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碧霞元君是自宋代以来北方地区极为普遍的民间信仰,鄄城县什集镇北王召村泰山行宫遗址出土的一系列与碧霞元君有关的文物遗存,文物类型多样,时代自宋熙宁四年(1071)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时间跨度大,包含的信息内容丰富,对碧霞元君信仰的流布、社会影响和传承发展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碧霞元君;泰山行宫;碑刻;铁磬;铁钟;研究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2.005
2021年3月23日,鄄城县文物保护中心接到举报,称在鄄城县什集镇北王召村泰山行宫庙旧址,有人盗掘寻宝。文物保护中心人员路维民、王传阳随即与什集镇政府联系,并一同赶往事出地点,查获出土的1通宋熙宁四年石碑、1件明嘉靖四年铁磬、1件清乾隆年间铁钟、1通清道光年间石碑、1通清光绪年间石碑。
其中,宋熙宁四年石碑(图1)方首圆角,碑额阴刻双龙祥云图案,额题阴刻楷书“天仙玉女碧霞元君”8个大字。碑通高228厘米、宽80厘米、厚11厘米,下端有碑隼,宽52厘米、高10厘米、厚11厘米,碑座已失,碑文阴刻楷书,全文如下:
重修濮州古庙记
资政殿学士兼侍读郡人李进撰文
提举崇福宫石首 刘思贒篆额
利州路转运使 李良书丹
州之南五十里有曰北王赵,古旧迹也。东有雷泽,南有康丰,西有临濮,北有难留店,四至平圹,土地肥饶,人物之居者甲于他方,往来贸者不知几千万余人矣!有耆老张聦等三十余人,饮会之间相谓曰:“吾辈居此已经数世,而受天下之泽,蒙地之利,旦衣食足老幼安,足见神明佑佑之意矣。不有祈祷之虞,恭奉香火以展吾处可平。”遂协同众老,上下原隰以相其所在。有王友凉者指之曰:北王赵东南隅,有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行宫庙,灵验异常,报施每见柰,庙宇破坏,神像暴,无人修葺之耳。众共诰其由,乃曰:有乞儿刘德,患发背疮,匍匐入庙,夜半人告之曰,用井底泥敷之可,既而用之,即愈。有女尼失双目,入庙祈祷,夜梦神女从空而下示之曰:食槐子好。天明食之,不月余而双目俱明。有下潘姓者,年老无子,祷之一载,即得双生。似异事不可枚举,祈祷之处,外此不可也。众共欣然从之,遂负土、伐木、积石、运瓦,革故鼎新,不日而成。四月十六日落成,商贾满市,老幼蔽野,遂成大会,千里之外奉香纸而来者不知其数矣!聦等又谓曰:庙宇之设如此,而感格如彼,不可以寻常观矣!使无碑以记其事,数世之下或遭兵火或遭废颓,孰为之绪其后乎?乃入山采石,命工雕琢,谒予求其文,予以应之曰:事神之道,贵乎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易曰: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诗曰:孔惠孔时,惟其尽之。礼曰:祭之日,僾然必有见乎其位。语曰:祭神如神在,以此律之事,神不可不诚也!众勿谓庙貌森严,塑绘鲜明,而忘乎此诚焉。众皆应之。曰:此夙心也,谨受教矣!遂书此以记云。
熙宁四年岁次辛亥仲秋既望立
镌石工匠 张富
宋熙宁四年石碑的碑文详细记述了当时该地区民间对碧霞元君的信仰。碑文中提到,碧霞元君能够医治各种疾病,满足人各种各样的愿望。根据碑文内容记载:碧霞元君于宋熙宁四年(1071)四月十六日落成,为纪念这个重要的活动,特地树立石碑记录了庙宇修建的始末。北王召村泰山行宫庙旧址出土的宋熙宁四年石碑对研究我国古代民间宗教信仰发展与社会活动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明嘉靖四年铁磬(图2)直口,方唇,深腹寰底,底部有3个圆孔,直径7.0厘米,呈“品”字形排列。铁磬高29厘米、直径40厘米、周长128厘米、铁磬壁厚1.5~1.9厘米。
