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保存现状调查与保护策略研究

2024-08-02 00:00黄美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2期

摘 要:文章通过对厦门市不可移动碑刻石刻实地调研,结合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针对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保存现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梳理其自然、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碑刻石刻保护策略。

关键词: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保存现状;保护策略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2.008

我国碑刻石刻文物数量巨大,记录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多维度珍贵信息,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以实地调研数据和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为背景,分析厦门市不可移动碑刻石刻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和人文特征提出适合厦门市不可移动碑刻石刻的保护策略。

1 厦门市不可移动碑刻石刻现状调查

厦门地区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一共有127处,其中石质碑碣64处,摩崖石刻59处,其他石刻4处(图1)。

1.1 保存现状

本次统计主要针对1911年及以前刻成且以文字为主要内容或主要价值载体的不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以年代划分,其中宋代8处,明代21处,清代85处,宋、明、清代2处,宋、清代1处,明、清代10处(图2)。以级别划分,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一般文物99处(图3)。以区域划分,思明区45处,湖里区4处,集美区6处,海沧区14处,同安区43处,翔安区15处(图4)。

127处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保存现状基本稳定,其中状态稳定的有93处,部分损腐的有31处,情况不详的有3处。在情况不详的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中,一处因被水淹没(图5),无法看到;一处因周围环境变迁,和当地协管人员搜寻未果;还有一处因产权人不同意进入,并且产权人也不协助找寻拍摄,无法了解到现状并及时监控保护。

1.2 文化内涵

厦门市碑刻石刻分布广泛,类型众多。有的碑刻石刻是著名书法家或历史人物书丹的,以林懋时①、何乔远②、李暲③、黄日纪④、周莲⑤、邓会⑥、丁一中⑦、俞成⑧、刘汝楠⑨、李春芳⑩等题刻最为著名k。

有的碑刻石刻内容与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有关,如赵纾攻剿红夷题名石刻(图6),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图7),朱一冯攻剿红夷题名石刻(图8),醉仙岩征倭摩崖石刻等(图9)。

赵纾攻剿红夷题名石刻碑铭“天启癸亥冬晋阳赵纾督征到此”。明天启三年至四年(1623—1624),明政府先后调集各路水师驻节厦门,多次大败荷军,并于1624年7月彻底将荷兰人赶出了澎湖。此题刻系参加此役的漳州府海防同知赵纾在剿夷期间登临虎溪岩所题。

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演武社区南普陀寺藏经阁西北侧20米岩壁上。石刻为四行直书,楷体,幅高1.35米,宽0.95米,内容为“万历辛丑四月朔,三山陈第宛陵沈有容同登兹山骋望极天徘徊竟日”。石刻系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抗倭爱国将领沈有容与陈第来厦门共商赴台大计,于当年四月初一日同登五老峰时所作。明末东南沿海倭患不断,荷兰殖民者不断侵犯台澎和福建沿海,陈第、沈有容受明政府派遣,多次攻打入侵之敌,当时沈奉命主持浯屿铜山海防军务,邀请已辞官的陈第来厦门共商征倭大计。此石刻是研究明末海防历史的重要实物。

朱一冯攻剿红夷题名石刻碑铭“天启癸亥年十一月二十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明天启三年(1623)十月,荷兰军舰两次入侵浯屿海面,分守福宁道参政朱一冯、漳州府海防同知赵纾分别率军击退来敌,并分别勒石纪事。

醉仙岩征倭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虎溪社区万石植物园内醉仙岩天界寺后山长啸洞旁岩壁上,镌刻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石刻并排共3幅,均为七言诗句。其一为施德政所题,字幅高1.37米,宽0.72米,行楷书;其二为李扬所题,字幅高1.37米,宽0.7米,行楷书;其三为徐为斌所题,字幅高1.34米,宽0.9米,行楷书。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为防倭寇,明政府在东南沿海一带实行春冬两季派水师前往外洋汛守的“巡哨”制度。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春,神机右副将军后军都督施德政、游击将军李扬、福建南路参将徐为斌等在赴澎湖巡哨前同登醉仙岩,相互唱和抒发抗倭决心的诗作。此石刻是研究福建沿海明末抗倭历史的重要文物。

