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颂华" " 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城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获得更简、便、廉、效的健康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应进一步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分级诊疗互动关系,优化社会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建设成熟、稳定的整合型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网络,实现最大化满足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的目标。
● 创新组织架构建设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管理模式的前提是重视组织架构建设,建立适合本中心运行模式的科室组织架构,促进整体管理的增能提效。国家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配备有着明确的标准,社区应在现有人员编制是否充足的情况下,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进行内部岗位调整或申请必要的扩编。人才引进可通过公开招聘、返聘优秀退休医护人员、与大型医院建立人员双向交流等方式,使中心人力资源得到满足。招聘人才须注意整体素质,改变早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的构成比例,在医护人员学历、职称级别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确保社区卫生工作开展的质量。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架构要求按需设岗、竞争上岗、专线管理,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完成、件件有人负责 ”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中心需要进行职能科室重组,例如将原有的人事、总务、医务、护理、科教、信息等职能科室调整归并,形成综合职能服务科室。科室职能重组后可缩小编制配置,减少在编人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为社区服务的工作效率。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应保证是阶梯、高效的纵向组织架构,各科室之间呈横向推广的并列顺序,可保证各科室之间分工明确、管理到位,避免管理脱节的问题,有效提升中心队伍建设。
● 创新功能服务建设
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自身情况,实施、推行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基层群众健康管理。其中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建设得到了医护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的一致认可。
1.专业分组
首先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需求,并结合中心各科室自身实际,将对外业务条线分为医疗、护理、公卫三个专业组别,再将医疗组详细划分为门诊医疗、互联网医疗、住院医疗、社区康复、家庭病床、医联体协作等小组。护理组可划分为门诊护理、病区护理、社区护理等小组。公共卫生组可划分为:计划免疫,妇女、儿童保健,托幼园所、学校,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管理等集体机构的健康宣教功能小组。
2.组建队伍
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再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配比,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签约服务为主线,将现有医务人员分为若干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家医团队均由医、护、公共卫生、药事保障等若干人结合组成,由家庭医生为主体负责人,对辖区进行网格化划分、分区域管理,联合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开展工作协同,高效完成区域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完善签约服务、促进居民健康管理。同时,根据项目性工作需求,可开展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各组别医务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特长,实现有机结合,提高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3.人才队伍建设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之间会出现学历、职称、来源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阅历可能会成为工作沟通、配合时的障碍。建立互相学习、进步的团队氛围,可有效融合各个医护人员为一个整体,以服务社区居民、促进基层健康发展为公共目的。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岗位医务人员应摒弃陈旧的观念和对从事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工作地位卑微的误区,培养职业自豪感,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自己所在团队的肯定和维护,加强团队发展,提升团队能力。日常学习应包括:加强业务学习、岗位培训;提高与患者、社区居民的沟通技巧等;还须重视个人内涵建设。提倡“以社区群众为中心,促进基层健康为目标”的服务理念,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深刻领悟工作的意义和动力,激发工作热情,保障创造最大团队价值。
4.创新服务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以务实的态度,进行工作内容上的不断开拓创新。将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延伸,发挥自身落实基层的优势,将大型医院无法完成的工作继续细化、改善。例如创新“健康管理中心”,以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连续性、整合性服务,融合社区慢性病系统化管理、中医药健康服务、人群健康画像等工作,结合属地居(村)民委员会开展各类健康讲座和义诊咨询,针对特殊群体还可设立“健康直通车”,由区域家庭医生团队实现送医、送药、送护理、送康复上门,进一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
● 保障创新内容落实
(1)建立合理的评估考核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国家及地方卫生行政政策、各类行业规章制度等制定并健全合理、科学的工作考核制度,应包括医疗服务、护理服务、预防保健、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等多项内容,还可添加用药规范、收费标准、行风达标等管理规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保障社区卫生工作有章可循、严格落实,确保中心的平稳、快速发展。
(2)定期要求每位医务人员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改进,以便随时发现工作上的不足,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并由职能科室负责对科室内成员具体负责的工作进行逐月评估,及时发现不足与隐患之处,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医护人员按计划及时、准确地完成各自所负责的具体工作。
● 社区卫生服务方向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也逐渐完善,能力逐步提高,表现日趋优秀,得到了广大社区群众的认可与满意。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服务资源短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支撑乏力等问题,也成为制约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创新社区卫生管理模式,促进基层健康发展的实施就显得尤为关键,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结合自身情况,以学习先进为助力,把握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