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的宇宙总是奥秘无穷,千百年来令人遐想绵延,无数艺术家都曾挥洒着自己的才情,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宇宙”。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音乐技术的升级,一些作曲家青睐利用电子音乐去“探索”神秘无垠的寰宇,用新颖的音色、和声技法构建属于新世纪的宇宙交响。作为一位擅长将电子乐与交响乐融会贯通的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当属二十一世纪不可或缺的电子音乐家,尤其是他创作的融合了电子乐、人声与交响乐的作品《火星神话》(Mythodea),堪称描绘宇宙的经典佳作,也为其在电子音乐界建立了不可替代的开拓者地位。
范吉利斯,希腊作曲家,是一位集创作、演奏和音乐制作于一身的“全才”,被人们称为“电子音乐界的柴科夫斯基”。范吉利斯的音乐为电子音乐在新世纪开创了崭新的前景,而他的作品也成为“太空音乐”的奠基石,可谓厥功至伟。
在范吉利斯的音乐作品中,传统的音乐和创作技法吸收、融合了现代化的电子音乐元素,实现了流行与经典在不同维度的碰撞。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有着统一的主导动机,且主题鲜明。主导动机是反映音乐形象的固定音型或动机乐句,贯穿在音乐织体的纵向结构中,使用主导动机可以使乐曲更立体,更具有交响感。
《火星神话》是范吉利斯为美国宇航局NASA“2001火星奥德赛”任务而创作的主题音乐,这部作品的成功也为太空电子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纪念范吉利斯为太空音乐做出的杰出贡献,NASA授予了范吉利斯“公共服务奖章”(NASA Public Service Medal),国际天文学联盟则把“6354号行星”以“范吉利斯”命名。
2001年6月28日,《火星神话》在雅典宙斯神殿举办的音乐会上首演,由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杰西·诺曼(Jessye Norman)和凯瑟琳·巴特尔(Kathleen Battle)担纲演唱,伦敦爱乐乐团伴奏,还有希腊国家歌剧合唱团以及二十位打击乐手共同演出,而范吉利斯则亲自担任了电子键盘的主奏。他在此次演出中采用管弦乐队来配合两位女高音的演唱,而基于和声模拟振荡器调制而成的“Pad”音色又替代了弦乐队在乐曲织体中的铺底作用,能够调制出管弦乐队无法实现的“空间感”与“临场感”。
演出现场主要使用红黄调的暖色灯光,将整场演出笼罩在一种热烈的情绪中,使人仿佛置身于“火星”之上。乐曲开始便是一段激烈的管弦乐合奏,利用紧张刺激的节奏拉拢观众的情绪。第二乐段则使用竖琴开场,空灵的琴声顺着开阔的演奏场地,将观众的思绪拉向远方……音乐会运用大量的鼓声营造出火星磅礴的气势,并在背景大屏上投影火星、希腊神像和浩瀚星空的影像,在神殿昏黄的灯光下配以音乐,显得更为生动壮观。合唱团成员则身着白衣,排列整齐地站在范吉利斯和乐团身后,于辉煌的古希腊科林斯柱前放声高歌,突出了这场演出的庄严与神圣感。乐曲在管弦乐团的合奏中不断穿插着竖琴和空灵高昂的女声,伴随着打击乐的鼓点,一步步将乐曲推向高潮。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令无数音乐爱好者赞叹不已,范吉利斯也通过此次演出表达了其不凡的创作理想,以及人类对探索火星永不止息的激情与欲望。
不过,范吉利斯对宇宙的野心可不止局限于“火星”。2019年,他以“太空”为主题,推出新世纪音乐(New Age)风格的专辑《天堂与地狱》(Heaven and Hell)。范吉利斯在采访中说道:“我从小就对神话、科学与太空探索十分着迷,所以这些题材总会以某种方式出现在我的音乐里。”
