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

2024-07-13 13:59韩云波陈思思
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

韩云波 陈思思

摘 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也是当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瓶颈突围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实现了夯实意识形态根基、推进体系化建构、全面凸显“中国特色”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其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主要从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队伍三个层面来把握;二是着重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要求树立问题导向、强调理论创新、开展调查研究;三是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旨归,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最终指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两个结合”,以问题议程四步骤为具体方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全面展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打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现实困境,加快打造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与阐释专项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SWU2403003);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课题研究类)“渝版社科学术期刊集群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渝新出〔2023〕88号)。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6-0006-0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6.001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同时强调“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1]269。1942年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别是“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的“结晶”[2]。1975年,邓小平约胡乔木谈话,明确指出“政研室一定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部管起来”[3]。1979年,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决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是理论工作的任何巨大前进所不可缺少的”[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江泽民指出“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5]434,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6]546-547。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7]384。2004年,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党中央提出和推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队伍体系等进行了具体部署,将哲学社会科学推向了体系化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向建构“中国特色”的新的历史阶段。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史称“5·17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命题,着重强调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8];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其中第五点着重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9];2023年10月7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布局的十六个方面的谋划和部署(以下简称“十六个部署”),其中第五点再次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10],为新征程上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并突显“中国特色”夯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发展以及对其体系化构建的不断推进,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为“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的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确立了“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一加三”体系结构,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命题一经提出,迅速引发研究热潮。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三大体系”的研究,据中国知网检索,截至2024年6月10日,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篇名检索得到293条学术期刊文献,进一步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篇名检索得到的学术期刊文献分别有1 896条、253条、3 481条。遗憾的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研究成果仅89条,其中48条发表于《讲话》之后,与“三大体系”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差距悬殊。进一步梳理发现,当前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直接决定其发展方向与社会作用。”[1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学术政治化和政治学术化的交织与互动,最终实现了作为指导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作为‘救国的自觉革命实践的统一”,“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形成”[12]。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加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3],“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将其贯穿于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话语体系建设全过程,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遵循和根本方向”[14]。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8]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出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依据来自历史、现实与理论[15],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16]。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性质来看,“马克思主义自身最突出的理论品质,是它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这不仅决定了它能够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还决定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7],这既是“有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的迫切要求”,也是“阐释中国独特发展道路、发展经验的本质要求”[18]。其次,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性质并不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其指导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未能形成自然科学那种已得到普遍认可的“范式”,“还带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必然要受到某种意识形态的支配,受到民族利益、阶级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影响”[19]。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属性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上层建筑,必须以反映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学术观点为神圣职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0]。最后,从世情国情党情来看,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国际话语权提升受制等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2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遵循和根本方向”[22],体现了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勇担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11]。

第三,马克思主义何以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23]从普遍意义说,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是运用至今仍闪耀着真理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二是在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24];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创新的强大动力[25]。从具体实效说,马克思主义对繁荣发展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理论指导、方法论指导、服务人民的方向性指导作用[26];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由其内在特征决定的,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基于制度维护功能、经济规制功能、社会引导功能、文化整合功能、心理调适功能五大功能[27]。

第四,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8]。首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关键问题”[2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引领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注意防止否定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28]。其次,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做重要抓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与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两个群体的积极性”[29],突出强调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信仰、情怀和担当[11]。最后,利用好学术期刊等传播平台。加强学术期刊等传播平台建设是解决“说了传不开”的有效途径,韩云波提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30],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三个方面探析社科学术期刊话语权的自主性与独特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实践进路[31],以此保障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加快提升。

当前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不足:第一,“三大体系”与“指导思想”的研究极不平衡。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而对于“指导思想”的研究尚未引起应有重视,大多成果将“指导思想”当成一种不言而喻、不辩自明的应然存在而忽略其实然性。第二,对“指导思想”的内部研究尚不深入。当前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研究主要着墨于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成果的研究相对欠缺,应然多而实然少,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历史发展的把握尤为欠缺,未能充分凸显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第三,“指导思想”的前沿成果未得到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的创新观点和工作部署,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但目前尚未见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相关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引领作用尚未引起广泛关注。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研究的不足,导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出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整体构建看,许多成果只认识到“三大体系”而忽视了“一加三”体系,导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观念构建不足;二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总结不足,导致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研究与构建时有起伏;三是对“指导思想”贯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重视不够,“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属性的根本支撑,既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内核,对其研究的欠缺将模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边界,导致“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仍未摆脱西方话语窠臼。

