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

2024-07-14 05:05:02平婷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4年25期
关键词:范进中或事物范进

平婷

名家引路

一出来,才晓得自己的错误。天上那层灰气已散,不甚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由上至下整个的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阅读心得

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有时要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描写。它需要写作者通过艺术想象,对人、事、物的某一特征,或某种思想感情、生活体验,进行扩大、缩小或超前性描述。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认为,夸张能显示事物本质的真实,不会损害事物意义的表现;它能够发掘并表现事物的内蕴,让静止的物象活跃起来;只要是夸张而有节制,增饰而不违背真实,就称得上美。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写作,就是要让事物神韵飞扬,让其内在美得以延伸,而又出人意料。如本段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太阳的耀眼和气味的难闻,突出了祥子工作环境的极端恶劣,侧面体现出祥子有活力、有冲劲、不服输的性格特征,从而反映了旧社会北京人力车夫命运悲惨的现实。

行者在旁,见他那模样,与五百年前又大不同,只见——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

(节选自吴承恩《西游记》)

●阅读心得

写作时不依赖其他修辞手法,直接对笔下的人物进行夸张描写,如对其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加以夸大,可以更加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个特征或者某种性格。上述片段中描写牛魔王的外貌“口若血盆,齿排铜板”,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牛魔王凶神恶煞的形象。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

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节选自吴敬梓《范进中举》)

●阅读心得

该片段是运用夸张手法的典例。范进因中举而发疯虽为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它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合情合理。因为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于功名利禄,一旦获取功名就如醉如痴,欣喜若狂。“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噫!好了!我中了”,这些语句生动描绘出范进中举后神志不清、丑态百出的形象。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写作借鉴

夸张是通过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从而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一种修辞手法。适当运用夸张手法,可以加强语言表达的力量,生动地表现作者对人或事物鲜明的情感、态度,从而增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不似真实,胜似真实,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1.夸张允许言过其实,但必须有依据。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人或事物的特征进行合情合理的渲染,否则就失去了真实感。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2.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夸张,不能既像夸张,又像事实。如“白发三千丈”,这是明显的夸张;但如果说“白发三尺长”,这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了。

猜你喜欢
范进中或事物范进
范进访汤知县
本末倒置
入木三分
“范进中举”现实版
井中
牡丹(2021年11期)2021-07-20 04:25:31
艺术的构思,绝妙的讽刺
范进一日游
学生天地(2016年10期)2016-04-16 05:14:41
《范进中举》导学案
中了状元之后
中了状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