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沉浸式体验覆盖新兴文旅的方方面面,是促进文旅发展的新风向,整体呈现出“万物皆可沉浸”的格局,同时还在不断地拓展其边界。随着国家对文博事业和遗产活化传承的日益重视,考古体验、数字展厅、非遗演绎等以科技赋能、沉浸式交互叠加产生的“心流体验”,俨然已成为当前旅游行为中备受人们青睐的模式之一。如何减轻发展对文物造成的损坏以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共促共生,通过融合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支撑,提炼产品核心价值进行沉浸式场景的转换,多维拓展,探索符合文物保护需求的、独特的文旅生态体系路径,推动孟津沉浸式文旅目的地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心流理论;活化利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2.033
0 引言
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战略的实施,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文旅产业正从旅游观光向互动体验转型,沉浸式作为文旅消费新热点是文旅融合的新兴需求,并已成为弘扬传统文化、激活文化遗存活力及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文化遗产代表着传统和稳定,而旅游则代表着潮流与创新,二者的融合与发展不置可否地存在矛盾。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021年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活化文物资源、展现文物价值,提高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展示和利用水平,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鉴于此,基于心流理论下的沉浸式体验也应运而生。未来,它将作为文旅行业的前沿应用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丰富多元的手段和路径,有效缓解开发利用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负面影响。
1 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
1.1 心流理论及心流体验
1975年,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首次提出心流理论(Flow理论),他认为人们集中精力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时,会忘记时间,感觉时光飞逝,同时思考力和感知力也会显著提升,并能过滤一切外界影响时的一种情绪体验①。这是一种积极情绪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们能够爆发出惊人的专注力和创造力,同时感觉到非常快乐和满足,是人的最优体验,谓之“心流”。
当人们体验到心流时,会只专注在特定事情中,进入到一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总结来说,就是我们需要有主动明确的目标、与自身技能相匹配的挑战以及及时的激励,三者俱备会带来沉浸式的快乐感受。
1.2 心流理论与沉浸式体验的关系
沉浸式体验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常见于娱乐、展陈和文旅行业,通过运用人工智能、裸眼3D等新技术或者带入式场景、多感官包围、互动演艺等方式突破原有的感觉束缚,瞬时脱离现实环境,追求虚拟空间里的氛围感受,产生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重叠,使旅游者体验和现场效果均得到增强。在体验机制和节奏得当的情况下,参与者便会产生强烈的心流感应(Flow),从而产生持续的临场愉悦感,这个过程便是一种非凡的具有“个体感、存在感和价值感”的体验。而当代消费者(尤其年轻消费者)愿意为这样的“个体感、存在感和价值感”买单,这就是沉浸体验的商业基础。
1.3 心流理论下文化遗产的沉浸式表达
近年来,文化遗产游备受追捧,各类研学游和文化主题游如火如荼,博物馆、遗址公园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中,依据心流理论设计沉浸式旅游体验,通过构建空间场景、巧思故事情节、角色定位代入和互动式体验,将文化元素融入活动项目之中,将遗产资源转化为可观、可感、可玩的文化产品,让游客在沉浸式交互中获得文化体验,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势必成为传承弘扬文化遗产和生产创新文创产品的重要方向与内容。
2 文化遗产沉浸式表达的优势分析
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文化认同和地域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的文化表达。文化遗产的沉浸式转化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缅怀与体验,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美育价值是遗产旅游区别于生态游的关键。公众旅游市场对目的地的选择往往是基于游客感官体验来判断的,从游客的角度来说,文化遗产的沉浸式转化让大众旅游更具文化味,在体验中不断优化自身拥有的知识浓度、感悟深度和互动程度;从旅游角度来说,遗产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打卡”产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游客出游动机的重要指标,这将影响其当下和此后的旅游行为。
3 孟津区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沉浸式体现