有的碑刻石刻内容反映古代厦门社会状况和民风民情,如张厝水利告示碑(图10)、厦门大学东边社等摩崖石刻群(图11)等。张厝水利告示碑含《行坝告示》碑和《沟涵告示》碑,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美埔张厝南部村边崇福宫旁。二碑并立,坐北朝南,均为长方形倭首,下承长方形碑座。其中之一为《行坝告示》碑,碑高1.7米,宽0.56米,厚0.2米,连碑座通高2.2米。碑额横镌“行坝告示”4个楷体大字,碑文直书14行小字,记述同安县令谕令当地农田灌溉水源不得霸占和擅自截流,应当归为公用等内容,落款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另一碑为《沟涵告示》碑,碑高1.71米,宽0.52米,厚0.17米,连碑座通高2.2米。碑额横镌“沟涵告示”4个楷体大字,碑文直书11行小字,记述同安县令谕禁当地私自建坝截流和霸占公坝、水道等,落款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方石碑是研究古同安社会状况和水利设施的实物资料。

厦门大学东边社等摩崖石刻群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演武社区厦门大学北部后山上池水库大坝东南岸和厦大凌云路附近。石刻共三处:其一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厦门海防分府同知张朝缙颁布的一份“示禁”石刻,坐西南朝东北,楷书直题17行,篇幅高1.5米,宽1.8米,内容为不准在此附近墓地放牛、挖草、挖土石等;其二为厦门大学内凌云路东村7号楼旁岩石上,为清雍正三年(1725)关于“高明宫”地产的题记,坐北朝南,楷书直题,字幅高1.5米,宽1.65米;其三为厦门大学内凌云路东村7号楼旁岩石上,坐东朝西,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邱开泰、郑开辉勒石的,行楷横题“栖云”二大字,前、后落款“嘉庆己卯六月吉旦”和“邱开泰、郑开辉同勒石”,字幅高约1米,宽约3米。三处石刻对了解清代地方史和经济情况具有一定文物价值。

有的碑刻石刻有地理、景观标识作用,如鸿山织雨题刻(图12)、同安马巷厅交界碑(图13)等。鸿山织雨题刻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鸿山社区鸿山乐园内,清代许湘兰等人所书,楷书横题,字幅高约1.00米,宽约2.40米,左侧楷书款,上端并列“瑞安、鹭江”,其下并列直题“许湘兰、捷魁、廷瑞同立”。清乾隆《鹭江志》因此地“两山相夹,风北而雨南,风南而雨北,其势如织”,因而将“鸿山织雨”列为厦门“大八景”之一。同安马巷厅交界碑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三忠宫村西南村边150米池塘出水口旁。清乾隆年间(1736—1795),析同安县东部置马巷厅,以三忠溪为界,并在溪之西畔立界碑。民国时马巷厅并入同安县,该界碑被移到三忠村。界碑为弧首,宽0.6米,高1.3米,中镌“同安马巷厅交界碑”,上款为“光绪元年(1875)四月重建”,下款为“同安县黄、马巷厅洪同立”,“黄”即同安县令黄毓鑫,“洪”即马巷厅通判洪麟绥。清乾隆四十年(1775),同安县东界之翔风、民安、同禾三里五十八保并原管十保共六十八保设置泉州府马巷厅(即泉州分府),金门通判同时移驻马家巷。此碑是研究古代同安行政区划和行政建制的重要实物。

2 碑刻石刻现状问题分析

2.1 易受外在条件影响

厦门地区不可移动碑刻石刻易受自然风化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自然风化因素主要有地震、水灾、火灾、雷电、风灾、泥石流、冰雹、腐蚀、沙漠化等。生物因素如苔藓类植物侵蚀、植被覆盖等。人为因素包括生产生活活动、盗掘盗窃、不合理利用、违规发掘修缮、年久失修等。

