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付瑶
2023年11月13日至17日, 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国际当代音乐协会(ISCM)成都分会、西南音乐研究中心作曲技术研究所、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中华传统音乐创新创作中心、音乐数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数智化音乐创作中心、四川省四川音乐学院校友会承办的2023 成都当代音乐周成功举办。音乐周开幕式于14日上午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文锋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成都当代音乐周的定位一方面在于聚焦西南,促进全国乃至国际的音乐交流,另一方面则意在展现“川音”独特的视角和学术追求,通过当代音乐这一媒介探讨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的前景与优势。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作为知名校友和作曲家代表在发言中强调,成都当代音乐周的举办颇具意义,希望音乐周在推动“川音”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专业音乐建设的重要基地。
本届音乐周以“川流不息、汇入大海”为主题,秉持承继底蕴、创新发展、谱写未来之理念,展示推出一系列兼具前沿性、探索性和中国性的优秀原创音乐力作,呈现优质学术成果,促进国内外音乐文化友好交流。音乐周由四大板块组成:中国当代作品音乐会(6场)、专家学术讲座(3场)、论文比赛与作曲比赛(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与第19届中国·成都“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作曲学科建设研讨会暨校友座谈会。在此期间,成都城市音乐厅交响乐团、NOMAD 乐团和中国- 东盟当代乐团倾情演绎了来自49 位国内外作曲家的作品, 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日本、巴西)的百余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作曲专业学生参加了此次音乐周。
一、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音乐会作为音乐周的核心内容,由组委会精心策划,呈献了一系列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且立意深远的当代佳作。在表现形式上,囊括了交响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别, 其中室内乐又可细化为西洋乐器、中西混合及钢琴独奏等编制,广涉专业音乐创作的多个领域。在创作表达上,兼顾传统与现代,既有针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着力开发,亦有专注现代作曲技法的深入探索。在年龄构成上,参演的作曲家跨老、中、青三代,展现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传承谱系。音乐周不仅呈现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现状和趋势,也是对其近年发展历程的精彩回顾。
(一)交响乐音乐会
14日晚的开幕交响音乐会是以“音乐故事”为主题,串联起八部中国当代作曲家代表作,由指挥家张亮执棒成都城市音乐厅交响乐团,以叙事化的音乐线索引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声音与情感的交汇。现场反响热烈,掌声不断。
郭元的《被唤醒的凝望》作为开场作品,正式拉开了音乐周的帷幕。该作是作曲家“三星堆、金沙系列”的最新创作,体现了其一贯注重音响状态与简约表达的创作理念,即对不同乐器之间音色交融与碰撞的探索,试图通过音响笔墨,勾画千年古蜀文明,让青铜纵目面具发出当代回响。
贾国平的《琴况二则·太和&清调》取材于古琴美学二十四琴况并为之注入个性诠释。于《太和》之中可听见弦乐拨奏对古琴演奏技法的拟声模仿,于《清调》之中又可感知弦乐与木管“调色”而成的清雅意象。作曲家以拟音化表现为具体手段,在阐发与塑造意境的同时,为听众构建精致而考究的音效及其衍展过程,实现传统意境及其声音的再创造。
《天马》是周湘林民乐协奏曲系列中的代表作之一,为二胡与管弦乐队而作。该作品以哈萨克民歌为旋律基础,在调式选择上呈现出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与七声自然调式并置特点,和声语言突出二度音程与五度音程主导地位, 音乐陈述流畅且自然,实现了可听性与实验性的巧妙平衡。
高为杰的创作于20 世纪90年代初的《远梦》以“十二音定位和弦”理论为基础,采用套叠的起承转合结构手法, 结合民族五声性因素的无调性音乐,来表达梦境的意象并呈现出缤纷各异的音响色彩。通过对自创技术的贯穿使用,该作不仅反映了高先生对音乐创作理论的深入探索,其音乐语言的复杂性也与作曲家近年来删繁就简的创作倾向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远梦》成为其作品中颇具实验性的代表之一。
贾达群的《狂想曲打击乐与乐队——坚韧与奋斗》为其交响组曲《逐浪新潮》的第二乐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而作。作品由一个弯折且对称的动机展开,以带有波浪形的织体形态来表现“新潮逐浪高”之意涵。各式打击乐与管弦乐协作,逐次交叠、延续,在听觉上营造出空间感,宛如历史长河徐徐展开,体现出作曲家在宏大主题写作中的思考与探索。
《音乐故事——孙子兵法》是郝维亚为昆曲须生与管弦乐队创作的一部新作。须生的韵白并非简单堆置,而是如同“说书人”一般,主导了故事的发展。人声、石块敲击的打击乐音响与乐队相应和,勾勒出“书生败将,兵经辞章,战车辚辚飞千骑”之生动画面。
