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路径

2024-07-31 00:00:00黄瑞东金碧
国际公关 2024年11期

作者简介: 黄瑞东,男,汉族,浙江温州人,大专,董事长,研究方向:经营决策;

金碧,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本科,董事长助理,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摘要:身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在明确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及特点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实现对经济管理的革命性创新和优化,以确保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能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路径

随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越发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投入基于信息技术推行产业改革和升级的竞赛中,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进一步推动管理技术的创新,使中小企业摆脱了单一发展的限制,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丰富,经营范围得以拓展,经营内容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企业经营活动内容、范围的变化,管理层开始思考如何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保证管理与经营活动的适配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维系自身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的变化

(一)经济上的由实转虚

“互联网+”时代,大量中小企业开始将企业内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外部合作伙伴整合起来,寄希望于以虚拟组织形态的企业模式来应对信息时代对传统企业造成的冲击。[1]企业管理者开始通过互联网寻找合作伙伴,与其进行无误差的交流,完成资源整合、调度等工作,打破了过去中小企业在参与市场活动时受地域限制的局面,使其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客户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交流和合作,大大拓宽了其业务范围。此外,“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开启了 “先订后产”的经营模式,以此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支出和遭遇风险的概率。与此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信息技术使管理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二)竞争模式发生改变

在实体经济时代,中小企业若想实现更好的发展,除更新生产设备、招聘高素质的人才、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外别无他法,但在 “互联网+”时代,其能够在互联网上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电商平台,利用各种App、直播平台等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除此之外,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过去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较小,在 “互联网+”时代,其需要面对跨行业的竞争者,需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扩大客户群体的数量。

(三)经营和管理理念产生变化

在 “互联网+”时代,企业与客户间的沟通大多数都是在网上完成的,如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对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等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这就使中小企业对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尤为看重。而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则表现在采用互联网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上。由于 “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大多依靠互联网参与市场,因此其会根据市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服务。[2]此外,基于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要求的提高和对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各中小企业开始在互联网上谋求 “强强联合”,通过信息共享和搭配创新谋求合作共赢,这一点表现为推销配套产品、共同组建科研机构、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等多个方面。

二、“互联网+”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变革

(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繁荣程度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地推陈出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强化内外部管理,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小企业纷纷采用互联网技术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提升管理精度,避免管理漏洞,助力企业长久而稳定地发展。

(二)促进了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营及管理理念改变的同时,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同样也会发生改变,唯有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行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迎来更好的发展。而基于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自然应全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打破传统管理理念的思维掣肘,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及时调整经济管理模式,以提升企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有效拓展了经济管理渠道

在实体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以线下管理为主,而这一管理办法主要依靠人力来完成,这就导致传统的经济管理缺陷较多,如无法及时获取市场上消费者的信息,管理效率难以得到保证。而在 “互联网+”时代,更多的中小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传统经济管理的缺陷与不足,开始利用信息时代多元化的交流方式拓展经济管理模式。[3]例如,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开始建立企业自己的官方微信、微博账号以及自媒体平台视频号,一体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利用线上与线下兼顾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四)推动了管理组织的创新

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中小企业开始转变生产与经营方式,使企业经济管理迎来新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内容、范围、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改变。以企业管理为例,实体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以垂直管理为主,由领导层制定经济管理决策,员工只能服从 “上级”命令,但现在,垂直管理变成了横向管理,大量网络业务的出现使了解企业发展动态的人从管理层变成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基层员工。因而,基层员工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成为现代中小企业能否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而这也是导致 “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管理组织创新的直接原因。

三、提升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推动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基于市场经济条件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应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以确保其在实践中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经济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4]

1.要摒弃实体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理念,树立以产品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即一切经营和管理行为都应以保证消费者的满意为核心,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定制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及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基于这一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功能,科学预测市场的发展方向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机遇,以科学的管理提升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2.基于企业文化创新经济管理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而基于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企业管理者可以将创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利用一切契机引导员工树立创新发展意识,引导其在工作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此助力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和优化,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例如,利用内部文化宣传和教育、外部交流等方式帮助员工养成创新思维。

3.深入思考怎样推动经济管理形式的创新,即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经济管理成效。如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数据分析中心,基于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整理、分析功能推进智能化的经济管理系统建设,通过精准的数据研判加强风险管控,实现经济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二)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1.促进营销模式的创新。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在互联网上建立独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与客户进行互动,以实现低成本高回报的网络营销效果。例如,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服装企业开始停止线下门店的扩张,转战网络营销。如李宁、耐克、361°等知名的服装企业都注册了自己的抖音官方账号,并招聘主播开启直播售货模式,这样不仅减少了成本,也满足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求,真正做到了 “低成本、高回报”。企业还可以尝试互联网时代独有的营销模式,如内容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通过制作高质量的内容、优化搜索引擎排名、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产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扩大客户范围。“互联网+”时代需要企业对于用户的感知与洞察力更强,并以此为基础,深度地去理解用户。当然,在推动营销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也需要不断尝试、学习和调整。只有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营销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要推动供应链管理创新。摒弃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形式,打造信息化的供应链,从互联网中寻找供应商是 “互联网+”时代提升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可以建立网上采购系统等降低经营成本、拓展新的市场。

3.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在人才选择方式上应有所变革。传统的招聘方法可能不再适用,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考察其专业技能,更要注重他们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敏锐度和适应能力,确保新进的团队成员可以迅速融入并应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员布局也需重新考量。随着直播、运营和自媒体等行业的兴起,企业应在这些领域积极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确保在关键时刻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调配。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除了常规的技能培训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分享行业内外的最佳实践、提供前沿的工具和资源来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人才的激励与留任同样关键。企业应构建一套完备的激励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与市场相符的薪酬待遇、推行股权激励方案以及为员工规划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不仅能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更能确保现有团队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4.推动财务管理创新。企业需要关注财务管理系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的财务数据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更高效地记录各类财务数据,如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此外,该系统还应支持对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在线支付和开具电子发票等功能也是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银行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对接,企业可以轻松完成在线支付和收款,同时开具电子发票可以简化财务流程,降低成本。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也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定制财务管理系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财务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众所周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清楚地认识到,在 “互联网+”时代若想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除了要推动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支掌握专业技能、具备互联网思维的职工队伍,保证其拥有良好的市场发现能力,能够精准掌握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和管理要求,具有灵敏的 “嗅觉”。

1.要通过人才招聘网站吸引更多具备较高专业技能水平、了解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的经济管理队伍。

2.要利用互联网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利用这样一个平台为员工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管理层还能通过该平台所提供的考核数据为优秀员工创造晋升机会,帮助其制定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四)构建数字化的在线经济管理平台

产业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性法宝,而这也是 “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5]基于这一点,中小企业为了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应当加快信息化经济管理平台的建设步伐。例如,在保留线下经济数据信息账目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形式的企业信息化数据库。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管理者应利用权力分离的方法保证经济数据的精准,以便通过双重数据比对制定更加科学的经济管理决策,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面对 “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革新经济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形式,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维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粲.基于 “互联网+” 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434(20):168-169.

[2] 刘文燕.互联网时代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消费导刊,2019(49):156.

[3] 薛子明.互联网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航班, 2020(3):1.

[4] 曹脉江.基于 “互联网+” 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影响[J].消费导刊,2019(29):217.

[5] 张钟文,乔实.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策略[J].商品与质量,2020(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