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脉络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逻辑,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关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增强新征程上马克思主义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快构建。

二、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8]。百余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次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根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力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侵略的哲学社会科学,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之一。这一时期形成的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新篇章。毛泽东关于社会科学和文化性质的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意识形态根基。

第一,在抵制西方学术霸权中明确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1940年,毛泽东明确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1]269。率先进入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西方国家在全球确立了思想学术霸权,使得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思想学术具有依附性,“构成‘外围化现代思想学术,形式上是现代的,实质上却与现实严重脱节,无助于解决本民族、国家的根本问题”[32],成为中国学术实现根本独立的最大障碍。西方学术话语的大量涌入,“把我们自己的文艺观念和理论方法冲得溃不成军,传统文艺理论和‘五四以来的新文艺理论备受冷落”[33]。这种学术霸权的背后,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意识形态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话语权的争夺。到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更加注重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构学术话语权,产生了一套精密的学术话语生产和运作机制”[34],在文化学术领域形成了“西方中心论”。然而,西方国家“刻意制造、定向输出的伪概念、伪理论,被用来引导和塑造第三世界的发展战略,使其朝有利于西方大国的方向发展”,因此要警惕西方学术话语的战略误导,“以防坠入西方学术话语暗含的意识形态陷阱”[35]。面对西方的学术霸权,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一方面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第二,在厘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边界中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951年,毛泽东针对文艺问题提出“百花齐放”[36]。1953年,毛泽东针对历史研究提出“百家争鸣”[37]。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38],正式将“双百”方针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原则。“百花齐放”体现了不同成果异彩纷呈,“百家争鸣”体现了不同成果求同存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不同研究成果充分对话,成为通向哲学社会科学整体繁荣的坦途。要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存在根本不同,“我们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是我们批评的对象”[39]。学术问题的百家争鸣既带来了学术对话与互动,形成了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同时也使得学术问题更加趋于多元,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至,引发了学界关于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边界的积极思考。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边界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在学术研究中的映射,是意识形态在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中的互动交融,这一互动必然率先反映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明确两者边界是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混淆两者边界则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以一定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的政治思潮,其特定的价值诉求常常与学术讨论纠缠在一起”[40];文化虚无主义“形而上学地逐层瓦解并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将其人为低俗化、消遣化、污名化,主要包括劣质文化论、文化断裂论、全盘西化论三种论调”[41],其具体表现与作用发挥有时与学术研究纠缠在一起,因此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必须“加强正面引导,正确区分政治是非和学术问题”[42]。面对潮水般袭来的纷繁复杂的各类社会思潮,胡乔木指出:“宣传人道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思潮,不是一般的学术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的有重大现实政治意义的学术理论问题。”[43]关涉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学术和政治不可分割,政治问题的意识形态性会映射到学术问题研究当中,同样学术研究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回应与反击也会上升为政治问题,因此“要严格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7]390。正如胡绳所说:“有些学术和政治是完全可以分开的,但有些学术问题牵连到政治,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些意识形态问题,很难说和政治无关。”[44]厘清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边界,站稳意识形态立场,是开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体系化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挟带各种社会思潮奔涌而来,这一时期形成的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第二次飞跃,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化发展的新篇章。邓小平理论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真理标准,初步回答了“什么才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一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尺度,回答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路径,回答了“如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时代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真理标准、价值尺度、体系构建等方面迎来了重大推进,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形成与实现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夯实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总结了混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界限的历史教训,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平等讨论,我国学术环境总体上比较宽松、自由”[45]。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针对当时国内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不正之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践的重要地位,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当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舆论先导,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我国社会历史转折的要求”[46],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对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边界探讨和对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时期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的高度重要性,进一步深化认识意识形态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互为属性[47],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向了体系化的发展新阶段。

