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伟
[摘 要] 约翰·赫西的小说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角色刻画,呈现了中国文化的多维面貌。首先,介绍了约翰·赫西及其作品《召唤》,并概述了西方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发展历程。随后,通过详细分析揭示了《召唤》中的中国形象,探讨了赫西塑造中国形象的目的与意义,强调了文化交流与认知拓展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剖析,意在加深读者对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学中的丰富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刻理解,同时发掘赫西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关 键 词] 约翰·赫西;《召唤》;中国形象;文化描绘;历史反映;角色性格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约翰·赫西小说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XSP2023WXC0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约翰·赫西(John Hersey)是美国著名作家,以其深刻的文学作品而闻名。小说《召唤》于1985年出版,作为一部“虚构性质的传记”,深刻探讨了大卫·特里达普(David Treadup)在中国的传教经历和精神探索。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自19世纪以来逐渐演变,经历了多重阶段。从早期的外部视角和刻板印象到后来更深入的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理解,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学中取得了积极的发展。这种发展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兴趣和认知的逐步演变,从简单的异国情调到更深层次的文化解读。《召唤》在刻画中国形象方面独具特色,通过深入的文化底蕴、传统习俗、历史背景和角色性格的塑造,呈现出多维度的中国形象。赫西的小说以不同的视角和创作手法探讨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这种独特性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和角色,还为西方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中国文化体验,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一、小说《召唤》中的中国形象概述
(一)《召唤》中中国形象的呈现方式及背景
在小说《召唤》中,中国形象以多种方式呈现,反映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兴趣。这些形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对话和角色塑造等方式在小说中得以表现。中国形象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人物形象、文化元素的描绘,以及通过主人公的眼睛所见到的景象。赫西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翔实的描写,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从美食、服饰到家庭传统和仪式。此外,小说的时间背景也对中国形象的呈现产生了重要影响。《召唤》时间设定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和文化交流对中国形象的出现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背景。“冷战”时期,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互动和了解逐渐增加,这也反映在小说中,使中国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因此,中国形象在小说中既是文化背景的一部分,又与小说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二)中国形象在小说情节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形象在小说情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故事的装饰,而且通过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对主题和情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形象的作用在于丰富小说的内涵,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复杂性。这些形象不仅代表中国文化,还在小说中具有独特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它们为主人公提供了文化背景和参照,帮助主人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同时,中国形象也是文化冲突和情感纠葛的重要媒介,促进了小说情节的推进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它们既是小说的一部分,又是对主题的有力支持,为读者提供了跨文化的体验和思考。
(三)赫西笔下中国形象的独特视角与刻画手法
约翰·赫西通过独特的文学技巧和深刻的文化理解来刻画中国形象,他的独特视角体现在他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历史和习俗的能力上。赫西通过精细的描写和对话,赋予中国形象深刻的人性和情感,使他们成为鲜活的角色。他的创作手法包括翔实的文化描写,将中国文化元素如节庆、饮食、服饰等栩栩如生地呈现给读者。他通过对角色性格的细致刻画,使中国形象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让读者更容易与他们产生共鸣。此外,赫西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敏感反映也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在小说中都有所体现。通过这些历史细节,他传达了中国形象的深刻背景和情感。这些独特的创作手法使中国形象在小说中栩栩如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中国文化体验,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二、 小说《召唤》中的中国形象具体分析
(一)文化底蕴的呈现:从儒家思想到道家哲学
在小说《召唤》中,中国形象的描绘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化元素,他通过深刻的文化底蕴,将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小说的情节中。例如,“他在庐山学习汉语期间听了耶鲁大学教授讲解中国文化,讲儒学、道教和佛教,了解到了四千年前中国已经有甲骨文”。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是其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小说中以多种方式展现出来,丰富了中国形象的内涵。儒家思想在小说中通过中国人物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得以呈现。主人公与中国人物的互动,如尊重长辈、强调家庭价值观、肩负社会责任等,反映出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主人公在中国传教不成功的深层次原因。这种呈现方式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中的道德和伦理原则,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通过赫西的笔法,这些儒家价值观并不是单纯的文化背景,而是深刻影响着主人公的决策和行为,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道家哲学在小说中主要通过自然界的描写和主人公的思想过程体现出来。赫西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述,例如“小说描写特里达普到成都去进行科学传教,在入川途中,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长江三峡两岸陡峭山崖上的石刻、壁画、纤夫小道及悬棺等,深深震撼了他”,这就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达出中国文化中强调平衡与和谐的哲学观点。主人公在困境中对自然界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呼应了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的原则。这种自然与道家哲学的关系使主人公的心灵成长和自我发现过程更加深入和有力。
(二)中国文化之美:传统习俗与文化元素的生动描绘
