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分析MBTI人格特质与社交语境,梳理传播游戏过程展现的互动仪式研究,发现传播游戏行为测试对社交行为具有以下共同作用。在认知方面,测试结果偏差下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在情感方面,指引理想自我实现途径;在行为方面,传播过程中主观进行游戏。同时,文章结合集体狂欢下自我认同和圈层传播的反思,总结传播游戏理论下个体心态的自我主导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基于个体愉悦诉求的正向描述;二是淡化符号营造的社交边界,打通群体交流路径;三是构建理性公共领域,完善社交新型图景。
[关键词]MBTI;传播游戏理论;社交行为;自我认同;社交选择
一、MBTI人格特质与社交语境
MBTI是美国作家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布里格斯在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心理类型的基础上,共同构建的一种人格理论模型。该模型分为四个维度,即注意力方向、认知方式、判断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整套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的人格测试量表[1]。截至2024年3月2日,微博话题#mbti#阅读量高达41.7亿人次、#mbti meme#也有162多万的讨论量,抖音平台有关#mbti#的视频总体播放量也在55.9亿次以上。MBTI人格特质测试凭借其社交性和实用性,已然成为现代社交和职场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该测试虽是个体从心理学层面进行职业测试的工具,但在社交媒体中,更凸显其社交游戏意味,主要体现为:互不相识的网友通过这项测试,得到以“I”(代表内倾型)和“E”(代表外倾型)为标识的测试结果,进而产生对彼此的认同和共情。由此可见,MBTI人格特质测试影响人们社交行为的基础是人们根据测试结果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产生一定的认同,并在后续的社交行为选择中,倾向于遵循与这些特质相符的某种测试理论或原则。这种传播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进行低成本社交的需求,与十二星座有着相似的属性。同时,MBTI人格特质测试在传播过程中衍生的各种模因更贴近年轻人社交的游戏化形式。这些模因通过简单的网络词语、有趣的段子,如丰富多彩的“I人”(内倾型人格)与“E人”(外倾型人格)对比图等,生动地展现了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表现。通过这些展演,人们发现内敛的I人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的空间,外向的E人则需要更多朋友的陪伴。此外,现今的网络环境不断引导网友从各个方面去“寻求自我”“做真正的自我”,因此MBTI人格特质测试对自我的简单定义也为个体认识自我提供了一个快捷的通道,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惯性依赖与惰性选择。
二、传播游戏过程展现的互动仪式研究
互动仪式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活动,一切社会学研究的基点[2],在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的集体狂欢中,互动仪式构建了不同传播主体通过相同网络结构相互连接的具体情境。故此,柯林斯强调,“互动仪式和互动仪式链理论本质上是关于情境的理论”。根据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在互联网中凸显的社交属性,相关的研究与论述主要从互动仪式链视角出发,探讨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对趣缘群体进行选择与建构的影响,而针对传播过程中的游戏属性探讨较少。
其一,有学者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网络社群传播,探究MBTI人格特质测试作为新型社交货币对提高社交效率的作用。其提出,在网络群体传播过程中,个体需要保持冷静且具有批判性思维,以防止群体极化以及阻碍网络社群的持续发展。针对互动情境,还有学者提出,社交媒体平台构建的虚拟场景对吸引具有相同兴趣或爱好的趣缘群体的参与起到关键作用。而MBTI模因则进一步吸引网友的关注,在此传播情境中,人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社交,进而形成集体欢腾。此外,随着MBTI人格特质测试在网络社群中的广泛传播,其不仅成为一种社交话题,更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年轻群体中影响较为显著,他们通过分享和讨论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积极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二,根据史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MBTI人格特质测试在新媒体社交平台上的广泛流行,正是信息传播转化为“选择性会聚”过程的生动体现。有学者指出[3],传播游戏理论中提到的互动和交流形式包括会话、社交以及“选择性会聚”,其中会话和社交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社交语境下,会话可以被视为一种游戏。根据这一定义,人们在社交过程中会根据特定的自我认同以及所归属的社会人格类型来与他人建立联系,在此过程中催生的“异向性人格”,即人们展现的与平时不同的个性特征,会促使人们对媒介形成依赖,进而因共同的兴趣和情趣组成不同的群体,并进行社交选择行为。
