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危害?

2024-07-14 09:26:01王朝霞
家庭生活指南 2024年6期
关键词:阻肺呼吸肌腹式

王朝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典型症状之一是慢性咳嗽,每一个慢阻肺患者都会存在咳嗽的症状。患者在早晨咳嗽明显,在夜里也会出现阵咳,这种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虽然慢阻肺的病情发展比较缓慢,但是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加重,慢阻肺可能终身都无法被治愈。

慢阻肺患者还会出现咳痰的症状,痰液一般是浆液性的泡沫痰或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的痰液中可能还会存在血丝。

呼吸困难也是慢阻肺的典型症状之一。慢阻肺会影响气道系统,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异常的呼吸状况。慢阻肺患者在早期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困难的症状会不断加重。因此,有些慢阻肺患者即使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慢阻肺的危害

慢阻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多发人群是中老年人。一旦患上慢阻肺,各种不良的症状表现会相继出现,肺功能也会逐渐减弱,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慢阻肺有可能会产生自发性气胸,引发呼吸衰竭,若是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肺性脑病甚至死亡。慢阻肺的常见危害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除此以外,慢阻肺也有可能会引发胃溃疡或者上消化道出血。

(一)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慢阻肺的危害之一。慢阻肺在早期时主要表现为肺气肿。由于血管堵塞,气体淤积在肺泡当中,使肺泡破损,形成肺大泡。肺大泡的壁非常薄,稍微施加压力就会发生破裂,气体也因此漏到胸腔当中,引发气胸。

(二)呼吸衰竭

慢阻肺的危害还包括呼吸衰竭,慢阻肺所导致的呼吸衰竭通常是2型呼吸衰竭,不仅会有缺氧现象,患者体内还会淤积很多的废气,这些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导致肺性脑病,甚至还会引发呼吸心搏骤停而死亡。

(三)慢性呼吸衰竭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慢阻肺导致疾病发展严重化,进入急性发展期,很容易引发慢性呼吸衰竭。此时患者会有两种比较明显的症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不管是哪一种疾病,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忽视。

(四)慢性肺心病

慢性肺心病是慢阻肺比较常见的危害之一。该病是由于肺部出现了肺气肿,肺血管遭到破坏,导致肺内动脉压力增加,而这种压力会传导给右心,使右心室和右心房的心搏加快。如果这种压力过大,超过了心脏的耐受极限,就容易出现心肌受损的现象,并导致心力衰竭。

(五)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慢阻肺会引起缺氧症状,如果长时间缺氧,有可能会使红细胞生成激素水平提高,这些激素如果进入骨髓造血系统,就会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而且慢阻肺会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六)胃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

慢阻肺往往会导致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这容易造成胃黏膜坏死,导致胃溃疡。而且慢阻肺的治疗也需要长期应用全身激素,这也容易诱发胃溃疡,甚至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慢阻肺的治疗

(一)稳定期

教育与管理:主要是劝患者戒烟,脱离污染环境,减少职业或粉尘因素所致的慢阻肺的发生率。

支气管舒张剂:可以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类药物和茶碱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重症和嗜酸粒细胞增加的患者,可以应用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化痰药:痰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口服氨溴索、富露施。

长期家庭氧疗: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长期吸氧,但一定要低流量吸氧。

康复治疗:患者需要增强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要实施肌肉锻炼、营养支持和精神治疗等多方面措施。

(二)急性期

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确定急性加重期的病因,给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舒张剂的药物与稳定期一样。

低流量吸氧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的痰菌培养给予相应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可以给予静点糖皮质激素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患者。

其他治疗措施:合理补充体液和电解质,保持患者身体水电解质平稳,注意补充营养,根据胃肠道功能调节饮食。

慢阻肺患者怎样锻炼肺功能?

(一)呼吸训练

慢阻肺患者可以通过改变呼吸方式来减轻呼吸肌的负担,减少呼吸肌的工作量。呼吸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唇缩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唇缩呼吸法: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将嘴缩成口哨状,慢慢呼气,保证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甚至4倍。其原理是使患者在呼吸结束时产生正压,保证小气道不会提前关闭,使二氧化碳废气充分排出。

腹式呼吸:吸气时胃鼓出,呼气时胃凹进,用腹肌带动呼吸,减少呼吸肌的工作。

可以结合唇缩呼吸和腹式呼吸进行锻炼,每周5天,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

(二)锻炼呼吸肌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借助器械,或者运用散步、慢跑、爬山等方式进行呼吸肌的锻炼。

训练原则:运动负荷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针对特定的肌肉群逐步进行。

(三)规律运动

运动方法主要包括有氧运动、阻力训练、平衡柔韧性训练和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耐力,包括快走、慢跑、游泳、打球等;阻力训练可以借助器械,如哑铃、弹力带等抗阻训练器材,也可以利用自身重力进行练习,如深蹲、俯卧撑等;平衡柔韧性训练主要包括打太极拳、练习瑜伽等;呼吸肌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呼吸肌耐力训练。

(四)改变行为

慢阻肺患者在行走、穿鞋时有依赖家人的情况,与其存在气短等症状有关,可以使用鞋拔子穿鞋,借助助行器行走,减小对家人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五)家庭氧疗

随着病情的发展,慢阻肺患者的肺气体交换功能越来越差,当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时,医生会建议长期家庭氧疗。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备吸氧仪器,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病情较重的患者长期进行家庭氧疗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入院率。

(六)扩胸运动

慢阻肺患者经常做扩胸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心血管,对疾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除了以上方式,慢阻肺患者也可锻炼自身的耐寒能力,辅助增强肺功能。然而,锻炼不能替代直接治疗,建议就医检查,遵照医嘱制订合理的治疗和调理方案。同时患者需要加强个人护理,比如在寒冷的天气增加衣物、戒烟、做好职业防护等。

结语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巨大的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慢阻肺包括戒烟、锻炼、远离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和适当的饮食。日常建议加强运动,控制饮食,有助于预防疾病。

猜你喜欢
阻肺呼吸肌腹式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夏季是治疗慢阻肺的“黄金期”
常做腹式呼吸和提肛助顺产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54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非脱垂子宫阴式与改良腹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