铁磬外腹部排列3个长方形线框,宽40厘米,高16厘米。线框内分别铸造有施造人、会首姓名和牡丹花纹。施造人部分文字内容清晰,大部分都能辨读:“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岁次癸亥仲冬甲子朔一日□□德府审理所审理正承德郎郡人苏潢同妻安人马氏男官生本爱心施造”。会首部分内容大部分锈蚀严重,仅能看到“会中善士 苏孝、李雷、高儒、任禄、席洪、李霓、吕措”等人的姓名,其余部分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字迹。第三幅线框内铸造的是一朵盛开的线描牡丹图案,布局规整,线条流畅,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从铁磬上能够识别的文字判断整体文字内容。明嘉靖四年铁磬上文字正文部分出现了大量人物名字,并在提到这些人物名字的同时提到“会中”,结合铁磬出土地点信息,器物上原本记载的内容应该是在碧霞元君庙管理组织进行的一次由苏孝、李雷、高儒、任禄、席洪、李霓、吕措共同参与的集会,很有可能是祭祀庙中碧霞元君的宗教仪式活动。在活动结束后,由地方名士苏潢及其妻子、儿子为主要施造人,参加集会活动苏孝等人共同参与铸造的。
清乾隆年间铁钟(图3)呈圆形,通体高119厘米,其中钟纽高19厘米,纽宽25厘米,厚13厘米。铁钟肩部直径66厘米,周长213厘米,下腹部直径78厘米,周长242厘米,底足部直径90厘米。铁钟体壁厚1.7~2.1厘米不等。
双首蒲牢纹钟纽下为钟的肩部,肩宽24厘米,一周铸造12瓣覆莲纹,莲瓣长度一致,但宽度不同。窄一些的莲瓣,莲瓣上边宽7.9厘米、下边宽12厘米,相邻既是宽一点的覆莲纹莲瓣,上边宽9厘米、下边宽15.3厘米。莲瓣一窄一宽,依次间隔排列。凡是宽莲瓣纹中间都有一个直径7.5厘米的圆孔。
钟体铸造内容分五层布局,第一层由8块长方形线框排列一周,线框宽22厘米、高12.5厘米。每个线框内铸造一个字,依次为“碧霞元君天仙圣女”,双钩正楷大字,字高9厘米,宽8厘米。
第二层内容也是以长方形线框排列一周,线框宽23厘米、高19厘米,共有8块,主要铸造会首善士、捐资人姓名及和尚法号等内容。由于铸造和锈蚀的原因,八副线框内的文字大多已经很难辨认。在第一层“碧”字与“女”字连接处的下方线框内,依稀能看到“□□□东曹州……城南七十里北王赵东段泰山庙□铸神钟一口重千斤,其后是会首冀坤生、会首冀□□、会首彭士□、会首赵自文、会首李□、会首□严”。
第三层同样是8个长方形线框排列一周,线框宽24厘米、高12厘米,其中与第一层“仙”字对应的线框内铸造花草纹,没有文字内容。而与钟体第一层“君”字正对应的线框内铸有“乾隆六年三月吉日造”的铭文。
第四层为一周十字花叶纹、八卦纹、卷草纹,其下饰绶带纹,间乳钉纹。
第五层是钟耳部分,共有8个莲瓣式钟耳,但仅剩3瓣。其上铸造卷草纹图案,高22厘米,宽20厘米,厚4.7~5.2厘米。
清道光年间石碑高225厘米、宽70厘米、厚20厘米,石灰岩质,方首抹角。碑额减地平刻八仙人物,其下刻楷书阳文“碧霞元君”4字。碑文如下:
重修碧霞元君祠记
北王召东有泰山庙由来已久,历代重修吾先人述之备矣!迄今世远年湮风雨剥落庙貌倾圮,正士君子嵩目之会善人立功之秋也。吾祖叔磨岭公触目感怀,因纠合族党,会同里社,同心共济,事未果而病故。其男去尘克承前志,复谋于族里,议首事者八人,挨门募化,按门捐资,一时善男信女竭力乐输,约得六百余金。自道光十二年春三月,功做至十四年四月告竣,重造大殿三盈,抱厦三盈,玉皇大阁一座,山门三间,火池、围墙无不肃整,新塑玉皇一尊,重金圣母一尊,以及配享诸神,无不鼎新。斯时也,鸟革翚飞,华彩夺目,南接庄诸流东,泻雷泽之波,秋水泛涨,一望无际。虽非海内奇观,洵濮郡胜地也!夫惟神最灵,而泰山之聪明为君子所独信。惟神无私,而泰山之正直为吾儒所共服。睹斯庙者庶几,因名思义,制行为善者益,力作恶者惘闻。俾人人忠信,家家孝弟,一道同风,依然三代之隆盛也,岂不休哉。若一为保障,一方为善,固其休作恶亦获其佑,断断乎无此礼也!吾愿同社者抚躬省之,是为志,以垂不朽,抑亦感发后世之善人君子云尔。
嘉庆甲子举人孝廉方正任栖霞县教谕郡人苏埴撰文
濮州儒学生员苏在 书丹,
塑匠:心鉴 怀义王建同
泥:任基
大清道光十四年岁次甲午夏五月榖旦 铁笔:葛兴
出土的清光绪年间石碑为“重修泰山庙众信女姓名碑”,高180厘米,宽58厘米,厚16厘米,方首抹角。碑座长方形。碑额刻双狮戏球图案,其下横排篆文阳刻“众信女碑”4个大字。碑文两侧刻花草纹饰,碑文首行“重修泰山庙众信女姓名碑”,其后为11排庙众信女姓名,每排19人,共209位,凡为会首的,姓名之上刻有“会首”两字,并在姓名左侧附刻募化钱和捐钱数目。在这209位庙众信女中,会首有13名,募化总数目达到□□□□。碑文落款“大清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小阳榖旦”,碑阴无字。
