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它们生长于地域风土与民众生活之中,以多姿多彩的声音艺术维系着老百姓的家国情感,也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出蔚为壮观的华丽乐章。新时代如何传承并传播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用更贴近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演绎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传承老一代艺术家的精髓,获得新一代听众的认同,活在下一代人的情感思想当中,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并孜孜追寻的。
唢呐一直活跃于我国的传统音乐中。它为双簧木管乐器,管身木制,呈圆锥环节状,上端装有带芦苇材质“哨片”的木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喇叭口称为“碗”。唢呐的管身有八个音孔,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音。唢呐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片吹气使之振动,经过管身和“碗”的振动及共鸣扩音而发出声音。它的音色高亢洪亮,尤其适合渲染气氛,表现热闹的场景。
唢呐作为一件极具个性的民族吹管乐器,带着源自西域的特殊音色,在中华民族的黄土地上磨砺出了深沉博大的情怀和刚毅桀骜的品性。早在公元三世纪,唢呐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中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在明代,古籍中已有唢呐的记载,几百年来它被应用于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之中。
如今,唢呐在中国的地域分布十分广泛,尤其盛行于北方地区,同时也在南方部分地区流行。地域不同造就了当地唢呐形制略有不同,音乐风格也跟当地的风土人情息息相关。苏鲁豫交界地带是唢呐最为盛行的区域之一,涉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其中,山东的嘉祥、薛城,江苏的沛县,安徽的砀山、涡阳等地成为“唢呐之乡”。山东鲁西南地区的唢呐别具一格,演奏风格也跟当地流行的山东大鼓、柳琴戏、山东梆子等戏曲音乐相关,唢呐形制是当地特有的“小铜唢呐”,唢呐杆是铜制的,音色相较于木杆唢呐更加清脆明亮,更适合野外操作,因为它的声音传得更远。
秦岭淮河一线周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形成了独特的唢呐演奏风格。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独具地方风格特点,唢呐乐器也区别于传统唢呐形制,如山西晋中的寿阳县、河北唐山一带以及河南的杞县等。东北地区的唢呐更是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流行,尤其是松原等地。东北唢呐很特别,有自己特有的“东北小唢呐”和“东北大杆儿”。“东北小唢呐”适用于演奏东北二人转音乐,它幽默诙谐,律动感很强。而“东北大杆儿”的音色就特别接近人声,尤其是模仿人的哭腔,演奏哀怨、委婉、抒情的旋律性音乐尤为动人。其他地区还有陕西的延安、咸阳,甘肃的庆阳,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区的小唢呐,显示了唢呐在不同地域的多样性和普及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华南,尽管各地的唢呐演奏风格、曲目以及使用场合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这一乐器在中国民间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历代唢呐演奏家的演绎传承,形成了《百鸟朝凤》《抬花轿》《黄土情》《六子开门》《社庆》等别具一格的唢呐传统独奏作品。2006年,唢呐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唢呐艺术再也不仅是民间艺术的一个门类,而且成为世界音乐舞台的宠儿了。
如今,在一些场合,唢呐是必不可少的乐器。比如在春节庆祝活动中,吹唢呐常常是重头戏之一,传达了浓郁的中国年味。同时,在新生代民族音乐家的努力下,这件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正在国际专业音乐交流中焕发新生。2017年,我有幸站在悉尼歌剧院的舞台上,首次和悉尼交响乐团一起演奏了作曲家关峡改编的唢呐经典名曲《百鸟朝凤》,由谭盾指挥。当独具中国特色的唢呐与宏大的交响乐融为一体,当观众的掌声一遍又一遍地响起时,我终于明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内涵与意义。由此,要用我手中这把小小的唢呐奏好“中国故事”,要把中华民族音乐传播得更广、更好的信念,在我的内心生根发芽。
唢呐艺术是世界音乐艺术中较为古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不同的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承脉络。作为一名出生在山东唢呐世家的传承人,我的父亲是山东鲁西南小铜唢呐第七代传人,母亲是唢呐咔戏第十二代传人。我从小感受着不同流派的丰富表现力,沉浸在唢呐艺术深厚的音乐内涵中。
唢呐之所以能够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音乐名片,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音色具有一种神奇的向心力,能带给不同时代的人以强劲的精神力量。在传统的民间礼俗活动中,唢呐大喜大悲的声腔表现优势被充分展现,如《百鸟朝凤》《一枝花》《正月十五闹雪灯》《乡音美》《泥老板》《黄土情》《抬花轿》《庆丰收》等传统风格的乐曲不仅带有浓重的地方韵味,还有跨越时代的情绪共鸣。而在近几年的新作品中,唢呐音乐的现代技艺在表现内涵上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性,新构音乐情境的多种语意表达使得艺术空间随之扩大。如在红色主题音乐《长征组歌》中,唢呐的高亢嘹亮代表了思想铸魂的坚毅不屈;在徐坚强创作的《大开门》中,唢呐的大开大合展现了海纳百川的大国情怀;在周成龙创作的《黄河谣》中,唢呐的跌宕起伏再现了中华儿女的砥砺前行;在李博禅创作的《百年涅槃》中,唢呐的刚正不阿致敬了中华英魂的铁骨铮铮……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各不相同,但创作构思都是将音乐基调立足于中华民族特色,蕴含着中国古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致力于“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作品大量运用了传统音乐文化素材,例如鲁西南鼓吹乐、浙江婺剧、辽南吹打乐、山东民间曲牌等,结合了现代的、当代的创作手段。作曲家们试图在民族器乐与管弦乐队的创作中激发更多的灵感,打破以往的结构、格局,在可听性、学术性、技术性的兼顾下完成作品的创作。唢呐与交响乐队的协奏形式最大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中西文化、乐器技法的碰撞、交融的艺术效果上,作品的音乐层次变化丰富,展现了唢呐的现代声响优势。
