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铜鼓是广西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瑰宝,是广西多民族团结的文化符号,具有传承性、民族性、娱乐性和艺术性,是广西多民族交融的历史见证和薪火相传的精神信仰。铜鼓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研学旅行视域下分析广西铜鼓文化的育人价值,探究铜鼓文化的育人路径,有助于发掘铜鼓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和保护铜鼓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增强文化认同。
[关键词]研学旅行;铜鼓文化;历史意蕴
广西铜鼓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区域性文化,相关部门通过开发研学旅行课程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有助于促进铜鼓文化的广泛传播。2014年3月,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1]。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铜鼓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并作为研学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广西铜鼓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相关部门探究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把握铜鼓文化要义,结合研学旅行特点,将其开发为精品校本研学旅行课程,对促进铜鼓文化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一、研学旅行视域下广西铜鼓文化的育人价值
广西铜鼓是中华民族在青铜冶炼技术得到较大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物质文明。同时,铜鼓文化与原始宗教文化伴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形成了一个共生共享的庞大铜鼓文化圈,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为世界物质文明的建设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铜鼓文化的民族历史教育价值
铜鼓文化源于青铜文化,据史料考证,我国南方地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青铜器。在青铜文明初期,青铜冶炼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传播,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能够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同一时期得到显著提升,甚至部分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水平高于中原地区[2]。铜鼓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根据国内学者的考古资料,在云南楚雄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万家坝型铜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铜鼓[3]。各民族在青铜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的交流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铜鼓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战胜吴国,于越人控制了铜矿,在吸收吴国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以及征用吴国的能工巧匠后,于越的青铜冶炼技术突飞猛进[4]。这一时期,岭南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不断进步,生产的精品铜鼓数量显著增加[5]。此外,1974年在广西武鸣考古发现的提梁铜卣,其兽面纹饰具有中原文化的风格,这也证明了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在千年前已经在岭南地区广泛传播了[5]。秦统一六国后,中原地区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深入的发展[5]。另外,在铜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楚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在当时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业极大地推动了骆越地区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这一时期,骆越人积极吸收并熟练掌握了楚国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进而研发并铸造出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青铜文化。根据对桂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察,出土的陶器上所展现的纹饰显示,商周文化在早期阶段就已经传播到了骆越地区,推动了骆越地区青铜文化的发展[6]。因此,骆越青铜文化是不同地区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综上所述,多民族的交融互通促进了铜鼓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丰富的铜鼓文化历史为相关部门开发研学旅行课程提供了具有较高育人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民族历史,热爱铜鼓文化并自觉地保护和宣传铜鼓文化,达到丰富历史知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铜鼓功能变迁的历史传承和发展价值