三、传播游戏行为测试对社交行为的共同作用
(一)认知:测试结果偏差产生自我认同危机
MBTI人格特质测试带有十分强烈的社交属性,在社交平台作为传播载体、模因作为传播内容的情境中,人们会被其吸引,并以此来剖析自身。MBTI人格特质测试原本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对具体测试问题的答案,对其性格特质进行判断,从而凸显每个人在所属性格类型下所展现的个人行为、技巧和态度,有助于挖掘个体隐形的潜能。但是,在此过程中,人们原本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固化的,甚至是潜意识的认同的特质,会在一定程度上与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产生冲突,导致个人产生自我认同危机[3]。这主要体现在当社交活动很匮乏的人得到自己的测试结果为“E人”(外向型人格)时,会在传播游戏理论范式的指引下沉浸在此测试结果中,并专注具体目标情境而做出与以往思维相差较大的行为选择,被动地去感受社交乐趣。例如,在职场中,部分新人在得知自己是“E人”(外向型人格)的测试结果后,会积极与同事互动,融入团队交流。然而,实际上,这种行为会消耗大量的个人能量,久而久之个体在这种“被迫加入”中会颠覆以往的认知,在量化行为的偏差中产生自我认同危机。
(二)情感:指引理想自我实现途径
史蒂芬森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中指出:“大众传播之最妙者,当是允许阅者沉浸于主观性游戏之中者。”一方面,心理学的测试往往根据较为细化的认知与行为选择来量化人们的某种特质,而MBTI人格特质测试则主要满足人们对个人理想特质的幻想[4],同时又节约了向他人做自我介绍的成本。在此过程中,人们主动接触媒介,以游戏形式实现自我娱乐、自我体验、自我满足,进而在情感层面寻求对理想自我的认知和实现。个体在这种认识下所产生的情感认同会更为显著和深刻,如当某个人得知卡尔·马克思也是“I人”时,他们可能会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产生情感映射,认为自己与这位知名人物在人格特质上有所共鸣,从而产生自己在未来也可能取得相似成就的心理暗示。在粉丝文化中,这种情感认同效果更为显著,当个体发现偶像与自身拥有相同人格特质时,他们会潜意识地增进情感认同并模仿偶像的行为,从而指引自身走向“理想自我”。
(三)行为:传播过程中主观进行游戏
史蒂芬森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中提出,传播作为主观的游戏,并非局限于具有明确目的和功利性的行为,而更重视传播活动本身。该理论打破了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概括的“刺激—反应”模式,强调受众在选择媒介和使用媒介内容时的主动性,并将其视为一种体现用户主体地位的游戏传播活动。年轻人热衷于MBTI人格特质测试,这是一种在社交媒体上“定义自我社交取向—选择趣缘群体互通情感—指导实际社交行为”的游戏心理体现。这种基于游戏心理的狂欢现象不只局限于虚拟世界,还深刻影响着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行为选择和人际交往方式。
四、集体狂欢下自我认同和圈层传播的反思
(一)符号传播固化造成自我认知偏差
MBTI人格特质测试将在量化问题中得到相同答案的测试者进行分类,用字母符号进行定义,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字和图像展示,将这些结果广泛地传播出去。这种方式鼓励测试者投入寻找具有相同社交倾向的群体的过程,从而在游戏中获得社交需求的满足。这本质上体现了米德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思想,即人们运用已经具有一定意义的事物来进行社会互动。当人们在用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进行自我认知和反思时,他们不仅在与自我互动,同时也在与他人进行互动,从而构建和形成新的社交媒体交往秩序。然而,当人们仅依赖简单符号来定义自身人格时,往往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这些理想化的人格特质描述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真实的自我以及社交需求取向。由此,他们可能拒绝接受不同的观点,甚至对其他人格产生排斥心理。此外,当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被奉为圭臬时,测试者会因为正面描述而忽视自身的缺点,拒绝改变和发展个性,落入MBTI人格特质测试固定的模块之中,从而导致个人的发展被抑制。
(二)沉浸传播游戏营造的人设,抑制圈层流动
在传播游戏理论中,史蒂芬森提出了关于传播的三大重要属性:传播行为的发生、传播过程的契合和传播效应的形成。在MBTI人格特质测试流行的社交媒体中,这三个方面分别体现在[4]:人们主动沉浸在测试过程与结果中,主体行为是自发的,社交行为的选择和圈层的融入也是主动的,倾向于用娱乐心态去解读自身;传播过程实际上是测试者在进行测试后,更加注重自身的内心感受与自我认同,根据其描述的结果而对自身进行定义和产生自我满足,平衡自己内心深处的认知不协调感的过程;传播效应的形成也是基于MBTI人格特质测试的社交规则而产生的结果,测试者在得到结果后主动根据符号来融入具有相同社交倾向的群体,通过分享共同的社交选择和价值观来建立情感连接,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关系。当人们沉浸在这样的传播游戏活动中时,就会产生相同的社交倾向,更加固化了圈层边缘,抑制了圈层的流动。
五、传播游戏理论下个体心态的自我主导实践
