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7-0027-06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文字的演变逐渐发展成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中国画同样也是一门古老的视觉艺术,其发展受到书法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理论、艺术风格、审美表现等多个方面,而中国画的发展又为书法创作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所以二者存在着天然联系,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本文分析了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阐述了二者融合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书法 中国画 受到书法影响 融合发展
作者简介:陈龙国(1969—),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书法理论及实践。
书法与中国画都起源于原始时期,当时的人们为了记录、表达,在石头、骨器上刻画各种符号和图形,它们成为文字和书法的雏形,也构成中国画的原始形态。由于书法具有记录、传播等实用功能,并在教育、科举、文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书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东汉时期,崔瑗就撰写出我国第一部书法理论《草书势》。在此基础上,后人逐步提出六书、书法史、书法文学等理论,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书法理论体系。而中国画的发展略滞后于书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等著作出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理论。到宋代,在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大力倡导下,中国画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并成为与书法并驾齐驱的两大艺术巨擘。
一、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
书法的成熟和完善优先于中国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画吸收并运用书法的一些理论和技法,用以完善自身。所以书法对中国画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其艺术发展升华的重要引导。
(一)书法理论的吸收运用
书法理论是对书写的基本原理作系统研究、总结和归纳后,结合书法的基本观念与审美立场得出的一系列科学结论和主张,能够很好地揭示书法本质和规律。书法理论不仅对书法创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成为中国画的重要参考,通过研究书法理论和方法,中国画得以全面自我审视,并对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作深入挖掘和开发,由此形成中国画理论。例如书法有“骨法用笔”的理论,东晋书法家卫铄在其专著《笔阵图》中提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即强调在书写时应蕴蓄笔力,使其构成文字与形体的支柱,以及表现作品形态的重要依凭。中国画对此进行借鉴,顾恺之评《汉本纪》“有天骨而少细美”、评《周本纪》“重叠弥纶有骨法”;其中的“天骨”“骨法”指的就是通过“骨法用笔”塑造人物形象,使其表现出一种特殊气质。而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骨笔用法”明确为绘画的六法之一,正式奠定该技法在中国画论中的地位。因此,中国画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书法的理论和观念,得以丰富自身内涵。这种跨学科的借鉴和融合有助于开阔视野,推动中国画理论创新发展。但理论借鉴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相同,它们在表现上仍需遵循本门艺术规律,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二)艺术风格的借鉴
书法风格是书法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出的面貌和艺术特色。“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就是对书法风格的形容。不同的书法作品或追求法度严谨,或突出个性表达,十分多样。而书法风格也对中国画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简风格
书法是一种简约、精炼和追求本真的艺术形式,强调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细节和装饰,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文字内涵和意境。书法家注重笔墨和结体的简练,追求章法的自然和心境的平和,力图表现出一种静而不燥、文而不野、润而不枯、简而不繁的艺术风貌。中国画借鉴这种理念,形成一种极简的风格,笔墨的简练表现为色彩和线条的合理运用,使画面看起来显得更加明快,结体的简练表现为构图上的简洁、大气,能带给观众清新、愉悦的感觉。正体现出传统哲学中“大道至简”“大巧不工”的思想,用最简单的形态表现最深刻的内涵,达到简单而有力的艺术效果。
2.自然风格
一些中国画作品看起来十分自然、真实,不带一丝矫情或造作,正是自然风格的体现。这种自然风格的形成并非偶然,其在隶书身上可窥得一丝端倪。隶书具有粗壮质硬、骨韵凛然的特点,它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能够呈现出沉稳、大气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创作中,模仿隶书的厚重笔画,用以表现山石的坚硬质感,或者表现人物肌肉、皮肤纹理,可以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而且隶书十分注重书写的准确性和明了性,其结构十分紧凑、规整,中国画借用这种朴拙感,用以表现自然景物的原始风貌,或者表现人物朴素的气质等,可以使描绘对象看起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3.超写实风格
书法艺术中,草书是一种十分独特又具有创造性的风格,它不似其他风格在书写上的严谨,而是追求笔触自由,通过快速、流畅、连绵回绕的书写,酣畅淋漓地表现自我。草书也是一种善于表达情感的风格,书写时可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一些中国画作品借鉴草书的表达方式,通过抽象的形式和色彩来表达情感和主题,以彰显创作的自由和个性,形成超写意风格,能够显著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例如当代画家仲伯游,他就非常善于以狂草入画,仲伯游创作的《新红楼梦》《朱雀彩梦图》《山海经》等作品,纯任自然、放任墨海,以充分展示力量与速度,带给观众一种豪放不羁的感觉。
