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项目: 本文系浙江中医药大学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3JKXSY06。
作者简介: 吴侃男,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教育、国际教育;
孙钰媛,女,汉族,浙江舟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教育。
摘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承担来华留学教育教学的高校作为国际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来华留学生则是这个平台上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最佳人选。
关键词:中外人文交流;来华留学生;国际教育;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人文交流作为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关系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传播各国文化、展示国家形象、建设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索人文交流背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总结其经验,才能更好地用人文交流推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推动 “一带一路”发展。
一、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对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写道:“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总书记的回信传递了对广大留学生的关爱之情,也是对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提出的希望和期待。[2]2023年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表示,中国会继续向中亚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支持中亚国家高校加入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以此加强与中亚国家的 “文明对话”;2024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复信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希望留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投身两国合作,讲好中非友好故事,为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这充分彰显了来华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3]
二、来华留学生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特殊地位与优势
长期以来,作为中外人文交流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因受 “宣传本位”观念影响,说教色彩较浓厚,观点立场比较明显,往往很难引起国际受众的共鸣。因此,要改变这种低效的单向度传播模式,把我们 “想讲的”和国际受众 “想听的”结合起来,就要有合适的发言者。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时也是中国故事的参与者和传播者,无疑是最佳选择。
具体来说,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具有以下特殊优势。
第一,不带功利性。来华留学生作为外国人,与国际受众特别是生源国受众有文化接近性,可避免主观排斥。
第二,可产生多元文化视角。来华留学生通过多元文化视角,能够以 “他叙中国”的方式给中国故事增加全新的视角和新的内涵。
第三,更具感染力。来华留学生掌握多种语言和文化技能,可有效实现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全球到达”。
第四,更富情感。来华留学生经过在华学习,会加深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和文化感悟,为其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和动力。
三、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途径探析
(一)构建 “立体式”国情教育,丰富中国文化的体验形式
要让留学生深入感悟中国文化,真正读懂中国,势必要开展好国情教育。高校要强化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 “立体式”国情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来华留学生体验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的形式,提高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度、接受度。
1.国情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筑牢中华文化自信根基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前提。国情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绵长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学生普遍对中国语言、文学、艺术、民俗、节日等很感兴趣。在讲传统文化时,借助衣、食、住、行等表象符号,适当融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传统思想,让留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国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
当代中国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情教育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种角度向留学生展示真实的当代中国,让留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这种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素材、鲜活的人物以及生动的细节,国情教育应注重 “就地取材”,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元素,让中国故事 “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2.创建 “中文+文化”教学课程
中文学习是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门成立汉语教学中心 (兼中医文化教学中心),在留学生初入校园时就开展 “初级汉语”“基础汉语”等课程,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留学生的中文能力,使其建立对中国文化的初步认识。根据不同专业的中文要求及留学生中文水平,每年开设不同层次中文课程,帮助留学生在毕业前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文能力标准等级水平,在中文学习中有机融入中医文化的学习,不断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3.不断完善和创新国情教育课程体系
“立体式”国情教育体系至少应包含中国文化知识讲解类、中国文化实践类、中国文化体验类三种类型的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开设介绍中国基本国情的课程,将其纳入来华留学生课程培养体系,并有机融合思想教育。如浙江中医药大学将 “中国概况”课程纳入留学生必修课程,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讨论,如在讲授中国地理历史时,融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在讲授哲学、宗教时,融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该课程,学生可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面貌等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定期开展科普讲座,介绍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生活常识等。如浙江中医药大学与杭州市东信社区联合打造了 “国际丁香书院”平台,定期邀请书法、绘画、国学、诗歌、茶道、戏剧、汉语等领域的资深学者举办中国国学国艺专题讲座,留学生非常感兴趣,经常与社区居民一同参加。讲座在向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会融入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故事,让留学生切身体会中国制度的优势。
