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探讨

2024-07-12 05:32石桂香
新农民 2024年17期
关键词:道路绿化城乡结合部景观规划

石桂香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在景观规划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现有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情况的调研,文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以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为基础,对景观规划原则进行了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GIS在设计方法和工具方面的应用、基础设施的集成设计以及可视化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景观规划;生态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作为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乡结合部地区既具有城市的繁华,又承载着农村的宁静,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道路绿化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不仅仅是交通设施,更是城市与自然生态的交

融之地。

1 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的现状与问题

1.1 现有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情况

目前,不同地域的道路绿化在我国城乡结合部呈现出多样性。有的地方通过引进各种植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营造了乡村特色浓厚的道路景观。同时,部分城市通过绿道、花坛等方式,为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打造了一条宜人的城市绿廊[1]。但也有部分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急功近利,道路两侧绿化单一,缺乏生态多样性,难以满足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1.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由于城市扩容压力大,部分地区道路绿化空间受限,无法满足城市绿化需求,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部分城市绿化规划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难以实现有效生态网络的道路绿化的片段化、条块化。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护机制和长效管理制度,致使绿化设施逐步丧失生态功能,道路绿化的管养工作也面临困境。

1.3 景观规划的必要性

强调景观规划的必要性,在当前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现状和存在问题面前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规划景观,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提升城市空间生态品质,有助于实现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园林绿化规划,能够在道路绿化中注重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使之既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能对自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幸福感。

2 基于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的景观规划原则

2.1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中的关键环节,要求实现绿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通过引入本地植物物种来增强植物群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从而构建更为健康的生态环境。另外,生态原则还要求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以减轻城市径流对水资源的压力。生态原则还要求对自然生态过程加以保护和恢复,以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为城市提供自然服务功能,如空气净化温度调节等。因此,在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中,对生态原则的贯彻落实将有助于实现绿化项目的生态效益,从而为构建更为健康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作

出贡献。

2.2 可持续性原则

在绿化设计中,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能源的节约,这是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的核心理念之一。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可持续管理,选用适应性强的植物,减少农药使用量。可持续原则还要求在规划中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塑性,以保证绿化系统对城市发展变化的适应性和拓展性更强[2]。通过在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中融入可持续原则,既可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又可以为减轻自然资源压力、实现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3 社会融合原则

城乡结合部的道路绿化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社会一体化的原则,也就是促进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通过绿化工程来参与到城市中来。要强调绿化空间在设计中的开放性,鼓励市民共享绿化成果,提供多功能的休闲娱乐设施。社会融入原则还要求绿化工程要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充分尊重当地文化特色和社区特色。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将通过社会融入原则的引导,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居住环境,不仅是生态工程,也将成为城市社会建设的一部分。

2.4 空间适应原则

空间适应原则要求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要与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相适应,实现绿化系统与城市其他空间要素的协调发展。通过细致的空间规划,使得绿化项目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城市绿化网络。空间适应原则还要求绿化设计要考虑到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避免因城市扩张而导致绿化系统的边缘化[3]。通过遵循空间适应原则,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空间的整体格局,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空间基础。

2.5 造价及施工要点

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确立合理的造价预算,以保障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在造价方面,考虑到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所需的植物、材料、人工费用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确保投资的有效利用。施工过程中需注重环保理念,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并采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和自动化灌溉系统,以提高植物成活率,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在设计方面,要结合道路特点,合理设置绿化带宽度和种植布局,以最大程度提升景观效果。同时,注重设计细节,包括景观雕塑、照明设施等,使整体规划更具艺术性和人性化。

3 设计方法与工具

3.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规划中的应用

在城乡结合部的道路绿化规划中,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关键的空间信息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GIS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示,为规划人员提供了全面直观的信息支持。

传统的景观设计方法在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的复杂背景下并不适用,相较之下,GIS在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为绿化规划提供了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手段。通过空间分析,GIS能够协助规划者对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全面评估,为绿化布局提供更为优化的方案。

尤其是,GIS不仅局限于自然条件的考量,还能够整合社会经济数据,考虑居民分布、车流量等因素,为规划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这一综合性的信息基础,使规划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绿化工程的可行性,提高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施效果。

3.2 绿色基础设施的集成设计

在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的核心环节,绿色基础设施的集成设计显得至关重要。绿色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雨水管理、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城市提供全方位的生态服务。通过将道路绿化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巧妙融合,形成一个多功能且高效益的系统,生态工程和绿色交通等概念的引入使得绿化系统不仅提供美观的景观,同时也在解决城市面临的多重环境问题方面发

