话语形式l。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的日益普遍,中国正进入科技发达的工业社会,巨大的转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很好地延续发展,正逐渐失去生存的沃土,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遗忘、被破坏、被抛弃的危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是人,只有传承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才能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嬗变。虽然政府已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并相继公布了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录,但“将非遗保护的重任倾向个人,在无形中增添了文化传承的脆弱性;非遗活动多与精神和文化领域息息相关,传承成本的物质消耗影响着传承人的目的与内涵,利益驱使下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者无法以此为生”m。非遗文化本身就是群体性活动,而非遗传承人则具有明显的个人属性,传承的认定与利益的区分,构成了二者错综复杂的矛盾。

另外,就现有传承人总体而言,这些传承人总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整理、总结、记录所传承的武术文化,依靠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非常容易造成丢失与误传;在培养传承人的教育方式上依旧沿袭过去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难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因材施教,进而影响了青少年练习武术的热情。

后继乏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传统武术文化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现代体育项目逐渐深入人心,大部分学校也将西方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并且有些竞技体育项目还是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加分项,如高等院校招收新生把现代体育项目达标作为重要参考科目,中等学校招生对在体育竞赛中成绩突出者给予加分照顾,从而使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武术缺乏兴趣,传统武术正面临着后继无人、随时失传的问题。此外,体育课程考核内容的单一以及传承和发展责任意识的缺失,使传统武术在传承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

传承人是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核心,无论是现有传承人的保护,还是未来传承人的培养,都是保护非遗文化的关键。保护现有传承人是保护非遗文化的基础,现有传承人掌握着非遗项目的主要要素,在承上启下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应对武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按照传承年限级别进行分类,对不同级别的传承人给予不同的政策保护,同时对于相应的传承群体也应给予相应的荣誉奖励和资金支持,如广东省在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便将“群体”纳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范畴,在省级层面率先迈出了探索创新的步伐,为解决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问题提供了参考。同时,相关部门应对现有传承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让他们在培养传承人时注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此外,应及时与传承人一起整理、保存、记录所传承的武术文化,特别是拍摄相关视频影像资料,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声情并茂地记录存档,而且可以在互联网平台播放,丰富其传播方式、扩大其传播范围和影响。

培养传承人是弘扬非遗文化的重心,项目传承后继有人才能使文化永续流传。建议将传统武术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学生升学技能的加分项目。目前,黄河三角洲的体育运动学校尚无专门武术课程,只有部分普通中小学校将其作为校本课程的选修内容进行讲授。学校是大面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终生体育意识的最佳塑造阶段,只有融入学校教育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武术文化的兴趣。同时,在体育职业院校开设武术专门课程,联合教育部门从中小学校遴选感兴趣、基础好、天资好的青少年加以专门培养,从而保障传承队伍发展壮大。此外,与时俱进更新传统武术文化套路,丰富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使传统武术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机结合,才能让更多人从观念里改变对传统武术的偏见,从而自觉加入保护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行列。

4 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黄河三角洲传统武术是齐鲁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其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武术的新模式,既要保护好现有传承人和传承群体,又要借助学校教育大力培养后续传承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武术传承有序、永放光彩。

注释

①李成银.山东传统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8.

②郭会仙.燕青拳源流考[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18.

③徐俊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10.

④王震.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东北西村地弓拳考察纪[J].少林与太极,2020(1):50.

⑤吴丕清.回族武术八极拳考述[J].回族研究,2004(3):84.

⑥杨杰,王月灿.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9:166.

⑦丁天振,杨祥全.菏泽市大洪拳的发展现状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6(6):65-69.

⑧朱兰,劳乃宣.阳信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20.

⑨⑩张红霞.黄河三角洲区域特色武术文化研究[M]//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2015年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出版信息不详],2015:171.

k山东省惠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惠民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2:583.

l游曼.简析利用微博平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149.

m冯骥才.科学地保证文化的传承[N].人民政协报,2018-10-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