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县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及复合经营技术

2024-07-11 11:14:25张惠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丰产栽培油茶

张惠

摘 要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食品、建筑、绿化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虽然逐渐增加,但依旧难以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时,部分地区在种植油茶的时候,并未进行复合经营,导致林农的经济收益难以获得显著提高。为给油茶林农提供技术参考,以广西恭城县为例,分析选种、选地、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栽培技术,以油茶+农+禽复合种养模式、油茶+药材种植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复合经营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 油茶;丰产栽培;复合经营;广西恭城县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75

恭城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9.7 ℃,年均降水量1 437 mm,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土、水稻土等。其中,红壤是恭城县主要的土地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恭城县在油茶种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居民饮用油茶的历史长达千年之久。恭城县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根据央视网发布的《广西恭城以节为媒 打造“世界非遗”油茶百亿产业》一文,截至2022年底,恭城县油茶种植面积高达667 hm2,产量超过800 t,位于广西前列。因此,对恭城县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及复合经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

1.1 选种

油茶品类众多,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各有不同。选种时,林农应先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市场需求,选择与之契合的种类。具体到恭城县,适宜种植的油茶品种有岑软24号、岑软22号、岑软11号等。

1.2 选地整地

油茶对造林地要求不高,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喜光,特别是成年结实大树尤其需要充足的光照。因此,油茶造林地应选择海拔800 m以下,光照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以坡度小于25°的中、下坡为宜。

选择好种植区域后进行整地工作。在恭城县,整地方式以全垦整地为主,并挖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以80 cm×80 cm×80 cm为宜。挖好种植穴后,在穴内施加基肥,基肥大致可分为2种,即饼肥与堆肥,每公顷施肥量在45~75 t。将表土与基肥混合均匀后,将其填入种植穴中,待表土略沉降后,林农便可以进行定植工作。

1.3 定植

在恭城县,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或2月下旬至4月上旬植苗造林,此时降水量充足,能够为油茶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其健康生长。定植时间以晴天或阴天的傍晚为宜,雨天不宜定植。种植密度以栽植人员管理能力、坡地坡度、土壤肥力等为主要依据。在恭城县,通常每公顷定植900 ~1 800 株。栽培方式主要为分层压实,确保油茶苗木根系充分舒展,吸收更多养分,促进苗木生长。如果栽植嫁接苗,嫁接口应略高于地面。定植完成后,林农应及时浇水,为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确保油茶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1.4 施肥

油茶树龄不同,其施肥方法也不同。在为油茶幼林施肥时,一年四季皆可施。如果在冬季施肥,所施肥料以有机肥(菜枯、鸡粪、厩肥、土杂肥、草皮泥等)为宜。在春夏两季,通常随中耕施肥,所施肥料以复合肥、速效氮肥、人粪尿为主。在造林的前1年,为促进油茶苗木生长,在7—8月进行施肥工作,所施肥料以尿素为主,施肥方式为穴施,每株油茶施肥量以25 g为宜。在造林的第2年,施肥时间为2—3月,施肥种类、方式不变,每株油茶施肥量增加至50 g。

在为油茶成林施肥时,在1—2月,所施肥料以复合肥为主,按1∶100的质量比将复合肥与水混合,浇淋在油茶根部。在3—4月,所施肥料为0.3%~0.5%尿素水溶液、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在5—6月,所施肥料以复合肥为主,每株油茶施肥量以0.5 kg为宜,施肥方式为开沟施肥,即沿着树冠投影线挖1条长1 m、深20 cm的弧形沟,施肥后覆土并踏实。在9—10月,复合肥兑水并添加10%矿源黄腐酸钾微量元素,浇淋油茶根部。通过施肥可以不断促进油茶生长,同时可以提高油茶的抗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1.5 除草