“考文献而爱旧邦,睹文物而知传统”。文化遗产是个大范畴的概念,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是文化的沉淀,是文明的留存,既能凝聚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也具有历史教育和美育价值。正因如此,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指向的是薪火赓续、接续记忆、留住文脉、继往开来。孟津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有“千年帝都半孟津”之说。除了有古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和古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古墓葬(汉陵、长陵等)、古建筑与古石刻、石窟、造像(万佛山石窟、拟山园帖石刻、东汉石像等)、古村落(卫坡、乔庄等)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有以“八百诸侯会盟”“潘安浇花息讼”为代表的故事传说,以河洛大鼓、朱寨狮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剪纸艺术、唐三彩烧制技艺等为代表的传统技术……涵盖了非遗十大类中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文化遗产旅游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环境的冲击,其表现手法不再扁平、单一、传统,而是开始向立体、互动、沉浸式转变②。自文化和旅游部批复同意在洛阳市设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孟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按照省市工作安排,以活化历史文化、传承城市文脉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整合挖掘区内文化资源,包括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此与演绎、剧本、研学相结合,引导游客进入心流状态,在演绎及游戏中达到沉浸式体验,通过不同的维度促进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最近势头正盛的“剧本娱乐”和“研学体验”,孟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为核心,打造了“三彩小镇”,开发了“萌娃闯三彩”“三彩少年团”“匠心创未来”等特色研学课程,同时将唐三彩、丝绸之路、班超等孟津历史文化符号串联起来,在三彩小镇举行“穿越千年·丝路寻宝”沉浸式剧本演绎活动,让孩子们沿着历史的脉络,在演绎中触摸历史、对话未来,打开剧本研学新模式。
但同时,目前也存在大量初步开发甚至未开发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如魏家坡古村落是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对研究明清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但保护利用状态却一直不尽如人意,目前一直处于闭园状态;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柿林遗址,保存较好,文化层堆积明显,文化内涵丰富,这对于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仍处于风吹日晒的裸露状态,随时会有消失的危险;孟津十景之中的柿林点翠、图河夏涨、石坂新篁等在历史上也是十分有名,却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和利用。
4 孟津文化遗产沉浸式转化的应用
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围绕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消费需求,全力做好文化遗产创新活化这篇大文章,让记载于典籍中的文化遗产“走出来”,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迹遗址“活起来”,通过心流理论的介入(清晰具体的目标—自我反馈—完成挑战)、沉浸式体验的设计(通过故事和场景的营造,利用人的角色代入和互动体验,让游客在使用产品时循序渐进深入背景、主题阐释即挑战升级,使受众跟随不断进阶的阐释,潜移默化地获得更全面、深入的认知即技能升级,使技能与挑战相匹配,进入到心流状态),不断优化人们在沉浸体验中的知识浓度、感悟深度和互动程度,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有效转化。
4.1 场景营造氛围感
过去文物保护关注的是遗产本身,强调的是静态保护,但如今我们更注重活态传承,历史脉络不能断,文化遗产存续所依附的空间、环境也是保护的重点。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场景时代”。
场景营造在本质上是与游客的一种“沟通”方式,它可以是真实性的演出舞台,也可以是在特定空间内融合文化元素,以真实和虚拟联合打造出可感知、可参与的新环境,使观众在获得感官体验的同时触发心流体验。孟津具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源远流长,旅游景观星罗棋布,古墓遗址灿若繁星,文化遗产更是多姿多彩。“八百诸侯会盟津”“潘安浇花息讼”等历史上有名的典故,汉魏故城、柏崖城等有名的古遗址,包括近期热映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提到的“孟津渡”等,均可以“文化”为魂、“屏”为媒介,借助视、听、触等多觉交互手段进行集成创新,复原先民的社会生活场景、古代战争场景和繁盛的农贸集市场景,唤醒游客多感知能力,实现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数艺化的突破,将静态的、单一的遗产地场景,转化为变幻的、立体的体验场景,为游客营造一个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在“屏”行宇宙中获得多感官的文化体验,进而激发游客的文化自觉,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游客的情境学习,这将成为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发展趋势。
