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长市博物馆作为安徽省皖东地区最早的综合性博物馆,其丰富的馆藏中包括众多珍贵的漆木器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源自天长市区及其周边镇、街的考古发掘,时间跨度广泛,涵盖多个历史时期。这些漆木器文物类型多样,涉及生活用具、祭祀用品、艺术品等多个领域,反映了古代天长地区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文章以天长市博物馆为例,深入探讨了馆藏漆木器文物的科学保管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我们发现天长市博物馆在漆木器文物保管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科学保管措施,包括加强文物鉴定与分类、应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与设施、完善文物保管制度与管理等。
关键词:馆藏漆木器文物;天长市博物馆;科学保管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2.009
天长市博物馆是一座收藏丰富、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其中漆木器文物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文物的保存状况并不理想,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保管挑战。因此,研究如何科学地保管这些馆藏漆木器文物,以确保其长期保存并传承下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天长市博物馆漆木器文物概况
天长市博物馆馆藏的漆木器文物,独具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它们在数量上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质量和艺术价值上也享有盛誉。这些文物中,有的造型别致,工艺精湛,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有的色彩斑斓,图案繁复,展示了古代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然而,天长市博物馆的漆木器文物保存现状也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文物埋藏时间较长,加之出土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文物出现了开裂、变形、脱色等问题。此外,部分文物在出土时已残缺不全,急需进行修复和保护。因此,如何科学地保管这些珍贵的漆木器文物,使其能够长期保存并维持原有的艺术价值,成为博物馆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漆木器文物科学保管原则与方法
2.1 文物鉴定与分类
科学保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文物的正确鉴定与分类。天长市博物馆在漆木器文物鉴定方面,采用多种手段,如形态学观察、材质分析、工艺特征研究等。例如,对于一件出土的漆木盒,专家通过观察其形态、纹理和工艺特点,结合历史文献,确定其为汉代时期的作品,并将其归类为汉代漆木器文物。
2.2 文物保护技术应用
针对漆木器文物的保存问题,天长市博物馆积极应用文物保护技术进行修复和保护处理。例如,对于一件出现开裂和脱色问题的漆木盘,博物馆采用专业的修复技术,如缝隙填补、色彩复原等,使其恢复原有的完整性和色彩。博物馆还应用防腐剂、防虫剂等保护手段,预防文物受到生物侵蚀和损害。
2.3 文物保存环境与设施改进
为保护漆木器文物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天长市博物馆对文物保存环境与设施进行了改进。博物馆安装了恒温恒湿系统,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稳定。同时博物馆使用专业的文物展示柜和储物柜,为文物提供一个防尘、防潮、防震的保存空间。
2.4 文物保管制度与管理实践
天长市博物馆还建立了严格的文物保管制度和管理实践。博物馆设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负责文物的鉴定、修复、保护和管理工作。此外,博物馆还定期对文物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例如,博物馆每年都要对馆藏的漆木器文物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和检查,记录文物的状态和保护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5 科学研究与教育推广
为提升公众对漆木器文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天长市博物馆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教育推广活动。天长市博物馆与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关于漆木器文物的学术研究,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天长市博物馆还举办展览、讲座和互动体验活动,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大众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度。
3 天长市博物馆漆木器文物科学保管实践
3.1 文物鉴定与分类实践
3.1.1 文物鉴定实践
类型鉴定。通过对漆木器文物的形态、纹饰、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观察和分析,博物馆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天长市博物馆各类文物占比分别为:食器30%、酒器25%、水器20%、其他25%。这些数据反映出在古代社会,漆木器在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角色。
时代鉴定。根据漆木器的器形、工艺等特点,博物馆初步判断其所属时代。通过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漆木器进行对比分析,天长市博物馆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时代判断。例如,战国时期的漆木器多采用彩绘工艺,而汉代则出现镶嵌工艺,这些特征在文物中均有体现。
材质鉴定。通过对漆木器的材质进行检测分析,博物馆发现木胎漆器主要由木材和生漆制成。其中,木材种类包括楠木、梓木等,生漆则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质量。这些材质信息为天长市博物馆研究古代漆木器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
3.1.2 文物分类实践
按功能分类。根据漆木器的使用功能,博物馆将其分为实用器和明器两类。实用器主要为食器、酒器等日常生活用品,明器则主要为随葬品,如模型车马等。通过对不同类型文物的数量、种类等进行分析,博物馆可以明确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和丧葬文化。