通过唢呐与交响乐作品来“传承经典,推崇新作”更是赋予了唢呐深层次的人文价值。这不仅是一部部优秀音乐作品的听觉呈现,而且激发了唢呐与交响乐作品发展的新活力,也会对唢呐艺术及其表现形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唢呐与交响乐的形式以外,甚至还有运用唢呐多变的模拟声响,结合“咔戏”等民间器乐手法,与爵士乐、室内乐的合作演出,这展现了更丰富的当代生活情趣,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唢呐艺术。
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中,能够将传统音乐艺术形式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的例子不少。近期,我策划的“唢呐与爵士四重奏”音乐会在国内巡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让我欣喜的是,95%的现场观众都是“85后”,并且大部分不是音乐领域人士,这正达到了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民族器乐的目的。他们看到唢呐这件“田间地头”的民族乐器与发源于美国的爵士乐融合的音乐会宣传海报,非常好奇这会创造出一种怎样独特的音乐体验,于是抱着“冒险精神”来一探究竟。到了演出现场,大家发现音乐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创造出一种既具中国传统的美感又不失现代活力的风格,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展现律动感、时尚感,触及听众的内心深处,引发更多年轻观众的心灵共鸣。
舞台上年轻的演奏家们极具创新精神与时代特征,专门根据唢呐这件乐器的特性、音色、演奏技术、擅长风格等特点,结合爵士乐,原创了整场音乐会的作品。演奏家们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不懈的“反骨”精神,冲破自己专业领域的舒适圈,展现年轻一代的演奏家们对音乐的热情与对艺术的追求,探索音乐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一次跨界的融合,更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些作品的创作脱离了以往始终凸显主奏乐器主导性的风格,所有乐器都是独立的,更是整体的。作曲家把唢呐柔美、浪漫的美感放大到极致,让听众的情绪沉浸在既传统又现代的迷人氛围中,随着乐音的节奏,听众的心灵也徘徊在乐曲营造的意境之中。
这些作品对唢呐演奏者的演奏技术不断提出了新的挑战,且对唢呐与各种形式的配合提出了难度很高、操作性很强的艺术要求。这也为唢呐艺术以及当代唢呐与不同音乐风格的融合提供了具有很高研究价值以及演出价值的作品。
我们何其有幸,身处一个唢呐艺术发展最美好的时代,无论是对民间唢呐技艺的重视,还是对现代唢呐的探索;无论是在国际音乐舞台,还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唢呐,从一件民间冷门乐器,逐渐成为一件可以飞入平常百姓家、满足各类交流需求的当代热门乐器。
广袤绵延的中华大地和漫长悠久的文明历史,孕育了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地域性非遗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这些珍贵的音乐文化传情达意、以乐化俗、和合人伦,润养了各民族的心田。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目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积极探寻具体的方法、策略,使非遗音乐焕发无限生机。
数代唢呐民间艺术家、演奏家、教育家为了传承好这口“中国之声”,孜孜不倦地在技艺、风格、乐器改良等方面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唢呐的技艺是在长期历史发展演变中,融合了各民族、各流派之特色而形成的特别的吹奏技艺。因此,唢呐的教学、传承有着一套既系统又鲜活的方法。基础演奏者必须掌握气、指、唇、舌等传统技术以及各种组合的技术,如气的技术中的气息控制、循环换气,指的技术中的按孔、指法、装饰音,唇的技术中的口风、唇压,舌的技术中的舌顶音、花舌音等,为日后掌握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打下基础;进阶演奏者需要一面不断学习特色技法,一面应对更为专业和国际化的音乐舞台,对标国际标准的音准、音色,不断训练自己的控制能力,尝试与世界各地的各种乐器合作;到了一定程度,演奏家在唢呐乐器的制作与哨片的改良方面,还应根据个体条件的不同积累自己的心得与创新实践……不同阶段、不同身份的演奏者、爱好者,参与唢呐的演奏,探索唢呐的演绎,汇聚成百家争鸣的传承体系。正如上海音乐学院刘英教授常说的“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古老的民族乐器也可以奏出新时代的最强音。
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喜欢唢呐音乐,而且在上海市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大美育举措下,很多学校将唢呐作为必修课程。2024年4月,我有幸参与了中福会与上海文联共同策划的青少年艺术鉴赏公益课《小小艺评家》的录制。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对唢呐的音色、表现力充满好奇,更能和传统唢呐作品中独有的中国情怀产生共鸣。我相信,在广大非遗音乐传承人、传统音乐守护者、中国音乐传播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会成为下一代血脉里的民族情感与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