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2024-07-11 07:51:24吴爱珍刘敏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吴爱珍 刘敏

摘 要 山东省博兴县气候资源优越,适宜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促进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提质增效,带动区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概述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具体影响,提出建设优质苗种繁育体系;构建智能化与生态化的养殖模式;整合产业链条,打造市场导向型深加工体系;实施多元化培训,强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与技术推广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山东省博兴县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36

山东省博兴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是我国南美白对虾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博兴县依托良好的区位生态条件,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养殖水平,南美白对虾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南美白对虾的种养增值已成为带动博兴县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概述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多方面促进作用,提出进一步促进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提质增效、带动区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博兴县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1 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概述

博兴县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1.1 ℃,无霜期超过330 d,强辐射与充足降水量为南美白对虾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近年来,依托区位和生态优势,博兴县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养殖面积由2015年的2 633 hm2快速扩张至2023年的9 852 hm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8%[1]。随着规模效应的释放,2022年,

博兴县南美白对虾产量达到了10.2万t,远超周边县(市),成为全省养殖量最大的单县。博兴县形成了以中小户和家庭农场为主的分散化养殖格局,养殖单元以0.3~0.7 hm2面积居多,每667 m2年产量为1 800~

2 500 kg。目前,博兴县已初步形成以庞家镇、吕艺镇、曹王镇为代表的三大养殖区域,分别针对不同水源条件采用了活水型和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水质和病害控制措施落实到位。此外,龙头镇依托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契机,引进泰国正大集团,规划建设万亩级规模化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区,集中配套SPF级白对虾育种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病害监测预警系统,采用泰国引进的生物絮团(Biofloc)高密度养殖技术,单位水体养殖密度可超过300头·m-3,预计2025年将形成10万t的产能,带动全县养殖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博兴县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主要销往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大型综合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进行流通,同时积极拓展东南亚和欧美等海外高端市场。

2 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2.1 农业产值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

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农业经济的产值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22年博兴县的农业总产值达到了487亿元,较2015年翻了两番,其中水产养殖业的总产值占42%,达到了205亿元[2]。南美白对虾养殖业作为当前博兴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态势强劲。依托气候资源禀赋,采用泰国、美国等地先进的Biofloc等高科技养殖模式,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平均每667 m2产量已超过2 300 kg,居全国同类产区前列,部分养殖区通过标准化操作,每667 m2产量超过3 000 kg,显著提高了土地产出率。高新技术和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极大提升了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饲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陈户镇为例,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引进的自动化配料系统和智能监控喂饲设备,实现了精准投喂,辅料转化率和饵料系数分别提高了5%和8%。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喂养成本,还有效控制了养殖区营养盐累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2.2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和农民创业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博兴县新增涉农主体2.1万户,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占比超过65%[3]。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具有规模效应,技术装备水平高,管理方式科学,带动和辐射能力强。例如,博兴县锦汇渔业有限公司在当地建成了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区,采用泰国引进的Biofloc超高密度养殖技术和智慧养殖系统,设计建有占地5.33 hm2的中央控制中心,实现了对水质、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测,同时建有独立的SPF级苗种中心,具有30万尾的孵化能力。该公司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发展,年产值过亿元,还通过质量工程师制度、订单式培训等方式,辐射带动了周边300多家农户,提供了技术指导、病害防治等增值服务,帮助农户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获得了更高效益。

2.3 产业链条延伸与关联产业发展

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极大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种苗繁育—池塘养殖—加工流通”的完整体系。目前,博兴县已建成多个万级容量的SPF级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心,采用全自动化的流水线操作模式,配套高级生物过滤系统和温控装置,实现占比100%的SPF级优质种苗的大规模供应,博兴县60%以上的养殖户已与这些育种基地建立了定向订购关系[4]。此外,养殖环节也在加速标准化升级。依托国家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平台,博兴县积极引进泰国正大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应用Biofloc等前沿高密度养殖技术,配套应用智能水质检测系统、病害智能识别与预警系统等,推进智慧化与生态化改造,单位水体产量显著提高,部分养殖区每667 m2产量已超过3 000 kg。在产出端,博兴县围绕南美白对虾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了占地200 hm2的水产品仓储和加工出口基地,现已形成20万t级的加工能力和近10万m3的冷库能力,年出口额超过3亿美金。作为产业链的延伸,一大批围绕南美白对虾的配套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如生物饲料工业、养殖设备制造、运输物流、检测检疫等,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以曹王镇为例,当地已形成可提供每天22万只种苗供应的SPF育苗基地群,同时拥有规模化的生物饲料工厂、水产养殖设备制造商以及多个检疫检测机构,初具产业集群规模。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博兴县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例如,博兴县旭升水产有限公司不仅拥有年加工万吨级白对虾的能力,还打造了白对虾主题公园,发展特色餐饮和乡村游,带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 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策略