杨晓忠的《五彩群山》以其提出的“声概念”为核心而创作。作品结合彝族音乐声景,通过音高材料创造性的汇编、融合,以听觉为牵引,于音响中塑造远山近水的浓淡之色,通过自然之声表达对祖国山河的无限向往与热爱。
音乐会在秦文琛的唢呐协奏曲《唤凤》中达到高潮。在这部作品中,唢呐的表演特性被作曲家巧妙的设计以及唢呐演奏家张倩渊近乎完美的演绎推向了极致。该作品以让人惊叹的长音开场,通过单一音技法,不断赋予其演奏技巧、旋律装饰与节奏动态上的变化,并在锣鼓、钹等带有“民间色彩”的打击乐伴奏下描绘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意境。更为特别的是,与常见的歌唱式旋律表达不同,主奏乐器以宣叙的语调语气,发出了凄凉、柔美乃至于绝望的呐喊,每每聆听,令人动容。
(二)室内乐音乐会
除了具有比赛性质的“阳光杯”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本次展演还有四场室内乐音乐会,分别是:“龢歌” 青年作曲家专场音乐会、“A 弦上的咏叹调”中国当代钢琴作品音乐会、“光之波”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以及“寻山”室内乐作品音乐会。
“龢歌”青年作曲家专场音乐会以青年作曲家文子洋的同名作品命名。该作在中国-东盟当代乐团第一届驻团青年作曲家创作采风计划的孵化下创作完成, 并曾获魏玛国际作曲比赛的首奖。“龢歌”寓意和谐共生、锐意进取,体现了对青年作曲家们的美好寄望。青年指挥家郭汉丞执棒中国- 东盟当代乐团演奏了12 部当代作品, 分别是李临川的《落蝉》、马方欣的《雪地上的最后一棵树》、李浣的《彩之歌》、王亚明的《时光的余烬》、邱玉兰的《青莲赋》、李博的《空上大风II》、倪辰康的《炮龙舞》、毛竹的《居里寺的红》、覃锋达的《空II》、梁楠的《曦》、文子洋的《龢歌》以及代博的《时间的脚印》。
“光之波”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与“寻山”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均由NOMAD室内乐团演奏,日本指挥家佐藤纪雄担任指挥。两场音乐会标题分别取自日本作曲家西村朗与作曲家高平的同名作品,特别是前者,意在纪念这位不久前去世的亚洲作曲家的卓越代表。“光之波”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分别演奏了刘奇琦的《这个世界的声音太多了》、安承弼的《绣·湖》、赵曦的《三弄》、陈牧声的《禅之一·冥想》、近藤让的《轮廓线》、西村朗的《光之波》、景琦的《纠缠的梦》以及高为杰新作《宅中赋》等八部作品。“寻山”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则演奏了黄旭的《形意印象Ⅱ》、刘鹏的《滚拂曲》、王心阳的《异径》、渡边由香的《寻形》、景徐的《竹思水墨五帧》、金平的《西方藏》、高平《寻山》、迪奥戈·卡瓦略《圣保罗市中心》以及敖翔《千秋雪》等九部作品。
“A 弦上的咏叹调”中国当代钢琴作品音乐会由钢琴家张奕明担任演奏,演出了两部当代中国钢琴作品——邹向平的《山水文庙》与葛甘孺的《十二音钢琴练习曲》(为钢琴延伸技术而作)。
以上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理论技法, 在室内乐的细腻表现中,不仅揭示了在西方现代音乐技术及观念影响下作曲家们的个性写作路径,而且展示了来自中国、日本、巴西等多个国家与地区作曲家的现代音乐语汇。通过将当代作曲技术与个人感悟、地域文化的精粹相融合,这些作品加深了音乐文化的互动与交融, 映射出了当代音乐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二、多路径共促作曲理论研究
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了音乐艺术的持续发展。理论家与作曲家之间的对话,对于灵感与技术的交流互鉴具有积极意义,传统作曲学科由单向发展迈向创作与理论的多维联动更是时代所趋。为推动理论与创作的协同发展,本届音乐周另一亮点在于结合论文征集评选、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三位一体的方式,多路径共同推动学术探索,为国内青年学者搭建平台,通过交流,激发讨论,促进研究成果的产出。
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于2023年5月启动, 面向全国青年学者征集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分析以及跨学科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的论文。经过初评、复评(现场宣讲)的激烈角逐,由评委会主席高为杰,评委贾达群、姚亚平、贾国平、高畅、王旭青及黄宗权7 位专家学者所组成的评审团公平公正评分, 最终从110 篇投稿文章中精选出12篇获奖论文(等次奖见下表)。从获奖情况来看,当前音乐分析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方面。此外,还有研究专注于后调性理论,特别是音乐几何学,并尝试将这些新兴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更广泛的作品分析。这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与音响元素观念对现代作曲技法的影响,同时也显示了对西方前沿音乐理论的关注,表明音乐理论研究正在向多路径、多方法的探索方向发展。
