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传播过程视角下的文物文本翻译探究

2024-08-02 00:00刘雨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2期

摘 要:文物文本翻译工作是文化外译的重要部分。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物文本翻译质量、促进中华文化传播,文章从翻译传播过程视角探讨传播过程七大要素给具体翻译活动带来的影响及启示。文章认为作为传播主体的译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文化意识,同时基于传播目的和受众,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个体特征和心理预期,还需要发挥博物馆及文物的媒介功能,利用环境优势,合理选择翻译技巧,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传播过程;文物翻译;翻译技巧;翻译传播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2.02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各国也高度重视跨文化交际,以增强国家软实力,促进文化共同繁荣。而文物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文化的载体,博物馆则是传播文化的媒介。在参观博物馆时,游客可以从文物和解说中了解历史和文化,因此在文化交流传播中,文物和博物馆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提高博物馆文物文本翻译水平,对展示我国文化形象、促进跨文化交流、发挥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20世纪末开始,就有学者开始研究文物翻译。穆善培(1991)探讨了文物翻译的忠实性和流畅性,主张译者应彻底理解原文,重新组织英语表达。此后也有许多学者聚焦于探讨文物翻译的忠实和流畅,并期望建立起文物翻译的规范。就研究方法而言,当前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从分析文物翻译的特点出发,探讨翻译策略和方法,为博物馆翻译提供方法论指导;二是以特定的理论或翻译策略为指导,对一些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如王倩如、丁艳、牛江涛(2018)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对文物翻译进行了研究,指出译者必须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三是从博物馆翻译实例中总结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如朱安博和杨艺术(2017)收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翻译文本,发现翻译文本中存在标准不统一、过度音译、意义缺失、缺少翻译等问题。

文物及文物名称的翻译研究虽然不断发展,但以往研究多局限于探讨在语言层面如何弥补文化差异。笔者认为,文物翻译不仅仅涉及语码转换,更重要的是文物翻译是跨文化交流传播过程的重要部分,其受到传播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其面向国外受众,需要重视受众的接受。基于文物翻译的传播特性和关注受众两大因素,笔者认为可以吸收传播学理论观点应用于文物名称的翻译研究。通过分析翻译传播过程要素对于具体翻译实践的影响,来指导译者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以期提高文物翻译质量,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1 基于传播过程的文物翻译探究

学界对翻译传播特性的研究由来已久,许多学者将传播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国外许多翻译理论家都非常重视翻译的传播功能,如沃尔夫拉姆·威尔斯(Wolfram Wilss)。在《翻译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分析了翻译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作用。他认为之前的研究忽略了很多翻译的特质,尤其是翻译传递信息的特性,主张翻译研究也应该研究传播。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翻译传播学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吕俊(1997)论述了翻译与交际的关系,指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翻译应该是传播的一个分支”。张生祥(2013)指出,将翻译研究与传播因素结合起来,9deaad8f8d7c493cc5741aa4b220e79c11bb6255982ff5cd0e955aa6056139d6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更好地解释翻译现象。由此可见,翻译是具有传播特性的跨语言、跨文化信息传递活动,因此可以在传播框架中进行考察,且通过考察翻译传播过程要素的特点,可为具体翻译实践提供启示性指导。

传播过程的理论框架源于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型,即who(谁)、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后来由理查德·布雷多克(Richard Braddock)扩展并完善了aim(传播动机)和environments(传播环境)两个要素。这七个要素被引入到翻译交际研究中。基于这一模型,翻译传播的研究主体主要包括主体、内容、媒介、效果、受众、目的和环境七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文物翻译工作必然也受文物传播过程中七个要素的影响。

1.1 文物翻译的传播主体及内容

主体,即5W模型中的“谁”,是翻译交际过程的开端。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既是文本的译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具有双重身份。作为一名译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避免出现拼写错误、误用词语等语言错误。此外,译者要有文化意识,既要了解原语文化,又要了解目的语文化。在翻译文物文本时,文化意识尤为重要。翻译文物文本的第一步是理解文物名称或文本的含义,包括其隐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如果误解上下文意义,那么就无法用目的语表达出准确含义。译者还应了解文化差异,合理选择翻译方法和技巧,有效地用外语传达原语信息和文化。而作为一个传播者,主体的目的是传达文化信息,增进外国人对我国以及我国深厚文化的了解。它要求主体在处理信息时要传达准确的文化信息。换句话说,翻译主体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文化信息,而不是简单地省略文化负载词。因此,交际者的身份也影响着译者的身份和具体翻译过程中的选择。翻译交际的主体必须协调这两种身份,努力做出既能促进文化交际又能提高翻译质量的译文。