按工艺分类。按照制作工艺,博物馆将漆木器分为彩绘、镶嵌、雕刻等不同类别。天长市博物馆的彩绘类文物占比80%,雕刻类文物占17%,镶嵌类文物占3%,这些数据反映出古代工匠在漆木器制作上运用了多种工艺技巧,展示了当时手工业的精湛技艺。
3.1.3 科学保管措施
①恒温恒湿储存:将文物存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避免温度、湿度变化对文物造成损害。
②防光防晒:采用专业遮阳设施和灯光控制系统,减少光照对文物的损害。
③病虫害防治:定期对文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处理,确保文物免受生物侵害。
④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⑤数字化记录与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展示,方便研究和传播。
3.2 文物保护技术应用实践
3.2.1 微环境调控技术应用
为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的稳定,天长市博物馆引入微环境调控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等设备,使文物始终处于适宜的保存环境中。实践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后,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2 ℃内,湿度波动范围控制在±5% RH内,有效降低环境因素对文物的损害。
3.2.2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为深入明确文物的内部结构和状态,天长市博物馆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利用X射线、超声波等手段对文物进行扫描,获取文物的内部结构信息,评估其保存状况。例如,通过对一件战国时期的彩绘漆木食盒进行检测,天长市博物馆发现其内部结构完好,彩绘层厚度均匀,无开裂、脱落等现象,这为后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3.2.3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针对文物可能面临的生物侵害问题,天长市博物馆引入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定期投放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手段,控制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害虫、霉菌等有害生物的数量。实践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后,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害虫数量下降了80%,霉菌生长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生物侵害对文物的风险。
3.2.4 材料保护技术应用
为保护文物的材质和工艺特点,天长市博物馆采用多种材料保护技术,如针对木材部分,博物馆使用渗透性强的防腐剂进行处理,增强其抗腐朽、抗虫蛀能力;针对彩绘部分,博物馆使用专用的保护涂层进行覆盖,防止颜色褪色和开裂;针对镶嵌部分,博物馆使用专用的黏合剂进行加固,防止其松动和脱落。
3.2.5 数字化技术应用
通过3D扫描、VR展示等手段,实现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和虚拟展示。例如,对一件汉代的镶嵌漆木屏风进行3D扫描和VR制作,博物馆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进行360°旋转展示和操作分析,这不仅增强了文物的可观赏性,还为深入研究文物提供了便捷手段。
3.3 文物保存环境与设施改进实践
3.3.1 保存环境评估与改进
温湿度调控系统升级。通过对原有温湿度调控系统进行升级,博物馆引入智能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智能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温湿度范围,自动调节空调和加湿设备的运行,确保保存环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实践数据显示,升级后的温湿度调控系统能够将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1 ℃内,湿度波动范围控制在±3% RH内,显著提高了保存环境的稳定性。
光照控制系统优化。为降低光照对漆木器文物的影响,博物馆对光照控制系统进行优化。选用低紫外线辐射的LED灯具,并根据文物的展示需求,设置不同的光照模式和强度。引入光照传感器和自动调光系统,根据保存环境的光照强度和文物展示需求,自动调节灯具的亮度,避免光照过强或过弱对文物造成损害。实践数据显示,优化后的光照控制系统能够将光照强度控制在50~100 Lux范围内,有效降低了光照对文物的损害。
3.3.2 设施改进实践
文物存储设施升级。为提高文物存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博物馆对原有的文物存储设施进行升级。选用高密度、可调节的文物架,能够根据不同尺寸的文物进行灵活调整;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文物的数字化管理和查询。实践数据显示,升级后的存储设施将文物存储空间利用率提高了20%,并降低了文物损坏和丢失的风险。
展示设施改进。为提升文物的展示效果和观众体验,博物馆对展示设施进行改进。选用高清晰度、大屏幕的展示设备,能够清晰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工艺特点;引入交互式展示系统,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互动操作,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实践数据显示,改进后的展示设施将观众满意度提高了30%,并增强了观众对文物的认知和理解。
3.3.3 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估
为确保改进后的保存环境与设施能够满足漆木器文物的长期保存需求,博物馆引入多项技术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估。通过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博物馆实现了对保存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博物馆实现了对温湿度、光照等参数的智能调控和优化。实践数据显示,应用这些技术后,保存环境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文物的保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3.4 文物保管制度与管理实践
3.4.1 文物保管制度建立
文物登记与分类管理。对每一件漆木器文物都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包括名称、年代、材质、工艺特点等。根据文物的类别和重要性,博物馆进行分类管理,将文物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保管措施和管理要求。
文物出入库管理。每一件文物在出库前都需要经过申请、审批和登记程序,确保其来源合法、用途明确。入库时,博物馆对文物进行详细检查和登记,确保其完好无损并妥善归位。通过这一制度,博物馆能够实现对文物的全程追踪和监管。
