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正义观之比较

2024-07-08 04:18郇昌同
名家名作 2024年13期
关键词:仁政城邦亚里士多德

郇昌同

[摘 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关于正义的研究都是层出不穷,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围绕着正义这一重要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以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孟子与亚里士多德为代表,通过分析二者正义思想的产生背景、理论内容,对比二者正义思想的异同点;同时通过阐述二者正义思想的发展路径和理论内涵,以期对当代社会正义的建设有所启示。

[关 键 词] 孟子;亚里士多德;正义

正义具体指的是什么,怎么样做才算是正义的,这些话题从人类社会产生就一直存在。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安定、社会秩序的和谐都离不开正义。正义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品质,是必须具备的首要德性。我国先秦儒家学者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正义的理解,他强调仁义并重,这一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亚里士多德也阐发了他的正义观,认为正义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由于孟子与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之下,他们对于正义的理解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通过剖析这两位思想巨匠在正义观上的异同,有助于我们理解正义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

一、孟子的正义思想

孟子的正义思想与其“四端”说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义的起点,是构成正义的前提条件,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经过一定的道德教育,从而培养内心的羞耻与向善之心,并将此理念贯彻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个人能够逐步达成正义的目标,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品德修养,对于社会整体的道德风尚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可以说,孟子的正义思想是以“四端”说,特别是“羞恶之心”为理论起点的。孟子所主张的“羞恶之心”,能够激发出人的正义感。只有具备“羞恶之心”,才能产生正义,才能树立正义的观念。

孟子是性善论者,他主张人具有天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能力,因此在他的正义思想体系中,正义也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这就是“仁义内在”的观点。“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正义是人们所固有的,不需要向外探求就可以得到,并且正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孟子十分注重对正义的遵循,甚至可以为了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在孟子那里,正义处于一种非常崇高的地位,甚至于高过人的性命,舍生取义是孟子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他对正义的重视程度。

孟子正义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政,他心中的仁政就是按照仁义道德的原则来治理天下并宣扬王道,以仁义思想为指导来建立一个社会和谐的理想国度。孟子认为,实施仁政对于凝聚人心、推动国家富强至关重要。相反,如果忽视了仁政的施行,则会导致君臣关系疏离,使国家走向衰败。因此,仁政的践行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这一观点强调了仁政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孟子强调仁政无敌,指出实施仁政的国家社会安定、民心归附,即便是未来发生大的战事,百姓也能够尽全力保家卫国,即“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仁政”学说的中心在于为民众谋取福祉,首要任务是解决民生问题,确保百姓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孟子强调“制民之产”的重要性,主张保障百姓的衣食需求,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进而接受教化。在这样的基础上,统治者推行仁政,民众则自觉接受教化,从而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

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西方古典政治学的创立者,他对于正义的研究比较透彻。与柏拉图从劳动者、保卫者和统治者三个阶级出发,并结合对古希腊文化中“四主德”的分析来建构正义理论的思路不同,亚里士多德对城邦的阶级有着更加抽象、更加准确的划分。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城邦中所有的公民都可以被分为三个阶级,即富人、穷人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产阶级。在这三个阶级中,富人阶级是寡头势力,掌握了社会的大多数财富,他们只愿意自我享乐,而不愿意接受任何权威的统治。富人阶级认为财产的不平等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据,主张富人专政,因此他们的观点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穷人阶级是平民势力,这部分人因为财产稀少,所以就必须像奴隶一样为富人工作以维持生计,因此他们主张一切相等,提倡绝对的民主和自由,这种观点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中产阶级作为提倡民主的一派,是中道的代表,能够按照理性的原则行事而不至于走向极端。处于小康状态的中产阶级既不会像穷人一样想要谋取他人财产,也不会像富人一样财富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因此,中产阶级主政足以使城邦政治走上正轨,消除政治上的混乱和内讧,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由此出发,亚里士多德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政体才是正义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观念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他将人的德性分为两类,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也称智德和行德。理智德性,指的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是经过思考和反复思维的德性,理智德性大多是通过教导来传授和发展,所以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道德德性,又称伦理德性,主要通过心理习惯来养成,无法通过教导来习得和发生,只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重复某一种德性的行为才能获得这种德性。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的德性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出来。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认为,“从小就养成这样或那样的习惯不是件小事情。相反,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人是具有理性的,所以通过教育和实践就可以掌握正义、公正等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还和法律息息相关,认为法律就是普遍正义,是正义的化身和体现。这一观点来源于柏拉图,即“法律必须为了维护全体城邦的利益而服务,否则就是伪法律”。亚里士多德发展了柏拉图的这一思想,认为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人民可以服从良法也可以服从恶法”。可见,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使全体城邦人民都能够服从正义的制度。为了确保事物符合正义的标准,就必须摒弃一切偏私之见,而法律正是这样一个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判断标准。通过法律的约束和规范,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除了以法律为代表的普遍正义,还有一种特殊正义,亚里士多德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分配正义、矫正正义与交换正义。所谓分配正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依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平等的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兼顾了权利平等与效率平等的道德原则,要求每个人都能得到其所应得的部分。矫正正义是指为了维护守法者和受害者的利益而对违法者进行的惩罚,以此来实现社会的均等分配。交换正义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自愿交换活动中的正义,人们在社会交换的过程中要遵守互利互惠的原则,各取所需。