127处不可移动碑刻石刻影响因素里自然风化因素影响的占32处,生物因素影响的占1处,自然风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影响的占58处,人为因素影响的占1处,情况不详的占2处,没有受到影响的占33处。有的碑刻石刻虽然风化,但是仍处于稳定状态,也要引起重视。摩崖石刻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自然风化因素;二是生物因素。石质碑碣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风化因素。其他石刻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为自然风化因素。

有些碑刻石刻常年处于野外露天环境,备受风雨侵蚀,许多都存在缺损、裂缝、堆积物沉淀、生物侵害等现象。碑刻石刻文字多漫漶不清l。127处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中字迹清晰的有81处,字迹不清晰的有43处,不详的有3处。石质碑碣保存状况总体比摩崖石刻保存较好(表1)。在字迹不清晰的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中,受自然风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影响的较多,有27处(表2),这两种因素对于字迹有一定影响。

2.2 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

厦门地区不可移动碑刻石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目前还不完善。

2.2.1 大部分无专门专职保护机构

127处不可移动碑刻石刻已有保护机构的有44处,尚未有专门专职保护机构的有83处。大部分无专门专职保护机构,部分无法及时监测保护。

从表3、表4可以看出,摩崖石刻大部分位于野外和寺庙中,共47处。石质碑碣大部分位于村落中,共28处。摩崖石刻和石质碑碣位于野外的共35处,这些摩崖石刻和石质碑碣无专门专职保护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保护。

2.2.2 缺乏碑刻石刻文物保护专业人员

市、区级文物单位缺乏碑刻石刻文物保护的专业人员。由于客观因素,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不只负责文物工作,大多是文物、文化、体育等各种事务都要兼管。有些市、区级文物单位虽然有看管人员,但是看管人员对该碑刻石刻历史、文化内涵、位置、保护状况等了解不深,市、区级文物单位缺乏碑刻石刻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碑刻石刻没有得到保护。

2.2.3 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未配套

127处碑刻石刻尚未建立标准化的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对于自然风化灾害、生物灾害、人为破坏未能及时监测。特别是一些处于野外、民宅的碑刻石刻,保存状况无法及时知晓。

3 碑刻石刻保护策略

3.1 健全保护机构

形成健全、高效的专门专职碑刻石刻保护机构,加强对碑刻石刻文物资源的系统管理、调查和保护。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划拨部分经费固定用于碑刻石刻管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中,确保专款专用。

3.2 注重专业保护队伍建设

引进石质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石质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对保存现状、碑刻石刻内容、价值等进行长期调研、研究和考证工作。市、区级文物单位增设碑刻石刻文物保护专业人员,该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对该区碑刻石刻历史、文化内涵、位置、保护状况等充分了解,定期考核。

3.3 发挥碑刻石刻所处位置单位或个人积极性

许多碑刻石刻保存于村庄祠堂、寺庙、学校、景区以及民宅处,对于有些位置偏远或者没有保护措施的碑刻石刻,应发挥碑刻石刻所处位置单位或个人积极性,保护碑刻石刻。

位于部队的部分碑刻石刻可以找寻,但需在部队帮助下监控保护。与部队或相关单位签署保护协议,明确和落实现场保护职权,出台相应法规或政策,在不影响私人业主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保障文物部门巡查、监管的权力。

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面向社会宣传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自然灾害防范的基本知识,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与增强群众文物守护意识,让更多普通群众也知晓、了解碑刻石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特别是一些碑刻石刻在民宅中,普通群众明白碑刻石刻的重要意义,才有意愿配合调研和保护。此外,对有意愿参与的普通群众可以给予奖励。

3.4 构建完善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监测体系

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等手段,对不可移动碑刻石刻实行动态监测预警,对野外碑刻石刻定期巡查监控。及时反映保存状况,实现碑刻石刻自然灾害风险监测的一体化和精准化。实行预防性保护,建立灾害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妥善处置。

