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水稻种植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4-07-11 06:11:16张道文蒋震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张道文 蒋震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应注重研究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加强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认真落实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鉴于此,结合临沂市气候、地质特点等,论述分析了水稻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办法。

关键词 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山东省临沂市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12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常见的谷类农作物之一。水稻喜温喜水、适应性强、生育期较短、经济效益良好,近些年在国内南北方均有种植,水稻种植已经成为农业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山东省临沂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6.5万hm2,占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1.4%左右,是山东省第一大水稻生产区。现实生产中,影响水稻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因素很多,加强主要环节的把关控制,并通过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综合防控主要病虫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水稻种植技术

1.1 科学选种

临沂市水稻种植户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通常籽粒饱满、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备受青睐,这是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根本,进而使经济收益得到一定保障[1]。种植户要从经营信誉良好的单位购买种子,以减少种植风险。临沂市境内水资源丰富,雨热同步,自然光照充足,有肥沃的砂姜黑土、潮土,具备生产优质水稻的天然优势,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基本是常规优质粳米,沂河、沭河沿岸是主要的种植区,推广种植的品种以临稻10号、阳光200、临稻16号等为主,其中临稻10号凭借自身抗病、高产、食味优良等特性已成为当前临沂市稻区的主栽品种。

1.2 稻种处理

1)测定稻种的发芽率。水分是稻种发芽的一项关键影响因素,稻种吸入足够水分能活化自身内部的酶和植物激素,促进体内贮藏物质的转化,进而加强呼吸作用,促进萌动与发芽。稻种发芽期间,种植户要做到及时补水、定时通风换气,确保发芽床始终维持湿润状态的同时,预防种子出现缺氧现象,确保稻种的发芽率在80.0%以上。2)晒种处理。阳光下晒种有助于提高种粒的透气性、透水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整齐度,还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最好选择在高温晴朗天气9:00—14:00晒种,晒种时要做到摊薄、勤翻、晒透,一般晒2~3 d即可。3)种子消毒。2 mL浸种灵兑水1 kg,控制浸种量6~8 kg,遮光条件下连续浸种120 h,水稻恶苗病防治效率达到95.0%。浸种过程中,每隔8 h左右搅拌1次,确保上下种粒能均匀着药[2]。药水浸种结束后捞出种子,将其放在清水桶内浸泡0.5 h,反复进行2次,以避免发生药害。

1.3 种植地的选择与整理

1.3.1 稻田的选择

稻田是水稻生长的主要环境,稻田的肥力水平关系着稻株长势及产量,因此种植户要认真对待稻田选择工作,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丰富多样、灌排条件良好的地块建设稻田。

1.3.2 土壤的整理

在选定稻田地块后,根据土壤真实状况选择科学的整地方式,以达到水稻绿色种植的要求。整地时要确保各处土壤平整,粑地要做到上细下粗,确保后续插秧质量,同时增加土壤的孔隙度。近些年,临沂市一些水稻种植区推广使用了免耕轻耙栽培模式,无须翻地整地,但种植户要在播种前3 d落实灌水作业,并将轻耙深度控制为3~4 cm,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加土壤疏松度,减少或避免飘苗现象。

1.3.3 施入无公害的基肥

施撒无公害肥料、充分腐熟的牲畜粪肥作为基肥,是促进水稻高产、优产的基础环节,每667 m2施肥量控制在1 000~2 000 kg,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还能减轻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实现绿色化栽培生产。

1.4 育苗技术

1.4.1 苗床准备

苗床准备是水稻育苗的早期工作,种植户最好选择土壤厚实肥沃的菜园土或肥力较好的冬闲田作为苗床。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开展耕地作业活动,发现大块土要及时破碎处理,为制作优质苗床扫除障碍。合理控制苗床面积,大田苗床面积以25.0 m2左右为宜。根据苗床制造位置开设排水沟(渠),以防雨后苗床积水过多而带来严重内涝问题,抑制水稻秧苗的正常呼吸和发育过程。种植户可以在苗床上铺一层保护膜,利于在差异化的气候条件下依然能使苗床温、湿度满足水稻幼苗正常生长的需求。播种前30 d在苗床上均匀地施撒厩肥,做到科学搭配施肥,从而更好地满足水稻幼苗整个生长期对养料的需求。苗床施肥结束后整体盖上塑料薄膜5~7 d,直到观察到秧苗破土而出后揭除薄膜,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1.4.2 播种

播种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着水稻植株的成活率和长势,影响水稻产量。因此,种植户要认真落实好水稻播种工作。具体实践中,种植户要密切关注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选择在气温在

