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赭" "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普外三科
你是否曾在某个夜晚,被突如其来的右上腹疼痛唤醒?那种疼痛,仿佛有只小手在你的肚子里翻江倒海。这可能就是胆囊结石给你的“惊喜”。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石头,它们虽小,却能在你的身体里掀起不小的波澜。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目前胆囊结石全球发病率约为6%,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全球数千万人的健康。
● 胆囊是如何“长”出小石头的
1.什么是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硬块,主要由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和其他物质组成。这些结石可能会引起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及胆固醇含量,胆囊结石可以被分为不同类型,主要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胆固醇结石的特征是含有70%以上的胆固醇。这种类型的结石通常由胆红素和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体内的胆固醇过度饱和时,会析出晶体并逐渐形成硬块,最终发展为胆囊内的胆囊结石。相对而言,胆色素结石的特点是含有30%以下的胆固醇。这种类型的结石形成于过度饱和状态下的胆汁中,导致其中存在大量沉淀物质。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沉淀物质会逐渐凝聚形成硬块,构成称为胆色素结石的一类结构。混合型结石则是指同时包含不同比例的胆固醇和胆红素成分,又同时包含少量的其他化学物质,这种类型的结石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涉及更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2.胆囊结石真是“吃”出来的吗
导致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饮食习惯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高脂肪饮食摄入。肥胖被认为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肥胖会改变体内脂质代谢,增加胆固醇在体内沉积的可能性。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6%左右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胆囊结石问题。流行特征方面显示出一些明显趋势,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罹患此类问题,激素变化被认为与女性更容易患上胆囊结石有关;而中高收入国家居民受影响最为严重。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患上胆囊结石的风险。过去几年里,数据显示出全球范围内的胆囊结石发生率似乎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可能与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3.小小的石头,有大大的痛苦
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常出现上腹部剧烈绞痛、恶心和呕吐等不适感。胆绞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发作。这是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所致,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进而引起胆囊排空受阻和压力升高。还有部分患者仅在进食过量、进食了高脂食物、休息不足时感到右上腹隐痛,甚至伴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此外,长期嵌顿或阻塞而未合并感染时,也可能导致胆囊积液形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包括黄疸、胆总管结石、胰腺炎、胆囊癌等。
● 发现胆囊结石,该怎么治疗
医生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或CT扫描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结石。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是否存在结石及结石的大小和数量。CT扫描则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影像信息,在复杂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查出胆囊结石该如何治疗?是否一定要把石头取出来呢?
1.非手术治疗
对部分轻度且无明显并发症表现的患者来说,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吸引力。胆囊结石的非手术治疗通常采用排石胆酸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这些药物被广泛认可为可溶解胆固醇类结石的有效药物,其中尤以熊去氧胆酸为代表。然而,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治疗,持续时间长达6—24个月,患者往往缺乏依从性,并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因此,溶石药物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胆道结石再次发作,对已形成的结石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切胆手术
手术干预方式更适用于常见胆囊结石,传统开放性手术的手术创口较大,目前通常只应用于复杂胆囊结石环境或有其他开腹手术需求的情况。而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效果确切、住院时间较短、不适感较小、康复速度快且伤口明显度低的手术。该手术运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在解剖和移除整个含结石在内的胆囊后进行缝合处理。近年来兴起的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术则进一步减少了创伤并提高了美容效果,可在视觉上实现无明显伤口。
3.保胆手术
尽管切胆手术对患有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有效,但患者通常难以接受胆囊切除手术。19世纪已广泛应用的保胆手术,在现代仍然有一定水平的应用,在患者的胆囊仍然保持良好功能,未见胆囊结石卡顿,且胆囊壁未增厚,胆汁透声良好的条件下,如想保留胆囊可考虑相应手术。
● 胆囊是切是留如何选
选择是否进行保胆手术时,关键在于权衡其利与弊,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1.保胆手术的优点
保胆手术的好处包括可以保留器官,避免切除尚有一定收缩功能的胆囊,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原有环境,甚至可能保持一定的浓缩胆汁的功能。尽管微创保胆手术的手术窗口较大,但在医生精湛操作技术的支持下有望实现较好的伤口缝合、结扎,对胆囊的损伤较小。保留胆囊,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胆管的代偿性扩张,可相应降低胆总管结石的潜在可能性。
2.保胆手术的缺点
保胆取石手术,术后再次形成结石的概率较高,特别是使用超声碎石和药物排石的患者往往会在停止干预后复发。留下部分或全部的胆囊,也面临着术后瘢痕的影响,还可能会导致未来更严重的问题,如再次形成结石、感染或其他与胆囊相关的并发症。此外,在一些情况下仍可能出现不适感或不良反应,如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
无论是选择保留还是切除胆囊,关键在于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在胆囊结石的干预管理中,我们更多强调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决定是否进行此类手术时,医生会深入评估个体情况,并与患者充分讨论可能的风险和益处,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订出最符合个体需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