第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凸显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为哲学社会科学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在邓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随后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提倡社会科学工作者注意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工作者注意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434。2001年8月,江泽民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强调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即:“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6]5472002年4月,江泽民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6]5982002年7月,江泽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二十五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6]607。围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江泽民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尺度,而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则为下一步“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阶段。2000年,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之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48]。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49],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二○○二—二○○五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50],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培养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新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夯实了理论和队伍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构建。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类风险挑战,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时期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体系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明确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夯实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前提。《意见》明确指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51]686。“统领”及“指导”的表述,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其二,研究内容的体系化。《意见》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51]689,“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至关重要”[51]690,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内容体系化,并将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工作抓手。其三,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马工程实施要加强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内涵。马工程实施之后,2005年12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政治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地位。通过制定和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逐步形成了“一个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充分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52]。同时强调“马工程”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需要”[53]。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形成了一批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指导地位。随着“马工程”的实施和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相关部署,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正式步入体系化阶段,形成了由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队伍体系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体系雏形。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第三次飞跃:全面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8],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标识性概念,围绕其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随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体系化阶段,突显“中国特色”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超脱“以西释中”的主体意识,二是融合“中西马”思想资源的文明意识,三是以当代实践为导向和内容的问题意识[54]。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表了大量重要论述,并结合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作了具体工作部署,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全面打造。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体现在体系的独创性。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到“着力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体系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提出,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由宏观趋于具体,具体内涵得以丰富。独创性体系不仅包括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宏观体系,也包括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各自具体构成。以学术体系为例,在国外学术话语中,Academic system并不是一个专门研究领域,成果较少,西方学者主要强调学术制度和学术伦理,如研究资金和规范[55]、学术体系比较研究[56]、学术体系中的全球不平等[57],西方的学术体系研究基本未涉及学术内部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学术体系研究形成明显差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包含三个维度:一是宏观层面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的学术体系,二是中观层面具有学科规范性质的学术体系,三是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域的学术体系。当前学界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拟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归纳为理论体系、成果体系、交往体系三个部分,其中理论体系包括诸如命题与概念体系、工具与方法体系、思想与原理体系、范畴与命题体系等,成果体系包括诸如历史与发展体系、观点与学说体系、知识与流派体系、史料与数据体系等,交往体系包括诸如教育与传承体系、平台与传播体系、制度与规范体系、队伍与组织体系等。学术体系的“三个维度”和“三大体系”是基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道路的独创性构建,充分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中国特色”。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体现在概念的原创性。“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术原创能力不强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58]369原创性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鲜明体现,原创性理论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支撑,概念则是原创性理论的根基。在建构原创性概念的过程中,“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8],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抓手。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为原创性概念的提出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9],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国家独立为首要前提,以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为现实基础,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历史使命[60],是人类社会通往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和标识性意义的概念和理论,只有立足中国实践,不断创造、丰富和解读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才能真正在国际社会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才能充分突显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体现在理论的创新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直接指向“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59],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面展开的过程中推动中国理论的创新性阐释和创造性发展,一方面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丰富党的创新理论,另一方面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前提是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8],将传统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三步骤扩展为“发现—筛选—研究—解决”问题四步骤[61],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了质的提升,有效推动了理论创新。在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韩云波等提出学术研究应遵循问题导向,由此导出“论据—论证—论点”的论述逻辑[62],增强文章的学理性和说服力;同时着重强调社科学术期刊对问题议程四步骤的引领作用,在实现编者和作者协同关系的基础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解决,使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聚焦问题从而实现整体效度[61]。在问题议程四步骤的指引下,围绕我国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学界展开了积极研究,目前已基本形成覆盖全面、贯穿全程的研究态势,问题导向得到进一步凸显。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己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理论与实践双重突围的重要前提,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导向,再到问题议程四步骤,将解决问题摆在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突出位置,集中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

三、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全新的视野审视了我国文化的创新发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它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理解和把握。”[6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从“九个坚持”到“七个着力”,从“十四个强调”到“十六个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宣示着新征程上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向历史新阶段。值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际,“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的时代回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相互拱卫,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跨越与演变的恢宏历史进程”[64],掀开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在战略布局上要‘着力加快构建,在构建内容和方向上要坚持‘中国特色”,“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根本行动遵循”[47],是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解决的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性质问题。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65];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其中第二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9];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七个着力”的工作要求,其中第二条提出“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66];随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进行了十六个方面的谋划和部署,其中第二条“提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扬敢于斗争的精神,增强善于斗争的能力”[10]。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亮明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67],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工作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59],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政治报告中频繁亮相,明确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集中凸显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