本届音乐周的三场学术讲座也呈现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动向。高缨的讲座《“树高千尺,重在根基”——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建设的思考》以理论家视角,从音乐教育基础出发,强调了建立扎实课程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作曲技术理论及基础教育的构建策略。代博的《和声场——概念流变与创作策略兼谈五声性和声场在中外当代作品中的运用》,不仅专注于“和声场”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还将其与中西音乐作品中的五声性和声场结合,探讨了创作的新策略。而沈纳蔺的讲座《超越联觉——从音乐到图形,再回到音乐》则展现了跨学科的趋势,他通过音乐与视觉艺术的互动实践,探讨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联觉反应的可能性,推动审美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此外,14日下午,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科建设研讨会暨校友座谈会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交流,共同探讨作曲学科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未来规划。讨论主要围绕高等艺术院校在作曲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思考,特别强调了音乐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理论知识、创作实践在专业成长中的核心作用。
三、新人新作注入新活力
青年作曲家的成长是决定中国音乐创作未来走向的关键,他们的声音预示着行业的新方向。本届音乐周特别将四川音乐学院品牌赛事——“阳光杯”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融入其中,还倾力打造以青年作曲家新作为核心的音乐会系列。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是展示青年才华的舞台,更是其磨砺技艺的场域,为新生代提供了一个兼顾实践探索和传播推广的多功能艺术平台。
中国·成都“阳光杯” 学生新音乐作品比赛自2004 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新人·新作·新思维”的宗旨,历经十九届的沉淀与发展,已逐步成为四川音乐学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赛事。本届比赛共吸引了来自中、美、英、德、日、韩等15 个国家的115 部作品投稿(其中10 部不符赛事规定,105 部进入评审环节)。评委团由日本作曲家近藤让担任主席,国际当代音乐协会主席、新西兰作曲家格伦达·基姆, 巴西作曲家迪奥戈·卡瓦略以及高为杰、贾达群、宋名筑、杨晓忠、郭元等知名作曲家组成,确保了评审的严谨性与公正性。16 日晚的决赛音乐会上,九部决赛入围作品经过激烈竞争,最终评选出了各等次奖项。获奖名单如下:
本届比赛的一等奖授予了上海音乐学院的余铸恩,其作品《涌自深海,升仰苍穹》以深海生物垂直迁徙的创意理念及独到的音乐结构,获得了评委会的一致好评和NOMAD乐团特别奖。该作品将在NOMAD 乐团的第81 回定期音乐会上再次亮相。该作品在结构设计与音乐发展方面展现了精妙的声音逻辑与叙事性,尤其是以bE-E-A 音集(音程关系为0,1,6)为基础的音高结构,彰显了对日本作曲家武满彻的敬意,同时在音乐整体性与创新性上取得了平衡。
此外,音乐周的众多演出中,青年作曲家亦成为了瞩目焦点,几乎在每场音乐会中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特别是中国- 东盟当代乐团的专场音乐会中,两部学生作品《落蝉》与《雪地上的最后一棵树》是2023年中国- 东盟音乐周暨“花山杯”作曲比赛的获奖之作。在不同的舞台上为之呈现,既是一种鼓励,也是对作曲新生代持续支持的表现。
结语
在逾百年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中, 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已在世界音乐地图上传递出了独特的声音。新时代的到来,音乐科技、人工智能及其美学观念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深掘当代音乐创作的可能性或新领域可谓刻不容缓。中国当代音乐,既忠于传统也不断吸收,并以开放姿态携带着“中国智慧”面向未来。成都当代音乐周作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不断展现中国当代音乐的创新力和传播力, 促进音乐文化交流,激励青年作曲家快速成长。四川音乐学院,作为这一文化传统的坚守者与探索者, 在其风雨兼程的历史发展中, 培养了众多享誉国内外的作曲家与理论家,并在20世纪80年代自发成立的“作曲家创作探索会”中,展示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开拓之姿。同时,通过“2003年中国·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2013秋之韵——成都当代音乐节”“2022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成都)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音乐创作与学术活动,推进了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也记录下了难以磨灭的时代印记。2024年,四川音乐学院将迎来建校85周年,一系列校庆纪念活动筹备在即,持续推动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刘鹏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音乐探索》主任助理
付瑶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李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