在小说中,中华文明的魅力被细腻且生动地捕捉,赫西通过细节化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元素的叙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与丰富,向读者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比如传统佳节在小说里不单是历法上的标记,更象征着家庭的团圆、祭拜先祖和感恩的精神。节日里的习俗活动都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意蕴,映射出中华民族对传统的敬仰与传递。此外,书中还呈现了中国的文化符号,包括书法、山水画、戏剧、古诗等。这些建构在审美之上的艺术样式,不仅仅是美的展现,还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哲理和情感表达。赫西仔细勾勒了这些艺术形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扎根,以及它们在塑造社会习俗和个体品位中重要性。书中对中华哲学和思想的涉猎,例如儒家的五常、道教的顺应自然、佛教的悲悯心态,都显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力。赫西通过主角与中国知识精英等的交流,探讨了这些哲学理念如何塑造日常行为及生活决策。赫西还通过对饮食、服装、建筑等方面的描绘,传递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和生活哲学。食物在这里不只是滋养生命的源泉,还是文化互动和社会交往的纽带。中国的传统服饰之美、建筑的格局与风格,都映射出对和谐、均衡及美学的追求。通过这些鲜活的笔触,《召唤》不单让读者领略到中华文化的表层魅力,更重要的是透露出中华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内在价值与深层意义,及其对个体和社会进步的深刻影响。这样的描写让这部小说成为跨文化对话的叙事以及对中华文化美学的颂扬。
(三)中国形象:历史记忆的微妙反映
在《召唤》中,中国形象不仅涵盖了文化和传统习俗,还以间接方式反映了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例如小说通过政界和军界人物如袁世凯、冯玉祥,知识分子如北开中学校长以及底层大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和背景。这种历史记忆的展现在小说中以多种方式呈现。主人公大卫·特里达普通过自身经历使读者了解到他在中国历史的特定时期所经历的挫折和变革。例如,他谈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这些事件对他生活的影响和对其传教活动的影响。这些对话提供了对中国历史事件的间接反映,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动荡和变革。这种历史记忆的呈现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感深度,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形象的背景和情感。它们使中国形象更具生命力和深度,同时也提醒读者中国历史事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四)中国形象:坚韧、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塑造
在小说里,通过人物大卫·特里达普的视角,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的多样性。作品中对中国的描绘聚焦于三个关键理念:韧性、家庭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承担。首先,韧性是贯穿中国形象的一个鲜明特点。小说中描写了中国民众在经历社会动乱和政治变迁时展现出的坚持和顽强。不管是面对外来势力的干预还是国内的纷争与自然灾难,中国民众展现出的坚韧和耐力,都通过特里达普的眼睛得到了体现。这份韧性不仅显现在普通人身上,也体现在国家寻求自主与自强的意志中。其次,家庭在这部作品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家庭是情感慰藉的港湾,同时也是传统和文化传递的根基。通过与中国家庭的交流,特里达普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人对家庭的深情和奉献,这些体验极大地影响了他对中国社会的看法。再者,社会责任感也是《召唤》探讨的重要议题。作为一位传教士的特里达普,他的使命内含着对社会责任的深思。作品中展现了中国民众在面对国家和社会挑战时的责任心,不论是在抵抗外敌入侵、参与构建国家,还是在农村建设方面,都对特里达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不仅在个人层面上得到体现,同样也关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三、小说《召唤》中对中国形象的评价与比较
(一)中国形象在《召唤》中的呈现:优点和缺点
《召唤》中的中国形象在许多方面均取得了成功。赫西以深刻的文化理解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呈现了中国文化和人物,为小说增加了深度和多样性,同时也为西方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中国形象的塑造方式强调了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以及传统习俗的重要性,这对于传达文化特征非常成功。例如,为了达到用中文与中国普通老百姓传教的目的,特里达普不仅认真攻读《论语》等中国儒家典籍,还研读《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小说卷首也摘录了魏文帝曹丕的《悼父诗》:“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从侧面体现了赫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崇拜。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人认为,在小说中,中国形象有时候可能过于刻板或陷入刻板印象,未能展示出足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单一性可能会导致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此外,一些批评家认为,中国形象在小说中的角色可能有限,未能深入探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发展。
(二)中国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之处:异同与原因
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相比,《召唤》的中国形象具有一些鲜明之处。相较于传统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刻板印象,赫西的小说更注重文化细节和人性情感,为中国形象带来更多深度。相较于其他当时的文学作品,例如侦探小说或冒险故事,赫西更着重于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这使中国形象在小说中的呈现更为特殊。然而,与一些现代文学作品相比,中国形象在《召唤》中可能显得相对传统,未能完全探讨现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可能受到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主题的限制,但也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
(三)赫西塑造中国形象的目的与意义:文化交流与认知拓展
赫西塑造中国形象的目的之一是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互相尊重。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社会与中国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加,因此,通过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赫西试图为当时的美国读者提供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更深入理解。他借助特里达普的传教经历,通过小说中的中国形象,传达了文化、价值观和历史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这种文化交流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也在于促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小说,中国形象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有助于拓宽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促进文化的相互交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约翰·赫西在《召唤》中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入的文化洞察力。这种刻画方式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美国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赫西的《召唤》依然为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学中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这种塑造方式对中国形象在西方的传播与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与影响。
参考文献:
[1]陶小路.《召唤》对美国在华传教运动的反思[J].世界宗教研究,2018(4):147-159.
[2]张弘.中美文化关系研究的一种模式:以赫西的小说《召唤》为个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86-92.
[3]唐海东.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灵史:评约翰·赫塞的《感召》[J].戏剧之家,2018(32):196-198.
[4]陈瑞红.文化壁垒间的苦涩人生:试论赫西的长篇小说《召唤》[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4):57-60.
[5]何木英.美国国土上的道德说教家:评约翰·赫赛的中国形象书写[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5-37.
[6]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象·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上海:复旦大学,2010.
[7]John Hersey.The call: American Missionary in China [M]. New York: Knopf, 1985.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