三、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异同点

(一)二者正义思想的相同点

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家,但是孟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首先,二者正义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问题。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时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逐步取代传统的奴隶主贵族。面对自西周末年以来战乱不断的局面,孟子认为要想实现天下大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实行仁政,让正义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思想层面为大一统国家的产生做理论上的准备。而亚里士多德则生活在古希腊由鼎盛逐渐走向衰落的关键时期,即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面对国内城邦社会的混乱不堪以及外部马其顿王国的威胁逼近,他坚信,唯有让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明确区分什么是正义与非正义,那些日渐衰微的希腊城邦方能重归社会安宁、政治清明的和谐之境。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正义观念,亚里士多德期望为希腊城邦的复兴提供思想上的指引和支撑。因此可以说,尽管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所生活的历史环境和地理位置千差万别,但是各自思想的产生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目的具有一致性。

其次,二者正义思想共同之处还在于对教育的重视。关于人性的本质究竟是趋向善良还是邪恶这一问题,一直是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孟子作为性善论的坚定拥护者,主张人性本善,他提出人自出生起便具备良知良能,内心怀有恻隐、羞恶、辞让与是非之心。这些内心的情感与判断,共同构成了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石,为我们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就是说在孟子那里,正义本身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只需要加以引导和教育就可以显现出来。而亚里士多德把人视作政治动物,天然具备趋利避害的本能。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拥有私心并非问题所在,关键在于将其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以确保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存。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教育掌握德性与中庸之道,就是一个正义的人。因此可以说,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均强调教育是引领人向善、使人实现幸福的必要手段,这凸显了他们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与重视。

(二)二者正义思想的不同点

首先,二者的理论逻辑不同。亚里士多德致力于通过构建正义的城邦来实现公民的价值,换言之,他的正义观念是从城邦的整体正义逐步深入个体的正义。从城邦到个人的逻辑演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与孟子所秉持的理念存在显著差异。孟子从个人天生具备仁义品质出发,进而推动统治者实施仁政,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同时孟子的思想格外强调民众要服从君主的统治,虽然说他的思想也有民本的一面,但究其本质是为君主服务的。

其次,二者对法律的态度。儒家思想的典型特征就是重德轻法,注重道德的作用而忽视法律,德主刑辅是儒家的鲜明主张。孟子提出了“四端说”“良知良能说”,认为人有天赋的道德情感和天赋的道德意识,正义就在人的心中,也就不需要法律的干涉,有了法律反而会产生纷争,影响团结和睦。所以孟子强调“省刑”,就是减少刑法的运用,即“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而亚里士多德则与孟子相反,在治理城邦的过程中,他主张将法律作为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公民的财产与幸福。然而,对于法律的选择并非随意的,唯有那些符合良法标准的法律才应被采纳。亚里士多德把正义作为价值追求,他的关注点是城邦和全体公民的幸福。亚里士多德不赞同牺牲公民的私人利益来迎合城邦利益,认为这是不正义的,他主张维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从而促进城邦的幸福。法律作为正义的标准,其核心在于公正与平等,所以良法是实现正义的最终保障。因此可以说,对于正义的实现,孟子提倡的是德治,而亚里士多德提倡的则是法治。

综合来看,孟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既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不同的地方,这体现了中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正义的两种发展路径。有关正义的思考,是任何一种文化、文明都无法跳过的问题,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不同之处,也能够体现出中西方两种文明的异质性。

四、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现代价值

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待人们重新审视正义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以此来指引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有序且充满活力的社会。以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对比为契机,通过分析二者正义观的核心内容和逻辑构成,以期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孟子正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判断上,他认为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仁义礼制的道德善端,正义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这使得每个人都有实践正义的可能。同时,孟子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制度的建构,将礼义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以此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在现代社会,这种对人性本善的肯定和对道德规范的强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自觉,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和交换正义三种类型。分配正义主要关注团体对个人的关系,体现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矫正正义体现了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交换正义则关注个人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体现了社会公平和个体权利的重要性。这种对正义的细致划分和深入剖析,为现代社会在资源分配、权利保障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在当下,无论是孟子的正义思想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正义不仅仅是法律和制度的产物,更是人心所向、道德所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建设和人的内在精神需求。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亚里士多德对正义的精细划分,更好地处理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总之,孟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实践正义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孟子.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猜你喜欢
仁政城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孟子“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孟子说仁德
立法者:灵魂与城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试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