文物翻译的传播内容包括翻译后的文本以及文本所附带的文化信息。为了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翻译主体应该考虑翻译什么以及如何翻译。一是译者要有主体意识,即译者在信息的选择、加工和传播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二是译者要有全球意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促进跨文化交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所以源文本的选择和翻译方法不应该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目的和想法。必须考虑到外国受众的期待。事实是,文化交流的扩大既带来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也带来了激烈的摩擦和冲突。在文化传播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利益。因此,必须仔细选择翻译内容和翻译方法,以使译文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1.2 文物翻译的传播媒介

文物和博物馆本身就是翻译传播过程中的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有“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说法,这意味着任何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信息,它呈现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环境的框架。从这个角度来看,博物馆和文物无疑是一种媒介。通过参观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文物,我们可以了解、感受我们祖先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博物馆和文物的媒介的作用。人们受到媒介的影响,一些与媒介相一致的感觉器官被扩大,导致一种感觉压倒其他感觉。一般来说,游客在参观文物时更注重文物的外观,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减少不必要的注释。

例1

原文:乳钉雷纹瓿

译文:Pou(food vessel)with Nipple and Thunder Pattern

外国游客可以同时看到文物外观和名称翻译,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Nipple”到底是什么。这说明,虽然不同的物质文化可能造成理解障碍,但文物的直观性可以帮助解决这种障碍。因此,直译是翻译文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纹样的翻译。

1.3 文物翻译的传播目的

博物馆文物翻译传播过程都是为了传播我国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文物翻译的具体过程与整个翻译交流过程有着相同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可以选择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等翻译策略,选择直译、意译等不同的翻译方法,选择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译者应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力求译文既忠实又富有表现力,使外国游客容易理解和接受其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促进文物的跨文化交流传播。

例2

原文:巴氏剑

译文:Ba Style Jian (sword)

“巴”是生活在中国古代东南部和中南部地区的一个部落的名字。“剑”这个名字并不是一件单一的文物,而是在巴族生活的地区出土的一种剑,可以反映这个部落的文化。笔者认为可改译为“Jian (sword)of Ba Tribe”,使“巴”蕴含的信息更加明晰化。

1.4 文物翻译的传播受众

目标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阅读翻译后解码并接收信息,他们可以发挥主观性来分配他们的注意力,有选择地接受信息。他们理解和接受文化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属性,包括文化背景、职业、经历、个性、群体归属、心态以及他们对信息的态度和期望。主体在选择原文和翻译方法时,应考虑目标受众,并努力在主体和受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

对受众通常要更加注意,受众更加容易理解符合自己期望、观点、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信息,更倾向于回避违背自己原想法和文化背景的信息。外国游客是博物馆文物名称翻译的受众。在参观其他国家的博物馆时,他们对体验另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异国文化既有心理准备也有期待。这对译者翻译工作的启示是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保留中国文化信息,但是,译者也要考虑到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受众的接受程度,避免出现过度音译或全盘直译,发生译文和文化信息无法理解的情况。此外,文物文本翻译旨在向外国游客介绍文物并传递中国文化,但并不是希望他们成为中国文化的专家,所以在翻译中过多的文化注释是不必要的,若使用不当,还可能会降低博物馆游览体验感。

1.5 文物翻译的传播环境

在翻译交际过程中,环境包括译文的呈现环境、主体以及受众的身心环境和社会环境。译文的呈现环境是博物馆,其作为媒介对于文物翻译的影响已经探讨过。此外,文物文本一般呈现在展厅墙上和文物名牌上,空间有限,因此译文也不应过分冗长,必要时候可以进行删减。