7 ℃以上的条件下播种。播种前种植户还要落实种子筛选工作,及时去除残缺种、瘪种等,而后浸种,种子露白后即可直接播种。播种结束后给苗床覆盖薄膜,以确保内部温度、湿度适宜,满足稻种快速发芽及秧苗生长需求。水稻幼苗进入2叶1心期后,可以酌情进行炼苗浇水,在晴朗多云的天气的10:00—16:00揭膜通风炼苗。

1.4.3 培育壮秧

为了促进水稻秧苗健壮生长,临沂市多数水稻生产区推广了旱地育秧技术,其最大的功能是能显著提高稻株的分蘖率与结实率,增强抗病虫害能力。育秧期间,苗床温度不可忽高忽低,维持在30 ℃左右为宜,这是实现苗全与苗齐的大前提。既往生产实践表明,秧田科学追肥是培育壮秧的有效办法之一[3]。稻种自发芽生根时起,水稻要从土壤内吸收氮、磷、钾等养分,因此秧田追肥并不是在3叶“断奶期”,需要提前进行。早追肥能发挥前期“得氮耗氧”、后期“得氮增氧”的作用,促进叶片生长,增加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进而显著提升秧苗素质。因此,育苗期间种植户不单要在秧苗1叶1心期早施腐熟牲畜粪尿等,还要在移栽前7 d施入尿素等作为送嫁肥,每667 m2施肥量控制在3~5 kg。部分地区种植户会在水稻秧苗扎根立苗期每667 m2施入450 kg腐熟牲畜粪尿作为提苗肥,不仅有助于促进第一叶节根系生发、茎秆增粗,还能增加内部大维管束数目。

1.4.4 水稻移栽

临沂市很多水稻生产区域选择稻麦轮作模式,要在小麦让茬后抢早播种,保证在做到安全齐穗的同时,适度延长营养生长期,进而为实现丰产增收奠定基础。临沂市小麦基本在每年6月上旬成熟,旱直播水稻要在麦收以后抢茬播种,力争在6月15日之前结束播种。主要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设备进行移栽定植,移栽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水稻种植面积,根据水稻种植地的真实状况合理设计定植密度,对于地力水平较高的稻田,定植密度控制为20~22穴·m-2;中等或者中下等地力的稻田,定植密度以18~20穴·m-2为宜。保证水稻定植密度科学合理,能给水稻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条件,满足其生长期间对各种养料的需求。完成播种后立即要修筑配套田内沟系,确保各处地面平整度良好,淹水1~2 d后外排田面上的积水,以避免出现烂种情况,维持土壤的湿润状态直到2叶期,有利于出全苗。大田移栽后,要落实好如下3点工作。1)移栽后15~20 d,种植户要及时查苗补缺,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每667 m2的基本苗数。2)看苗灌水。大苗插秧后,种植户可以灌一些深水,历经2~3 d能够落到3.3 cm左右。若是小苗移栽,种植户仅需灌浅水3.3 cm左右。3)追施返青肥。水稻种植期间,当观察到新根长出6.7~10.0 cm时,每667 m2可追施10~15 kg返青肥。

2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2.1 病害

2.1.1 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是北方稻区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流行年份通常减产10%~20%。一般在水稻秧苗期与分蘖期发生,会导致叶片大面积枯死,病害严重时整个稻田呈火烧状。一些水稻植株尽管没有枯死,但只能抽生出短小新叶,稻株日渐萎缩很少抽穗,部分情境下颗粒无收。

稻瘟病防治方法如下。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抗病品种,如吉丰优1002、华两优2171等[4]。2)浸种处理要彻底,有效地消杀稻种上携带的病菌。例如,用75%三环唑1 800倍液连续浸种24 h,捞出后用清水反复清洗后再进行催芽、播种。3)加强稻田田间管理。科学施肥,酌情增施磷、钾肥有助于增强稻株的抗病性,并且要落实好排水排湿工作。4)药剂防治。发病时,每667 m2可喷70%肟菌·戊唑醇15 g。

2.1.2 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侵害水稻叶鞘与叶片,发病早期临近水面的叶鞘上形成暗绿色的椭圆形水渍样病斑,伴随病情进展逐渐扩大成云纹状,中间呈现灰白色,稻田内湿度较大时转变成灰绿色。水稻从苗期至穗期都可能发生纹枯病,最适发病温度22~28 ℃。临沂市夏秋两季气温较高、降水相对频繁,为纹枯病的发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稻田栽插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等也可能成为该病的诱因。