第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指导思想上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根本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旗帜与灵魂”[68]。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存在着“明争暗斗”,西方意识形态企图占据绝对话语权,企图在全球施行意识形态霸权和文化霸权,以所谓“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渗透和侵蚀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架空党史国史,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挑战。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以西方理论解读中国实际,这种“基于国外理论评价中国实践,讨论过程存在‘非理性,评判标准存在‘模糊化,结果评定存在‘非客观性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健全,理论研究缺乏话语权,从而造成工具与价值的分裂”[69]。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在指导思想上充分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有效应对各种错误思潮,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恶意挑衅中掌握主导权和主动权。

第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重要研究内容,从而凸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既存在差异又互为属性”[47],“既有基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有基于不同意识形态和文明形态的可以并行不悖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民族和国家的个性特色”[62],因此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既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又要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当前学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等同论”和“割裂论”两种观点[47],甚至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意识地避而不谈意识形态,从而一度丧失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给西方意识形态霸权阴谋以可乘之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58]220-221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的重要阵地,其“政治方向、学术导向、理论学术观点,对意识形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70],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在指导思想上紧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研究内容上也要紧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夯实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队伍要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71]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践行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落地生根的根本保障。作为解读中国实际、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理论的一线力量,“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8]。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8]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8]。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在新时代集中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成长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8],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应有力量。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着重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其中之一就是“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9]。“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议程四步骤发现、筛选、研究和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真问题、急问题、难问题,为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夯实理论和实践根基。

第一,树立问题导向,以问题导向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8]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发展战略、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8],因此,开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8]。“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59]“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面向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真问题、‘大问题和‘深问题中获得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是在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以及我国社会整体发展历史进程的批判性反思中达成的理论自觉”[72],“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党和国家当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落实在思考和解决重大问题上来”[70],“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为研究导向,在重大问题上多下功夫,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73]。

第二,强调理论创新,以问题议程四步骤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进路。“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59]如何实现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问题议程四步骤,强调“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8],为实现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指导。问题议程四步骤是对问题导向的进一步细化和延展,是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终走向真理的坚持。从“提出问题”到“发现问题”突显了实践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将“筛选问题”作为关键环节,强调对问题本身的把握和对全局的把控,是坚持系统思维的重要体现;从“分析问题”到“研究问题”,进一步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有效推进问题研究的精细化和学理化,最终增强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说服力,切实为解决真问题、难问题、急问题夯实基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遵循理论创新的问题议程四步骤,才能在逻辑上形成完整闭环,在逻辑自洽自证的基础上,以极高的学理性和说服力为解决实际问题夯实理论基础、提供理论指导。

第三,开展调查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导向。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74]109,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74]110。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75]。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推进的短板之一就是缺乏调查研究。韩云波等通过系统梳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历程和主要聚焦,发现当前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存在“可持续性议题欠缺,研究内容同质化明显,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不协调,问题意识不够突出等问题”,从而导致“研究成果基本上是宏观论述,以学习阐释和总体论述为主,缺乏具体而微观的实证研究”[62]。破解当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质性轻实证、重阐述轻调研的研究困境,应以积极响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突破口,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结构性访谈等实证方法引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有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为解决实际问题夯实理论基础,增强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的实效性。新征程上开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民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社会舆情和群众关切,要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可靠的事例、材料和数据,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建设性”[76]。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旨归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形势下,如何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这些问题给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全新要求。”[77]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研究中国社会现象的科学体系,肩负着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的多重使命。

