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分析

2024-07-17 00:00:00刘志斋袁子晗刘波
传播与版权 2024年13期

[摘要]新型智库建设既是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政策要求,也是图书情报界关注的重点课题。文章从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角度出发,梳理国家相关政策背景,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可行性,阐述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为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智库;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

智库建设作为国家治理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国家安全和重大战略决策咨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受到科技管理部门和图书情报界重点关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全新部署。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校园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专业的信息咨询经验和一流的人才队伍,应主动、积极地参与新型智库建设。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已有资源和学科服务的优势,为新型智库提供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等已经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文章从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角度出发,梳理国家相关政策背景,分析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可行性,阐述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为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参考。

一、政策背景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目前可见较早的关于新型智库的政策文件,随后一系列与智库相关的政策文件陆续发布,如表1所示。2014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要求,“以综合性大学现有的高水平战略研究机构为基础,培育一批面向国家和国际重大科技战略问题的国家级智库”,并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实施高端智库人才计划等。尤其是《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分别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保障措施等方面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方向指引。这充分表明新型智库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与重要性。2021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公布了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阿里研究院等19个单位入选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其中有8个与高校相关的单位,这进一步凸显高校在国家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使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迎来发展机遇。综上所述,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相关政策为高校参与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方向指引,使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具体做法和策略有据可依。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

当前,智库要想为政府和其他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就要针对某一领域开展大量的文献调研,及时获取、补充最新的数据。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具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自建的特色文献和购买的各类学术数据库,既为参与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文献信息保障,也为各类校内重点研究课题提供了丰富、稳定、连续、最新的文献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新型智库提供决策论证的信息服务。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信息提供者,更是知识创新推动者。通过参与新型智库建设,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需求,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通过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也可以传播和推广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可见,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之间是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高校图书馆能够为新型智库提供坚实的文献信息支撑,新型智库的研究活动又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深化与创新,从而为学术研究的深入和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二)掌握科学的情报分析技术与方法

目前,高校图书馆擅长分类标引、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数据分析与管理等技术,可以为新型智库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为新型智库产出研究成果提供科学可靠的方法[1]。同时,高校图书馆通过掌握的情报分析技术,也可以广泛传播新型智库的研究成果,促进用户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研究成果,使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能够被有效地传达和吸收,从而提升新型智库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影响力,满足新型智库在战略层面的要求,确保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应用[2]。

(三)具有相对中立和独立的属性

客观性和中立性是新型智库的重要特点和发展方向[3]。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不受其他利益关系的影响。从性质定位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作为公益性质的学术机构,具有较高的公信力,能够为新型智库的建设提供一个坚实而可靠的基础,使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到立场或偏见的质疑。在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体系中不属于任何特定的二级院系或研究部门,具有结构上的独立性、行为上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能够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避免受到学术派系或特定利益团体的影响[4]。同时,高校图书馆具有相对独立性、中立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也有利于保障新型智库的研究成果来自对客观数据的真实分析,维护智库研究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为新型智库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四)与新型智库的内在逻辑关系

图书馆情报服务与新型智库情报服务具有高度相关性。一方面,图书馆情报研究为智库研究提供优质的信息保障与支持,智库的组织架构、研究路径和服务机制也值得图书馆参照学习。另一方面,新型智库情报服务与图书馆情报服务存在密切的关联,图书馆情报服务在智库发展和研究中起到重要的文献信息保障作用,在数据收集、信息分析、成果展示等方面推动智库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反过来,智库发展又能够增强图书馆的情报服务能力,提升图书馆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影响力。这种双向的促进和反馈,为图书馆和智库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应进一步深化合作,探索有针对性的合作模式,开展智库与智库型图书馆的深度联动[5]。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

(一)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支撑服务

图书情报学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完备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信息保障。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可以助力开展课题论证,调研大量的文献信息,包括期刊、科技报告、专利、统计数据、档案、文献等,利用丰富馆藏资源及购买各类中外文数据库,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和重要的信息保障,为开展智库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支撑服务。首先,高校图书馆应从战略高度做好顶层设计,适应重点课题需求,梳理现有馆藏中外文电子和纸质资源,形成配套性的信息资源体系。其次,高校图书馆应深入采集、购置相关课题研究资源,进一步丰富资源体系。再次,高校图书馆应对相关资源进行初步加工,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展现,为智库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与情报参考。最后,高校图书馆应从决策保障的角度出发,制订和完善信息支撑的相关机制,提升自身对新型智库决策信息方案的保障能力,致力于解决新型智库在决策过程中遇到的信息不完备问题,从而为新型智库提供全面、深入、高效的决策信息服务,助力新型智库产出更多具有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5]。

