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在高危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07-14 05:03:20荣倩娜季晔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7期
关键词:妊娠结局

荣倩娜 季晔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在高危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高危孕产妇,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对比2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母婴结局和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妊娠特有焦虑量表(pregnancy-specific anxiety questionnaire,PAQ)、Wijma分娩预期与经历问卷(Wijma-delivery experience qustionaire,

W-DEQ)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0.00%,比对照组的58.33%高(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1.67%,比对照组的63.33%高(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产后42 d时疲乏严重程度问卷(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应用于高危孕产妇中,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和母婴结局,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后恢复效果。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五色管理;高危孕产妇;妊娠结局;产后恢复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7-0030-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714

近年来,高危妊娠发生率不断提升,此类孕产妇多伴有妊娠高危因素,比如妊娠并发症、高龄妊娠等,可增大母婴结局风险。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大多高危妊娠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程度较高,担忧胎儿健康,以至产妇出现不良心理状态,进一步增大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影响产后恢复效果[1]。因此,临床上需进一步强化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的护理干预工作。以往临床护理多实施围产期观察、分娩指导等基础性干预,效果不够理想。全程健康教育通过实施全过程、全面的健康宣教,可使孕产妇掌握丰富的妊娠与分娩知识,正确应对与配合分娩[2]。五色管理依据孕产妇风险予以其不同颜色标识,实施相应处理,可有效降低分娩风险[3]。本研究将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应用于高危孕产妇中,以2021年6—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高危孕产妇,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30.11±4.53)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2±2.35)周;孕产史,28例为首次妊娠,20例为二次妊娠,12例为三次妊娠。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9.52±4.55)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0±2.33)周;孕产史,29例为首次妊娠,19例为二次妊娠,12例为三次妊娠。2组年龄、孕周和孕产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孕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明确存在高危妊娠;年龄>18岁;中学以上文化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转院分娩;智力障碍;语言交流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定期进行血常规、超声等检查,了解母婴健康状况,介绍分娩、新生儿照护等相关知识,疏导孕产妇负性情绪,予以饮食、活动方面的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具体如下。

全程健康教育。(1)孕28~32周,展开集中健康宣教,1周/次,详细介绍围生期保健知识,包括健康行为、心理状态、自我管理等内容。完成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孕产妇相互讨论、提问,再次强调重点内容,提升孕产妇围生期自我照护意识与能力。(2)孕33~37周,进行倾听式健康教育,1周/次,介绍高危妊娠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预防方法、胎儿观察方法等,随后鼓励孕产妇提问,耐心倾听孕产妇的困惑与提出的问题,并予以解答。(3)孕周38周至分娩,引入情景模拟健康教育,介绍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新生儿照护等知识与方法,询问孕产妇对不同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的态度,并进行分娩、新生儿照护等情景模拟,减轻其对分娩的恐惧感。(4)分娩至产后42 d,产后立即安排新生儿与产妇接触,予以乳房吮吸方面的指导,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同时予以产后饮食、活动方面的健康宣教,及时解决产妇在照护新生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色管理,即依据产妇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5个预警等级,具体如下。(1)红色,表示妊娠与分娩风险较高,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予以生命支持。建立此等级孕产妇应对风险评估单,告知孕产妇每周接受1次产检。入院后由N4级及N4级以上护士分管,立即进行1次生命体征监测。(2)橙色,表示妊娠与分娩中度高危,存在母婴安全受威胁的可能性。此等级孕产妇需加强产前监护,10 d进行1次产检。入院后由N3级护士分管,30 min内进行1次生命体征监测。(3)黄色,表示妊娠与分娩轻度高危,短期内无生命危险。孕28周前每4周产检1次,孕28~36周每2周产检1次,孕36周后每周产检1次。入院后60 min内进行1次生命体征监测。(4)紫色,表示有传染性疾病存在。此等级孕产妇应强化隔离、消毒制度,并全程对其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5)绿色,表示妊娠与分娩风险较低,孕28周前每4周产检1次,孕28~36周每2周产检1次,孕36周后每周产检1次,直至分娩,入院后常规观察母婴状况即可。红色、橙色和紫色等级的孕产妇围产期于护理门诊就诊,学习相关疾病知识,与护理人员共同制定分娩计划,促进高危孕产妇了解和熟悉分娩知识。针对紫色等级孕产妇,重点指导家庭隔离、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同时产科门诊设立1名五色专案员,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同时建立高危孕产妇随访表,一人一表,包括产检信息及诊间预约,做到产检信息一目了然,诊间预约解决孕产妇后顾之忧。对于未能及时产检的孕产妇,专案员实行电话随访并与各社区医院点对点联系,以确保孕产妇按时产检。

