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新课标强调“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机械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结果不仅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反而增加了学习负担。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拓展古诗词内容,将其“变厚”,尤其是针对历史题材的古诗词,教师完全可以引入历史故事,让课堂教学变得“厚重”。笔者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塞下曲》为例,浅析借助历史故事开展教学活动的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而言,古诗词字数较少,言简意赅,学生学习古诗词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历史题材的古诗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引导学生从中体验不一样的历史文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比如,《塞下曲》这首诗,字数较少,只有20个字,却高度概括了战争的精彩场面。由于其语言表达与学生使用的语言有差距,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在具体教学中,尤其是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借助视频“还原”当时的战争场面,帮助学生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先以视频呈现唐朝的战争画面,然后向学生叙述该诗的写作背景:唐朝贞观三年八月,李靖被李世民任命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领十万大军征讨东突厥。面对唐朝大军来袭,东突厥决定以守为主,尽量避战。李靖决定采取偷袭的方式,于是在贞观四年正月,顶着凛冽的寒风,率领三千骑兵长途奔袭东突厥。
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多媒体呈现《塞下曲》,引导学生思考:“唐朝军队这次千里奔袭战果怎样?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卢纶参与了这场战争,写了一首五言古诗来记录当时的战争场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唐诗。”
相对而言,《塞下曲》这首唐诗紧扣战争场面,描写非常精彩。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学生很难理解古诗的意思。在导入阶段,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当时的战争画面,简述此诗的写作背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诗歌是诗人情感迸发的结果。教学古诗词,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从中品析诗歌的内涵。教学历史题材的古诗文,教师完全可以引入历史故事,通过历史“再现”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助力学生真正理解诗句的意境。
相对而言,《塞下曲》这首唐诗内容较为简单,学生仅靠注释就能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而对诗中表达的战斗精神的理解却远远不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时的战争场面,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唐朝军队月夜追击敌人的画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师:那是一个漆黑的深夜,月亮已经悄悄地躲到云里去了。突然,前方一群大雁受到惊吓,纷纷扇动翅膀飞向天空。原来,东突厥的首领颉利可汗带着贴身护卫连夜逃跑了。此时此景,你想用哪两句诗来形容呢?
生: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师:此时,唐朝的统帅李靖得知消息,他会怎么做?
生: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师:李靖得到颉利可汗逃跑的消息,第一时间组织兵力,准备连夜追赶,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但是,就在他们出发的时候,天公不作美,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雪花落满了弓刀。
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历史故事,创设学习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当时的战斗场景,而且还能让古诗词教学变得富有历史韵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助想象与联想,不仅形象地感知了古诗词的意思,而且还能跨越时空,与诗人进行对话,在体验到当时战争环境恶劣的同时,也能充分感知唐朝军队的战斗精神。
新课标强调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统编教材践行这一理念,围绕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双线编排,目的是让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古诗词特征,结合文本内容,适时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针对历史题材的古诗词教学,在总结阶段,教师也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提炼,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盛唐时期,有两个著名的诗歌派别,分别为边塞诗派与田园山水诗派。这两大诗派风格迥异,而《塞下曲》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教师可以借助历史故事,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边塞诗派与田园山水诗派的特征。在教学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入课外的田园山水诗派及边塞诗派作品,指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师:你们读一读这首诗,针对轻骑一词,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轻骑就是指身上装备少的,骑马的快速部队。
师:重骑一词是什么意思呢?
生:重骑就是身穿铠甲的那种骑兵。
师:是的,重骑兵战斗力强,但是速度不快。单于连夜逃跑,李靖会派轻骑兵还是重骑兵去追赶呢?
生:当然是派轻骑兵去追赶。
师:你的回答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塞下曲》《过故人庄》这两首诗,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区别。
生:《塞下曲》描写的是边塞的战争场景,《过故人庄》描写的是农村的田园风光。
…………
边塞诗派与田园山水诗派的风格迥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征。
总而言之,针对古诗词教学,尤其是历史题材的古诗词教学,教师不能局限于古诗词本身,而应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在导入、讲解以及总结等环节中,穿插历史故事,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与诗人进行对话,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文苑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