(二)提供高价值的学科服务与知识服务

参考咨询和科技查新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图书馆为师生提供的重要服务内容。多年来,高校图书馆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对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未来,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经验,为新型智库提供更高价值的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学科服务大致流程为[6]:学术成果数据收集;学术成果总体情况分析;学科建设重点分析;学科交叉分析;学科建设对策建议。目前,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编写《学科竞争力分析》等工作,并对智库重点关注的专业方向、成果开展学科分析,以优化智库学科服务参考。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定期发布《学科竞争力分析》;清华大学图书馆参与一流大学研究课题;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制订学校教育合作战略规划的实践。以往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大多为科研项目准备,而在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当培养信息咨询和科技查新服务的信息咨询工作增长点,如为新型智库提供知识图谱可视化服务、地平线扫描情报监测服务等。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为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咨询报告[7];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建立海事情报服务体系[8]。

(三)提供深层次的情报分析技术支持

智库需要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情报关联分析,而高校图书馆掌握引文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网络计量分析、科学计量、社会网络分析、数据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用户画像、数据挖掘分析等情报研究方法与分析技术,可以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方法借鉴与技术支持,从而满足新型智库的情报预测需求,系统收集、精细处理与深入分析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不断提升智库研究成果的专业质量和决策咨询的准确性、智库服务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为智库决策提供逻辑严谨的参考支撑[5]。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源为智库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反过来,智库决策咨询的工作模式也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情报服务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图书馆情报服务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可见,高校图书馆与新型智库之间应当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智库研究成果的深化和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开展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专题研究

在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作为智库的信息与知识保障基地,肩负着为智库提供基础研究支持的重任。这不仅包括对国家关于新型智库建设的政策要求进行深入解读,也涵盖对国际智库发展模式与建设经验的广泛学习以及对智库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评价。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及时开展对新型智库建设基础问题的研究,提升管理部门与决策层对智库建设基本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开展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专题研究,厘清智库类型的区别、智库的运作模式与建设路径、智库研究成果的传播保存与复用、智库的评价与绩效考核等问题,为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做好前期调研与保障性支撑工作。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就某一具体问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定期推出有影响力的智库研究成果,也可以在馆内建立专门的智库研究部门,结合情报学的优势,有组织地开展智库研究,还可以与校外专业机构合作,协同攻关智库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9],从而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支撑,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创新与传播。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不应当提供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商业咨询服务,也不应当在盲目追逐政策目标的浪潮中迷失自我定位[10],更不应当在开展智库服务的同时弱化核心服务,而应正确理解智库的本质,合理开发智库功能,进一步明确为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服务这一核心任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舍弃[11]。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要充分发挥智库服务功能,紧密结合高校的特色与优势,坚持依靠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专业的信息咨询经验与一流的人才队伍,积极参与新型智库建设,深入了解、深度参与、全面助力新文科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如花,李白杨,饶雪瑜.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知识服务:图书情报机构的新机遇[J].图书馆,2015(05):6-9.

[2]薛新波,周中林.新型智库战略下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重点探究[J].情报科学,2017(09):84-89.

[3]张志强,苏娜.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01):9-23.

[4]马芳珍,李峰.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探索实践及思考: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8(09):64-69.

[5]王涛.高校新型智库与图书馆联动刍议[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0(01):52-58.

[6]王兴旺.面向新文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智库式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21(11):102-110.

[7]李丕仕.高校图书馆基于行业协会为企业服务的实践与启示: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7(08):136-139.

[8]吕长红,陈伟炯,梁伟波,等.高校图书馆信息智库构建研究: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4(02):39-42.

[9]初景利,唐果媛.图书馆与智库[J].图书情报工作,2018(01):46-53.

[10]梁宵萌.基于案例分析的美国顶级高校智库图书馆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8(01):135-141.

[11]田燕妮,姚星惠.关于发挥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功能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2016(12):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