第一,阐释中国道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78]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指向,就是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最终落实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上来。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体借鉴,也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9],“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78]。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伴随着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以牺牲别国利益来实现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理应直面西方话语霸权背后的核心命题,跳出西方社会科学背后隐藏的话语‘窠臼,这既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备的认知前提,也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文化自觉”[79]。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催生了一系列标识性概念并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如新质生产力[80]、中华民族现代文明[81]、人类命运共同体[82]等,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群和理论体系。“超脱长期以来以西方社会理论解释中国问题的学术惯性,在中国问题上实现诉诸中国人的理论解释并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进而形成更多主体性、本土化和有竞争力的中国自主理论,这是推动理论创新、促进学术自信和凝聚成文明内核最深层本质的根本表征。”[8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开展研究,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际,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解读中国实践,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努力实现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84]。“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85]习近平文化思想“从理论指导、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维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着根本引领作用”[86]。其引领实效的发挥离不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入推进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要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阐释服务,也要为其内容研究服务,更要为其具体建设服务。其一,解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标识性概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概念的原创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的标识性概念,“拓展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纵深和文明厚度,给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确立了一个更宏阔更高远的目标”[87]。其二,解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要包括基本构成、内在遵循、现实目标三个方面,即以“五大文明”形成综合系统、以“三大理念”凝聚价值共识、以答好“四问”作为历史任务[88]。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在包括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文明成果,并能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能动反作用”[89]。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研究,为加快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内容根基。其三,解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路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区别于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又区别于西方现代文明,其建设是一个体量庞大的系统工程。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构建中国理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90]。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迫切需要”[91]。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路,即在自然科学层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社会科学层面则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发展成就与经验认识的学理化、体系化呈现。”[92]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已初见成效,其繁荣发展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然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却仍处于探索阶段,二者的脱节严重阻滞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现,也迟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如果只是泛泛知道其中一些概念和要求,而不注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讲话做事就会缺乏专业水准”[93]。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催生了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但总体而言仍呈现出零碎分散的研究样貌。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一是强调“自主”,“自主”体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特色;二是强调“体系”,“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路,体系性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属性[94]。“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双重价值,一是对西方近代知识体系的反思和重构,二是对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应有贡献。”[95]“中国式现代化在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同时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新全球文明,全面破除、替代在旧全球化时代由西方霸权宰制的‘文明—野蛮模式,从而全面刷新、重写文明视域和文明体系。”[96]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胸怀天下的宽广视野,其繁荣发展始终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为己任,“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59]。

四、结语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两个结合”为根本方法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和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也不断形塑着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围绕着中国道路繁荣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不仅明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也以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和历史站位,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道路和世界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将大有可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3]  《胡乔木传》编写组.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9.

[5]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7]  胡锦涛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9]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N].人民日报,2023-06-04(1).

[10]  曲青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贡献党史和文献力量[J].旗帜,2023(11):8-11.

[11]  张本刚,张岩.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J].社会科学战线,2022(10):9-14.

[12]  石璞.政治与学术的契合: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与应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4):40-45+107.

[13]  章忠民,王树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6(12):27-31.

[14]  顾海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6):26-29.

[15]  张国安.习近平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5):41-50.

[16]  张晓东,渠彦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J].唯实,2016(9):31-34.

[17]  吴灿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岭南学刊,2016(4):7-10.

[18]  郭广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J].红旗文稿,2021(9):4-7+1.

[19]  高超.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6-49.

[20]  董艺,邓纯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2):10-16.

[21]  陈袁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J].学习月刊,2016(22):16-17.

[22]  包国祥,苏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遵循和根本方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3-59.

[23]  陈金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J].新经济,2016(29):4.

[24]  陈学明.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8):7-14.

[25]  王晓天,潘小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J].求索,2005(10):108-110.

[26]  肖行.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J].观察与思考,2016(10):25-30.

[27]  刘飞.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认知[J].重庆社会科学,2016(7):17-19.

[28]  李太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J].中州学刊,2016(7):7-10.

[29]  徐梦秋,冯红菊.以史为鉴开生面——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经验反思[J].学术研究,2023(6):1-6.

[30]  韩云波.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J].科技与出版,2023(12):11-25.

[31]  韩云波.新征程上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权——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96-113.

[32]  姚中秋.西方思想学术霸权的形成、支配机制及其反抗者[J].江海学刊,2023(2):32-41.

[33]  刘崇中.中国学术话语中的“西方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1997(4):17-21.

[34]  赵春丽.西方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建构路径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146-156+164.

[35]  田文林.警惕西方学术话语的战略误导[J].理论导报,2017(7):22-23.

[3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35.

[3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和研究(一九八六年汇编本)[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91.

[3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

[39]  《李达文集》编辑组.李达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20.

[40]  杨军.坚定历史自信的依据、价值和路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26-32.

[41]  张瑜.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破除文化虚无主义:文化逻辑、理路遵循、践行方式[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17-34.

[42]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8.

[43]  胡乔木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1.

[44]  胡绳全书:第3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87.

[45]  李方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6(2):18-22.

[46]  林源.实践: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在源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20年后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2):5-14.