在农业社会,铜鼓在我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变迁,铜鼓的功能也不断变化,演变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铜鼓从炊具演变为乐器,再到象征权力和地位的国之重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代的史书、诗歌中不乏“铜鼓伴之为乐”的记载。最有力的证据是广西花山岩画中发现的铜鼓图像远多于羊角钮钟图像,而铜鼓和羊角钮钟就是当时用于配合演奏的两种乐器。“击铜鼓,歌舞饮酒”,当时生活在岭南地区的乌浒人在重大的庆典活动中往往敲鼓载舞。铜鼓作为一种乐器被广泛使用后,铜鼓舞也应运而生。在广西的花山壁画上,众多描绘跳铜鼓舞敬神明的画作清晰可见,这充分证明了铜鼓舞在古代被广泛用于祭祀仪式和各种庆祝活动之中,古人通过跳铜鼓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到了现代,铜鼓舞已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出现在各种庆典活动中。目前,铜鼓舞作为一种民俗舞蹈,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被不同民族所共同传承。从铜鼓的功能的变迁来看,铜鼓已完成了从最早的炊器到乐器,再到礼器的转变,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铜鼓功能的转变。铜鼓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发展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成为广西民俗风情中最为鲜明且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铜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和巨大的艺术价值,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是传承铜鼓文化的主阵地,相关部门将铜鼓文化融入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开拓教学视野,发挥铜鼓文化的教育价值。
(三)铜鼓层累纹饰的多民族团结教育价值
我们通过铜鼓中的纹饰变化可以看出铜鼓文化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早在宋元时期铜鼓上就出现了反映儒家文化的寿纹,以及反映道家文化的符篆纹、反映佛教文化的莲花纹等中原文化符号也出现在铜鼓上。这些儒、道、佛纹饰交织呈现的铜鼓表明了中华民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伟大民族。同时,岭南铜鼓上精美的纹饰运用充分表明,当时中原地区的居民已经将先进的铜鼓制造技艺和铜鼓文化精髓传播给了骆越民族,是多地区文化大融合的有力佐证。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相互交融,极大地丰富了铜鼓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铜鼓的纹饰文化受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铜鼓上纹饰不仅反映了古代族群的社会生活和祭祀仪式,还记录了生产活动、战争场景等重要历史事件。例如,汉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上出现的蛙塑像、鸟塑像是由兽纹演化而来的。这是多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与文化共生共创的有力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出土的铜鼓上,人们发现了翔鹭纹和舞蹈纹等纹饰。其中,翔鹭纹在古代是骆越人的图腾象征。在铜鼓文化的演化过程中,这些地区不仅保留了翔鹭纹这一传统元素,还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反映本民族特色和生活习俗的新元素,如广西冷水冲铜鼓鼓面上的动物纹饰,遵义铜鼓饰面上的几何图案[7]。
综上,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铜鼓的纹饰我们可以看出铜鼓文化是一种多元合一的文化。多元合一的铜鼓文化构成了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铜鼓饰面的层累结构也证实了中华民族是一脉相传的、南北融合的、多民族共生共创的优秀民族。铜鼓纹饰的变化证明了各族人民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华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多民族团结教育价值。
二、研学旅行视域下广西铜鼓文化的育人路径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设铜鼓文化基地,如广西北流的铜石岭风景区、广西河池的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以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将铜鼓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中,将广西的铜鼓文化传承下去并让更多的人了解;还可以将铜鼓文化融入旅游风景区、多彩乡村、少数民族村寨等,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加强铜鼓文化和研学旅行融合,培育家国乡情意识
相关部门须结合广西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建设文创产业,促进地方间的资源共享,让铜鼓文化和地方经济有机融合,用经济的手段促进铜鼓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广西北流的铜石岭风景区是传承铜鼓文化的典范。该景区以民安镇的北流型铜鼓铸造遗址—铜石岭为核心,精心打造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当地的研学旅行基地,每天吸引大量区内外游客与研学学生前来游览,促进了铜鼓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河池市积极创建了由政府、高校及企业共同参与的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铜鼓文化保护实验区,以传统工艺制造为手段,以创新铜鼓文化为目的,促进铜鼓文化的创新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精心研发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铜鼓文创产品,如独具匠心的翔鹭纹铜鼓和铜凤灯等,这些产品巧妙地将现代生活元素与广西本土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体现了广西铜鼓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推出的青花竹节套杯、别具一格的茶叶罐以及造型独特的累蹲蛙茶壶等陶瓷产品,更是巧妙地将铜鼓文化和陶瓷艺术有机结合,传递出吉祥幸福、家族兴旺、风调雨顺的美好寓意。这些产品不仅体现了铜鼓文化的深厚内涵,还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部门以研学旅游为契机,打造铜鼓文化旅游品牌,能够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8]广西各地已开展了各种打造铜鼓文化品牌的活动,如广西北流打造的铜石岭旅游风景区已成为当地的一个著名景点,对介绍推广铜鼓文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河池市组织游客到宜州、东兰、巴马等地区旅游参观,体验丰富的铜鼓文化,感受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并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节目年街节、祝著节等,开展以群众为主体、以传承保护铜鼓文化为目的的各种活动,以打造铜鼓文化品牌,让铜鼓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二)构建铜鼓文化生态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铜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明确铜鼓文化的传承主体,建构传承铜鼓文化的传承空间和传承机制,把传承铜鼓文化看作一件伟大的民族事业。铜鼓文化的传承主体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及其相关组织,如北流各地的舞狮队、采茶队、法事队等,以及各乡镇村落中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群众。这些传承者和参与者在大力宣传传统习俗的过程中,不仅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弘扬了铜鼓文化。同时,他们凭借卓越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将铜鼓文化与各民族文化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多民族统一的文化内涵,提升了铜鼓文化的精神价值。