翻译传播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翻译对象和翻译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文物文本翻译译者通常是中国人,他们比外国译者更了解汉语的特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在理解源文本中的信息方面是一个优势。同时,这也是一个挑战,因为翻译人员需要将名称翻译成具有不同语言特征的非母语。这就要求译者对译语有更多的了解,掌握其语法规范和语言结构,了解语言之间的差异,更好地实现语言间的迁移。此外,翻译人员也可能是由他人赞助或雇用的,因此他们也必须满足雇主的要求。

而对于受众来说,他们所处的物理环境是指他们所参观的博物馆。正如在对观众心理的解释中提到的,外国游客置身于中国文物展示的空间中,他们有接受中国文化信息的心理期望。而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又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外国游客自然会有与中国人不同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例如,汉语和英语最大的区别之一是汉语为意合,而英语是形合。中国文物的名称通常按照文物的铭文、图案和形状排列,中间没有连接词。但是英语倾向于在重点或中心词后用修饰语来进行补充。

1.6 文物翻译的传播效果

在前面的讨论中提出,译者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通过翻译传达准确的信息,并利用好媒介,以帮助受众理解翻译出来的信息,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文物翻译工作以及传播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如果译文和文化信息被外国游客成功地接受,并能加深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贡献,那么翻译和翻译传播过程就会产生可预见的有益效果。效果又可分为短期预期效果和长期预期效果。短期预期效果是指个人印象、理解和态度的改变,而长期预期效果是指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外国游客在参观博物馆时,能够正确理解文物文本信息、产生对文物的正确印象是文物翻译的短期预期效果,而外国游客能够接受其中的文化因素,进而了解中国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差异则是文物翻译的长期预期效果。

具体文物翻译工作中,译者需要为达到良好传播效果而努力,即受众身上能够产生预期的改变,这就意味着译者必须重视受众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一是要让文本具有可读性、可理解性,弥补语言差异。二是要迎合受众期望,保留文化因素的同时又要考虑文化差异和可接受程度。为了考察文物文本翻译的效果,还需要博物馆工作的支持,可以针对外国游客开展采访调查、开设留言渠道等收集外国游客对于博物馆文物文本翻译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改进翻译工作。

2 文物翻译传播过程对翻译工作的启示

翻译传播过程七要素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译者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清楚认识到文物翻译的目的,合理发挥主体性,始终保有受众意识,并发挥好博物馆和文物的媒介作用及译文呈现环境的有利因素。同时,译者需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合理选用翻译技巧。

2.1 研究原文文本,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译者作为信息传播者,需要对自己的传播内容负责,在翻译工作中应当细致专注,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源文本内容信息,努力保证传播内容的准确性。然而,在博物馆文物文本翻译中,我们仍能见到一些误译错译、翻译信息不完整、过度音译和未理清源文本内容的现象发现。

例3

原文:越王者旨於晹剑

译文:Jian (sword) of Zhe Zhi Yu Yi,King of Yue State

该文物是一把剑,剑主人身份是越王,名为者旨於晹。“者旨”是姓氏,读作“zhū jī”,而“於晹”是名,读作“yú shì ”。因此该文物名应翻译为“Jian (sword) of Zhuji Yuyi,King of Yue State”。

例4

原文:女跽坐俑

译文:Statue of Lady

“跽坐”指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生动地描绘了该俑的姿态,但在文物翻译文本中,此二字被省去。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有效,译者要注意不能滥用音译和过度音译。若译者对文物翻译文本不进行研究,不查阅相关资料,或不理解透彻原文信息,只是将一些信息全盘音译,也无法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传递。

例5

原文:德方鼎

译文:De Square Ding(food vessel)

此物为鼎,“方”一字形容形状,译作“square”,而“德”一字实际上代表此鼎颂扬对象,为人名,可直接音译为“De”。但译文并没有明晰原文信息关系,导致译文的可理解性较低,可以改为“Square Ding (food vessel)Celebrating De”。

2.2 积极发挥主体性,适当进行增删修改

在文物文本中,常有一些词语或表达需要一定知识背景才能进行解读。对于我国观众来说,这些表达的含义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要理解这些表达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做一些调整,适当进行增添、删减或改写。

例6

原文: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译文:Later,Chengdu became the capital of Shu state,when Liu Bei was enthroned in the city in 221CE,literally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三分天下”是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该词并不难理解。但若将此词直接翻译到译语中,对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外国受众来说就难以理解。因此,译者利用了更为外国受众熟知的且利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达“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且译者还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信息,明晰“刘备在成都称帝”包含的“成都为蜀国都城”这一信息。

例7

原文:安史之乱后,长安衰落,成都与扬州“号为天下繁侈”,有“扬一益二”之誉。

译文:When Chang'an fell to the An-Shi Rebellion,Yangzhou in Eastern China and Chengdu in the West,then known as Yizhou,were claimed to be the most splendid cities of the time.