3.1 建设优质苗种繁育体系

为进一步促进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提质增效,应重点加强苗种繁育体系建设。持续从国内外引进抵抗力和区位适应性强的南美白对虾优良品系,作为选育材料。重点选择环境条件较为相近的地区如美国、泰国,引进南美白对虾优良品系。建立严密的检疫隔离与观察体系,开展杂交优势利用和遗传特性评价,筛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的新品系。此外,依托区内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应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和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手段,自主选育适应县域气候、水质的高产抗病新品种。同时,规划建设SPF级规模化种苗繁育基地,引入全自动化流水线,应用产卵隔离和人工受精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品种标准化繁育,为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3.2 构建智能化与生态化的养殖模式

为促进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建议重点推动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养殖模式创新。1)构建新一代智慧养殖系统。系统融合环境参数测控模块、病害风险预警模块和喂饲优化决策模块,具备水质实时监测、病害智能识别、环境信息分析等功能。系统打通养殖原始数据采集、云平台分析应用和养殖过程精准控制的全链条,实现对养殖全流程的精确管理。重点在博兴县重点养殖区和育苗基地建设该智慧养殖系统,并联网运行,以期实现养殖区域智慧化协同。2)大力发展自然水体模拟和多元联养的生态化养殖模式。根据养殖区水环境特点,科学选配功能微生物制剂,构建工程化湿地植被系统,打造与自然水体高度契合的生态系统,实现养殖废水和废物的就地再利用[5]。同时,设计混养系统,选育适宜的罗非鱼、清江鱼等多类水产品,合理配置区位和比例,发挥综合养殖优势。3)建立统一规划的养殖区域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机制。合理布局不同功能的养殖区,统筹设计规模化养殖水循环系统和废水、废料处理再利用系统,并统一调配防疫药物和技术人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3.3 整合产业链条,打造市场导向型深加工体系

为促进博兴县南美白对虾产业链延伸,建议从以下4方面着力整合资源,打造市场导向的深加工体系。1)规划建设集冷链存储、运输和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园区。重点引入国内领先的水产加工企业,建成万吨级南美白对虾专业化加工基地,配套建设冷链快运系统和冷藏中心,实现从养殖区到餐桌的低温链条化管理。同时,开发丰富的加工品类型,如方便速食型半成品、特色休闲食品以及礼品装高端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2)大力利用电商平台,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建立覆盖博兴县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面向抖音等平台销售南美白对虾产品,拓展青年消费群体。同时,开拓跨境电商,开发东南亚和欧美等海外市场。3)建立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采用放射源和生物技术等手段,对环境、种苗、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监控,保障食品安全。4)发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带动作用。积极培育规模化的龙头加工出口企业,依托其强大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带动中小企业产业升级,促成上中下游的有机衔接。

3.4 实施多元化培训,强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与技术推广

为加强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建议从以下2方面入手。1)建立多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学科和专业建设,每年选派一定人数赴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学习深造,培养高层次养殖与育种领域研发人才。同时,举办全县性职业培训,针对中生代技术人员和基层养殖人员开设培训班,传授病害防治、营养投喂、养殖管理等应用性强的实践知识。2)深入基层开展各类业务化培训。根据养殖区环境和技术装备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重点围绕水塘管理、水质调控、疾病防治等生产环节的标准化操作开展培训指导,解决一线存在的技术操作障碍,提升基层抗风险应急能力。

4 结语

博兴县气候禀赋优越,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博兴县大力支持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在提高产量、效益的同时,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未来,博兴县应继续突出区位优势,构建智慧化和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精深配套的现代产业链,促进养殖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雨.南美白对虾精养池塘水环境调控技术[J].农业知识,2022(7):34.

[2] 仝潇洋,张怡,逄金鑫,等.低压静电场对冷冻-解冻后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24(1):68-71.

[3] 徐胜威,王雯琼,葛明峰,等.2022年宁波市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J].水产科技情报,2024,51(1):38-43.

[4] 祁化成,林水中,姜兆全,等.江苏沿海地区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高效混养模式和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3,43(24):102-105.

[5] 陈晓瑛,宁丽军,黄文,等.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全虾营养成分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23,48(6):34-40.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吴爱珍(1977—),大专,经济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E-mail:429336354@qq.com。

猜你喜欢
南美白对虾
双茬温棚对虾养殖新模式
河北渔业(2016年12期)2017-01-11 20:30:13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
吉林农业(2016年12期)2017-01-06 19:32:08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数据分析研究
微生态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响应面优化对虾腌制条件
河北渔业(2016年7期)2016-09-24 10:40:13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
河北渔业(2016年4期)2016-07-30 10:59:59
春秋季节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技术
河北渔业(2016年6期)2016-07-20 10:46:41
马尾藻多糖脂质体纳米制剂对南美白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pH值对南美白对虾虾苗成活率的影响
河北渔业(2015年12期)2015-12-21 14:35:36
聚维酮碘对南美白对虾虾苗的毒性试验
河北渔业(2015年10期)2015-10-15 1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