恭城县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不但为油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也适宜杂草生长,如果不及时防治,杂草会与油茶争夺养(水)分,对油茶的生长造成阻碍。据统计,恭城县油茶林常见的杂草种类有白茅、碎米莎草、牛鞭草、鸭跖草、矮扁鞘飘拂草等。恭城县林农在经营油茶地的过程中,多用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在用药16 d后,对种植区域进行巡查,如果除草率在95%以上,则为除草合格。如果未达到这一指标,则进行二次除草。在部分杂草较难彻底清除的地区,可配合机械除草或人工除草,确保除草效果。

1.6 修剪

在抚育油茶林时,修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修剪能够对枝叶生长进行控制,并进一步增强油茶树体长势,从而确保树体结构合理,改善林间的光照条件,为油茶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在修剪后,油茶树体对养分、水分的消耗减少,使结果枝条积累较多的养料,增强了花器和幼果的抗冻能力。

在恭城县,林农通常会选择在采收茶果后至春梢萌发前修剪,此时期树液流动缓慢,不致引起伤流,剪口较易愈合。不宜在晚春和夏季修剪,如需要修剪,应在幼树距地面0.5~0.8 cm处短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15 cm的健壮枝条4~5个,作为骨干枝。幼林修剪整形,以轻度修剪为主,控制徒长枝。需要重视的是,在修剪时,应按由下往上的顺序均匀修剪,确保左右不拥挤,上下不过分重叠。同时,应确保切口平滑,略微倾斜。在修剪交叉重叠枝时,应对向外扩展的树枝予以保留,对向内生长的树枝进行修剪。

1.7 采收

采收作业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如果过早采收,油茶种子尚未成熟,含油量少,市场竞争力较差;如果过迟采收,则油茶果开裂,不但费工费时,而且会对产量造成影响。在恭城县,油茶采摘时间以10月为宜,此时正值秋季,油脂含量较高。

1.8 病虫害防治

2019—2021年,恭城县农技人员定期开展了油茶病虫害调查工作,共发现病株129棵,其中炭疽病病株51棵,油茶毒蛾病株49棵,油茶尺蠖20棵,其他病虫害9棵。由此可见,油茶尺蠖、油茶毒蛾、油茶炭疽病为恭城县的主要病虫害[1]。农技人员应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

1.8.1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是我国油茶产区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恭城县也极为普遍。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由胶孢炭疽菌引起,会导致油茶出现落蕾、落果、落叶、枝干枯死等现象,对油茶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在恭城县,炭疽病在每年4—5月发病,在7—8月进入迅速蔓延期,9月为高峰期,10月后病情缓解,趋向稳定。

林农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油茶炭疽病。1)营林防治。在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恭城县相关部门应组织林农、农技人员对病害部位进行修剪,如发现林间有重病株,应将其病叶、病果摘除,或深埋或集中焚烧,从源头遏制炭疽病暴发,减轻炭疽病危害。2)药剂防治。在早春新梢期,可喷施1%波尔多液进行防护,降低染病概率。在发病初期,可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在喷施时,林农应做好防治措施,避免药剂对身体造成危害[2]。

1.8.2 油茶毒蛾

油茶毒蛾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油茶病虫害。在幼虫阶段,其以油茶叶片为食,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吃光幼果、花、嫩枝。在恭城县,该害虫1年发生3~4代。

林农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油茶毒蛾。1)营林防治。定期清理油茶枯枝、落叶、杂草,并集中焚烧,灭杀其中藏匿的虫蛹。同时,结合油茶复垦工作进行培土,培土厚度以10~12 cm为宜,随后将其拍打实,使土壤中的蛹不能羽化。在冬季,可结合修剪剪除带有卵块的叶片,并集中焚毁[3]。2)物理防治。油茶毒蛾成虫对光有强烈的趋性。因此,林农可在林间悬挂黑光灯,对油茶毒蛾成虫进行诱杀。3)生物防治。在

4月中下旬,林农可每667 m2用1.5万亿~2.0万亿·g-1白僵菌孢子喷雾或100亿·g-1白僵菌原粉1 kg喷粉防治油茶毒蛾幼虫[4]。4)化学防治。林农可喷施50%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防治油茶毒蛾[5]。