4.2 故事构建目标感
沉浸式体验火爆的背后,实则是消费需求的改变,Z世代已不再满足“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种置身事外的游览。《旅游绿皮书:2022—2023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显示:Z世代群体更加追求体验式消费、IP消费、故事消费、娱乐消费,“社交、人设、悦己”已成为他们最突出的消费特点。要做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空间沉浸远远不够,还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通过故事叙述激活Z世代群体对文化遗产的独特情怀,引发情感共鸣,传递文化观念,推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未来,遗产融合故事、以主题开发的思维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发展正在成为文物保护传承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汉服+剧本杀”“研学+剧本+演绎”也是孟津抢抓文旅产业新机遇的一个缩影。《汉陵奇谈》以光武中兴为历史背景,讲述二十八星宿与刘秀起义,创立帝业的历史故事以及刘秀与妻阴丽华的爱情故事,整个过程无论是推理环节还是演绎环节主题鲜明,兼具文化性、挑战性及欢愉性,让历史典故从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剧情和游戏,从“共情”到“入戏”,最终进入心流。“穿越千年丝路寻宝”以寻找盛唐镇国之宝为主线,用故事性演绎,由武皇、张骞、谢瑶环等历史人物带领身穿华丽飞鱼服的学生开启了一场“穿越”之旅,扑朔迷离的剧情、烧脑跌宕的推理、不翼而飞的国宝……南石山匠人最终在参与寻宝及制作、烧制三彩的过程中化身非遗传承人,完成一段三维立体式的研学体验。这种以叙事性情景式故事为主驱动的新兴的“以您作为主角的概念”的消费需求,让活动目标既清晰又在游客心理形成一种挑战,通过故事牵引引导游客进入心流状态,在心跳中实现沉浸式娱乐体验。
4.3 角色定位代入感
与传统的静观欣赏单向模式相比,沉浸式体验更注重融合,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为游客提供一个角色设定,通过裸眼3D、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并在短时间内将游客带入故事场景,使游客在某段故事或某个空间中产生自我迷失感,能够让参与者获得代入式的临场感,从而获得一个探寻内心深处的机会。游客在小浪底镇庙护村孟津县委、县政府旧址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感受红色文化洗礼,整个表演空间呈现出开放及半开放模式,增强了虚拟场景的代入感,游客可以和演员们齐诵《少年中国说》并参与红色情景剧《县委成立》演出,游客在文化认知与角色定位融合中营建出情境化心理空间,建立与时代的联系,触发游客们的心流体验,进而获得沉浸式体验效应最大化。
节日气氛也能够形成集体仪式感和沉浸式氛围。新年伊始,身着古装的武则天、狄仁杰、刘秀、班超等9位孟津历史文化标志性人物“穿越”而来,用歌曲、杂技、书法、戏曲等多种节目形式,演绎了一场新年版的“典籍里的孟津”,角色代入使体验者脱离了观戏心理的“他者”身份,创造出多元化的情感体验,再现一个时代。
4.4 互动体验满足感
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文化在当下的展示,除了做好静态保护外,历史故事能参与其中,古老的技艺能上手体验,游客通过参与、互动进入到遗产活动的真实状态,使文化遗产在历史中产生即时性传递与表达③。互动体验让文化遗产突破了静态欣赏阶段,通过科技手段打造了多维空间,指向了“人与历史、文化互动全部表达的总和”,实现了技能(受众的知识储备)与挑战(文化遗产的内涵阐释)的平衡,从而将游客导向心流体验,产生幸福满足感。
孟津王铎故居以历史传承为脉络,以文字书法为核心,乐道拾遗,匠心铸遗,让游客在智慧闯关的过程中学习书法知识、了解汉字构造,亲身体验投壶射箭、古法造纸、临摹拓片,在体验中触摸圣贤文化,在互动中感知文化魅力。会盟银滩园区挖掘本地传统农耕文化,精心设置了“拉犁开垦、拉耧种麦、柳条手工编织、插秧、水稻三部曲(收割体验、打稻体验、加工新米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让研学成员在农事中体验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生活、满足当下。这种参与感和成就感让传统文化与新奇创意“碰撞”,推动传统文化、厚重文化向时尚的、现代的转化,是将生活体验、娱乐体验和人文风俗进行有机融合的结果。
5 结语
心流理论作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代表,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文博领域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通过沉浸活化的形式进行创新性表达,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科技融合文物与文化,既能丰富沉浸式艺术内涵、满足Z世代的审美需求,同时也盘活了文化、文物资源,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可观、可感、可玩的文旅项目,让游客在沉浸式转化中实现心流体验,更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
注释
①契克森米哈赖.心流体验及其对人类心理的意义[M]//契克森米哈赖.契克森米哈赖最佳体验.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8:15-35.
②齐莲,赵蔚.太极拳文化在Z世代群体中的数字化传承与设计[J].设计,2022,35(15):65-68.
③姜申,鲁晓波.展示传播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交互性及其应用:以敦煌文化的当代传播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8):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