1.3 观察指标

(1)孕产妇心理状态。护理前后通过PAQ量表、

W-DEQ问卷调查了解2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PAQ量表包括3个维度、13个条目,各条目分值1~4分,总分13~52分,<24分表示无焦虑,得分越高代表孕产妇焦虑情绪越严重[4]。W-DEQ问卷共6个维度、33个条目,各条目分值0~5分,总分0~165分,得分越高代表孕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程度越高[5]。(2)母婴结局。统计2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记录2组产后出血、早产、重度乳胀、胎盘早剥、胎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3)产后恢复情况。产后1 d、42 d时,通过FSS问卷、EPDS量表调查了解2组产后恢复情况。FSS问卷包括9个条目,各条目分值1~7分,总分1~63分,得分越高代表孕产妇的疲乏程度越高[6];EPDS量表共10个题目,各题目分值0~3分,总分0~30分,得分越高代表孕产妇的抑郁情绪越严重[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孕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2组PAQ、W-DE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PAQ、W-DE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孕产妇分娩方式与喂养方式比较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63.33%,比对照组的45.00%高(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8.33%,比对照组的63.33%高(P<0.05),见表2。

2.3 2组孕产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33.33%低(P<0.05),见表3。

2.4 2组孕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产后1 d,2组FSS、EP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2组FSS、EP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4。

3 讨论

高危妊娠指的是存在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高龄等妊娠高危因素,可引发母婴不良结局,甚至威胁母婴安全的妊娠状态。妊娠本身可致使女性生理、心理方面出现应激反应,高危妊娠则可导致此应激反应增强,致使孕产妇出现严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进一步增加不良母婴结局风险。因此近年来临床对高危妊娠孕产妇进行干预时,不断强调围生期的健康宣教和风险管理,通过向孕产妇介绍全面的妊娠、分娩及产后相关知识,予以针对性管理,可有效降低妊娠与分娩风险,提升母婴安全性[8]。

全程健康教育强调健康宣教工作的全面性、连续性,可使患者获得系统而丰富的健康知识[9]。五色管理依据患者病情通过5个颜色进行标识,便于医务人员清晰了解患者病情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风险[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PAQ、W-DEQ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P<0.05),母婴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可有效改善高危孕产妇心理状态、分娩结局。在妊娠、分娩的特殊生理应激影响下,高危孕产妇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分娩的自我效能与自我控制感降低,引发不良分娩结局。全程健康教育从妊娠28周开始,直至产后42 d,在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健康宣教,内容涉及健康行为、心理状态、自我管理、不良事件预防方法、胎儿观察、分娩方式、新生儿照护等多个方面,可使孕产妇健康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减轻因认知不足或偏差认知导致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正视自身状况,积极应对分娩,促进孕产妇不良情绪有效缓解。采用五色管理对孕产妇病情进行评估、分级和标识后,护理人员予以相应处理,可使高危孕产妇获得安全感,减轻对分娩及产后的担忧、恐惧。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的实施,可使高危孕产妇掌握更为全面的分娩、自我与新生儿照护知识,主动、正确配合临床干预,有效减少围生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高危孕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与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等紧密关联,产后疲乏、产后抑郁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会降低新生儿照护质量,影响新生儿身心健康[11]。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后42 d时的FSS、EP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应用于高危孕产妇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孕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全程健康教育通过对产妇实施全方位的健康宣教,可使孕产妇对自我管理、分娩应对、照护新生儿的知识更加了解,主动调节心理状态,积极应对分娩,降低分娩风险,并于产后进行正确的自我与新生儿照护,促进产后康复。五色管理即予以孕产妇准确的病情风险识别与分类,针对性管理不同病情的孕产妇,及时发现围生期的不良事件并处理,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对高危妊娠孕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后,孕产妇心理状态、母婴结局得到有效改善,可减轻分娩对此类孕产妇身心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孕产妇顺利完成产后康复。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联合五色管理应用于高危孕产妇中,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提升产后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华娟.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管理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增刊1):86-87.

[2] 石丽丽.系统性护理对高危妊娠孕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J].养生大世界,2021(16):86-87.

[3] 夏杰,段霞,张佳男,等.基于信息化的高危孕产妇病情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6):481-485,491.

[4] 冯雅慧,吕嬿,湛永乐,等.孕晚期静坐行为与抑郁和妊娠相关焦虑的关系[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1,32(2):106-110.

[5] 申家美.三线放松法对初产妇产前分娩恐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0):741-746.

[6] 夏厚岩,李艳君.高危孕产妇管理初探[J].母婴世界,2021(4):290.

[7] 陈荷芬.五色预警技术在高危孕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2):138-141.

[8] 刘莹,苟文丽,李春芳,等.高危妊娠的管理及未来防控措施[J].中国医师杂志,2020,22(7):981-985.

[9] 于大方,田寅,王晓敏.产科护理人员对高危孕产妇“五色管理”的认知差异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63-66.

[10] 刘君霞,李云艳.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高危妊娠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146-147.

[11] 王庆伟.综合康复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后焦虑、抑郁及体内雌、孕激素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1,34(10):139-142.

(编辑:肖宇琦)

猜你喜欢
妊娠结局
探究10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及胎儿影响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与凝血纤溶指标的关系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试产状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孕妇依从性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华夏医学(2016年4期)2016-12-12 00:34:44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外医疗(2016年29期)2016-11-30 05:12:53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