[47]  韩云波,陈思思.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144-160.

[48]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0-10-12(1).

[4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6.

[5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62.

[5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2]  秦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4-7+43.

[53]  龙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队伍建设[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4.

[54]  刘同舫.习近平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中国特色”[J].宁夏社会科学,2021(2):5-12.

[55]  BENNER M,SANDSTROM U. Institutionalizing the triple helix: research funding and norms in the academic system[J]. Research policy,2000(2):291-301.

[56]  CAVALLI A ,MOSCATI R .Academic systems and professional conditions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J].European review,2010(S1):S35-S53.

[57]  GERHARDS J ,HANS S ,DREWSKI D .Global inequality in the academic system: effects of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symbolic capital o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mobility[J]. Higher education,2018(4):669-685.

[58]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5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60]  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J].哲学研究,2022(1):5-11+125.

[61]  韩云波,陈思思.社科学术期刊引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基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理论创新之问题议程的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4(4):5-13.

[62]  韩云波,陈思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研究:历程、聚焦与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7-29.

[63]  庞炜,孟献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科学体系与时代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4(3):37-48.

[64]  哈战荣,郑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2):30-42.

[65]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66]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蔡奇出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讲话[N].人民日报,2023-10-09(1).

[6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68]  王琼.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1):76-79.

[69]  辛冲冲,赵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4):28-35.

[70]  王伟光.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16(12):4-23.

[71]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2.

[72]  韩升.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J].科学社会主义,2018(5):16-21.

[73]  刘曙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16.

[7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83.

[76]  陈强胜.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原则与使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141-144.

[77]  宋月红,周进,章舜粤,等.毛泽东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4(4):4-14+129.

[78]  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J].求是,2023(20):4-9.

[79]  黄海.在文明互鉴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2-18.

[80]  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11.

[81]  魏崇辉.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基本定位、方法遵循、根本依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23-34.

[82]  李包庚.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百年探索实践与原创性贡献[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1.

[83]  韩智伟,何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成要件及内在逻辑[J].学术交流,2023(10):28-39.

[84]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85]  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蔡奇陪同考察[N].人民日报,2023-07-08(1).

[86]  姜潭.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三维向度[J/OL].理论建设,1-10[2024-06-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136.D.20240523.1401.008.html.

[87]  高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J].走向世界,2023(51):6-7.

[88]  金伟,王少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主要特性及里程碑意义[J/OL].江西社会科学,1-10[2024-06-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6.1001.C.20240408.1254.002.html.

[89]  侯亚,张雯婕.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系、支撑与实践[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3):88-100.

[90]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王沪宁陪同考察[N].人民日报,2022-04-26(1).

[91]  田鹏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24(5):4-11.

[92]  沈江平.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三重诠释[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37-43.

[93]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6.

[94]  郁建兴,黄飚.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及其世界意义[J].政治学研究,2023(3):14-24+167-168.

[95]  杨东,徐信予.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论纲[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7-10.

[96]  任平.研究范式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方法论自觉[J].南京社会科学,2023(9):1-9.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Leads the 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Han Yunbo1,2,3    Chen Sisi3

(1.Institute of Ideological Securit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Southwest University;

2.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Southwest University;

3.School of Marxism,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Leading by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is the fundamental path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new journey, and it is also the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bottleneck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at present. During the century-long strugg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o lead the Chinese nation in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the CPC has insisted on guiding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Marxism, and has realized three historic leaps in consolidating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dvancing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highlight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 its core, has profoundly grasped the law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formed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which has become the mission statement and roadmap for leading the accelerated 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whose leading rol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ly, it highlights the socialist ideological attribute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mainly grasped at the levels of guiding ideology,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team; secondly, it emphasizes that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take China's actual practi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research, and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emphasis o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the carrying out of survey research; and thirdly, it clarifies the objective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to comprehensively push forwar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style, to build the Chinese nation's modern civilization, to construct China's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to ultimately point to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On the new journey,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and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adhere to the “two combinations”, take the four steps of the problem agenda as the specific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ly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great practi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so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China's problems,we can break the realistic dilemma of “not being able to speak with reason, not being able to spread the word after speaking, and not being able to be heard after spreading the word”,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discourse power that matches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Key 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deology;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Chinese Modern Civilization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世界贡献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进展的大数据分析及深化研究的路径思考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