由于现代社会思潮的涌动,人们时常会被信息流中的部分内容所湮没,根据福柯的话语分析理论:“话语产生了知识,而知识始终是权力的武器;我们认识的‘自己’是多种话语加以内化的产物。”在MBTI人格特质测试这一流行的网络文化中,我们难免受到“被定义”的话语影响。看似好像是MBTI中所体现的人格特质在归类任何一个群体,但是实际上是富有网络话语权力的个体在操控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在这种背景下,参与讨论的个体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沦为数字劳工,从而不自觉地为各种娱乐内容付出时间和金钱。因此,我们需要从个体诉求层面、群体交流层面以及公共空间领域三个层面来审慎地思考如何实现合理的自我满足需求。
(一)强化基于个体愉悦诉求的正向描述
从语言上来看,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基本是对个体性格特点的正向描述,而这些测试结果强化了测试者的自我认同感。在完成MBTI人格特质测试后,测试者不仅能够产生愉悦的心态,还会基于测试形成的模因积极参与社交传播游戏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自我认同和社交互动。基于此,测试者可以在具体且美好的描述话语中肯定自身本来就拥有的特质,并进一步发掘自身的潜在优势,实现不同维度的自我成长。此外,MBTI人格特质测试的实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帮助人们认识自我,还广泛延伸至工作和学习领域。在面对现实因素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时,测试者可以及时调整自己对事件的态度,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各种情况。同时,基于传播游戏理论的视角,测试者在社交参与中的核心体验在于寻找和享受过程中的快乐。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测试者需要肯定自身的主体地位,且避免将自身简单地归类为某一种固定的人格类型,要保持个性和多样性,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交场景和需求。
(二)淡化符号营造的社交边界,打通群体交流路径
MBTI人格特质测试不仅为测试者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框架,而且通过特定的符号系统,为社交人群划分了虚拟的边界。这些边界有效地阻止了具有其他人格类型的个体介入基于个人MBTI特质所作的社交选择之中,产生了社交排斥现象。在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史蒂芬森声称:“游戏是每个人的佯装出游,它将现实世界的纷扰与义务抛诸脑后;游戏是每一天的生活插曲,它与日常生活与现实世界相互隔绝。”[5]由此可见,史蒂芬森并不主张人们将媒介内容作为现实的事实参考,而是鼓励人们用游戏的心态在社交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虚拟构建、自由想象和角色互换,在此过程中淡化由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所营造的社交边界,在现实语境中打通群体交流的路径,实现圈层社交的流动与互通。
(三)构建理性公共领域,完善社交新型图景
当前,MBTI人格特质测试的流行将测设者进行了归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更在个体自我认知及社交圈层互动模式中产生了显著的认同效应。但是,当这种认同被映射到网络空间时,会导致某一群体的标签化现象加剧,甚可能诱发集体越轨行为,对社交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在MBTI人格特质测试中,不同的人格特质被置于一个金字塔结构中,各个层级代表不同的地位和价值。比如,“INTJ”被视为军师般的存在,位于金字塔较高的层次,而“ISFJ”则作为守卫性人格被置于金字塔的最底层,这种层级划分在不同人格特质构成的群体间的互动中,往往会进一步加深群体间的刻板印象,导致误解和偏见。因此,测试者在不同社交媒体空间中都需要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避免盲目相信MBTI人格特质测试结果,不断加强自我审视,回顾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与应对事物的态度,接纳自己的变化,秉持理性客观的态度融入集体,从而完善新型的社交关系图景。
六、结语
传播游戏理论强调,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人们不仅要重视自身传播行为的主体地位,更要注重自身发展的感受与实际境况。针对个体测试的工具,如MBTI人格特质测试、血型、色彩等,人们应将它们作为人际交往中的参考。为避免刻板印象和固化社交行为选择带来的影响,个体要关注这些测试的游戏属性,重视在传播过程中采取有趣且多变的方式来与他人互动,以满足自身的愉悦需求。由此,个体建立的自我认同将更为客观与理性,其应以主动的游戏参与来代替被动接受测试结果,从而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群体交往的理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王智平,王子涵.互动仪式链视角下MBTI人格测试网络社群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2(19):84-88.
[2]李昱.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电竞队伍官方视频传播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20.
[3]柯泽.斯蒂芬逊传播游戏理论的思想史背景[J].新闻大学,2017(03):107-113.
[4]喻国明,景琦.传播游戏理论:智能化媒体时代的主导性实践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8(01):141-148.
[5]赵若彤.身份的困惑与锚定: MBTI测试中的网络迷因[J].科技传播,2022(15):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