总体而言,书法风格十分多样,有的古朴、有的灵动,有的典雅,有的大气磅礴。中国画对此进行借鉴,创作出的艺术形象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也不断丰富和提升,并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绘画艺术风格。
(三)审美观念的影响
审美观念是指人们在欣赏、评价书法作品时所持有的标准和价值观。书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审美观念。这些审美观念不仅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而且对中国画的审美观念产生深远影响。第一,外在形态多样。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对象,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意义,而且书写时的速度、节奏、墨色、纸张等都能赋予汉字独特的形态和气质。这种多样性为中国画提供了丰富的样本,使其在刻画事物形态时更加富有变化,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十分多样。第二,注重内涵。书法不等同于书写,汉字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而书法创作则是对这些文化元素进行再创造和再诠释,所以书法艺术的核心即注重内涵,中国画吸收了此种理念,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常常运用蕴含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元素,以传达更为复杂、深层的信息,展示作品的丰富内涵。因此,书法是高雅的艺术,通过书写优美的文字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以陶冶情操。书法审美观念影响下,中国画创作不再只是简单的临摹事物,更成为探索和表达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
二、书法与中国画融合发展的意义
书法与中国画虽然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但书法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影响中国画,促使其由写实转变为写意传神,追求悠远虚静的意境。因此,书法与中国画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将二者进行融合正是艺术上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它能更好地展示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和人文精神。
(一)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书法与中国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而且在审美追求上也各具神韵。将书法与中国画融合,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所传递的不仅仅是艺术美感,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韵味和精神内涵,能够吸引更多群体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首先,书法植根于“写”,可以表现中国文字优雅、庄重的古典美。中国画则注重于“绘”,可以刻画大自然的壮美与人文细腻,营造一种超越画面本身的意境和氛围,将二者进行融合,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叠加,更是文化的一种交融,既能够传递古代文化精髓,还能够将传统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等传递给后人。其次,书法与中国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解和感悟,二者融合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可以充分展示其丰富性和多样性。最后,书法与中国画融合后,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得以再创造,并以更加现代和富有创意的方式表现出来,提升了这些元素的文化价值,观众也能近距离理解和欣赏,进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有助于提升艺术高度
书法与中国画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法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二者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艺术表现形式,还有助于提升艺术高度。书法与中国画的表现内容都包含实与虚两个部分。其中,书法的实主要指文字形体、章法等有形元素。中国画的实则包括人物形象、自然景观、事物轮廓等,所以两种艺术融合使得文字和图像能够充分结合。文字可以为图像提供背景、解释和深化,使图像更有意义。图像则可以为文字提供直观、形象的视觉效果,使文字描述更加生动。二者结合可以让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另一方面,书法的虚指的是将喜怒哀乐、悲喜爱恨等复杂情感融入作品中,以充分表达性情。而中国画的虚指通过抽象的形式表现复杂的情感和思想。所以两种艺术融合实现了思想和文化的深度交叉,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新理解、新想法,使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哲学意义。因此,书法与中国画融合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他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字和图像之美,还能充分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进而引发情感和思想共鸣,产生更加深刻的艺术感受。
(三)有助于拓宽书法和中国画的形式边界
传统的书法和中国画虽然经典,但在审美表现上仍存在一定界限。将二者进行融合,有助于拓宽书法与中国画的形式边界,帮助艺术家获得灵感,创作出既具有良好视觉效果又富有内涵的作品。例如湖南艺术家崔国强,他擅长书画结合并总结道:“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二者结合,可载道扬美。”即表达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曲折道理,最好用语言文字;而要将事物形容得具体逼真,则必须通过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实现。当两者结合时,它们不仅可以更全面地表现事物形象,还能传达深层次道理。崔国强在创作时,往往会在图案上示以玄幻、独特、关键之处,再题上相应的诗词用于点睛,使书法和中国画紧密地融在一起,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效果。这样的作品十分新颖,能够表现出别样的情趣和意境。因此,新文化背景下,艺术家应不断开拓创新,通过“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等方式,创作出新颖的书画作品,以传递多元的文化信息。