文物日常巡查与维护。每天定时对保存环境进行巡查,检查温湿度、光照等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定期对文物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外观整洁、无损坏。博物馆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保存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
3.4.2 管理实践与技术应用
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通过该系统,博物馆能够实现对文物的数字化登记、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例如,通过对一级文物的查询分析,博物馆可以明确其保存状况、展示次数和利用情况等信息,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①。
安全防护技术应用。为加强文物的安全防护能力,博物馆引入多项安全防护技术,如通过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博物馆能够实现对保存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功能;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和图像识别技术,博物馆能够实现对文物的自动识别和异常检测功能。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安全防护的效率和准确性,还降低了人为破坏和盗窃的风险②。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为确保文物保管制度的有效执行,博物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工作。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文物保护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演练,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同时开展文物保护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3.4.3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为确保文物保管制度与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博物馆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工作。通过对保存环境、设施状况、员工操作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博物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和优化③。例如,在一次评估中博物馆发现部分二级文物的保存环境存在温湿度波动较大的问题,于是博物馆对相关设施进行升级和改进,确保文物的稳定保存。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制度与管理实践逐渐趋于完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保障。
4 漆木器文物科学保管挑战与对策
4.1 漆木器文物科学保管的挑战
4.1.1 保存环境问题
漆木器文物对于保存环境的要求极高。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都能对文物造成损害④。例如,湿度的波动可能导致漆木器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光照中的紫外线会加速漆面的老化;而空气中的污染物则可能引发霉菌生长。
4.1.2 材质与工艺特点带来的挑战
漆木器文物的材质和工艺特点给科学保管带来特定的挑战。例如,木材的易腐朽性、易开裂性以及漆层的易老化性,都要求博物馆在保存过程中采取特殊的措施⑤。
4.1.3 人为因素与管理制度的问题
人为因素也是影响漆木器文物科学保管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管理不善、操作不当,还是保护意识不足,都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例如,文物在转移、展示或清洁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损伤。
4.2 漆木器文物科学保管的对策
严格控制保存环境。为确保文物的稳定保存,博物馆需要对保存环境进行严格控制。这包括使用专业的温湿度调控设备、光照控制系统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确保保存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博物馆还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各项参数处于预设范围内。
应用先进的保护技术。针对漆木器文物的材质和工艺特点,博物馆应引入先进的保护技术。使用渗透性强的防腐剂处理木材部分,增强其抗腐朽能力;使用专用的保护涂层覆盖彩绘部分,防止颜色褪色和开裂;对镶嵌部分使用专用的黏合剂进行加固,防止其松动和脱落。
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漆木器文物的科学保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博物馆应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如文物保护技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共同研究解决文物保管中的难题。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博物馆可以引入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方法,提升文物保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漆木器文物的科学保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管措施和建议。这些措施和建议有助于改善文物的保存状况,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价值,促进文物保护和传承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纪善勤.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展览[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6):107-109.
②冯向伟.博物馆文物修复档案的管理[J].东南文化,2022(5):183-189.
③郑舒恬,高歌.博物馆文物英译实证研究[J].英语广场,2022(34):11-15.
④木拉提·司马义.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56-58.
⑤胡树人.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趋势的研究[J].兰台内外,2022(2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