相关部门应积极建构铜鼓文化的传承空间,让铜鼓文化落地生根。铜鼓文化的传承空间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场地与自然、人文景观。如广西北流市六靖镇是“世界铜鼓之王”云雷纹大铜鼓的发现地,乡贤们自筹资金建成了“沙地坡铜鼓特色文化公园”。北流铜石岭风景区内展示有大量表现铜鼓文化的雕塑艺术、绘画艺术、歌舞技艺,兴建有铜鼓文化广场、文化长廊、观光电梯和各种娱乐设施。北流市主要街道及公路均设有铜鼓标志。这些铜鼓文化的传承空间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弘扬了铜鼓文化。
相关部门应积极建构铜鼓文化的传承机制,让铜鼓文化代代相传。铜鼓文化的传承机制指相关部门将传统技艺、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约定俗成的方法传承下去的方式。如北流构建了多元化的铜鼓文化传承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能够体现铜鼓文化和北流本土特色的传统节日和各种节庆,如一年一度的“年例”“挂灯节”“社公节”等,生动展现了铜鼓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习俗活动中,敲锣打鼓的节目不可或缺,为推广铜鼓文化营造了浓厚的传承氛围。此外,北流还将铜鼓文化融入各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发展多元铜鼓文化研学基地,促进民族文化交融互鉴
相关部门应当致力于打造具有铜鼓文化特色的民族村寨,并构建以铜鼓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基地。这些民族村寨不仅是传播铜鼓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层单元,还为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提供了共同体验铜鼓文化的空间场所。例如,广西巴马的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弄宁原生态瑶族铜鼓民俗村以其独特的猴鼓舞而闻名于世。这种舞蹈以模仿猴子的动作为特点,以铜鼓的敲击声为伴奏,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该民俗村更是珍藏有10面传世铜鼓,这些铜鼓会在铜鼓舞、斗鸟、赛马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中展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进一步促进了铜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相关部门将该民俗村打造为研学旅行基地,可以促进外地学生与少数民族的积极互动,从而推广和传播铜鼓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在村寨中,能够体验瑶族居民的生活方式,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交流,其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这种体验不仅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还能够营造开放、包容的民族大团结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关部门应促进铜鼓文化进课程,建设活力乡村。相关部门应将铜鼓文化融入中小学研学课程体系,建设多彩乡村,并将其开发为研学旅行基地;将多彩乡村建设和非遗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将铜鼓文化融入建筑改造中,如玉林的五彩田园的建筑中就融入了很多铜鼓文化元素。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吸引外地的投资者,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相关部门可以依托研学旅行学校资源和当地特色资源,在学生中培养民族文化宣讲员,组建铜鼓文化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各种民族文化艺术活动,以促进铜鼓文化的广泛传播。如北流高中组建有铜鼓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深入铜石岭风景区、社区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铜鼓文化深入学生的生活中。北流高中的这种做法既传承了铜鼓文化,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参与到铜鼓文化保护中去。
三、结语
铜鼓文化是中华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7]的文化共生理念。各民族之间只有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建设美美与共的优秀中华文化。北流是“铜鼓王”的发现地,为铜鼓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铜鼓也成为北流的标志。在研学旅行背景下,铜鼓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走进了研学旅行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印发[EB/OL].(2014-04-01)[2024-04-15].https://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2]陈连开.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05):22-34.
[3]李昆声,黄德荣.论万家坝型铜鼓[J].考古,1990(05):459-466.
[4]彭适凡.论扬越、干越和于越族对我国青铜文化的杰出贡献[J].东南文化,1991(05):33-41.
[5]赵腾宇.西江流域铜鼓文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6]覃彩銮.骆越青铜文化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86(02):32-40.
[7]郝国强,李星莹,赵新欣,等.纹饰层累与多元一体:文化共生视域下广西铜鼓文化中的“三交”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系列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23(04):148-158.
[8]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