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减缓控制、及时修复自然损害。可以对碑刻石刻的周围进行保护管理,建立防护设施,防止自然风化、生物或者人为因素继续破坏碑刻,降低损坏程度。字迹模糊不清的碑刻石刻可以结合史料、地方志和口述史将受损的碑刻修复还原,让它们恢复价值并继续流传于世m。一些字迹不清晰的情况经专业评估后,可使用漆涂层重涂或者重绘n。

3.5 碑刻石刻数字化保护

深入碑刻石刻所在的位置,进行实地考察,对知情人访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摄影、录像、测量和录音等,充分采集碑刻石刻的名称、年代、碑铭、等级,以及保存管理现状等基本信息和影像数据,建立碑刻石刻数据库,搭建数字平台,实现碑刻石刻文物资源信息的共享。了解、研究碑刻石刻损坏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对部分碑刻石刻文物进行考证整理,并编辑成相关书籍资料。

对于一些珍贵的碑刻石刻文物,传统的手工拓片方式可能会对碑刻石刻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可以对碑刻石刻进行三维模型数字化采集,微痕提取,形成数字拓片。数字拓片突破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展示需要和保真效果,更加安全和长久地保存信息o。

3.6 文旅融合发展利用

充分挖掘碑刻类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促进此类文物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提升文物的展示、利用水平。

将厦门市碑刻石刻的保护分为集中成片保护和点状保护两个层级,强调整体与局部、群体与个体的关联。碑刻石刻集中成片且保存状况较好的片区可以结合周边环境,规划旅游路线,使普通群众参与到碑刻石刻探索、观赏和保护中。

4 结语

通过对厦门市不可移动碑刻石刻的现状问题的调研梳理,发现碑刻石刻现存的主要问题有易受外在条件影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碑刻石刻保护策略。政府可以健全保护机构体系、注重保护队伍建设、构建完善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监测体系等,与此同时发挥碑刻石刻所处位置单位或个人的积极性,保护碑刻石刻。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则可对碑刻石刻长期调研、研究,探索数字化保护。除此之外,碑刻石刻资源丰富,还可文旅融合发展利用。

注释

①林懋时,即林烈宇,明代厦门人,有宋代米元章嗜石之癖。

②何乔远,字稚孝,号菲莪,福建晋江人,明万历年间进士,著名地方史学家,著有《名山藏》《闽书》等。

③李暲,字静乐,山西人。清雍正八年(1730)前后任海防同知。

④黄日纪,字叶三,号荔崖,福建龙溪人,居厦门。清乾隆年间厦门著名诗人,曾组织云洲诗社。

⑤周莲,字子迪,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至翌年五月、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至同年七月两度任福建兴泉永道道尹。

⑥邓会,号啸庵,福建三山(今福州)人。1655年,郑成功改中左所(厦门)为思明州,从1656年至1660年,邓会为第二任思明州知府。康熙九年(1670)任山西太原知府。

⑦丁一中,字少鹤,江苏丹阳人,明隆庆、万历年间任泉州府同知。

⑧俞成,浙江杭州人,进士出身,清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777—1779)来厦门任兴泉永道道尹。

⑨刘汝楠(1503—1560),字孟木,号南郡,福建同安人。明嘉靖七年(1528)解元,十一年(1532)进士,官湖广提学,“为人峭直”,著有《白眉子存笥稿》。

⑩李春芳,字实夫,号东明,福建同安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广东潮州知府。著有《白鹤山存稿》。

k厦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宣传委员会.厦门摩崖石刻[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1.

l吴冬冬.常州碑刻文化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对策[N].中国文物报,2020-06-26(007).

m黄爱坤.广西扶绥县土司碑刻调查与保护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2):54-57.

n魏忠武,张秉坚.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J].石材,2022(4):19-25.

o张园林.基于三维模型的碑刻数字拓片生成技术及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