挥作用。

传统的景观设计在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方面显然显得力不从心,相较之下,通过生态工程和绿色交通的引入,绿色基础设施的集成设计使得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更加注重生态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因此,对于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的实现,绿色基础设施的集成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创造更具可持续性的城市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3.3 可视化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在景观规划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通过虚拟现实、3D建模等先进技术,为规划人员提供更直观、身临其境的设计体验,涵盖了景观纹理、植被分布、视觉层次等绿化设计效果的全方位呈现,这不仅使规划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而且有助于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

相对于传统的景观设计方法,可视化技术在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公众参与平台,可视化技术为居民提供了展示规划成果、收集意见的机会,使其更加融入规划过程。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也促进了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化,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的参与度[4]。

4 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4.1 成功的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案例

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的成功案例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国家通过系统规划、科学绿化,在城市发展中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成功打造贴近自然的都市绿廊,通过引入绿道、植物景观带等设计手法,提供市民丰富的休憩、娱乐空间。通过合理设计形成绿色廊道,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促进城市内外沟通,是这类成功案例的关键所在。这样的经验说明,要实现生态系统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城乡结合部的道路绿化规划需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2 失败案例分析与教训

一些不成功的案例,给城乡结合部的道路绿化规划积累了经验。如有的城市由于盲目追求城市化进程,忽视绿化系统的规划,致使道路两侧植被种植单一,绿化网络难以形成有机结合。这样的失败案例说明,规划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要避免简单的工程化绿化,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失败案例中的教训提示,避免城市过度扩张给绿化系统带来冲击,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引入科学的生态学原理。

4.3 可复制的设计经验

一些可复制的设计经验,为城乡结合部的道路绿化规划中的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如德国的“生态通道”设计理念,通过将自然廊道引入城市,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贯通。这样的设计经验,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居住环境的城市规划中,更加强调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再如日本的“森林浴”概念,使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增加城市中的森林绿地而得到提升。

5 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社会参与

5.1 社区参与的重要性

社区参与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居民对于自己居住环境的需求和期望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中,社区参与被视为一项基本原则。通过社区参与,规划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避免出现规划与实际居民需求脱节的情况。

5.2 如何有效引入居民意见

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为有效引入居民的意见,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参与机制,在信息传递渠道上做到透明公开向居民清晰地呈现规划方案并提供详实的规划资料,以组织社区座谈公民听证等多种形式的会议,使居民有平台、有途径表达意见,保证各类人群的意见都能得到充分的听取和重视,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调查等手段,把居民的参与度扩大到更广泛的范围,使更多的人能便捷地参与进来。

5.3 社会参与在规划决策中的影响

社会参与对规划决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居民在规划决策过程中给予意见,使规划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社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制定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规划方案。社会参与还能促进规划方案的可行性的提高。居民在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中,对实际问题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使规划者能够及时根据居民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规划的实际实施效果得到提高。

6 政策与法规的支持

6.1 现行城市规划政策对道路绿化的要求

现行城市规划政策在道路绿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了城市绿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关系。政策中通常明确规定了城市道路绿化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包括绿化率、绿化空间布局、植被种源选择等方面。这些要求旨在通过规范化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确保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6.2 法规制度在景观规划中的角色

法规制度在景观规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规制度为景观规划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了规划的实施流程和程序,确保规划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度。法规制度明确了各方的权责,规范了景观规划的责任主体,为规划者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引。在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中,法规制度还能够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推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的科学实施。

6.3 政策制定中的挑战与调整建议

景观规划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政策制定的滞后性以及过于“一刀切”的标准等。由于政策的制定通常需要时间,而城市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又很快,致使政策不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政策制定上增加一定的灵活性,引入经常性的考核与更新机制,做到随城市的发展而适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7 结语

城乡结合部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遵循现有政策并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的作用,借鉴成功案例与失败经验,制定更科学的规划原则,才能使城市绿化系统得到更好的规划设计,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达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为今后的城市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态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纳.基于优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思考与探讨[J].房地产导刊:中,2015(1):354.

[2] 潘娟.基于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讨[J].农村科学实验,2017(6):106.

[3] 刘超.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J].现代园艺,2013(10):69.

[4] 吴保卫.基于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21,34(6):6-9.

猜你喜欢
道路绿化城乡结合部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设计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解决的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边村”学校周边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建议
上海市奉贤区道路行道树现状分析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郑州市法桐行道树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