1.8.3 油茶尺蠖

油茶尺蠖别名量步虫、造桥虫,其幼虫以油茶叶片为食,如果发生严重,会吃光油茶嫩茎、嫩叶、老叶,导致油茶树体逐渐枯死,造成油茶大幅减产。

林农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油茶毒蛾。1)人工防治。在2—3月,恭城县油茶尺蠖成虫羽化出土产卵,此时期相关部门可组织林农、农技人员人工捕捉成虫,并刮除枝干上的卵块。2)生物防治。林农可每667 m2用100亿·g-1的苏云金杆菌孢子菌粉0.5 kg,兑水100 kg喷雾。3)化学防治。林农可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5 000~6 000倍液防治油茶毒蛾[6]。

2 油茶复合经营技术要点

2.1 油茶+农+禽复合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

油茶林+农+禽复合种养模式指的是在种植油茶的同时,种植其他农作物,并养殖禽畜。通过这一方式可构建生态循环链,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为将油茶+农+禽复合种养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恭城县林农经济收益,应注重3个技术要点。

1)经济收益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因此在养殖畜禽、栽培农作物时,林农或农机人员应对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且全面的调研,并顺应市场环境,种植、养殖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确保自身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2)在养殖畜禽时,应秉持“适度适量”的基本原则,不可无节制养殖,否则动物的粪便和废弃物会影响土壤肥力,阻碍油茶生长。3)在油茶林+农+禽复合种养模式下,主要养殖的动物为鸡。鸡粪如果没有经过发酵处理,极易滋生有害病原。因此,林农必须对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林下养鸡会导致土壤疏松度降低,无法满足油茶实际生长需求。因此,为给油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林农必须加强垦复,疏松土壤,保持土壤通透[7]。

2.2 油茶+药材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中药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林农在种植油茶的同时,种植三叉苦、苦丁茶、白芷等药材,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收益,而且可以满足中药市场的需求。为确保油茶+药材种植模式顺利实行,林农应注重以下3项技术要点。

1)根据不同药材的生长周期和采收要求适时采收。需要重视的是,在采收的过程中,应避免损伤树体和药材。2)在使用除草剂或化学药剂时,应分析油茶与中草药不同的耐受度,避免造成药害。3)林农或农技人员在采用该模式时,应根据套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栽培要求,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从而确保作物获得充足的养分和光照[8]。

3 结语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地种植油茶并进行复合经营,不但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丰富我国居民的餐桌食物种类,而且可以提高林农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贡献。因此,恭城县有关部门应对油茶种植给予重视,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制订与之相契合的种植策略。

参考文献:

[1] 尹明善,陈结利.广西现代化特色林业推广模式:“油茶示范区建设”探究[J].绿色科技,2021,23(11):90-92.

[2] 瞿虹,季新良,彭辉,等.油茶林地不同复合经营模式根系生长特征[J].林业科技通讯,2021(1):40-42.

[3] 许彦明,陈隆升,张震.油茶林立体复合经营技术[J].林业与生态,2020(11):39.

[4] 周文彬,陈天勤,吴远进,等.油茶林下多花黄精套种经济作物模式试验初报[J].福建热作科技,2020,45(3):37-39.

[5] 顿春垚,向伟,张川,等.油茶林下复合经营药材模式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4):74-75.

[6] 潘相宇.油茶种植优势及丰产栽培技术分析[J].黑龙江粮食,2023(10):36-38.

[7] 欧小阳.油茶林下套种山稻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探索[J].林业与生态,2020(5):42.

[8] 吴兆荣.桐城市油茶林下套种凤丹牡丹经营模式分析[J].江西农业,2020(6):18-19.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张慧(1974—),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研究。E-mail:2276256@qq.com。

猜你喜欢
丰产栽培油茶
油茶花开茶子红
油茶价值观的转变是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关键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6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6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5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中国西部(2017年4期)2017-04-26 03:49:43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0
八角的丰产栽培技术
鲁果2号核桃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30:03
方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现代园艺(2016年4期)2016-03-24 16:09:35
早实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山西果树(2015年5期)2015-11-14 0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