三、书法与中国画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在内容上寻求突破
艺术活动的核心目的是传达思想和情感。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认知和审美不断变化。书法和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更是内容的载体,将二者进行融合,不仅要在技巧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更要在内容上寻求突破,以满足和吸引更多受众。
1.立足于全新的视角
书法与中国画融合,不仅能够展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极大地拓宽了二者的艺术视野,让艺术家看到了创作的无限可能,进而立足于全新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在作品中进行表达。例如著名演员李雪健就是一位有着深厚功底的书画爱好者。李雪健从影视的视角对书法与中国画的融合进行思考,将剧中的人物、台词书写出来,再根据其形态组成不同的画面,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样的作品看起来亦书亦画,其将书法、中国画、影视等多种元素交织在一起,内容十分丰富,且没有传统艺术那种严肃感,反而增添了许多谐趣,这正是他沉浸艺术多年独到的一种心得。
2.明确作品主题
书法与中国画融合后,二者不再各自为战,而是成为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主题不明确的情况。所以应注意协调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使形式更好地为创作服务,从而明确作品主题。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对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把握主题要素。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技法,包括笔墨的运用、构图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达到书法与中国画结合的最佳整体效果,使其符合主题特点和表现需求。另外,也可以尝试新技法,创作出更具有感染力的作品。由上可知,主题是艺术表现的核心信息,通过书法与中国画的相互呼应,能够突出主题,并引导观众由表及里地深入鉴赏。
3.深化作品立意
立意指通过创作赋予作品意义和价值。在艺术创作中,立意的高低决定了作品的成败,一个有高度的立意能够盘活整个作品,所以将书法与中国画融合时,应注意提升作品立意。唐代书法家张彦远认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阐明了立意的基本方法,那就是创作之前应深思熟虑,打磨出意向要旨,力求准确代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据此,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应深入了解、挖掘各种社会现象,并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进而将其作为创作的切入点,在作品中批判、揭示社会问题,引导观众思考,寻求解决方案,这样就能提升作品立意,使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书法与中国画融合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表达方式,文字可以解释画面,画面也可以诠释文字,两者相互映衬。艺术家能够更好地探索未知的内容或采用非传统手法进行表现,这样有利于在内容上找到突破口,进而明确作品主题,深化作品立意,使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想要传达的观念和主张。
(二)革新创作理念
创作理念指在艺术创作中所遵循的基本思路或基本思想,它是一种发生在高维认知层面上的心智活动,超越常规的感知和认识,涉及对事物的深入洞察,以及对美的意义和价值的不懈追求。书法与中国画融合后,其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这为创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要求革新创作理念,以适应新变化。一是从原点开始探索。书法和中国画作为传统艺术的杰出代表,其本质是通过书写和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对美的理解与思考,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升华。从原点开始探索,就是将创作回归到这一本质,抛却一些浮华的表象,追求真实、纯粹的艺术表达。所以艺术家应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笔墨和色彩将感悟表达出来,以展现自己对美、善、真的独特追求。二是融入当代人文理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传统人文理念十分强调平衡和秩序,而当代人文理念则更加开放,注重个性和多元,艺术家在构思时应融入当代人文理念,探索更多可能的表现内容。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人文理念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为主,而当代人文理念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将这种先进的人文理念在作品中进行展示,既能唤醒观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社会风尚,又有助于提升书法和中国画艺术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新的创作理念引领下,艺术家能够产生更多灵感和创意,进而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尝试、突破常规,其能为书法与中国画的融合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三)借鉴其他艺术融合的经验
书法与中国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融合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和发展,找到彼此之间的共通点和平衡点,并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思路,才能促使二者真正融为一体。这一过程无疑是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所以应借鉴其他艺术融合的经验,这有助于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规避一些潜在风险。
