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制编排方式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条件。这种教学模式以每个单元的主题为中心,进行扩展、开放和深入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利用各种信息途径灵活收集、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充实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应保持开放心态,激励学生独立学习和协作研究的热情。通过组织多样化的集体学习活动,如共读、讨论、辩论、读写结合、成果展示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使学生在更广泛的语境中深入学习语文,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须更严谨。教师须深入剖析教材、精选信息,主动发掘额外资源以加固学科知识基础。这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料库,也为设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坚实依据。了解教学环境和学生状况后,教师需要结合实践与同行的经验,构建方法体系来支持教学活动。同时,大单元教学鼓励学生探究适合自己的学法,自主进行研究,以便更主动地吸收知识,协助教师营造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的环境。
例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聚焦新闻类阅读材料,收录了《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等课文。针对学生对新闻体裁不太熟悉的现状,教师可以参考报纸上的新闻设计教学方案,强调新闻的特点,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阅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材料,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分享,并附上选择的理由。学生积极搜索整理相关信息,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仔细筛选学生收集的材料,形成一份新闻素材推荐表,为学生的新闻学习提供重要支持。
此外,为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体验,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新闻。通过收集新闻,学生能广泛阅读、深入分析新闻,加深对新闻的理解,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1.单元精读,提升大单元教学质量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是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深入剖析文本,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文学鉴赏能力;略读课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单元教学是一种聚焦核心目标并突出重要内容的教学策略。教师以大单元的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专注于精读课文的学习,可以提升大单元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师可以选择《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文章作为核心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艺术风格、语言特点。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学生能够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关注文本内容,更深入地探究表达方式和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重点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围绕文本理解的视角、方略和实践进行教学设计,精心策划和组织精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整个单元的教学质量。
2. 单元自读,促进大单元教学内化
自读课文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深刻理解自读课文的教学意义,避免将其简单处理为单纯的自由阅读材料,而应将自读课文融入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在实施自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能够在个人的节奏下主动解读文本,进行个性化探究。教师的任务是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适时介入给予支持与指导,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
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这一篇自读课文为例,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行探索文章的主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捕捉景物的特点,分析写景与抒情的写作方法。此外,学生还能识别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思考这些修辞手法的效果。在大单元教学框架下,教师应提供专业的指导,补充相关的阅读材料丰富大单元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文学鉴赏力。因此,自读课文的教学不应被忽视,而应作为大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
为彰显大单元教学的宏观特色,教师需要在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收录了《愚公移山》等课文。在教学中,教师特别强调学生需要关注文言文的特殊性,了解文言文的词汇与语法,培养他们的赏析能力,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技巧。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有选择地引入更多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将这些课外学习材料与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比较阅读,加深他们对本单元文言文的理解。通过深入分析文言文中独有的语言特点,学生可以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总之,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深刻理解并有效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和规划实践方案等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必须采取措施,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满足他们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要求。
作者简介: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金山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