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广泛应用,现已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助力,因此需要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文章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3-0084-04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高理解能力,而写作则是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重要途径。读写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探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篇等各个方面。同时,课堂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首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基础的关键阶段,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汉字、词语、语法、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正确理解、运用和表达语言。其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课文、阅读材料等,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等,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再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教授知识,还注重情感培养。通过学习课文、阅读材料等,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情感表达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学生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最后,通过学习口语交际、写作表达等,学生可以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综上所述,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提高社交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读写结合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读写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思想、情感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其次,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方式等,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再次,通过阅读和写作,学生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提高语文素养。与此同时,通过阅读和写作,学生可以主动探索、思考、表达,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后,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学生可以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精选阅读材料,注重读写结合
在某些地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学生可能无法接触到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此外,部分学校或教师可能没有意识到优质阅读材料的重要性,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缺乏优质阅读材料会限制学生的阅读范围和深度,从而影响他们的写作能力。学生无法从优秀的作品中学习到新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也无法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一主题的其他文章等,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描写手法、结构安排等,并让学生尝试模仿这些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让学生感受作者在不同文章中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这些文章可以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了解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点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技巧和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主题、情感和思想表达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意义。在写作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技巧和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或校园的散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和题材,通过模仿朱自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升写作水平。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点评各自的文章,互相学习和借鉴。通过互相点评,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部分学生可能觉得写作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而且他们可能不确定如何开始写作,也不清楚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此外,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过于枯燥或困难,也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兴趣。缺乏写作兴趣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成绩。如果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他们可能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构思、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境进行写作,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教学中。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蝌蚪成长过程的动画,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蝌蚪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如从卵到孵化出蝌蚪,再到蝌蚪变成小青蛙的过程。这种直观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蝌蚪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它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动画,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画中的内容。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动画写一篇小故事,描述蝌蚪的成长历程和它们所遇到的各种有趣的事情。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描述细节、如何表达情感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经历,创作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点评各自的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通过互相点评,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三)指导观察,积累素材
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学习方法,因此他们无法有效地积累素材。此外,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如何做笔记或如何筛选信息,他们也可能面临素材积累的困难。素材积累的困难会限制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和信息,学生可能无法写出丰富、有说服力的文章。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和身边的事物,如一个人的外貌、一个物品的特征、一个场景的氛围等,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积累素材。
例如,在教授《父亲和鸟》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对待工作和学生的。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父亲的言行举止和工作状态,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父亲的职业精神和行为准则。这种观察和记录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些素材写一篇关于自己老师的文章,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将观察到的细节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形成一篇有思想、有感情的文章。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最后,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付出,从而更加敬重和感恩教师。这种感恩和敬意之心,可以让学生更加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父亲和鸟》这篇课文,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等。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读课文中难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练习,将《父亲和鸟》这篇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转述、续写或改编。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任务,如写一篇读后感、写一篇续写故事、写一篇对比分析等,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组织一些创意活动,鼓励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例如,学生可以设计一份以课文为基础的小册子,制作一份以课文为灵感的绘画作品,演绎一段以课文为题材的小剧场等。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讨论或演讲等活动。通过口语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传授技巧,加强训练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此外,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掌握足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生活经验和写作技巧的不足会限制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这样学生可能无法深入探讨主题,也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传授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其中包括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描写人物、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在传授技巧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以加强写作训练。
例如,在《坐井观天》阅读教学环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坐井观天》的结构和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进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如何构思一个故事情节,如何设置悬念,如何安排高潮等。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从而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技巧和方法写一篇故事,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所学到的技巧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同时,这种写作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和掌握故事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深入理解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此外,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绘本。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和文字的结合,将课文中的情节和形象进行再现和表达。此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引导学生以《坐井观天》为基础,改编成小剧场剧本或者其他形式的创作作品,如歌曲、舞蹈等。通过改编,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创作活动,要求学生以《坐井观天》为主题,共同创作一部短剧、一首诗歌或者一篇故事。通过集体创作,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五)鼓励创新,培养个性
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缺乏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计划,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缺乏自主意识会使学生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时间,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如果学生无法自主地制订计划并执行,他们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和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来培养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诗歌、小说、童话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教授《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入文章续写教学法。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进行改编或续写,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改编故事情节、增加角色、改变结局等,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其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评价自己的文章和其他同学的文章。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文章,从而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此外,学生可以在评价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借鉴,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同学的创意和想法,从而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意。最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故事情节、角色和结局等,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和积极地去创作和表达,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等教学策略的实施,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华亭.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以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五单元为例[J].华夏教师,2023(19):61-63.
[2]黄宁静.西部偏远小学第三学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玉门市学校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3.
[3]林清.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高年级情感作文教学浅思: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教学为例[J].教师,2020(24):41-42.
[4]蔡顺英.片段式精读细写夯实语言文字运用根基: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为例[J].黑河教育,2021(8):44-45.
[5]蔡丹丹.小学中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以江阴市两所小学中年级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21.
[6]马秀兰.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实践与思考: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为例[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2(20):58-60.
作者简介:张敏(197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潮海城东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