第三,在第二课堂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实践与学习相结合,加强学生用体验、实践的方式感知中国。如浙江中医药大学与包括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 家校外机构签约共建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平台让留学生有机会 “真听、真看、真感受”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让抽象的教育变得可听、可观、可感。
(二)组建 “校园大使”队伍,培养中外交流人才
在自媒体时代做好国际传播,建立来华留学生数字化 “校园大使”队伍是当下很多高校卓有成效的做法。“校园大使”能第一时间、第一视角发现真实有趣的校园故事,展现地域、校园及专业特色,起到树立学校正面形象、消除信息差的作用。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校园大使”使校园的形象更加具象化、人物化、更有温度,低成本地提高了国际传播的到达率。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自2023年5月11日组建 “校园大使”团队以来,在短短20天的时间内,Facebook粉丝从0增长到532人,主页总覆盖7 911名目标受众生源人群,粉丝主要来自东南亚、中亚等的 “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 (与武汉大学主要生源相对应)。Instagram粉丝从0增长到200人,主页总覆盖85 162名目标受众生源人群。广告曝光展示166 431次,推文互动总计3 568次,足可见 “校园大使”的号召力。[4]
从实践来看,高校遴选的留学生 “校园大使”起码应具备以下素质特点:一是沟通能力强。校园大使必须是数字原住民,精通如何使用互联网语言,能够以开放友好的态度与人在线沟通。二是有领导力。留学生群体中不乏具有影响力和领导力的学生,重视他们的作用将有助于在世界舞台上的文明对话。三是参与度高。“校园大使”是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对学校线上线下的工作都充满热情。四是团队多样化。一个特定标签的 “校园大使”面对的就是一个 “圈子”的受众群体。高校在组建 “校园大使”队伍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队伍的组成结构,尽可能扩大传播的覆盖面。
(三)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中外人文交流有效性
1.遵循故事思维
故事思维就是 “用故事去影响人,影响的方式不是诉诸理智,而是诉诸情感,不是泾渭分明的判断,而是客观的陈述。”相较于 “新闻”,留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的中国故事,因融入了更多的体验与情感,更加有声有色、有血有肉,有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如 “中国好故事”数据库发布题为 《老挝姑娘在昆明:盼乘坐中老铁路回家乡》的文章,讲述了云南大学留学生、老挝女孩杨玛尼的故事。故事从该生的求学经历出发,引出了对高铁建设、周边外交的希冀,以小见大、贴近生活,大大地缩短了中国高铁与国际受众之间的距离,让人切身感受到高铁的魅力与价值。[5]
2.引发共情共鸣
宏大叙事往往难以唤起个体情感体验,在跨文化传播中,共同的价值观往往是从 “人性”和 “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出发,关注不同国家作为世界公民的相似性,以真实动人的故事构建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勾连,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因此,留学生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必须要将自己摆进去,以中立视角、世界语境冷静地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价值与本土特性。如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2022年 “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征文暨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上,深圳大学留学生合唱团为大家现场演绎了获奖作品 《春日来信》。该作品以 “春”为主题,以书信为对话方式,展现新冠疫情消散后中外同学再次相聚、延续友谊的动人场景。作品抓住了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比如 “爱”“友谊”“团聚”等,并且用世界通用的语言 “音乐”来表达,这样的作品能够更好地越过意识形态的障碍,引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情感共鸣,达成价值认同。
3.顺应媒介环境变化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新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渠道,极大地推动了国际传播方式手段的创新。[6]根据Oberlo的数据,短视频观看量正持续攀升,在2023年,每位观众平均每周会花费17个小时来欣赏短视频内容。另一个趋势是用户原创内容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强势崛起,因其真实、亲切、情感化的特点受到全世界网民的追捧。在UGC时代,主流媒体或者官方媒体的优势已经淡化。而留学生恰恰是一个非常善于和乐于使用新媒体的群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独特的优势。如 “美国小伙郭杰瑞”就是典型的 “UGC+短视频”的成功案例。郭杰瑞自2018年开始了他的自媒体之旅,用带着 “洋味”的中文、幽默风趣的风格、客观理性的视角介绍中国的社会、美食、民俗等,吸引了全网超2 000万粉丝,哔哩哔哩视频最高播放量为单条851万次,他将云南咖啡豆品牌向世界传播的案例甚至被央视拍摄成纪录片 《我帮云南卖咖啡》。他在获得个人成功的同时也无形中向外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
4.立足本地本校内容
因学习需要,留学生往往要在一个城市待四五年之久,足够产生不少优质的 “本地内容”。留学生挖掘和表现所在省市独特的文化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2023年浙江省举办了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全球短视频大赛,得到海内外创作者热烈响应,不仅有北京、上海、西安、新疆等外省市参赛者,也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等众多外国友人投稿,共收到8 000多部投稿作品,全网传播量超百亿人次。其中,浙江理工大学的留学生用中文rap说唱为主旋律的短视频作品 《留学浙江》,从传统文化、科技生活等多方面点赞浙江,既贴近浙江又贴近留学生生活,充满青春活力和趣味性,获得了专业组二等奖,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来华留学教育在中外人文交流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系列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更多具有世界格局和中国情怀的国际友人,积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为服务 “一带一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楠.新时代以他者视角展示立体的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4-19(01).
[2]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EB/OL]. [2020-5-18].https://www.ccps.gov.cn/xxsxk/zyls/202005/t20200518_140355.shtml.
[3] 王晓岚.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探索与实践[N].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1).
[4] 曹茹,刘艳东.融媒时代 “讲好中国故事”的四种能力[J].青年记者,2020(32):57-58.
[5] 沈峥嵘.构建共通意义空间,传播全球语境下的中国方案:以 “外国人眼里的‘江苏这十年’”国际传播融媒项目为例[J].传媒观察,2023(S1):36-39.
[6] 郑保卫,王青.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传媒观察,2021(8):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