以剪纸和年画为例,它们都是民间应用十分广泛的传统艺术,在题材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常常出现花卉、动物,以及寓意吉祥的图案和符号,以表现喜庆内容。另外,剪纸和年画创作都注重结构,其图案多呈对称或平衡形态。当代艺术家以此为抓手,将剪纸的镂空艺术与年画相结合,在加强空间感的同时,也能让作品变得更加生动。由上可知,书法与中国画融合时可以借鉴相关经验,深研笔墨、构图等方面的原理,将二者进行结合。比如将书法的笔墨技法与绘画的渲染技法相结合,不仅能够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光影和立体感,而且能够渲染画面的整体氛围。又如将书法的“行气”与中国画的“经营位置”相结合,使二者在构图上形成互补,创作出更加和谐、富有节奏感的作品。总之,书法与中国画的融合涉及相当多的环节和内容,艺术家可以广泛参考其他艺术融合的经验,并从中汲取灵感,进而在题材、技法、文化内涵、传播等多个方面促进书法与中国画深度融合。
(四)探索现代审美趋势
随着时代变迁,受文化、社会、科技等多种因素影响,审美趋势不断发生变化,对美的标准已由单一、固定转变为多元化、个性化。书法与中国画的融合过程中,艺术家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传统艺术素养和敏锐的现代艺术感知能力,还应不断探索现代审美的发展趋势,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创新书画创作,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欣赏体验。
1.传统与现代结合
对现代审美趋势进行探索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相反,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方向,艺术家要充分汲取书法与中国画的精髓,同时融入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创作出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冯远教授认为:“艺术是可感的,与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关系,当前党和政府号召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创作艺术。那么书画作品就要让普通人看得懂画的谁,读得懂写的是什么,并从中感受到某种精神鼓舞。”冯远教授创作了一系列多人物组合的宏大叙事作品,如《公民》《中华人文之一》等,这些作品既保留传统笔触的特点,又运用一些新的表现手法,突出结构主次、画面明暗关系等,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厚实,正体现了他在书法和中国画融合上的守正创新。
2.简约与精致并存
在现代艺术领域,简约与精致并存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它既能体现艺术品的简洁明了,又能充分展现其细腻精致。书法与中国画的融合追求简约与精致并存,这为其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一方面,艺术家在艺术形式上追求简练与纯粹,将书法与中国画中冗余的部分去掉,例如一些装饰性笔画、繁复的布局等,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另一方面,简约并不是简单或缺乏内涵,专注于笔触的精准、结构的和谐,以及整体的气韵表现,以凸显作品的本质和核心。所以艺术家应注重细节处理上的极致追求,对书法与中国画的艺术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进而精心挑选每一个元素,着眼于表现力的提升,力求每一处的融合都趋于完美,由此凸显作品的本质和核心。
3.典雅与时尚交织
书法和中国画符合传统美学标准,它们强调技法和品质,表现出一种沉静而内敛的气质。而时尚则意味着前卫和潮流,时尚不断变化,也不断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书画作品中加入潮流元素,便能让典雅与时尚交织在一起,产生独特的美学效果,不仅保留传统的典雅意味,而且为书法与中国画的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创作传统书画作品时,将拼贴技术应用于画面之中,增加画面的层次感;或是在细节、局部作涂鸦处理,这样就能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并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总体而言,典雅与时尚交织是一种富有魅力的美学表达方式。它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在一起,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美感和愉悦。
四、结语
书法与中国画都是我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它们起源于古代,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虽然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但书法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者在表现、审美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当前,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变化,对书法与中国画创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二者进行融合正是开拓创新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展示传统艺术的内蕴和精神。因此,艺术家们应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内容突破、革新创作理念、借鉴其他艺术融合的经验、探索现代审美趋势等方式,找出符合书法与中国画融合的正确途径,从而为中国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高海燕.何为以书“入”画——谈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22(21):161-164..
[2]钟瑞军.书法线条在中国画中的艺术价值与绘画方式[J].美术教育研究,2023(16):34-36.
[3]黄霖清.解析中国画妙笔与书法翰墨的同源异用性[J].艺术评鉴,2021(21):37-39.
[4]杨红.书法题款与篆刻钤印——中国画款识探究[J].书画世界,2022(03):94-96.
[5]蒋振栋.当代笔墨语境下书法与中国画视觉效果的融汇[J].大众文艺,2021(16):25-26.
[6]蒋雅.简析中国画与书法的相通之处[J].今古文创,2021(06):80-82.
[7]徐俊菲.“线条之美”在中国书画中的艺术表达[J].美与时代(中旬刊),2021(09):36-37.
[8]张绫琦.书法线条对中国画的影响[J].美与时代(中旬刊),2020(07):121-123.