北王召村出土的这5件文物,自宋熙宁四年(1071),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时间跨越800余年,且都与碧霞元君祠相关,是研究该地区民间碧霞元君崇拜传承发展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从该遗址的出土文物情况来看,当地人对碧霞元君的信仰从宋代就已经出现,并且在明清两代得到进一步发展。碧霞元君作为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的神祇,在民间始终有着大规模的信众,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宗教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受敕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广灵慈惠恭顺溥济保生真人护国庇民弘德碧霞元君”,是道教影响较大的女神。碧霞元君祠在全国分布一千余处,民间称谓因地而异,缀以宫、殿、庙、寺、观、庵、阁、祠的元君祠别称50多个。华北等地民间俗称碧霞元君为“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泰山圣母”等。
学界一般认为,碧霞元君崇拜兴于宋,盛于明清。北王召村出土的宋熙宁四年石碑,内容假乡野耆宿之口,讲述了碧霞元君解救困苦中的乞儿、为其治愈疥疮的善行和保佑虔心祈祷的无后者生下双胞胎的灵验,还有双目失明的女尼求诸元君得以重见光明。这些传说应是元君崇拜的初创期,该地早期传道者为扩大影响,吸纳更多信众而托古颂圣之作。
道经中记述的碧霞元君职司甚广,而民间崇拜更看重的则为她是执掌生育之神,许多元君庙中都配有送子娘娘,辅助碧霞元君协理管理生育,有些元君庙甚至将二者合为一体。碧霞元君还是儿童的守护神,人们相信她能治疗小儿痘疮、护佑小儿健康。宋熙宁四年石碑的碑文记述了民间有潘姓者,年老无子,向元君祈祷一年得双生子,出土的明嘉靖四年铁磬铭文则记录了苏氏夫妇携子施造铁磬以求碧霞元君佑护。另外,民间为农事、经商、出行平安、缔结姻缘、祛邪疗病等事宜,也会求诸碧霞元君。
北王召村出土的清乾隆年间铁钟,造型为普通道钟无奇,唯体形硕大,这类大钟统称“千斤钟”,足见当时信众之广、碧霞祠香火之盛。
有关碧霞元君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大致分为“民女得道”“天女下凡”两类。“天女下凡”中影响最大的有二:一说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一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北王召村出土的清道光年间石碑所述,重修元君祠时,修建玉皇阁1座,当是彼时该地信众采信了前一种说法。
碧霞元君的善信多妇女,像北王召出土的清光绪年间石碑,只录姓名,碑无正文,在许多地方的碧霞元君祠前(或旧址)所常见。
鄄城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北宋属京东路濮州鄄城县、临濮县、雷泽县地。明初隶中书省濮州,后废鄄城县入濮州,于鄄城置千户所,属东昌府。清初属山东省东昌府濮州地,曾为直隶州,直属山东省,后改属曹州府。历史上经贸发达、人口密集。
除北王召村泰山行宫旧址,鄄城县境内还有碧霞元君相关遗址十余处,有些还保留有部分明清建筑。如:董口镇双庙村泰山行宫遗址,占地面积占地720平方米。现有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3间、门楼1间,院内有清康熙十九年重修泰山行宫碑、十殿阎君重修碑等清代古碑5通;临濮镇东街村天齐庙遗址,位于东街村东边的一块隆起的坡地上,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遗址上旧有清康熙二年重修天齐寝宫阁碑,现有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3间,门楼1间,并有20世纪90年代新立重修碑、捐资纪念碑等石碑5通;郑营镇信义村泰山行宫遗址,现有泰山行宫5间,东西廊房10间,后有楼阁3座。
此外还有什集镇陈大庙村泰山娘娘庙遗址、彭楼镇郭北口村泰山庙遗址、旧城镇陶堌堆村陶堌堆遗址、红船镇霍庄村泰山行宫遗址、郑营镇赵堂村泰山行宫遗址、闫什镇闫什村沙土庙遗址、富春乡范庄村谷庵庙遗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