除了《火星神话》以外,范吉利斯还为欧洲航天局(ESA)的罗赛塔彗星探测任务创作了音乐《罗赛塔》(Rosetta)。罗赛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在彗星上着陆的轨道探测器,因此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意义非凡。专辑共包括十三首曲目,其中《起源》(Orgins)、《菲莱登陆》(Philae’s Descent)和《任务完成》(Mission Accomplie)等几首作品,从作品名就可以看出范吉利斯对于任务顺利完成的信心和美好展望。执行此次任务的宇航员库伊佩尔斯(Kuipers)是范吉利斯的乐迷,他于2011年底前往国际太空站,通过视频与范吉利斯分享宇宙生活的经验,由此点燃了范吉利斯的创作灵感。范吉利斯用电子音乐“捕捉”太空影像,使听者能够通过音乐的频率感受到彗星的真实存在,并且通过这一专辑,让“罗赛塔任务”以另一种方式永存。
1967年,二十四岁的范吉利斯和三位志同道合的流行乐手一起,组成了一支名为“爱神之子”(Aphrodite’s Child)的前卫摇滚乐队。1970年,当“爱神之子”乐队忙于录制新专辑《666》时,范吉利斯则与法国电视台进行合作,为导演弗雷德里克·罗西夫(Frédéric Rossif)执导的纪录片《生命启示录》(L’apocalypse des animaux)进行配乐,此次合作也使他名噪一时。两年后,《666》一经发行,便被乐迷们一抢而空。但随之而来的是,乐队正陷入分崩离析的边缘:与几位更倾向于让乐队商业化、流行化发展的同伴不同,范吉利斯更看重的是音乐的实验性和前卫性。于是在1974年,乐队正式宣告解散。随后,范吉利斯只身前往英国,在伦敦建立了“尼摩”录音室,在那里,他也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范吉利斯之声”。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子音乐尚未蓬勃发展之时,范吉利斯就率先在作品中同时合成了五条音轨,较早地运用了电子合成技术。范吉利斯对人声的巧妙运用更是为其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他于1976年发布的专辑《反射率》(Albedo)中的乐曲《脉冲星》(Pulsar)和《阿尔法》(Alpha)都使用了模拟合成器的电子排序法,体现出自己前卫的意识和娴熟的作曲技巧。1978年,专辑《盘旋》(Spiral)中的《致无名者》(To the Unknown Man)获得迈迪姆国际配器奖。
1979年,范吉利斯推出了他的名作之一《中国》(China),其中的《喜马拉雅》(Himalaya)一曲用电子音乐来表现呼啸的寒风,让听者仿佛可以看见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之顶以及山顶即将冉冉升起的那一轮红日。无论是《喜马拉雅》还是《火星神话》,我们都可以看出,范吉利斯通过电子音乐描绘景物的能力出神入化,足以见其功底之深。
不同于其他电子音乐作曲家,范吉利斯的音乐作品很少在公众场合表演,其本人也过着归隐山林的生活。但通过他的音乐,我们可以聆听到他想表达的一切。在NASA对范吉利斯的采访中,他曾经表示:“我从神话(myth)和颂歌(ode)这两个词中编造出了‘Mythodea’(火星神话)这个名字。无论我们用什么作为钥匙,是音乐、神话、科学、数学还是天文学,我们都在努力解码创造的奥秘,寻找我们最深的根源。无论我们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大门都会打开通往下一次的‘奥德赛’。”
2022年5月19日,由于罹患新冠肺炎及并发症,范吉利斯在法国巴黎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这让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悲痛和惋惜。
范吉利斯晚年对音乐的空间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音乐作品同样也用电子音乐展现出了有关空间的广度和氛围。“宇宙音乐”作为他作品的核心,影响着越来越多愿意用音乐去探索宇宙的创作者们。他相信人类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需要被发现,无论是在天空中还是在他的工作室里。直至去世前,他仍然在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斯人已逝,就让大师的音乐随风飘向他所追寻的无界永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