“扬一益二”指安史之乱后,扬州和当时称为益州的成都成了长江流域的商业中心城市。译者翻译时补充了一些相关背景知识,指出扬州为中国东部城市及成都唐朝时属益州,译者并未句句对应原文翻译,而是将原文信息进行整合,使疑问更加简洁易懂。

例8

原文:“南青北白”是我国唐代瓷器生产的写照,邢窑白瓷即为北方白瓷产品的代表。

译文:The white porcelain of Xing Kin shall be a representative of northern porcelain production.

“南青北白”是指晚唐时期盛行的浙江越窑的青瓷和河北邢窑的白瓷。若按字面翻译,则不利于外国受众理解,若将该词背景信息补充完整,则会大量增加译文长度和信息内容。由于博物馆文本呈现空间有限,加上游客注意力分配有限,译者将前半句删去,只保留后半句重点内容,更有利于重点信息的传递。

2.3 合理选择用词,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中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存在明显差异,而语言的形成发展与这些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些词汇表达具有其文化内的关联意义和特定的情感色彩。翻译时,译者必须谨慎选择用词,避免出现文化错位或情感色彩不匹配的现象。

例9

原文:两汉时期,西蜀孕育了独特的民间信仰与宗教习俗,盛行升仙传说。

译文:During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western Sichuan saw the popularity of folk beliefs that stressed life after death by ascending to heaven.

“Ascending to heaven”带有明显基督教色彩,容易让外国受众联想到基督教的教义,而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升仙思想与基督教教义存有差别。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小心使用文化、宗教含义过重的词汇。

例10:

原文:再度强化了作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的地位

译文:to serve as the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southwestern China

中文文本常用一些军事化表达,如“重镇”在军事上本指占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城镇,也泛指在其他某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镇,此处用来强调西南地区享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若翻译为“strategic town”或“strategic post”都与原意有偏差,而“center”既准确表达了原文含义,又符合原文情感色彩。

3 结语

文物翻译不仅仅是文字层面的转换,还是文物跨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传播过程的因素。本文讨论了文物文本翻译传播过程中的七个要素,认为译者作为翻译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译者只有具备语言素养、文化素养和受众意识,才能做出准确、专业、易懂、简洁的文物文本翻译。基于传播过程的讨论,本文还提出了对于文物文本翻译工作的三点启示:一是译者要认真研究原文文本,确保传递信息的准确性;二是要积极发挥主体性,适当进行增减修改;三是要注意语言文化差异,正确选择用词。此外,博物馆工作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博物馆和文物的媒介作用,以及其翻译传播文化的功能,支持文物的文本翻译工作,通过博物馆翻译文本帮助外国游客接受和解码文化信息,从而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达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穆善培.历史文物汉译英的忠实与通顺问题[J].上海科技翻译,1991(3):11-15.

[2]李开荣.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01(4):10-13.

[2]王倩如,丁燕,牛江涛.博物馆文物翻译策略探究:以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为例[J].海外英语,2018(3):110-111,115.

[3]朱安博,杨艺.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7,30(3):45-48.

[4]Wliss,Wolfram.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2):40-45.

[6]孟伟根.关于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的构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2):86-91.

[7]张生祥.翻译传播学:理论建构与学科空间[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6-120.

[8]叶会,马萧.中国文化外译的翻译传播学模式[J].湖北社会科学,2020(2):162-168.

[9]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10]Braddock,Richard.An extension of the“Lasswell Formula”[J].Th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58(2):88-93.

[11]郭聪.翻译传播学视阈下杭州国际形象建构研究:以公示语英译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33):142-145.

[1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