纹枯病防治方法如下。1)加大稻田栽培管理力度。施入足够的底肥,应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长叶后期不出现贪青现象;在灌水方面遵循“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2)合理密植。适当稀植有助于增加稻株之间的通透性,降低稻田湿度,能直接减轻病害程度。3)药物防治。36%喹啉·戊唑醇悬浮剂450~600 mL·hm-2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率为68%~78%,防治效果较好[5]。

2.1.3 恶苗病

恶苗病是水稻秧苗期到抽穗期经常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名徒长病。发病时,稻株根系发育不良、稻秆极为瘦弱、纤细,整株显黄绿色,和健康植株相比高出1/3左右,叶片窄小。恶苗病属于高温性病害,25~30 ℃是这种病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35 ℃是侵染的最适温度。种粒的带菌率很高,不同水稻品种的发病程度有差异,粳稻的发病程度比籼稻更严重。

恶苗病防治方法如下。1)选用抗病力强品种或无病稻种,并且要做到严格消毒处理,如选用25%施保克4 800倍液连续浸种2~3 d,要选择在阴凉背光场所下浸种。2)尽量不选择在极度高温天气和中午时分插秧,不插播烈日秧。3)发现病株时要尽早拔除,以防侵染面积扩大。恶苗病病稻株纤细高挑,易辨认,一经发现应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

2.2 虫害

2.2.1 稻飞虱

水稻分蘖后期至收割期易发生稻飞虱,使用口器刺吸水稻汁液,不利于稻株健康生长和结籽。

稻飞虱防治方法如下。1)选择和培育抗虫品种,如天优998、粤香占等水稻品种。2)对于不同品种的水稻要做到合理布局,避免出现稻飞虱辗转为害的情况。加强稻田水肥管理,做到适时露田与适量施肥,不可出现长时间浸水的情况。3)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如科学管水,做到浅水栽秧、寸水分蘖等。通过这种方式能较好地维持稻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长和繁殖,也要避免使用甲胺磷、久效磷等剧毒农药。4)药剂防治。前期施撒10%醚菊酯悬浮剂(稻飞龙)进行预防,暴发流行时联合使用37%氟啶·毒死蜱悬乳剂1 500 mL·hm-2喷雾防治,7 d后防效达到最高,用药后14 d时防效依能维持在80%以上,持效性较好。

2.2.2 水稻卷叶螟

这种害虫主要为害水稻功能叶,特别是剑叶,直接降低水稻产量与品质。这种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如下3种:1)种植户要做到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以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有利于减轻为害程度;2)人工释放赤眼蜂,即在水稻卷叶螟产卵盛期到高峰期,分批次放蜂,每667 hm2每次放入3万~7万头,隔3 d放1次,连续放蜂3次;3)加强药剂防治,每667 m2用1%甲维盐20 mL或0.7%毒死蜱80 mL兑水50 kg喷雾。

2.2.3 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俗名是钻心虫,当前临沂市发生流行较严重的以二化螟与三化螟为主,一般会蛀进叶鞘,使被危害位置出现黄褐色条斑,形成“枯鞘”,带来严重的减产问题。

防治螟虫时,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使用生物、理化等综合防治手段;选择抗螟品种,推广使用灯光诱杀,推行稻鸭共生模式;化学药剂防治方面,建议使用敌百虫、阿维菌素等药剂,需要每667 m2用90%晶体敌百虫0.5 kg兑水400~500 kg,拌匀后放入秧苗,浸泡10 min后再插秧。在水稻螟虫幼虫发生期,建议用15%三唑磷·阿维菌素微乳剂900~1 125 mL·hm-2控制1代螟虫,且以上剂量范围对螟虫天敌有保护作用。

3 结语

优质水稻种植已经是我国水稻栽培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是提升水稻产量及品质的重要举措。具体实践中要加强种植主要环节的管理控制,摸索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推行综合防治办法,力争将病虫害发生率降到最低,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实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贠鲁财,杨闯.吉林地区水稻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1):111-113.

[2] 闻舒.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14(12):166-168.

[3] 肖慧,王东红,陈艳芳,等.万安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植保贡献率[J].生物灾害科学,2023,46(4):463-468.

[4] 龙平.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0,23(8):45.

[5] 覃豪升.优质稻种植中主要病虫害防治与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8):38-39.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张道文(1967—),中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vip163263@163.com。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推行菇稻轮作 实现经粮双丰
浅探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抗病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浅谈提高城市电网运行安全管理技术要点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薄缝免抹灰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